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交流论文_陆识

导读:本文包含了非正式交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科学,学术交流,音乐学院,信息交流,计量学,情报学,社会。

非正式交流论文文献综述

陆识[1](2019)在《华艺卡理多斯音乐机构在京启幕 深化中瑞学术合作 搭建非正式交流平台》一文中研究指出10月10日傍晚,华艺卡理多斯音乐机构启幕仪式暨全瑞士大学校友年度聚会在瑞士驻华大使馆举办。瑞士驻华大使罗志谊,瑞士卡理多斯音乐学院副院长帕雷尔,华艺卡理多斯(中国)音乐机构代表张梦梓、赵波出席仪式并发表讲话,同时参加聚会的还有来自全瑞士大学近200名校友。全瑞士大学的校友团体人数随着近年来中瑞两国教育交流不断增多。在2018年,有(本文来源于《留学》期刊2019年20期)

杨培,丁继军[2](2019)在《艺术教育建筑的非正式交流空间设计探析——以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营造符合艺术类专业特点的非正式交流空间设计策略。将艺术教育建筑的非正式交流空间抽象为点、线、面的有机组合,并结合实例分别从节点空间、线性空间、面域空间叁个角度以及包含于其中的"不定空间"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初步得出点、线、面不同类型空间的具体设计策略。各类非正式交流空间的合理组织和设计对内部空间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得出的具体设计策略可以成为艺术教育建筑设计的有益参考。(本文来源于《设计》期刊2019年19期)

徐呈呈,徐杰杰,李健[3](2019)在《从非正式交流中识别领域研究热点的适用性探索——以科学网博客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意义]旨在为领域热点分析提供新的视角及方向。[方法/过程]以科学网图书情报学相关10群组博文标签词为数据源,采用高频标签词词频分析、高频标签词共现聚类分析、社会网络可视化分析等多种定量分析方法识别我国图书情报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并将结果与正式交流渠道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论]与正式交流渠道分析相比,非正式交流渠道角度分析呈现出非广泛性和非准确性两方面的不足,因此在进行领域研究热点分析时应以正式交流渠道的分析为主,非正式交流渠道的分析为辅。(本文来源于《情报探索》期刊2019年05期)

沈兰妮,刘艳笑,丁文姚,毕奕侃,韩毅[4](2018)在《非正式交流回归视角下Altmetrics评价的利益相关者识别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用演绎分析方法,在解析数字网络语境下科学交流过程的基础上,利用新语境中科学交流的新特点,从信息生产、信息中介和信息利用叁个环节演绎推导了Altmetrics评价利益相关者,从研究水平、成果展示、需求发现叁个方面识别了Altmetrics评价利益相关者的功能需求及评价指标。研究发现:数字化网络化语境为科学交流提供了新的场景,同时为科技评价理论与实践拓展提供了新的土壤;Altmetrics评价需要把正式交流与非正式交流过程有机整合起来,针对相关利益者开发满足其需求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来源于《图书与情报》期刊2018年05期)

张立伟,陈悦,刘则渊,严方笠[5](2018)在《社交网络平台非正式科学交流的探讨——基于Evolutionary Biology学科Altmetrics数据计量》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交网络平台(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SNS)的发展,学术文献在SNS上开始广泛传播,也促进了科学家在SNS上进行学术交流,这对学术生态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学术文献在SNS传播是科学家之间的"非正式学术交流"和科学家与公众之间的"非正式科学传播"在SNS平台上的延展。本文对30290篇进化生物学(evolutionary biology)Wo S文献数据和Altmetric.com平台Twitter转载数据进行了时间和空间计量及比较分析,对学术文献SNS交流活动进行解读。研究发现,第一,正式交流和非正式交流之间的相互影响较弱,并且Altmetrics主要受到社交网络平台交流的影响;第二,社交网络平台交流偏好于非正式科学传播,是一种新型的"社交网络+科普"科学传播模式;第叁,社交网络平台的交流存在时空特征,在交流时间上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在交流地域上也具有较高的国家倾向性。(本文来源于《科学学研究》期刊2018年06期)

王晓笛,李广建[6](2018)在《基于新闻信息抽取的人文社科非正式科学交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学交流研究,是情报学长期关注的研究主题,其中非正式科学交流尤其是线下的交流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交流方式,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到数据的限制一直不能进行大规模的研究。文章通过探索学术新闻中对于非正式科学交流活动的记录,将活动拆解为参与者、时间、地点、事件类型、报告题目、观点等元素,并对这些元素在新闻中的文本特征做了分析。研究证明利用信息新闻抽取,可以实现对非正式科学交流事件的了解,并可以以此为基础研究线下非正式科学交流的某些特征和规律。(本文来源于《图书与情报》期刊2018年02期)

