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储层定量评价论文_徐锦绣,赵书铮,陈红兵,熊镭,朱猛

导读:本文包含了测井储层定量评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评价,定量,砂岩,电阻率,碳酸盐,致密,斯通。

测井储层定量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徐锦绣,赵书铮,陈红兵,熊镭,朱猛[1](2018)在《SZ油田基于常规测井资料的水淹层定量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SZ油田综合调整方案的需要,开展了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进行水淹层定量评价的研究。通过分析水淹机理及研究水淹层电性特征,对水淹级别进行定性评价,对后续方法中的解释参数进行定位选择。根据SZ油田原始地层电阻率与地层物性相关性较好的实际情况,利用老开发井通过合理纵向分层、横向选井的方式建立原始地层电阻率与测井有效孔隙度的关系,或者利用毛细管压力资料建立束缚水饱和度计算模型,来计算新调整井的原始地层电阻率或束缚水饱和度,得到原始含油饱和度。利用双饱和度法求取驱油效率,根据水淹级别判断标准来完成水淹层定量评价,形成了一套井内与井间立体约束式的水淹层定量评价技术体系,实际应用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测井技术》期刊2018年04期)

郭振华[2](2018)在《碳酸盐岩储层类型测井定量评价方法及其对油田开发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伊拉克H油田具有含油层系众多、储层巨厚、非均质性较强的特点。本文对伊拉克H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类型的测井定量评价方法和划分方案进行了探索。在分析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常规测井和伽玛能谱测井资料约束全井眼电成像数据的定量计算,提出孔洞发育指数Dv以及裂缝发育指数Df,进而制定碳酸盐岩储层类型分类叁角图版,对H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类型进行详细划分,并初步探索了储层类型和产能的对应关系。最后阐述了该定量评价方法在油田开发井网部署中的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国外测井技术》期刊2018年03期)

齐婷婷,苏波,廖茂杰[3](2018)在《沥青对储层特征的影响及测井定量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塔中志留系塔中11井区为例,通过对沥青砂岩进行洗油盐洗沥青前后物性、压汞、核磁共振配套实验,分析沥青对储层物性、孔隙结构、电性影响及不同离心力核磁共振实验与T_2截止值优选。岩样洗油盐后比洗沥青后孔隙度增加得多,说明孔隙空间中稠油含量高于干沥青含量;干沥青主要分布在大孔喉中,洗沥青后大孔喉分布孔隙结构变好;物性差岩样洗沥青后的导电能力变好,干沥青会导致中低渗透储层电阻率升高。在实际核磁共振资料处理中提出采用变T_2截止值,变T_2截止值是可动流体和束缚流体分界点。沥青砂岩在建模时,应考虑油胶质沥青在粒间孔所占的体积,精确计算沥青含量,有助于准确进行流体性质识别。(本文来源于《测井技术》期刊2018年02期)

刘文斌[4](2017)在《火山岩储层缝洞测井自动识别和定量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世界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人们对油气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油气资源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缝洞性油气藏作为当下重要的开采对象,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内外对复杂岩性储层构造裂缝的测井识别和解释研究不仅仅包括碳酸盐岩,近年来又扩展到火成岩、变质岩,甚至是致密砂岩,泥页岩,针对火山岩储层构造裂缝的测井识别和解释还缺乏系统化和定量化;火山岩孔洞的测井识别和解释同样缺乏系统化和定量化。裂缝与孔洞的准确识别一直以来是个难题,火山岩储层岩性复杂,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识别裂缝准确率低,利用成像测井人眼识别费时费力,自动识别方面研究较少并且缝洞识别准确率方面效果较差。本文依据常规测井资料和成像测井资料,以王府断陷火山岩储层为研究对象,对裂缝和孔洞的自动识别及定量评价展开研究。缝、洞的自动识别会大大提高火山岩储层开发的效率,并且这些研究对其他复杂岩性储层的裂缝和孔洞的识别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在裂缝识别方面,首先针对电成像测井纵向分辨率高但裂缝人工识别繁琐以及常规测井裂缝识别方便但准确度低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新方法进行储层裂缝自动识别,利用经处理后常规测井数据和经预处理后的电成像微电导率资料建立常规储层测井裂缝综合识别因子Y1和电成像储层裂缝识别因子Y2,然后综合利用两个因子建立储层裂缝识别因子Y。该方法结合了常规和成像测井识别裂缝的优点,能自动识别裂缝发育层段,解决了成像测井人工拾取裂缝费时费力缺点;可以剔除无效裂缝干扰,识别出有效裂缝;提高了裂缝识别准确度。将其应用到王府地区井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在孔洞识别方面,以成像测井资料为切入点,将分水岭算法引用到了孔洞的自动识别中来,并将分水岭算法进行了改进,通过matlab实现分水岭算法对孔洞的识别,并定量计算出孔洞的面孔率,统计出孔洞尺寸的分布谱图。最后将新提出的裂缝识别方法和孔洞识别方法应用到了王府断陷XX地区实际资料进行了处理,对识别裂缝和孔洞进行了定量参数计算,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建立了裂缝和孔洞识别以及定量解释评价方法。(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7-05-01)

