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研究论文_何心

导读:本文包含了认知语言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词汇,俄语,语言,视域,词性。

认知语言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何心[1](2019)在《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英语阅读技法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认知语言学视域下,高校英语教学探究英语阅读技法,具有促进高校英语阅读教学发展的重要意义,能够有效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在学生英语水平提升过程中,隐喻教学与阅读词汇教学占据重要地位,需要教育工作者基于认知语言学角度提升学生英语阅读技巧,在教师清楚认知语言学基础理论的同时,通过词汇认知教学、基本范畴词教学、语言相似性教学、词语隐喻义认知教学等路径,实现学生在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英语阅读技巧有效提高。(本文来源于《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23期)

母滨彬[2](2019)在《认知语言学视域下大学英语微课教学新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大学英语教学而言,在认知语言视域下,微课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课前预习、课上学习以及课后复习叁个阶段。教师在展开英语教学的时候,应该对现阶段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心理有一定的了解,结合教学实例展开教学,从而推动我国大学英语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本文来源于《作家天地》期刊2019年23期)

张晶晶[3](2019)在《认知语言学与高职高专英语词汇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认知语言学指的是在日常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将日常经验当作是学习语言的基础。在英语学科的教学中,词汇教学是至关重要且不可缺少的,教师在教学时要学会利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帮助学生学会记忆更多的单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本文来源于《中国标准化》期刊2019年22期)

张岩[4](2019)在《认知语言学框架下的俄语隐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俄语修辞格是俄语修辞学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隐喻在众多修辞格中是比较重要的,也是最生动的辞格之一,它在我们的思维和言语中都有体现。在认知语言学中,隐喻作为人类认知活动中的一种重要手段,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力图深入浅出地解释俄语隐喻的内涵,利用对比和例句的方法对其俄语隐喻进行深入探讨。(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9年47期)

王芳[5](2019)在《探析认知语言学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词汇是大学生掌握英语知识的基础内容,目前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师能力水平有限等现象,教师需要借助认知语言学理论进行教学。基于此,该文提出了重视基本范畴词汇、利用隐喻理论、加强学生对原意的理解、使用概念整合的方法、实施分层次教学法五个方面措施,促进认知学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9年22期)

吴晨郡[6](2019)在《认知语言学角度下英语人体词汇多义现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词汇则是整个有机整体中最为核心和基础的部分,而身体词汇在众多词汇系统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通过探寻一词多义现象的研究方法、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认知语言学角度下英语身体词汇一词多义现象的现状便能被更加清晰地阐述。如果能将身体词汇词义的规律进行透彻的分析,能够使人们更好地掌握一门语言。(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9年22期)

张福雷[7](2019)在《浅谈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往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只是口述,显得很枯燥,而且不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只是一味地讲,学生只需要记住重点,并熟练地背诵就可以。学生在学习语法时,教师会给学生讲很多语法规则,布置很多语法作业,让学生记住规则,并通过机械练习,强化记忆。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学到的只是语法的表面知识,只是会背诵,但是却不会使用,更不用说分析和创新了。出现这种问题主要是因为教师太重视语法规则了,而忽略了意义。学习英语是为了能够和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准确地表达出来。因此,教师在讲解语法的时候,要从重规则向重意义转变,不能再(本文来源于《中学生英语》期刊2019年44期)

[8](2019)在《“国际认知语言学前沿课题讲座”系列丛书书讯》一文中研究指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国际认知语言学前沿课题讲座"系列丛书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认知语言学专业委员会与全国高校外语院校合作,组织国际认知语言学界知名学者在各高校做学术讲座,并精选讲座内容编撰而成,研究会会长束定芳教授任主编。丛书最新推出《认知理论对叁种英语倒装结构的统一阐释》(English Inverted:Three Distinctive Types,One Unified Approach)是国际认知语言学领域知名学者Rong Chen关于英语倒装结构的10次讲座的文字版,用认(本文来源于《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王惠[9](2019)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言语行为文化中的语力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言语行为理论是语言学研究领域中的经典话题之一,言语行为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的哲学家奥斯丁提出,之后由奥斯丁的学生美国的语言学家塞尔对其进行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使得言语行为理论后来逐步成为行为理论中的重要概念。言语行为理论也是现代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语力的概念结合Talmy的力量-动态模型产生并形成了语力具体的动态特点。语力在语言运用中存在潜在、抽象的意义,能让话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发挥其特殊的含义,使言语行为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更深的层次。基于此,本文就认知语言学视角探讨言语行为文化中的语力。(本文来源于《文化学刊》期刊2019年11期)

杨丹[10](2019)在《认知语言学视域下汉日隐喻互译》一文中研究指出汉日隐喻互译不仅是汉日语言的转换,还涉及到认知、心理等运作方式,即隐喻认知思维模式的转换,就其本质而言,始终是解构与结构的矛盾统一。传统翻译理论多侧重静态文本研究,本文对汉日互译具体译例进行分析,探讨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隐喻翻译认知观及同化和异化隐喻翻译策略,明确汉日隐喻翻译思维的构建应侧重对翻译主体的关注,建立对源文本表达者和目标文本读者之间的互联互通,形成多元立体的认知翻译运作系统。(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11期)

认知语言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于大学英语教学而言,在认知语言视域下,微课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课前预习、课上学习以及课后复习叁个阶段。教师在展开英语教学的时候,应该对现阶段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心理有一定的了解,结合教学实例展开教学,从而推动我国大学英语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认知语言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1].何心.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英语阅读技法探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

[2].母滨彬.认知语言学视域下大学英语微课教学新模式[J].作家天地.2019

[3].张晶晶.认知语言学与高职高专英语词汇教学[J].中国标准化.2019

[4].张岩.认知语言学框架下的俄语隐喻研究[J].智库时代.2019

[5].王芳.探析认知语言学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海外英语.2019

[6].吴晨郡.认知语言学角度下英语人体词汇多义现象研究[J].海外英语.2019

[7].张福雷.浅谈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J].中学生英语.2019

[8]..“国际认知语言学前沿课题讲座”系列丛书书讯[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9

[9].王惠.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言语行为文化中的语力浅析[J].文化学刊.2019

[10].杨丹.认知语言学视域下汉日隐喻互译[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论文知识图

认知语言学研究文献载文量变化趋...认知语言学研究发展趋势2000—2008年认知语言学研究论...和表1可知,从1998年到2018年,国内#~可知,从1998年到2018年,国内认知语逻辑与哲学认知逻辑的对象、方法和体系(2)

标签:;  ;  ;  ;  ;  ;  ;  

认知语言学研究论文_何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