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工业生态化发展模式研究

西部地区工业生态化发展模式研究

余小平[1]2004年在《西部地区工业生态化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提出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摇篮,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基础。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迫使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人类工业生产的发展模式,从实践和理论的层面上寻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良策。在西部大开发成为我国21世纪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的大背景下,科学地开发西部,选择工业生态化发展模式,偿还多年累积的生态环境欠帐,是维护生存之舟、建设山川秀美的华夏家园、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全文以西部大开发作为背景,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比较了不同工业发展模式的优劣,简要阐述了国外实施工业生态化发展战略的成功实践以及对我国西部开发的启示,通过对我国西部开发历史的回顾与反思,深刻剖析了造成西部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着重从理论实践的结合上阐述了工业生态化发展模式是西部大开发的理性选择,并就如何实现西部工业生态化发展模式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贾卫平[2]2016年在《循环经济模式下的新疆氯碱化工产业生态效率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氯碱化工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也是传统的资源转化型产业。氯碱产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重要部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新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新疆氯碱化工产业取得了飞速发展,产业竞争力、技术水平等各个方面有了巨大进步,但是,还存在环境污染严重,资源利用率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品结构不合理和市场竞争力弱等诸多问题。其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改观,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高投入问题十分突出。如何能够保证氯碱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新疆氯碱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新疆氯碱化工产业生态化转型已经成为新疆氯碱工业一项刻不容缓、十分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实现新疆氯碱化工产业生态化转型,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产业是新疆氯碱化工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为了促进新疆氯碱化工产业发展循环经济,评估其生态化建设和转型升级,需要使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为新疆地方政府和产业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生态效率通常表述为提供能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满足社会需要的竞争性定价商品与服务,同时使整个生命周期的生态影响与资源能源强度逐渐降低到与地球能够承载能力相一致的水平。其思想核心是以较低资源消耗和较少污染排放生产较高质量的产品,对新疆氯碱化工产业来讲,就是要求产业内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同时使用较少的资源和能源,同时对环境产生影响的较小,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最终实现新疆氯碱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我国氯碱化工行业循环经济示范企业―新疆天业为样本,结合新疆氯碱化工工业实际情况,探讨了新疆氯碱化工产业生态效率的内涵。以企业为核心从产业链、物质流和共生网络的视角分析了新疆天业循环模式,建立了新疆天业生态效率测度模型和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对新疆天业生态效率进行了科学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疆氯碱化工产业生态效率的提升路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并得到以下相关结论:(1)新疆天业循环经济模式依然存在粗放经营带来的资源浪费问题,使用污染企业治理污染,造成电石渣、盐泥和焦炭粉循环利用程度较低,产业链中的企业污染物迭加排放,是新疆天业固废污染的主要原因;(2)新疆天业生态效率总体上讲不高,并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尽管提高纯技术效率是提高新疆天业生态效率的重要措施,但规模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疆天业生态效率的提高,新疆天业生态效率改进分析表明,新疆天业还存在着较严重的投入拥挤和产出不足现象,即新疆天业还存在较大的节能减排潜力;(3)新疆天业内各企业的管理水平、产业共生体、地方政府管理、生态文化和市场等几个因素对新疆天业生态效率皆具有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从影响程度上分析,企业管理水平、产业共生体两类因素的影响最为明显。然而,外部环境中的生态文化与市场因素对新疆天业生态效率的作用无论是显着性水平还是影响强度都不理想;(4)新疆天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稳定性对生态效率有着显着的积极影响作用。新疆天业内各企业的管理水平、产业共生体、地方政府管理、生态文化与市场等几个因素对新疆天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稳定性都产生程度不同的积极影响。地方政府对循环经济产业链稳定性的影响在1%的水平下是显着的,说明地方政府在推动新疆天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进程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支持以及税收优惠等政策对新疆天业循环经济转型升级尤其重要。产业共生体在对循环经济产业链稳定性的显着性检验中在1%和5%的水平下并不显着,在10%的水平下还是显着的,说明新疆天业对经济效益的追求是其发展循环经济最为重要的动因,从新疆天业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看来,“企业承担的环境责任感”的重要性程度不是很高,新疆天业循环经济产业链中企业配置不合理,存在使用污染企业治理污染的情况;(5)市场因素中“废弃物处理后的潜在及现实市场需求”是影响新疆天业循环经济系统转型升级的关键性因素,它在所有市场因素中占据最为重要的位置;(6)“社区居民环境保护意识”这一个因素的影响力并不突出。目前,虽然周围居民的环境意识开始提高,但是居民的环保意识和生态观念还是普遍偏低;然而随着当地居民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市场对生态产品的需求将会有进一步的改善,这最终将会进一步促进新疆天业符合外部市场需求;(7)新疆天业生态化技术因素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前提条件,但技术只是一种工具和手段,有了生态化技术也未必就能使新疆天业成功实现循环经济的转型升级。

