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金红河北省武安市第三中学056300
摘要:教育部2000年3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及《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在培养、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必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及文化素养之间,是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要让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发展,改变旧的教育观念,让语文课堂洋溢着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新式课堂创新教育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市场经济的迅速变革,对新一代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语文教学是提升学生精神与生命本质的方式,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全面发展的途径,因此,教师在注重学生文化课学习的同时,要兼顾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对语文教学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下面我就如何开展新式语文课堂教学,谈一下自己的观点,与大家讨论。
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课堂设计人性化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把素质教育的理论和语文教学实践相结合,寻找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热点话题。教师在对话中设计问题要与目标与学情联系起来,精心设计问题,创设对话环境。
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通过对话,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感受着来自作品深处的本质力量,而这一过程同时也是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的过程。
二、合理开展创新教育,让学生潜能的发掘最大化
创新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的面很广,从教师的教学方法角度而言,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引而为发。例如,在一次盛大的宴会上,来自中国、法国、俄、德、意、美的贵宾聚集一堂,各国来宾纷纷夸耀自己国家的文化,他们争着用本国的国粹——酒类彼此相敬。中国人拿出古色古香的茅台,瓶盖一开,沁人心脾,举座皆惊;俄罗斯人拿出伏特加,法国人拿出大香槟,意大利拿出葡萄酒,德国人拿出威士忌……这时,惟美国人两手空空,但是,他不慌不忙地走上前来,把各国的名酒兑在一起,举杯相敬,说:“这就是我们美国的酒——鸡尾酒,它代表着美国的文化精神。”请你思考和分析“鸡尾酒文化”中蕴涵的哲理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2.扩散思维。在一堂作文指导课上,我讲了下面一段话:“一位大使问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安南讲了这样一件往事:我至今记得17岁时老师给我们上的一堂课,老师手里拿着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他问我们:‘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我们齐声回答:‘一个黑点!’这时,老师说:‘难道你们谁也没有看到这张白纸吗?在今后的生活中,你们可不要这样啊!’”我要求学生对这则材料展开讨论,学生思维十分活跃,有十多位发了言,归纳起来主要有五种:(1)从打破思维定式的角度写;(2)从局部和全部的关系写;(3)从教师循循善诱的角度写;(4)从教育对人一生有重要影响的角度写;(5)从要做有心人的角度写。通过以上讨论,将学生的思维引向四面八方,多角度地分析思考问题,从面增强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实现了思维上的不断创新。
三、利用课件巧设情境,语文课堂生活化
如人教版第一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高一的学生刚离开初中母校踏入高中,对初中母校应该也有一份依依不舍的情感,因此我执教此课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当我们路过初中校门时,当我们看到曾经点燃我们青春的地方,看到我们学习的教室,我们的内心有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古往今来,离别总给人一种沉重悲伤的感觉,正如徐志摩的母校离别歌——《再别康桥》。
四、课堂面向全体同学,教育面前平等化
就学校而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乃是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要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只关注少数“尖子生”。面向全体学生并不意味着用同一种教育对待全体学生,恰好相反,“再没有比以相同的态度去对待不相同的人更不平等的了”,“教育上的平等要求一种个人化的教育学,要求对个人的潜在才能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这正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真谛。在实践中我们觉得,由于有些学生的学习基础太差,按统一目标进行教学安排的教学内容对这部分学生而言超过了他们客观的接受限度,而对另外部分学生而言则低于他们的接受限度,显得“吃不饱”。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利用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出:教学要利用学生已有发展水平与教学要求之间的矛盾来促进学生的发展,正确地认识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和其潜在的发展可能,合理组织教学,使教学建立在学生通过一定努力可能达到要求的智力发展水平和知识水平上,并据此确定知识的广度、深度和教学的进度,以促进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总而言之,实施全面教育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包括审美能力在内的整体素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创造性,同时使他们运用语言工具的能力得到提高、发展。应最大限度地挖掘文学作品中隐含着的智慧和人性光芒,结合语文学科特有的人文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特点,为学生的人格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的同时,使他们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