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隐喻论文-李军苗,鹿利秋

建筑隐喻论文-李军苗,鹿利秋

导读:本文包含了建筑隐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锦州天后宫,建筑装饰,装饰纹样,妈祖文化

建筑隐喻论文文献综述

李军苗,鹿利秋[1](2019)在《锦州天后宫建筑装饰纹样及隐喻的考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锦州天后宫是我国北方现存规模最大、保存较完整的清代时期的妈祖海神文化宗教建筑群,具有满族建筑样式的构建布局、多元化的地域装饰风格,是研究地域清代历史发展、妈祖文化、地域民俗以及传统美学的重要历史遗存。本文以考察锦州天后宫的建筑装饰纹样为基点,通过对建筑纹样的普查、数据分析及文化隐喻等多维度研究,探析锦州天后宫妈祖信仰与多元文化的发展关系。(本文来源于《美术大观》期刊2019年10期)

刘昌辉,刘勇[2](2019)在《隐喻主义对地域建筑文化表达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阐述了当前建筑界地域特色的缺失和地域建筑文化的重要性,其次介绍了隐喻主义和地域建筑文化的概念和关系,然后分析了当代隐喻主义对地域建筑文化表达的实践,最后得出结论:隐喻主义因为其独特的思想和手法,在建筑地域化探索的过程中给设计师提供了很多的思想和方法,促进了建筑地域化的发展。(本文来源于《汉字文化》期刊2019年19期)

于露,胡旭辉[3](2019)在《基于企业文化“隐喻”的现代工业园厂前区建筑设计策略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厂的厂前区建筑规划前期方案为例,通过"隐喻"设计手法,从企业文化的精髓中提炼和选取设计元素,合理规划布局,来表现独特的企业文化和地域特色。在建筑设计中隐喻企业文化的内涵,塑造具有企业独特文化特征的"旭阳印".(本文来源于《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期刊2019年02期)

查拉兰珀斯·波利塔斯基,陈晗[4](2019)在《建筑巨像与人体-建筑与隐喻》一文中研究指出出版:London:Routledge, Taylor&Francis Group, 2018《建筑巨像与人体》一书源于作者波利塔斯基的艺术设计研究项目Emerging Face (新兴面孔,2009)的成果。波利塔斯基作为一位新兴的建筑师、策展人、雕塑家,其作品运用艺术视频装置,从希腊神话和拟人的建筑结构提取灵感,通过模拟人脸的建筑形态表达,重塑建筑的巨人形象与空间对话,以建筑的拟人化来描述空间的意义。(本文来源于《世界建筑》期刊2019年05期)

刘江黎,俞琳,杜其林[5](2018)在《文化迭合下的建筑隐喻——广富林遗址配套区项目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1文化背景下的建筑风貌作为文化遗址公园内一个独立的项目,把两种截然不同的建筑风格置于同一个地块中颇有意思。对于一个大区域来说,整个广富林文化遗址的文化驳杂性导致了整个园区建筑风格的多样性,但对于广富林遗址区配套项目来说,一片建筑群体却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建筑风貌。这种反差的背后,是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结合与传承。上海广富林遗址公园位于上海市松江区方松街道,古属华亭县,遗址公园占地约60ha,南北的城墙和东西(本文来源于《建筑技艺》期刊2018年12期)

孙毅,王黎[6](2018)在《跨语言建筑隐喻异同的体验哲学及文化理据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概念隐喻理论是认知语言学最重要的理论之一。该理论源自Lakoff与Johnson的合着《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Lakoff&Johnson 1980),并在Lakoff(1993)中得以深入阐述。本文在搜索和归纳大量表示"建筑"概念的隐喻表述基础上,对英汉语言系统的异同进行系统对比与分析,并尝试对其植根的体验哲学——文化特异性的深层次原因进行探索。(本文来源于《外国语言文学》期刊2018年04期)

