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抗体活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抗体,活性,脂蛋白,缺血性,抗氧化,免疫,卵黄。
抗体活性论文文献综述
王丽婵,晁哲,吴燕,骆鹏,卫辰[1](2019)在《无细胞百日咳疫苗抗体活性持久性监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不同类型无细胞百日咳疫苗免疫小鼠后诱导的抗体应答及其持久性。方法:将来自于3家企业,采用2种不同工艺生产的无细胞百日咳疫苗(组分苗和共纯化苗)按一定比例稀释后分别给3组小鼠皮下接种,0.5 mL/只,于第4周加强免疫,剂量与初免疫相同。于免疫后第4周、第5周、第8周、第12周、第17周、第30周、第40周、第50周和第65周取血,分离血清,检测小鼠血清中抗百日咳抗体IgG水平(抗-PT和抗-FHA)和PT的中和抗体水平,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类疫苗组检测结果比较,在免疫后第30周之前,两组之间抗-PT和抗-FHA水平无显着性差异;但在30周之后,两组之间抗-PT和抗-FHA水平有显着性差异(P <0.05),组分苗组抗体水平高于共纯化苗组。中和抗体方面,组分苗组中和抗体水平高于共纯化苗组,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 <0.05)。结论:两种类型的百日咳疫苗免疫小鼠后均能诱导产生体液免疫应答,组分苗组的抗体持久性(包括百日咳抗体IgG和百日咳PT中和抗体)强于共纯化苗组;且百日咳IgG抗体与中和抗体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中国药事》期刊2019年10期)
程福,杨璐,杨冬梅,黄远帅,汪德清[2](2018)在《探讨磁珠偶联血型抗体过程对抗体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磁珠与血型抗体偶联过程对抗体活性的影响,为后续利用液相芯片技术检测血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别将抗D血型抗体直接或者利用抗人Ig G间接与磁珠偶联,再利用磁力架、显微镜观察其与D抗原阳性红细胞的反应情况。结果 Ig M型抗D与磁珠偶联后与D阳性红细胞可反应,但Ig G型抗D与磁珠偶联后与D阳性红细胞不反应;利用抗人Ig G作为桥联间接偶联磁珠的Ig G型抗D不能与D阳性红细胞结合;Ig G型抗D与D阳性红细胞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磁珠可进一步偶联。结论血型抗体与磁珠偶联后会对其活性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Ig G型血型抗体。(本文来源于《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期刊2018年10期)
郭敏[3](2016)在《云南HIV感染长期不进展者中和抗体活性及不进展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研究云南省HIV感染病程长期不进展者的社会学、心理学和中和抗体活性的特点,分析HIV感染长期不进展的影响因素,为艾滋病疫苗研究及延长HIV感染者生存时间和提高生命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和HIV-1假病毒的中和实验方法,选择云南省HIV感染病程长期不进展(≥10年)、能面对面随访、且自愿参与研究的全部HI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以病程长期不进展的HIV感染者为病例组,病程进展的HIV感染者为对照组。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下载病例资料,并对感染者进行面对面定性访谈和使用SCL-90量表评估心理健康状况。同时在取得知情同意后,抽取研究对象10ml静脉血进行CD4+T检测和HIV-1假病毒的中和实验。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心理健康状况评估、中和实验等从行为学、心理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等方面探讨长期不进展的影响因素。使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并使用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1.一般特征1.1本研究共收集样本240例,病例组120例,其中男性占90.00%(108/120);女性占10.00%(12/120),男女比例为9:1;平均年龄(39.37±4.21)岁;未婚者居多,占59.17%(71/120);初中文化程度最多,占49.17%(59/120);农民是主要的职业,占50.00%(60/120);91.67%(110/120)的样本是汉族;地区分布德宏州最多,占26.67%(32/120);样本主要来源于强制戒毒人员检测,占45.00%(54/120)。对照组120例,其中男性占84.17%(101/120);女性占15.83%(19/120),男女比例为5:1;平均年龄(39.98±4.61)岁;己婚有配偶者居多,占46.67%(56/120);初中文化程度最多,占 57.50%(69/120);农民是主要的职业,占 45.83%(55/120);81.67%(98/120)的样本是汉族;地区分布德宏州最多,占30.00%(36/120)。病例组和对照组基本资料具有良好的均衡性(P>0.05)。1.2.性行为与安全套使用情况病例组过去3个月性行为发生率为52.50%(63/120),过去3个月每次性行为都使用安全套率为95.23(60/63);对照组过去3个月性行为发生率为73.33%(88/120),过去3个月每次性行为都使用安全套率为98.86%(89/88)。病例组与对照组性行为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x2=12.982,P=0.002)。