张岚
(广东省中山市坦洲医院护理部528467)
【摘要】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在老年2型糖尿病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成立动机性访谈(MI)专护小组,干预组患者采用MI技术进行专护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糖尿病护理及教育方法。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依从低脂饮食计划,并执行糖尿病饮食要求的患者分别为89.1%和63.6%(P<0.01);运动依从性分别为42.2%和25.8%(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糖化血红蛋分别为7.2±1.4%和9.8±2.0(P<0.05);平均血糖为7.1±1.6mmol/L和9.3±1.9mmol/L(P<0.5);体质指数(BMI)平均为25.8±2.1,和27.8±2.6(P<0.5),临床效果显著。结论动机性访谈在老年2型糖尿病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动机性访谈老年2型糖尿病护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0-0029-02
不良的生活方式既是糖尿病发病和流行的重要因素,也是糖尿病治疗和糖尿病教育重点关注的内容。改变患者的行为和认知对其预防和治疗至为关键[1]。老年糖尿病患者病情多复杂,并发症和合并症多,同时老年患者行为和认知特征的特殊性,决定了老年糖尿病教育复杂且成效低,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动机性访谈(MI)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咨询方式和访谈教育方法,通过挖掘和妥善处理患者行为改变过程中的矛盾情感,进而达到增强患者行为改变的内在动机,以达到改变其行为的目的。MI在西方国家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有效性得到大量的循证医学研究证明[2-3],但在我国关于MI的应用和研究还比较少。本人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将MI技术运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教育中,取得了良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自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门诊及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36例,男85例,女51例,年龄60-86岁,平均68.9±4.8岁,均经询问病史、体检、血糖、血脂等实验室检查及心、肾、脑相关辅助检查,依据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2型糖尿病。并除外智力障碍、行动不便等影响交流和随诊者。其中合并因素(单项%)有:高血压68%,血脂异常71%,冠心病28.67%,脑卒中8.1%,肾功能不全4.4%。入选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均为68例,两组年龄、性别、合并因素无差异性(P>0.5)。
1.2、方法:
1.2.1成立MI专护小组,对相关人员开展培训,内容包括:糖尿病及糖尿病教育知识、MI原理及实施过程、MI基本技能和策略,如开放式提问、反馈式倾听、避免冲突、确立访谈目标、强化行为改变动机等相关方法和技巧,以保证MI实施效果。
1.2.2对照组采用常规糖尿病护理及教育方法;干预组由专护小组应用MI进行患者教育,确立访谈目标,注重强化行为改变动机,鼓励患者全程参与行为改变方案的制订,为其提供个体化的行为改变的计划。两组均随访一年,定期记录计划的执行情况,监测糖尿病各项指标,如血脂、血糖、体质指数等。
1.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用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
2、结果
对照组失访2例,干预组失访4例,其余患者均按时完成随访。
2.1依从性明显改善:干预组应用MI进行患者教育,大大提高了患者行为改变的依从性,其中89.1%患者可以依从低脂饮食计划,并执行糖尿病饮食要求,而对照组只有63.6%(P<0.01);干预组42.2%的患者能够坚持每周3-5次、每次20-30min的运动,对照组只有25.8%(P<0.05)能够做到。
2.2糖尿病理化指标改善:干预组糖化血红蛋白平均7.2±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8±2.0(P<0.05);干预组平均血糖7.3±2.4mmol/L,低于对照组的8.7±1.6mmol/L(P<0.5);在体质指数(BMI)控制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干预组平均25.8±2.1,低于对照组的27.8±2.6(P<0.5),临床效果显著。
3、讨论
MI是由Miller和Rollnick在20世纪90年代初,根据治疗酒精依赖患者的经验建立起来的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访谈教育方法[4]。其有效性最先也是在酗酒和药物滥用的干预研究中得到证实。一项针对酗酒者的大型干预研究发现[5],单独使用MI比认知行为疗法效果更佳,且需要时间短。目前MI已被广泛应用于慢性病管理,如疼痛控制、糖尿病、控制体重、预防HIV等[6-9],并成为行为改变的主要技术之一。