任正晓[3]2008年在《中国西部地区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30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创造了全球经济“一枝独秀”的辉煌成就。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触目惊心的高能耗、高物耗和对生态环境的高损害,使得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资源与生态环境状况日趋恶化。作为中国“资源宝库”、“绿色屏障”的西部地区,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了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和自然资源的肆意浪费,不仅使西部地区长期处于落后、贫困的境地,同时也直接威胁着东部、中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完全区别于线性增长方式的经济发展新模式,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显现出一定的局限性,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探求循环经济的区域共容性和全局协调性问题。因此,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从全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从西部地区的区域特征与现实情况出发,认真研究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新理论,深入探究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循环经济的路径与对策。本课题的研究,立足于经济学的最新成果,在对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探讨中,从生态循环经济的新视角,充实了区域经济学与民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并试图为国家制定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宏观决策提供参考。本论文除导论外,重点论述部分为八章。第一章从生态与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循环经济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存在现实局限性两个方面,正面提出生态循环经济的命题。第二章从生态循环经济的思想先导、生成母本、历史根源、文化渊源和基础理论五个方面论述生态循环经济理论的形成依据。第叁章阐述了生态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问题,从基本内涵、基本特征、运行原则和基本要求等方面初步提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理论——生态循环经济的理论框架。第四章阐述发达国家实施循环经济的主要做法与经验借鉴。第五章从自然特征、经济特征、政治特征和民族特征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的区域特征。第六章回顾反思了我国叁次区域发展战略调整对西部地区的深刻影响,分析评价了西部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现状,论证了生态循环经济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制度模式的最佳选择。第七章全面论述了西部地区生态循环经济的发展路径,研究提出了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生态循环工业、生态循环服务业和生态循环型城镇的具体路径与措施。第八章研究探讨了西部地区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与政策支持问题。本论题在研究方法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劳动价值论和经济学、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客观深入地分析研究中国西部地区的生态循环经济发展问题,整个研究过程以系统抽象法为基础,逻辑与历史统一,综合运用了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的方法。本论题在理论体系、研究思路和主要观点等方面,力求取得新的突破。其主要的创新点有:一是在循环经济理论基础上,初步提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理论——生态循环经济理论的框架。以生态价值优先的理念统领循环经济技术范式,耦合生态伦理学与循环经济的原理,提炼出生态循环经济“生态优先、循环发展、区域共容、规制约束、制度补偿”的五大特征,提出了生态循环经济的具体运行原则——生态资源全值化、生产过程生态化、生态功能有偿化、整体利益最大化的理论思路,并阐述了发展生态循环经济“四个并重、四个优先”的基本要求,对循环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有所拓展和创新;二是提出了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探讨了西部发展生态循环经济的现实基础与基本思路。在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生态循环工业、生态循环服务业和生态循环型城镇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路径和措施,特别是对促进西部地区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与政策支持方面,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和建议;叁是在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上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比如,在充分肯定循环经济积极意义的基础上,指出循环经济技术范式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存在一定的现实局限性;在农业发展方向上,提出了生态循环农业的根本任务是克服农业的反生态属性;在城镇化的实现途径上,提出了生态循环型城镇建设必须注重与一二叁产业的耦合;强调西部各民族劳动者是推动西部地区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为我国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制度政策的具体设计提供了“主体论”的逻辑起点与思维前提。四是剖析了“小农意识”、“官文化意识”对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危害性,从清除封建文化遗风对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的阻碍和影响的层面,提出了杜绝“政绩经济”和“行政命令经济”的观点,对于在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防止盲目决策和片面地区利益,从根本上遏制国土空间无序开发,实现区域统筹发展和整体利益最大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张丽娜[4]2016年在《秦巴特困地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把14个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这些地区大多集中于山区、高海拔地区,生态条件恶劣、贫困问题突出,已经成为我国全面实现“中国梦”进程中的一大障碍,是短板中的短板,改变其贫穷和落后面貌迫在眉睫;同时,这些地区大多也是国家重要的生态涵养地区,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总面积为339万平方公里,其中约42%的面积位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因此,如何统筹特困地区城镇建设与生态、资源、环境以及社会的关系,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性的关键问题。作为连片贫困特点非常突出的秦巴山区,也是生态敏感区域的典型,人民贫困、环境脆弱、生态退化、建设落后,城镇化面临着生态与城镇发展冲突的严峻挑战。基于这一特定区域背景,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提出了将“生态化”和“城镇化”结合起来,用“生态城镇化”发展模式来解决秦巴特困地区县域城镇化问题。文章以“宏观特征分析——宏观模式探讨——具体实例分析——实例发展对策”为研究思路。首先基于我国当前连片特困地区生态、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客观条件,回顾了特困地区城镇化发展历程和生态城镇化的主要理论观点,分析了以秦巴山区为典型代表的特困地区的发展要素特征和发展困境;其次以“生态城镇化”理论为依据,根据秦巴山区现实条件和需求,对秦巴特困地区生态城镇化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最后试图以四川省万源市为实践案例探索实践环节中贫困山区县域生态城镇化的具体实施路径。本文通过对秦巴特困地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的研究,一方面为贫困山区县域城镇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另一方面也为生态城镇规划范式转变提供了路径指引;同时对促进国家扶贫工程和区域协调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希望本文研究能对贫困山区县域的生态城镇化建设和应用提供参考。