1.3注射吸毒与美沙酮维持治疗情况病例组过去3个月注射吸毒发生率为32.50%(39/120),对照组过去3个月注射吸毒行为发生率为40.00%(48/120),差异无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和对照组均未发生共用注射器吸毒的行为;病例组接受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率为87.5%(105/120),对照组为1.67%(2/120),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x2=178.916,P<0.01)。1.4单因素分析行乘列表X2检验显示,感染途径(x2=12.963,P=0.025)、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x2=169.133,P<0.001)、当前配偶/固定性伴感染情况(x2=14.744,P=0.005)、过去3个月发生性行为(x2=12.982,P=0.002)、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x2=178.916,P<0.001)这5个因素与HIV感染病程长期不进展相关(P<0.05)。1.5条件Logistic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注射吸毒感染(OR=0.152,95%CI:0.020~0.381)、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个/mm3(OR=0.007,95%CI:0.000~0.099)、未接受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OR=0.002,95%CI:0.000~0.020)这叁个因素是HIV感染者病程进展的促进因素(OR<1)。2.心理学特征2.1病例组、对照组和全国成人常模SCL-90评分比较进行多个独立样本比较的方差分析,方差齐(P>0.05)。结果显示,病例组、对照组和全国成人常模在总分(F=13.098,P<0.01)、总均分(F=10.407,P=0.001)以及躯体化(F=9.302,P=0.006)、强迫症状(F=5.137,P=0.033)、人际关系敏感(F=11.083,P<0.01)、抑郁(F=8.761,P=0.009)、焦虑(F=9.450,P=0.021)、敌对(F=6.103,P=0.030)、恐怖(F=10.452,P=0.002)、偏执(F=6.446,P=0.043)、精神病性(F=12.303,P<0.01)、附加因子(F=5.322,P=0.029)这10个因子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认为病例组、对照组和全国成人常模心理健康状况总的有差异。2.2病例组、对照组和全国成人常模SCL-90评分两两比较LSD-t检验的两两比较显示,病例组和对照组在总分、总均分、以及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附加因子这10个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成人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HIV感染者与全国成人常模比较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同时,病例组在总分、总均分以及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这6个因子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HIV感染长期不进展者与典型进展者比较心理问题相对较轻。3.中和抗体作用3.1长期不进展者组对假病毒CNE5、CNE11、CNE15、JRFL、SF162的IC50分别为:490.07±898.369,493.27±1362.026,440.9±1803.604,315.75±962.3,839.5±679.975;进展者组对假病毒 CNE5、CNE11、CNE15、JRFL、SF162 的 IC50分别为 40.15±82.919,162.42±342.806,223.91±374.784,185.92±537.171,305.2±386.507。3.2比较长期不进展感染者和进展者对五种不同假病毒的中和作用,长期不进展者对假病毒CNE5、CNE11、CNE15、SF162的IC50高于进展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按IC50值将中和作用分为极强中和作用(IC50>540)、强中和作用(IC50181~540)、中等中和作用(IC5061~180)、弱中和作用(IC5021~60)以及无中和作用(IC50≤20)。长期不进展者组对假病毒CNE5、CNE11、CNE15、JRFL、SF162具有强和极强中和作用的人数分别为45人、44人、37人、37人、107人;进展者组对假病毒CNE5、CNE11、CNE15、JRFL、SF162具有强和极强中和作用的人数分别为3人、16人、39人、20人、73人。对比两组人数,对于假病毒CNE5、CNE11、JRFL、SF162,长期不进展者组具有强和极强中和作用的人数多于进展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 长期不进展者组中有,编号为89、83、54、46、94、103、71、61、62、78、88的11份样本对五种假病毒中的叁种以上假病毒均有极强的中和活性。结论:云南省HIV感染者病程长期不进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引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社会因素:注射吸毒感染但未接受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是HIV感染者病程进展的促进因素。2.心理因素:与成人常模比较,HIV感染病程长期不进展者和典型进展者都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HIV感染病程长期不进展者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典型进展者,主要表现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这6个方面。3.生物因素:3.1 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高是疾病不进展的保护因素。3.2 HIV感染病程长期不进展者中和抗体的中和能力和应答宽度均强于进展者,中和抗体的作用可能是病情长期不进展的重要保护因素。HIV感染病程长期不进展者组中有部分样本对多种假病毒均有极强的中和活性,提示可能存在广谱中和抗体。(本文来源于《昆明医科大学》期刊2016-11-01)