樊晓伊,姚光庆,赵乾辰,程巍,李平和[5](2017)在《页岩储层有机碳含量测井定量评价方法对比研究——以X地区研究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碳含量是评价页岩气储层资源量的重要参数之一,利用测井资料计算有机碳含量,克服了样本分析测试的离散性和有限性等。通过对测井资料筛选校正,优选出响应特征明显的测井曲线;综合岩心测试分析数据,建立了改进△lgR法、多元回归分析法、BP神经网络法叁种定量计算有机碳含量的模型,分析了模型的优缺点与适用性。X地区研究表明,叁种有机碳含量评价模型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该地区有机碳含量评价的需要,其中,BP神经网络法计算精度最高,适用性较强;在缺乏分析测试数据条件下,则应选用改进△lgR法。(本文来源于《石油地质与工程》期刊2017年02期)

周游,李治平,景成,谷潇雨,孙威[6](2017)在《基于“岩石物理相-流动单元”测井响应定量评价特低渗透油藏优质储层——以延长油田东部油区长6油层组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岩石物理相和流动单元均可从不同角度表征储层的非均质性,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地区特低渗透储层非均质性极强,单独利用岩石物理相或流动单元对该地区进行储层评价会存在一定偏差。通过定性识别和定量划分,建立了"岩石物理相-流动单元"定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利用这一体系来定量评价优质储层。研究结果表明:一类、二类"岩石物理相-流动单元"具有较好的储集性能和渗流结构,由其圈定的近期可开发或评价后可开发的优质储层共49个,从而确定了含油甜点区的分布规律和延展方向。这一研究成果能兼顾岩石物理相对于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和流动单元的流动特性,可有效减小单独利用岩石物理相或流动单元筛选优质储层所造成的误差,现场应用效果较好,为研究区增储上产提供了有利井位和区域。(本文来源于《岩性油气藏》期刊2017年01期)

潘保芝,蒋必辞,刘文斌,房春慧,张瑞[7](2016)在《致密砂岩储层含气测井特征及定量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致密砂岩储层孔隙度低、渗透率低、非均质性强,气层所对应的测井响应特征较为复杂,气层识别和评价难度较大、多解性突出。传统上,利用常规测井曲线进行含气性评价多是定性评价,在利用智能识别法评价含气性时,也是利用分类模型进行定性评价;而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定量评价含气性比较困难。本文首先以岩心、地质、试气资料和常规测井曲线为基础,利用交会图法进行致密砂岩含气特征分析,建立含气性定性评价指标;然后,利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预测含气量和含水量,构造含气性和含水性指示曲线,定量评价致密砂岩的含气性;最后,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综合使用,以评价致密砂岩含气性,并在苏里格地区盒8段进行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期刊2016年03期)

景成,蒲春生,俞保财,王博,周游[8](2016)在《GGY油田特低渗透储层沉积微相测井多参数定量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东部特低渗透非均质储层识别有利沉积微相与边缘相分辨率低的特点,基于GGY油田长6有利沉积微相水下分流河道和过渡相分流河道侧翼微相成因标志与测井响应特征关系的分析,阐明了水动力作用下的沉积环境变化对岩石的物理性质的变化起着控制性作用,可利用测井多参数指示沉积能量变化反馈有利沉积微相与边缘相的变化特征。通过沉积成因标志划分的不同类型沉积微相测井响应参数及其敏感性的综合分析结果建立了该区特低渗透储层沉积微相测井多参数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灰色理论及其相关分析技术实现了沉积微相向测井相定量化转换模型,提升了测井定量评价沉积微相的能力,可有效避免利用砂层厚度或砂地比评价划分沉积微相带来的失误。采用优势相原则,确定该区长621期由北东向南西叁角洲前缘有利沉积成因单元储集砂体迭置连片发育的规模、范围及非均质性特征,为特低渗透油藏增储上产提供了有利目标和井区。(本文来源于《测井技术》期刊2016年01期)