任萃颖[5]2016年在《吉林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经济转型主要包含经济体制转型和经济结构转型两个方面,转型的方向是要实现一个优于当前经济发展形态的新的经济运行形态,而具体到县(市)层面,县域经济转型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通过经济结构调整摆脱传统的发展形态,建立一个符合在新常态下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全新模式。目前,吉林省县域经济已经占到全省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正在成为吉林省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和全面振兴发展目标的重要支撑力量。但是,吉林省县域经济长期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导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要素利用效率低下、资源依赖性强、产业结构层次不高、空间布局不够合理的等问题,需要通过转型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活力。本篇论文以县域经济转型为研究对象,利用区域经济、经济转型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相关理论,综合运用比较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经验总结等方法研究吉林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问题。通过使用指标权重线性加总的方法确定权重并利用和借鉴国家统计局关于《反映经济转型升级综合统计制度》当中的指标体系,从需求结构转型、产业结构转型和要素结构转型等叁个方面构建县域经济转型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转型综合能力指数,以吉林省经济转型能力和长春、吉林等九个地区经济转型能力为参照系,对吉林省40个县(市)转型升级能力进行排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一方面,吉林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能力整体水平较低,其原因主要体现在县域经济增长方式不合理,即:需求结构转型困难。县域农民长期内收入增长面临结构性调整的瓶颈制约、县级政府动员财政资源能力弱、城镇化进程缓慢等导致县域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不协调,难以对经济增长实现有效拉动;产业结构转型困难。县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程缓慢,第二产业对县域经济发展支撑不足,对其他产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要素结构转型困难。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弱,资本要素产出效率低、资源要素利用水平低等问题,使吉林省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能力弱化。另一方面,吉林省县域经济转型能力存在区域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以延吉市、敦化市为代表的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基础较好,具有较强的转型升级能力;以公主岭市、通化县等为代表的中东部地区县域经济依托资源优势和科技创新,具备了一定的转型升级能力;以镇赉县、长岭县为代表的西部地区和以靖宇县为代表的资源枯竭性地区,由于受到生态转型和资源产业转型的压力,经济转型能力较弱。本文认为,要推动吉林省实现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目标,一方面,从整体上推动县域经济转型要实现叁个方面的转变,即:由主要依靠投资向依靠投资与消费协调拉动转变,强化收入分配;由主要依靠工业化向依靠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转变,强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强化要素支撑,推动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要素结构转型,实现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目标。另一方面,要强化分类指导,将吉林省县域经济划分为率先转型区、利用东部地区纳入“一带一路”的区位和政策优势,率先实现县域经济转型,进而引领全省县域经济实现转型发展;转型跟进区,利用吉林省中部转型核心区有利条件,强化产业和要素支撑,加快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转型培育区,利用西部生态经济区的后发优势和国家支持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政策优势,通过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提高要素使用效率和接续产业发展培育县域经济转型的能力。本篇论文将经济转型的宏观研究体系,即:需求结构转型、产业结构转型和要素结构转型纳入到县域经济研究当中来,系统全面分析县域经济转型面临的主要困难和解决途径,更能准确把握县域经济发展规律,客观看待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准确分析和利用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趋势性变化,从而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县域经济实现转型发展。本文的主要结论,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同样需要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来实现,即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叁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推动县域经济转型还需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基础、支持政策、产业优势实施分类推进。在本篇论文分析的基础上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深入分析,比如县域投资结构调整、投向有效性分析,投资产出效率提升的途径研究,县域城镇化发展质量与规模之间的关系,县域经济体制转型的形式、成效等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领域,为了使本论文研究焦点更为集中,这些问题没有进行专项细化研究分析。