陈坤,徐军,谢灿,周冬梅,杨彬[4](2015)在《基于HUVEC细胞表面ELAM-1表达的抗TNF-α抗体活性检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旨在建立抗TNF-α单克隆抗体生物学活性测定的方法。肿瘤坏死因子TNF-α能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表达黏附分子ELAM-1,通过抗TNF-α抗体中和TNF-α来抑制这种表达,从而建立该抗体的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建立抗体活性检测方法,验证方法的特异性较好、回收率为92.1%-102.1%,方法重复12次,RSD为7.66%。在50%-150%的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该活性检测方法适于抗体体外活性的检测。(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报》期刊2015年12期)
郭敏,陈敏,史宣玲,贾曼红,戴洁[5](2015)在《云南省长期不进展HIV感染者病毒载量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中和抗体活性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云南省长期不进展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与中和抗体活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云南省病程长期不进展(≥10年)的全部HI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取得知情同意后,抽取10m L静脉血进行病毒载量测定、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和HIV-1假病毒的中和实验。使用Excel建立数据库,并使用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长期不进展者血清对假病毒SF162,JRLF,CNE5,CNE11,CNE15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长期不进展者血清对假病毒CNE5的中和抑制率与病毒载量呈正相关(r=0.249,P=0.01);同时对假病毒JRLF(r=-0.211,P=0.021),CNE5(r=-0.281,P=0.002),CNE11(r=-0.191,P=0.036),CNE15(r=-0.202,P=0.027)的中和抑制率与最近一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呈负相关。结论云南省长期不进展HIV感染者血清对不同传播途径感染的病毒具有广谱中和活性;中和抗体活性与病毒载量呈正相关,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呈负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期刊2015年12期)
陈秀金,韩四海,胥传来,郭金英,任国艳[6](2015)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抗体活性定量构效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与其类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识别机理。方法:采用逐步多重线性回归法研究了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及其类似物和抗体活性(IC50:半数抑制浓度)之间的定量构效关系。在计算拟除虫菊酯及其类似物结构描述符的基础上,构建了二维定量构效模型,分析筛选影响抗体活性的主要因素,并用留一法交叉验证了模型的预测能力。同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对计算所得拟除虫菊酯分子片段的结构参数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分子亚结构和抗体活性之间的全息定量构效模型,运用不同颜色编码来反映分子片段对抗体活性的贡献。结果:二维定量构效模型和全息定量构效模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20和0.917,二者的交叉验证系数(Q2)分别为0.875和0.660,表明两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由二维定量构效模型还可得,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疏水性越小,往往和抗体的结合能力就越强。此外,在尝试了多种分子片段组合后,得到了最优全息定量构效模型,其分子片段的大小在4~10之间,分子片段的长度为61,优化的主成分为4,分子片段的类型为B/C/Ch;但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指纹图谱的编码结果和试验结果不完全吻合。结论: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疏水性是影响抗体识别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免疫学杂志》期刊2015年02期)
