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育论文_陈素兰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学历史教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历史教学,中学,近现代史,延安,中学历史,历史观,国耻。

中学历史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陈素兰[1](2020)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教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使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学困生向中等生与优秀生转化,已经成为当代高中历史教育的难题。文章就现今高中历史教育中学困生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富有针对性的转化策略。(本文来源于《学周刊》期刊2020年02期)

李以学[2](2019)在《中学历史教学与科技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深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科技教育的内涵、科技教育的依据进行分析探讨,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着重阐述历史学科进行科技教育的可能性和优越性。实施科技教育,历史学科更易于收到事半功倍之成效。(本文来源于《学周刊》期刊2019年32期)

许慧英[3](2019)在《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融入历史观教育很有必要》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教学作为学生立德教育的基础学科,应注重发挥其自身特殊性、基础性、易懂性优势,使学生喜欢历史、爱上历史、探寻历史、思考历史,在这一过程中持续接受历史观教育,知史明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本文来源于《青海教育》期刊2019年10期)

付耶非[4](2019)在《延安根据地中学历史教育——以叶蠖生《中国历史课本》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40年代延安根据地的中学历史教育,经历了由自编讲义到编订历史教科书的转变,在这其中叶蠖生所编着的《中国历史课本》发挥了重要作用,现有研究对此则鲜有提及。叶氏课本是为适应根据地中学历史教育而"降一格"的文本,根据地历史教员严格遵循唯物史观价值立场的教学,有效保证了叶氏课本所承载的价值理念的落实。根据地历史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过去历史的重新叙述,进而塑造学生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其落脚点在于服务现实。这种政治化与现实化的历史叙述模式逐渐成为了历史教科书叙述的主流,并对建国后历史教科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透过当时根据地师生对叶氏课本的评论,也可看出"层次"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史学是如何透过历史教学实践传播下渗的实态。(本文来源于《历史教学问题》期刊2019年05期)

李军,黄同艳[5](2019)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的途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把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概括为五个方面,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从排序上看,可以解读为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的最高要求和最终目的,体现了历史学科担负着对国家人民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学习的重任。历史学科本身有家国情怀的素材优势,充分高效利用好课堂阵地,深挖教材,并积极拓展课外图书、红色教育基地等的辅助教育作用,综合探索多种有效的家国情怀教育途径,意义十分重大。(本文来源于《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期刊2019年19期)

崔静[6](2019)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学历史教学课堂,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情感,通过情感教育的渗透,能够提高中学历史教学有效性。基于此,本文结合有效的教学实际,积极探索了中学历史教学实践策略。(本文来源于《中华少年》期刊2019年29期)

尚巧巧,王晶莹,宋倩茹[7](2019)在《建国70年教育技术在中学文科课程中的应用模式演变研究——基于语文、历史、地理和政治课程标准的文本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建国后颁布的中学文科课程标准中的"教育技术"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梳理出教育技术70年来应用于各学科的发展轨迹。进一步对教育技术在学科课程标准中的应用特征进行归纳与剖析,并将这一历程划分为叁个阶段——视听媒体教学阶段、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阶段以及现代信息技术教学阶段。基于此,总结出叁个阶段教育技术应用的不同目的,并归纳出以媒体技术为依托凸显阶段性功能、学科间应用的不均衡、缺乏教育技术应用效果的测评且先进手段滞后等特点。根据历史经验与新时代要求提出应用教育技术推动课堂结构的动态变革、借助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研究范式的演进和依托教育技术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的叁方面展望。(本文来源于《中小学电教》期刊2019年10期)

王清颖[8](2019)在《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专访人民教育出版社原中学语文室主任顾振彪》一文中研究指出"无论反对、赞成还是怀疑,《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这篇在中国新闻史上被称为‘最早公开发表的对"文化大革命"持否定态度的人物通讯’,促使人们对‘文革’进行了思索和诘辩,‘大一统’的思想被冲破了。它预示了一个思想解放运动将在中国的土地上不可阻挡地到来。就像后来没有多久,一场‘真理标准大讨论’,使‘文革’由‘禁止亵渎’的‘神器’成为‘内部争鸣’的‘怪物’。这正是作者所希望(本文来源于《中国记者》期刊2019年10期)

冯丽珍,韩迎迎,冯涛,文丹,刘筱[9](2019)在《担当时代使命 探索教育智慧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创刊40周年纪念暨历史教育全国学术研讨会掠影》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期刊2019年18期)

祁国钰[10](2019)在《新时期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国耻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汉语大词典》中,"国耻"一词被解释为:国家所蒙受的耻辱。如《礼记·哀公问》中有:"物耻足以振之,国耻足以兴之。"2011年9月1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向领导干部强调:"学习历史,要注重学习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现代史,深入了解我们伟大祖国经历的刻骨铭心的(本文来源于《知识窗(教师版)》期刊2019年09期)

中学历史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科技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深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科技教育的内涵、科技教育的依据进行分析探讨,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着重阐述历史学科进行科技教育的可能性和优越性。实施科技教育,历史学科更易于收到事半功倍之成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学历史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1].陈素兰.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教育研究[J].学周刊.2020

[2].李以学.中学历史教学与科技教育[J].学周刊.2019

[3].许慧英.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融入历史观教育很有必要[J].青海教育.2019

[4].付耶非.延安根据地中学历史教育——以叶蠖生《中国历史课本》为例[J].历史教学问题.2019

[5].李军,黄同艳.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的途径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

[6].崔静.中学历史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J].中华少年.2019

[7].尚巧巧,王晶莹,宋倩茹.建国70年教育技术在中学文科课程中的应用模式演变研究——基于语文、历史、地理和政治课程标准的文本分析[J].中小学电教.2019

[8].王清颖.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专访人民教育出版社原中学语文室主任顾振彪[J].中国记者.2019

[9].冯丽珍,韩迎迎,冯涛,文丹,刘筱.担当时代使命探索教育智慧《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创刊40周年纪念暨历史教育全国学术研讨会掠影[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

[10].祁国钰.新时期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国耻教育[J].知识窗(教师版).2019

论文知识图

市第二中学科研成果(1)市第二中学科研成果(2)市第二中学科研成果(3)天津市第十七中学教育学术团体教育学会的组织(2)教育学术团体教育学会的组织(1)

标签:;  ;  ;  ;  ;  ;  ;  

中学历史教育论文_陈素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