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舞阳县第二高级中学黄黎明
高考前其实学生要做的事就是四个字:重点突破。突破什么呢?就十二个字:高考必考,看似会做,经常出错。
一、考试前
1、合理定位,创设宽松的应考氛围,以平常心对待高考。
2、回归课本、回归基础。临考前应做一定量的低、中档题,以达到熟悉基本方法、基本知识,练习动脑、练习动笔的目的,一般不再做难题;认真梳理前几次模拟考试试题,通过看题目梳理、辐射学过的知识、方法,这样基本上可把高考考点复习一遍,做到以少胜多、以点代面、以不变应万变。
3、重视卷面的规范和简洁,包括书写规范和思维规范,遇到问题要向熟悉的知识和方法上想。
二、考试中
1、拿到试卷后,先检查试卷有无问题,再填好考生全部信息;
2、不要急于作答,可先通览全卷,对试题分布、难易程度做到心中有数,为实施正确的解题策略做铺垫。
3、开考铃响后,做题要由前到后,由易到难,要做到稳、准、一次成功,且忌一味追求速度(实践证明,把希望寄托在检查上是没有什么效果的),要认真运算到最后结果,千万不要为了节省一点点时间而想当然。众所周知,要想考上学,一定要保证基础题(一般是选择、填空和前几个解答题)的准确率,且忌“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现象,因为我们知道一个选择题和一个填空题的分值就相当与一个解答题的分值。
4、多年高考经验告诉我们,当你解题顺利时,不要得意,相反更要冷静;当你做题遇到阻力时,不要气馁、要相信自己,别人也不顺利,相信高考题最公平,别人也不比我强多少,题目难都难,容易都容易,此时最重要的就是静下心来、沉住气;
5、特别注意审题,要做到“慢”审题,通过审题发现题目有无易漏、易错点,有无隐含条件、看清题目的要求等,这一点的重要性我们都深有体会。
6、用好考试结束前15分钟这一段时间,按照自己的计划有条不紊的做题,总可得一定分数,甚至有不小的收获,且忌东翻翻西看看,那样很可能一分得不到,有百害而无一利。
7、草稿纸的利用。在考试过程中一折为四按题号顺序使用,减少失误。
三、选择题的解法
方法多样,不择手段。高考试题凸现能力,小题一般要小做,除直接法解答外,还要注意巧解,善于使用数形结合、特值(含特殊值、特殊位置、特殊图形、特殊角度、特殊体等等)、排除、验证、转化、分析、估算等方法,一旦思路清晰,就迅速作答。不要在一两个小题上纠缠,如果确实没有思路,可先蒙一个,并做标记,即使是“蒙”也有25%的胜率,后面有时间的话再做。
四、填空题的解法
1、由于填空题和选择题有相似之处,所以有些解题方法、策略是可以共用的。
2、填空题要认真运算,表达结果必须数值准确、形式规范,否则将前功尽弃,因为填空题无过程分。
五、解答题——“步步为营”
数学高考阅卷评分实行懂多少知识给多少分的评分办法,叫做“分段评分”。而考生“分段得分”的基本策略是:会做的题目力求不失分,部分理解的题目力争多得分,能分布做的一定不列综合式,解答过程中,该展示的推理过程和步骤决不省略,一个题目不能完整做出也要尽可能得分(例如解析几何大题)。会做的题目若不注意准确表达和规范书写,常常会被“分段扣分”。
对于同一道题目,有的人理解的深,有的人理解的浅;有的人解决的多,有的人解决的少。为了区分这种情况,高考的阅卷评分办法是懂多少知识就给多少分。这种方法我们叫它“分段评分”,或者“踩点给分”——踩上知识点就得分,踩得多就多得分。与之对应的“分段得分”的基本精神是,会做的题目力求不失分,部分理解的题目力争多得分。
对于会做的题目,要解决“会而不对,对而不全”这个老大难问题。有的考生拿到题目,明明会做,但最终答案却是错的———会而不对。有的考生答案虽然对,但中间有逻辑缺陷或概念错误,或缺少关键步骤———对而不全。因此,会做的题目要特别注意表达的准确、考虑的周密、书写的规范、语言的科学,防止被“分段扣分”。
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如何从拿不下来的题目中分段得点分。我们说,有什么样的解题策略,就有什么样的得分策略。把你解题的真实过程原原本本写出来,就是“分段得分”的全部秘密。
①缺步解答:如果遇到一个很困难的问题,确实啃不动,一个聪明的解题策略是,将它们分解为一系列的步骤,或者是一个个小问题,先解决问题的一部分,能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能演算几步就写几步,尚未成功不等于失败。特别是那些解题层次明显的题目,或者是已经程序化了的方法,每一步得分点的演算都可以得分,最后结论虽然未得出,但分数却已过半,这叫“大题拿小分”。
②跳步答题:解题过程卡在某一过渡环节上是常见的。这时,我们可以先承认中间结论,往后推,看能否得到结论。如果不能,说明这个途径不对,立即改变方向;如果能得出预期结论,就回过头来,集中力量攻克这一“卡壳处”。由于考试时间的限制,“卡壳处”的攻克如果来不及了,就可以把前面的写下来,再写出“证实某步之后,继续有……”一直做到底。也许,后来中间步骤又想出来,这时不要乱七八糟插上去,可补在后面。若题目有两问,第一问想不出来,可把第一问作“已知”,先做第二问,这也是跳步解答。
③退步解答:“以退求进”是一个重要的解题策略。如果你不能解决所提出的问题,那么,你可以从一般退到特殊,从抽象退到具体,从复杂退到简单,从整体退到部分,从较强的结论退到较弱的结论。总之,退到一个你能够解决的问题。为了不产生“以偏概全”的误解,应开门见山写上“本题分几种情况”。这样,还会为寻找正确的、一般性的解法提供有意义的启发。
④辅助解答:一道题目的完整解答,既有主要的实质性的步骤,也有次要的辅助性的步骤。实质性的步骤未找到之前,找辅助性的步骤是明智之举。如:准确作图,把题目中的条件翻译成数学表达式,设应用题的未知数等。答卷中要做到稳扎稳打,字字有据,步步准确,尽量一次成功,提高成功率。
(3)能力不同,要求有变:
由于考生的层次不同,面对同一张数学卷,要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水平,考试策略也有所不同。针对基础较差、以二类本科为最高目标的考生而言要“以稳取胜”——这类考生除了知识方面的缺陷外,“会而不对,对而不全”是这类考生的致命伤。丢分的主要原因在于审题失误和计算失误。考试时要克服急躁心态,如果发现做不下去,就尽早放弃,把时间用于检查已做的题,或回头再做前面没做的题。记住,只要把你会做的题都做对,你就是最成功的人!针对二本及部分一本的同学而言要“以准取胜”——他们基础比较扎实,但也会犯低级错误,所以,考试时要做到准确无误(指会做的题目),除了后面难度大的题有的问号不一定能做出,其他题目基本在“火力范围”内。但前面可能遇到“拦路虎”,要敢于放弃,把会做的题做得准确无误,再回来“打虎”。针对第一志愿为名牌大学的考生而言要“以新取胜”——这些考生的主攻方向是能力型试题,在快速、正确做好常规试题的前提下,集中精力做好能力题。这些试题往往思考强度大,运算要求高,解题需要新的思想和方法,要灵活把握,见机行事。如果遇到不顺手的试题,也不必恐慌,可能是试题较难,大家都一样,此时,使会做的题不丢分就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