MI以大量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其中最主要的是将归因、认知冲突、自我效能和Rogers移情法与行为改变的跨理论模式相结合。其实施分5个阶段:①无意图期:教育者利用Rogers人本主义的表达移情理论,与患者在教育初期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想法和顾虑,并表示理解,使患者意识到自己是被理解、接受和关注的。②意图期:即利用发展冲突理论引导患者发现并放大自己的期望与当前行为之间的冲突,使其认识到现有不良生活方式与内在追求之间的差异,促使患者思考行为改变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引导患者正确面对行为改变矛盾心理,做出正确的选择。③准备期:强调教育者要在权衡患者原有生活方式的基础上,为其提供个体化科学建议,协助制订行为改变计划。运用回避抵抗原则,正确处理患者对计划产生的抵抗情绪,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及引用身边的成功实例,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价值观,避免进入误区。④改变期:运用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论,相信患者自己有能力进行行为改变,协同他们对已定方案进行系统回顾,提醒患者方案是否需要进一步修改,询问是否已经做好了实施的准备,实施中通过阶段性评估,对已定方案进行不断修正,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⑤维持期:教育者可帮助患者充分利用社会、家庭资源,建立一个利于长期坚持行为改变的外围环境,确保行为改变方案长期有效地实施。MI实施和应用过程中,各个环节和步骤应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因人施教,并在认真理解MI原理基础上实施,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MI技术既具有可靠的理论基础,又具较强的可操作性,因而得到了临床工作者和有关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在糖尿病教育领域,该方法也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自2012年1月起我们将MI技术运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教育中,结果显示,MI对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的态度及行为改变有非常积极的影响。经过一年的追踪调查,患者行为改变的依从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其中干预组89.1%患者可以依从低脂饮食计划,并执行糖尿病饮食要求,而对照组只有63.6%(P<0.01);干预组42.2%的患者能够坚持每周3-5次、每次20-30min的运动,对照组只有25.8%(P<0.05)能够做到。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同时糖尿病的各项理化指标也得到了明显改善,显示MI技术在老年2型糖尿病临床教育中确实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YangZJ,LiuJ,GeJP,etal.PrevalenceofcardiovasculardiseaseriskfactorintheChinesepopulation:the2007-2008Chinanationaldiabetesandmetabolicdisordersstudy[J].EurHeartJ,2011,12(4):133-140.
[2]JensenCD,CushingCC,AylwardBS,etal.Effectivenessofmotivationalinterviewinginterventionsforadolescentsubstanceusebehaviorchange:ameta-analyticreview[J].JConsultClinPsychol,2011,79(4):433-440.
[3]ArmstrongMJ,MottersheadTA,RonksleyPE,etal.Motivationalinter-viewingtoimproveweightlossinoverweightand/orobesepatients: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of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s[J].ObesRev,2011,12(9):709-723.
[4]MillerWR,RoseGS.Towardatheoryofmotivationalinterviewing[J].AmPsychol,2009,64(6):527-537.
[5]RogersC.Atheoryoftherapy,personality,and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sasdevelopedintheclient-centeredframework[M].NewYork:McGraw-Hill,1959:184-256.
[6]WalpoleB,DettmerE,MorrongielloB,etal.MotivationalInterviewingasaninterventiontoincreaseadolescentself-efficacyandpromoteweightloss:methodologyanddesign[J].BMCPublicHealth,2011,11(7):459.
[7]DellasegaC,Anel-TiangcoRM,GabbayRA.Howpatientswithtype2diabetesmellitusrespondtomotivationalinterviewing[J].DiabetesResClinPract,2011,23(12):1843-1849.
[8]AngD,KesavaluR,LydonJR,etal.BigattiS.Exercise-basedmotivationalinterviewingforfemalepatientswithfibromyalgia:acaseseries[J].ClinRheumatol,2007,26(11):1843-1849.
[9]GolinCE,EarpJA,GrodenskyCA,etal.Longitudinaleffectsofsafetalk,amotivationalinterviewing-basedprogramtoimprovesafersexprac-ticesamongpeoplelivingwithHIV/AID[J].AIDSBehav,201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