申远[6]2012年在《呼伦贝尔市生态城市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全球范围内不断加速的城市化进程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经济社会的繁荣,但是伴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市数量的迅速增长,多数城市环境保护措施与基础设施建设无法同步进行,城市内部结构和功能并未得到相应提升和完善,很难实现协调发展。城市化集聚了显而易见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导致了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一系列生态问题,这些问题不但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直接威胁到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人们开始对原有的生存空间、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进行反思,于是作为从生态系统角度综合看待城市的一种全新理论——生态城市发展理论便应运而生,并得到了世界上众多学者和城市建设实践者的广泛关注,生态城市理论在国内外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实践,并产生了明显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中国现代城市化进程起步较晚。由于历史原因,城市化发展极不平衡,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则严重滞后。呼伦贝尔作为西部地区的典型城市,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战略地位突出。但与此同时,由于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加之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呼伦贝尔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较中东部地区更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城市追求的是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通过生态城市建设不仅可以有效改善由于粗放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而且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因此,对呼伦贝尔市的生态建设模式进行深入探讨势在必行。目前,国外的生态建设模式主要有规划先行、公众参与、社区驱动等模式,国内生态城市建设模式主要有山水型、森林型、阳光型等模式。论文综合考虑呼伦贝尔市生态环境状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市化进程等因素,初步界定了现阶段较适宜该地区发展现状的生态城市发展模式范畴;同时为了进行横向比对,本文基于整个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环境现状,构建了一套以整个中国西部民族地区城市为评价对象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评价指标体系对呼伦贝尔与该地区的部分城市进行了比较分析,探索了呼伦贝尔发展生态城市应选择的具体模式。本研究案例区呼伦贝尔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旅游资源丰富奇特,分布相对均衡,且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现已具备发展生态旅游的资源基础和基本条件。同时,呼伦贝尔目前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沙漠化加剧、湿地消失、草场退化、森林减少等问题,作为中国北方的重要口岸,其生态环境问题直接关系到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因此,探讨呼伦贝尔生态旅游城市发展模式意义重大。本研究主要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及研究进展。本文认为,由于城市发展的复杂性以及解决问题的长期性,生态城市建设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另外,通过对生态城市理论与建设实践的回顾,本文认为由于城市所处的区域以及城市本身经济、社会基础的差异性,决定了呼伦贝尔市生态城市发展模式应在充分吸收国内外生态城市实践模式基础上,采取以政府主导为主、结合公众参与型、社区驱动型、项目推进型相结合的组织模式,在此基础上探索适宜呼伦贝尔市的生态城市发展模式。第二章对中国呼伦贝尔市的自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作了宏观概述;同时,详细论述了呼伦贝尔市城市发展现状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生态城市建设不仅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是中国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呼伦贝尔市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第叁章在前两部分论述的基础上明确了中国呼伦贝尔市生态城市建设目标,探讨了呼伦贝尔市生态城市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构建了生态城市评价模型。基于模型的计算,得出呼伦贝尔市发展旅游型生态城市的结论。第四章具体论述了呼伦贝尔市生态城市发展模式选择。在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数据的基础上,具体阐释了呼伦贝尔市城市应选择的生态城市发展模式及其发展路径的设计。第五章是呼伦贝尔市旅游型生态城市发展模式的实现途径及对策。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从实现途径和对策建议两个方面对呼伦贝尔旅游型生态城市模式进行了构建。