杜亚梅,张国军[7](2014)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抗氧化型脂蛋白抗体活性检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抗氧化型脂蛋白抗体(Atherogenic Lipid-Oxidising Antibody,ALOA)活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1.一般资料45例健康对照者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13年5月份的体检患者,男23例,女22例,年龄37-74岁,平均56.2±11.5岁。4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我院2013年5月-7月神经内科的住院患者,符合卫生部制定的2012年缺血性脑卒中诊断和诊疗质量控制行业标准。男34例,女11例,年龄24-89岁,平均59.6±14.3岁。两组年龄、性别无显着性差异。仪器与试剂:日立008生化仪、美国Molecular Devices Spectra Max M5酶标仪;罗氏TG、TC、LDL、HDL检测试剂、Athero AbzymeTM IgG Test Kit方法3.1所有检测者均空腹8h以上,次日清晨取静脉血,抽血后30min内分离血清,-80℃保存。3.2ALOA活性检测使用Babraham Research Campus的Athero AbzymeTM IgG Test Kit试剂盒进行测定,方法为ELISA,操作按照说明书进行。每一待检标本分两部分进行处理,一份56℃加热30min,一份不处理。反应完成后,使用酶标仪测定OD值,标本加热孔的OD值为OD2,未加热孔为OD1。实验结果判断:阳性:OD2>阳性质控值×0.6且OD2-OD1>阳性质控值×0.1;阴性:OD2<阳性质控值×0.6且OD2-OD1<阳性质控值×0.1统计学处理ALOA活性比较采用卡方检验,TG、TC、LDL、HDL比较采用t检验,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ALOA活性阳性18例,阳性率为40%,45例健康对照患者,ALOA活性阳性4例,阳性率为8.9%,缺血性脑脑卒中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总甘油叁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高密度脂蛋白(HD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世界范围内人类因疾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病因之一。研究表明AS(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在中国人群中颅内AS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最主要因素,AS产生的关键原因是脂蛋白氧化修饰。ALOA是一种新的氧化型脂蛋白抗体,不仅可以与脂蛋白发生抗原抗体反应还可以氧化LDL中的脂类,使LDL转化为ox-LDL,检测ALOA的活性可以直接反应机体内的脂蛋白氧化状态。我们实验结果表明ALOA活性是反应缺血性脑卒中的较好指标,可以反映患者体内脂蛋白的氧化情况,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健康者ALOA活性阳性时,体内有脂蛋白氧化,这可能是发生AS的潜在危险因素,对ALOA活性氧性的健康者进一步长期回访研究,更有助于探讨ALOA活性的临床意义。(本文来源于《第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4-06-12)
陈冠群[8](2014)在《机体总抗氧化力的氨基酸和基因基础以及氧化对抗体活性及其它实验室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文通过研究氨基酸和蛋白的抗氧化能力,了解机体的抗氧化力的影响因素;并探讨氧化是否对蛋白抗体活性产生影响;同时对随机选取的糖尿病、心血管等疾病病人的抗氧化能力、常用生化指标以及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holesteryl estertransfer protein,CETP)基因3个多态位点(TaqIB、I405V、D422G)进行了检测,来探讨氧化-抗氧化系统与基因多态性、以及常用实验室指标之间的关联。方法:1.对于抗氧化能力的测定,选取了氧化还原滴定法(微量高锰酸钾法、微量碘量法)和T-AOC试剂盒法3种方法对组成人体蛋白质的常用22种氨基酸进行了分析。2.把已得到的氨基酸抗氧化能力强弱的数据,与在“全球蛋白质知识库“和“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数据库”中查询的蛋白质的氨基酸构成的数据信息结合,了解蛋白的抗氧化能力。3.在医院随机采集140名与糖尿病、心血管相关的病人的血液标本,平均年龄为59.93±11.31岁,男女比例为61:79,利用特异性PCR技术(AS-PCR)对血液标本进行CETP基因多态位点(TaqIB、I405V、D422G)进行检测;同时检测常用生化指标值(葡萄糖、总蛋白、球蛋白、白蛋白、白球比、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肌酐、尿酸、总胆固醇、甘油叁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应用微量高锰酸钾法、微量碘量法和总抗氧化能力检测(T-AOC)试剂盒法3种方法对他们的血清抗氧化能力测定,探讨机体氧化、抗氧化能力与CETP基因多态性以及生化指标之间的联系。4.分别拟用3种不同的氧化剂(高锰酸钾溶液、碘溶液、过氧化氢溶液)以适当的比例与血清抗体(卵清蛋白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混合,作用一段时间后,再对卵清抗体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比较检测结果。结果:1.