张蕾,成志刚,程玉梅,林伟川,尤世梅[9](2015)在《应用阵列声波测井资料定量评价碳酸盐岩储层渗透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碳酸盐岩储层晶间孔、微裂缝发育,非均质性较砂岩储层大,常规孔隙度渗透率建模方法求取的渗透率存在较大误差,渗透率参数的准确求取存在困难。基于声波测井的相关理论及对斯通利波影响因素的分项假设,得到根据储层斯通利波时差、剪切模量及流体信息计算反映储层渗透性的流体移动指数的计算公式,并分层位建立其与储层渗透率的解释模型,实现了对碳酸盐岩储层渗透率参数的定量评价。应用上述方法对实际阵列声波测井资料进行处理解释,解释结果与物性分析资料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提高了测井解释评价精度。(本文来源于《测井技术》期刊2015年05期)

罗少成,成志刚,林伟川,张海涛,杨小明[10](2015)在《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致密砂岩储层孔喉空间有效性定量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油气储层孔隙可分为毫米级孔隙、微米级孔隙和纳米级孔隙3种类型,常规储层的孔喉直径一般大于1μm,致密含气砂岩储层的孔喉直径为0.03~1μm,纳米级孔隙是致密砂岩储层连通储集空间的主体,因此对其储层有效性评价的难度较大。核磁共振T2谱与压汞曲线均能很好地反映储层的孔隙结构,利用核磁共振T2谱与压汞实验的相关性,将核磁共振T2谱转化为孔喉分布图谱。在此基础上对岩心核磁共振T2谱和压汞实验数据进行深入处理分析,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确定SLG油田致密砂岩储层孔喉空间的有效性划分标准为:孔喉半径小于0.04μm孔喉体系为粘土束缚水体积,孔喉半径为0.04~0.1μm孔喉体系为非泥质微孔隙地层水体积,孔喉半径为0.1~0.2μm的孔喉体系为毛细管束缚水体积,孔喉半径大于0.2μm的孔喉体系为可采出流体体积。实践证实,该方法可以对孔喉空间进行快速地定量计算,明确孔隙中的含水特征与赋存状态,实现了对致密砂岩储层孔喉空间的有效性定量评价。(本文来源于《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期刊2015年03期)

测井储层定量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伊拉克H油田具有含油层系众多、储层巨厚、非均质性较强的特点。本文对伊拉克H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类型的测井定量评价方法和划分方案进行了探索。在分析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常规测井和伽玛能谱测井资料约束全井眼电成像数据的定量计算,提出孔洞发育指数Dv以及裂缝发育指数Df,进而制定碳酸盐岩储层类型分类叁角图版,对H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类型进行详细划分,并初步探索了储层类型和产能的对应关系。最后阐述了该定量评价方法在油田开发井网部署中的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测井储层定量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1].徐锦绣,赵书铮,陈红兵,熊镭,朱猛.SZ油田基于常规测井资料的水淹层定量评价[J].测井技术.2018

[2].郭振华.碳酸盐岩储层类型测井定量评价方法及其对油田开发的意义[J].国外测井技术.2018

[3].齐婷婷,苏波,廖茂杰.沥青对储层特征的影响及测井定量评价[J].测井技术.2018

[4].刘文斌.火山岩储层缝洞测井自动识别和定量评价[D].吉林大学.2017

[5].樊晓伊,姚光庆,赵乾辰,程巍,李平和.页岩储层有机碳含量测井定量评价方法对比研究——以X地区研究为例[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7

[6].周游,李治平,景成,谷潇雨,孙威.基于“岩石物理相-流动单元”测井响应定量评价特低渗透油藏优质储层——以延长油田东部油区长6油层组为例[J].岩性油气藏.2017

[7].潘保芝,蒋必辞,刘文斌,房春慧,张瑞.致密砂岩储层含气测井特征及定量评价[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6

[8].景成,蒲春生,俞保财,王博,周游.GGY油田特低渗透储层沉积微相测井多参数定量评价[J].测井技术.2016

[9].张蕾,成志刚,程玉梅,林伟川,尤世梅.应用阵列声波测井资料定量评价碳酸盐岩储层渗透性[J].测井技术.2015

[10].罗少成,成志刚,林伟川,张海涛,杨小明.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致密砂岩储层孔喉空间有效性定量评价[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5

论文知识图

黒46区块两类孔隙结构饱和度图版叁迭系裂缝产状统计分析一30中生界火山岩储层合成cN平面图井综合曲线图井长72储层测井解释成果图某E井测井解释综合成果图(1598m~161...

标签:;  ;  ;  ;  ;  ;  ;  

测井储层定量评价论文_徐锦绣,赵书铮,陈红兵,熊镭,朱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