王海刚, 衡希, 王永强, 黄伟丽[7]2016年在《西部地区传统产业生态化发展研究综述》文中提出中国西部地区战略地位显着,但生态环境脆弱。西部地区传统产业生态化发展是必然选择。文章探讨了西部地区传统产业生态化发展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对国内外产业生态化理论及发展进行了综述,并阐述了西部传统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四个体系及西部地区传统产业生态化发展模式,并对西部地区传统产业生态化进行了展望。

郑国诜[8]2013年在《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区域物流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物流发展必须与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循环低碳转型相结合,发挥物流在破解生态系统退化和资源环境约束难题、协调区域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因此,在生态文明视野下探讨区域物流发展,对如何以生态文明理念指导区域物流实践、实现区域物流的绿色循环低碳转型、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创造国际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提高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论文以马克思物质变换和流通理论、现代物流理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生态文明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应用文献法、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研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明确研究方向,指出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是区域物流的发展趋势。论文从内涵、表现形态、系统结构、特征与功能等方面对生态文明型物流进行了理论探讨;指出我国物流发展已经历了四个阶段,现在正处于为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积蓄力量的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发展呈现压缩性、跨越性特点。论文结合实际并利用《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物流年鉴》等的相关数据分析我国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我国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为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的经验,论文首先介绍了发达国家发展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的政策与措施,接着分析发达国家发展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的成效,最后阐述发达国家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结合我国实际设定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为实现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并为实现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与生态文明经济互促发展打好基础,论文阐述了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的基本发展模式和建立在基本模式基础上的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与生态文明经济互促发展模式。为促进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模式的有效运行,论文对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相关主体的利益关系协调进行了探讨并阐述了我国发展区域生态文明型物流的保障措施。

王锋正[9]2007年在《生态经济视角下西部资源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机理研究》文中指出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基于地下矿产资源和地上动植物资源,以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初级加工以及初级原材料产品为最终产品的资源型企业是西部地区企业的突出代表,构成了一个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和共同特性的企业群体,它的发展直接关系到西部经济发展的质量与速度。深入研究生态经济视角下西部资源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机理,以为各级政府和部门制定相关政策与采取措施提供决策依据,为西部资源型企业提升技术能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与决策分析工具。论文采用了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展开文献检索与查阅,对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析,并运用定性分析与数学模型分析方法对资源型企业自主创新的经济学机理进行了探析;与此同时,对西部典型资源型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在此基础上,定性定量评述了西部资源型企业发展现实及其面临的挑战,分析了西部典型资源型企业产生的生态经济效益,并运用实证研究与典型案例剖析的手法研究了西部资源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机理;然后,结合定性分析与实证研究的方法提出了西部资源型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战略模式、培育手段及转换路径。在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了生态经济学、创新经济学、战略管理等理论方法展开研究,并将企业生态化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及集群理论方法引入西部资源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机理研究领域进行了尝试。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西部资源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存在的制约因素,开展了相应的支撑体系与政策指向研究。论文首先对西部地区与资源型企业的概念进行了厘定,评述了相关背景理论,构建起论文的理论支撑平台,并从理论上明晰了影响资源型企业自主创新的关键因素,探析了自主创新的经济学机理。为达到研究生态经济视角下西部资源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机理的目的,论文对西部资源型企业发展现实进行了评述,证明了资源型企业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基于现有技术能力发展西部经济必将面临诸多现实困惑,而这被以前的研究所忽视;以此为基础,选取了西部具有代表性的资源型企业为典型研究对象,分析了这些企业带来的生态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通过剖析西部典型资源型企业的自主创新过程,指出了西部资源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一般培育机理,即从技术识别、技术整合与技术创造叁个角度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同时,通过对照传统成长模式,提出了西部资源型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叁种新型战略模式(分别是生态化战略、集群化战略与高技术化战略),研究了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手段,提出西部资源型企业由传统成长模式走向新型发展战略模式的转换路径。最后针对西部资源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的支撑体系不完善与制度缺陷,提出了相应的支撑体系与主要政策。论文认为:基于地下矿产资源和地上动植物资源成长起来的西部资源型企业不能再走“资源——产品——废弃物”的传统线性成长道路,应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经济学为基础,以自主创新技术为支撑,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生态化、集群化、高技术化的新型发展道路。即西部资源型企业应通过强化技术识别能力、提升技术整合能力、量力升级技术创造能力等手段,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技术设备能力,维持和扩大生态位空间,推动自主技术创新朝着生态化、集群化和资源高技术化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多赢”的目标。