巴志超,李纲,谢新洲[7](2018)在《网络环境下非正式社会信息交流过程的理论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科技文献的科学信息交流已成为当今科研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针对科学信息交流研究形成的研究范式,也已成为延续开展科学理论研究活动的基础。然而,对于非正式社会信息交流过程的研究并未给予其应有的关注,形成相应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为此,本文提出借助传统基于文献系统的科学信息交流理论架构探究新环境下非正式社会信息交流过程的新课题、新思路,并从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的思路、一般过程概念模型的构建以及社会信息交流过程研究中所涉及的关键问题等方面展开论述。借助理论成熟、已形成科学研究范式的科学信息交流理论,研究当前不具备范式研究框架的非正式社会信息交流,实质上是对信息交流理论从狭义向广义延伸的一种尝试,对构建完整的信息交流理论和研究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图书情报知识》期刊2018年02期)

余厚强,董克,王曰芬,章成志[8](2018)在《基于科学推文视角的非正式科学交流语言分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是科学交流的载体,科学交流的语言分布反映了全球科技话语权的格局,本文基于科学推文视角揭示了非正式科学交流中的语言分布,并与基于科技文献的正式科学交流语言分布做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1)科学推文语言集中分布在英语(91%)、日语(2.4%)和西班牙语(1.7%),而科技文献语言集中分布在英语(94.2%)、中文(4.3%)和土耳其语(0.4%);(2)科学推文和科技文献的语言分布均存在学科差异,体现出不同语言作者对特定学科关注度的不同;(3)除了沙特阿拉伯之外,世界各国即使母语不是英语,均以英语科学推文占主导地位,母语科学推文屈居第二;(4)英语、德语、日语、法语等语种的科技文献获得科学推文最多,而科技文献量和质量名列前茅的中文和土耳其语文献获得的科学推文很少。结果表明,英语俨然已经成为非正式科学交流中的通用语,提高中文在科学交流中的国际影响力任重道远。(本文来源于《中国图书馆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李营[9](2017)在《交流轮岗教师群体的非正式学习现状与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义务教育教师的交流轮岗政策,旨在促进义务教育师资均衡和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教师的非正式学习是教师基于工作需要和个人发展,自主选择进行的自下而上的自由灵活的学习活动,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认真分析与反思交流轮岗教师群体非正式学习的现状,寻求改善教师非正式学习的途径,才能实现交流轮岗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本文来源于《现代中小学教育》期刊2017年12期)

白玉[10](2017)在《基于小木虫论坛的非正式学术交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非正式学术交流目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非正式学术交流是指信息生产者和利用者之间直接进行的交流,不需要依靠科学文献进行传递的交流。如何通过利用非正式交流这个途径增加学生间的交流和增强学术水平是目前亟待研究的一个话题。本文选取小木虫科研生活区的找工作板块进行了社会网络分析,研究科研人员在找工作论坛中的交互行为特点,探索木虫们的交流情况,发现其中的问题,为后续的发展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2017第二届教育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论文集》期刊2017-10-25)

非正式交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探讨营造符合艺术类专业特点的非正式交流空间设计策略。将艺术教育建筑的非正式交流空间抽象为点、线、面的有机组合,并结合实例分别从节点空间、线性空间、面域空间叁个角度以及包含于其中的"不定空间"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初步得出点、线、面不同类型空间的具体设计策略。各类非正式交流空间的合理组织和设计对内部空间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得出的具体设计策略可以成为艺术教育建筑设计的有益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正式交流论文参考文献

[1].陆识.华艺卡理多斯音乐机构在京启幕深化中瑞学术合作搭建非正式交流平台[J].留学.2019

[2].杨培,丁继军.艺术教育建筑的非正式交流空间设计探析——以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为例[J].设计.2019

[3].徐呈呈,徐杰杰,李健.从非正式交流中识别领域研究热点的适用性探索——以科学网博客为例[J].情报探索.2019

[4].沈兰妮,刘艳笑,丁文姚,毕奕侃,韩毅.非正式交流回归视角下Altmetrics评价的利益相关者识别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8

[5].张立伟,陈悦,刘则渊,严方笠.社交网络平台非正式科学交流的探讨——基于EvolutionaryBiology学科Altmetrics数据计量[J].科学学研究.2018

[6].王晓笛,李广建.基于新闻信息抽取的人文社科非正式科学交流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8

[7].巴志超,李纲,谢新洲.网络环境下非正式社会信息交流过程的理论思考[J].图书情报知识.2018

[8].余厚强,董克,王曰芬,章成志.基于科学推文视角的非正式科学交流语言分布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8

[9].李营.交流轮岗教师群体的非正式学习现状与改进[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

[10].白玉.基于小木虫论坛的非正式学术交流分析[C].2017第二届教育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论文集.2017

论文知识图

-4中关村电脑节中的非正式交流活...园区的室外非正式交流场所4 个体间非正式交流模式一3非正式交流角落作疲倦后得以放...结合书吧建立的非正式交流场所一258号桥餐饮场所是创意园区重要的#~

标签:;  ;  ;  ;  ;  ;  ;  

非正式交流论文_陆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