张蕾[7](2018)在《政治话语中建筑隐喻的未来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筑隐喻在政治话语中普遍存在。政治话语的功能不在于描述真实世界,而在于建构某种未来。从语言、概念和交际视角分析中美领导人演讲中建筑隐喻对未来的建构功能,发现尽管双方的前瞻性建筑隐喻触发了国家是一座建筑和国家发展是建造过程的规约性概念映射,实现了传达政治策略,说服受众为实现政治目标耐心合作的交际功能,但出于不同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背景,双方的隐喻表达及语境建构出建筑域的不同概念场景,对规约隐喻进行了不同视角的扩展或细化,传达了不同的交际意图。(本文来源于《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熊承霞,王泽家,张蔼佳[8](2018)在《传统建筑作为文化原型隐喻的伦理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中国的建筑在长达3000多年的体系叙事中,扮演的核心价值是其社会伦理的教化功能。传统建筑外化的"物态"象征实施感官上的伦理呼应,从而使建筑中隐喻的秩序守则与凡俗生活互为关照。传统建筑形态正如着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所言的"人体延伸",以立面形态导引出秩序和规则,以视觉样态解读仁善和美,从而传播普世化的道德伦理。传统建筑对称的轴线等级仪式、神话思维的装饰构件、序列叁分的结构约束,正是传统中国伦理社会所要表述的核心造物思想,这些造物思想中隐喻的智慧是中国文化的生命基因,而在当代社会纷扰的建造传播视觉中,重新认识传统建筑的伦理通义性显然拥有重铸社会伦理的"治疗"作用。(本文来源于《创意与设计》期刊2018年03期)

孙卫红[9](2018)在《建筑意象的空间隐喻叙事艺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作家卡佛的名篇《大教堂》中建筑意象引人瞩目。空间批评理论认为,空间不再是静止的容器,而是蕴含着丰富的多维文化信息。借鉴空间批评理论视角,探讨《大教堂》的空间化隐喻叙事艺术。文本中,城堡、监狱和大教堂的建筑意象相克相生,表现自我突破固守与禁闭,获得新生和成长。空间概念在《大教堂》中呈现出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深层的思想内涵。(本文来源于《安徽建筑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戴典,林旭文[10](2018)在《“两观叁性”思想指导下的建筑隐喻性和象征性表述——以重庆涪陵城乡规划展览馆建筑方案投标项目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以何镜堂先生提出的"两观叁性"创作思想作为指导,以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受邀参与的重庆涪陵城乡规划展览馆建筑方案投标项目为例,从设计角度深刻提炼与剖析重庆涪陵地域文化、城市精神等若干内涵,并从方案总体构思、规划布局、空间组织、场所精神营造、造型肌理演绎等多方面阐述重庆涪陵城乡规划展览馆建筑方案创作过程中对于建筑隐喻性和象征性的表述。(本文来源于《华中建筑》期刊2018年04期)

建筑隐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首先阐述了当前建筑界地域特色的缺失和地域建筑文化的重要性,其次介绍了隐喻主义和地域建筑文化的概念和关系,然后分析了当代隐喻主义对地域建筑文化表达的实践,最后得出结论:隐喻主义因为其独特的思想和手法,在建筑地域化探索的过程中给设计师提供了很多的思想和方法,促进了建筑地域化的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建筑隐喻论文参考文献

[1].李军苗,鹿利秋.锦州天后宫建筑装饰纹样及隐喻的考证研究[J].美术大观.2019

[2].刘昌辉,刘勇.隐喻主义对地域建筑文化表达的启示[J].汉字文化.2019

[3].于露,胡旭辉.基于企业文化“隐喻”的现代工业园厂前区建筑设计策略探讨[J].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2019

[4].查拉兰珀斯·波利塔斯基,陈晗.建筑巨像与人体-建筑与隐喻[J].世界建筑.2019

[5].刘江黎,俞琳,杜其林.文化迭合下的建筑隐喻——广富林遗址配套区项目的思考[J].建筑技艺.2018

[6].孙毅,王黎.跨语言建筑隐喻异同的体验哲学及文化理据疏议[J].外国语言文学.2018

[7].张蕾.政治话语中建筑隐喻的未来建构[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8

[8].熊承霞,王泽家,张蔼佳.传统建筑作为文化原型隐喻的伦理价值[J].创意与设计.2018

[9].孙卫红.建筑意象的空间隐喻叙事艺术[J].安徽建筑大学学报.2018

[10].戴典,林旭文.“两观叁性”思想指导下的建筑隐喻性和象征性表述——以重庆涪陵城乡规划展览馆建筑方案投标项目为例[J].华中建筑.2018

标签:;  ;  ;  ;  

建筑隐喻论文-李军苗,鹿利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