冯刚[10]2008年在《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们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英明决策,是新阶段“叁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发展与升华。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任务,是体现其“新”的主要方面。但是不少农村地区为片面发展工、农、旅游业而过度使用生态资源,破坏环境。新农村建设不能以牺牲农村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为代价,新农村建设应该和生态保护协调发展。从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对于生态环境保护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关系以及协调模式的研究是很少的。基于此,论文以各类农村发展理论为基础,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的新农村实际情况和建设类型,提出了合理完善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模式,以促进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论文主要内容有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内涵和任务出发,结合农村建设现状,提出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迫切性。通过对国外新农村建设实践和国内研究文献的分析,确定了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模式为研究目标。进一步介绍了农村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补偿理论、和谐发展理论以及农业多功能性等多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理论。第二部分对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模式进行了理论上的研究。首先从观念的角度明确了生态经济价值,分析了农民经济发展观念;其次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发展障碍以及建设中各方的博弈关系;最后分析了协调模式的基本形态、产业形态和生产组织形态,提出从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叁个方面来建设新农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协调模式的发展思想。第叁部分在上述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目前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进行简单分析,设计出具体的协调模式,提出了工业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特色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畜牧养殖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休闲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商贸流通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和旅游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等六种模式。然后提出了保障协调模式发展和实施的经济、环境、社会、资源和法律对策。第四部分对苏北新农村建设进行实例研究,并以邳州市大蒜产业为实例建立了邳州市特色大蒜产业发展的协调模式,提出了这种协调模式的制度保证。最后,对论文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其研究方向,即实践中模式的选择问题、生产组织形态的设计、政策的制定与法律的完善、协调发展模式的改进。

参考文献:

[1]. 西部地区工业生态化发展模式研究[D]. 余小平. 广西大学. 2004

[2]. 循环经济模式下的新疆氯碱化工产业生态效率评价研究[D]. 贾卫平. 石河子大学. 2016

[3]. 中国西部地区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 任正晓. 中央民族大学. 2008

[4]. 秦巴特困地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研究[D]. 张丽娜. 重庆大学. 2016

[5]. 吉林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研究[D]. 任萃颖. 东北师范大学. 2016

[6]. 呼伦贝尔市生态城市发展模式研究[D]. 申远. 中央民族大学. 2012

[7]. 西部地区传统产业生态化发展研究综述[J]. 王海刚, 衡希, 王永强, 黄伟丽. 生态经济. 2016

[8].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区域物流发展研究[D]. 郑国诜. 福建师范大学. 2013

[9]. 生态经济视角下西部资源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机理研究[D]. 王锋正. 内蒙古大学. 2007

[10]. 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模式研究[D]. 冯刚. 北京林业大学. 2008

标签:;  ;  ;  ;  ;  ;  ;  ;  ;  ;  ;  ;  ;  ;  ;  

西部地区工业生态化发展模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