对3种方法测得的数据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求取二次曲线,再利用积分公式求曲线下面积得到抗氧化能力值,然后对所得的数值进行编秩排序得到22种氨基酸抗氧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具有较强抗氧化能力的氨基酸为色氨酸、蛋氨酸、酪氨酸、组氨酸、赖氨酸、半胱氨酸;抗氧化能力较弱或几乎没有活性者为丙氨酸、4-羟脯氨酸、精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苏氨酸、甘氨酸、缬氨酸、丝氨酸、亮氨酸、谷氨酰胺、天冬酰胺、胱氨酸、异亮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2.人血清不同种类蛋白(人血清蛋白、牛血清白蛋白、卵清蛋白、球蛋白、组蛋白)的抗氧化能力除了精蛋白外彼此相关性P<0.05,提示蛋白的抗氧化能力差别不大。3.机体表现出氧化或抗氧化活性与CETP多态基因的等位基因D有相关性,与某些血清生化指标也相关。4.高锰酸钾和碘对卵清抗体免疫反应的影响都是以某一浓度为界限,高于某个浓度,它们起到抑制作用,低于某个浓度,它们便起到轻微的促进作用;过氧化氢对卵清抗体的免疫反应是在高于某一浓度都起到轻微的促进作用,而没有抑制的现象;高锰酸钾对乙肝表面抗体的免疫反应,在高于某浓度时起抑制作用,升高趋势不明显;碘对乙肝表面抗体的免疫反应的影响也以某浓度为界限,浓度高起抑制作用,浓度低起轻微促进作用;过氧化氢对乙肝表面抗体免疫反应的影响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起到抑制作用。结论:1.血清蛋白的抗氧化能力可能与蛋白的种类关系不大。2.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与CETP基因多态位点的等位基因D有关,而与等位基因D所表达的产物可能关系不大。3.氧化应激对机体免疫反应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抑制机体的免疫反应,对机体的免疫反应起到危害作用。(本文来源于《大连医科大学》期刊2014-05-01)
杜亚梅,张国军,王谦,方芳,康熙雄[9](2014)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抗氧化型脂蛋白抗体活性检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清中抗氧化型脂蛋白抗体(ALOA)活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检测4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男34例,女11例)和45例健康者(男23例,女22例)ALOA的活性及叁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结果 4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ALOA活性阳性18例,阳性率为40.0%,45例健康对照患者,ALOA活性阳性4例,阳性率为8.9%,缺血性脑卒中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脑卒中组TG、TC、LD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HD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常伴有ALOA活性升高,ALOA活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具有相关性。(本文来源于《检验医学与临床》期刊2014年07期)
孙秀花[10](2013)在《特异性卵黄抗体活性片段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特异性卵黄抗体,即卵黄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Yolk, IgY),在防治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动物性疾病方面具有安全无残留、不产生抗药性、特异性强等特点,已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有研究表明,口服的特异性IgY(在消化道黏液的作用下易被分解)在不与病原菌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对细菌感染引起的非消化道疾病起到了显着的治疗作用,据此,研究者推测IgY在体内可能以活性片段的形式与病原菌特异性结合,抑制病原菌在病灶处的定植与繁殖,从而发挥治疗疾病的作用。本研究分别采用体外酶解法和基因工程重组表达法制备特异性IgY活性片段,向其中加入荧光识别位点,以期借助体内荧光示踪技术考察特异性IgY活性片段在体内的走向及分布,从而为研究口服特异性IgY治疗非消化道疾病的作用机理提供实验材料和理论依据。体外酶解法采用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免疫蛋鸡,制备IgY及其活性片段。间接ELISA表明,IgY的最高效价可达1:51200;经两步盐析,IgY的纯度由原来的30.5%提高到62.2%。免疫荧光和体外抑菌实验表明,特异性IgY与嗜水气单胞菌的结合为特异性结合。胃蛋白酶酶解IgY的SDS-PAGE和间接ELISA显示,胃蛋白酶作用于IgY24h能够将IgY彻底分解成Fab'和pFc'碎片;Western blot和体外抑菌实验结果表明特异性IgY酶解组分中的Fab’为IgY活性片段,其具有显着的体外抑菌性能。基因工程重组表达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抗原,免疫蛋鸡,采集血液,合成cDNA,根据Genebank报道的鸡IgY可变框架区的序列分别设计IgY重、轻链可变区引物,PCR钓取IgY重、轻链可变区基因,基因测序,结果表明,重链可变区的片段大小约为390bp;轻链可变区均约为330bp。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所得序列与现已报道的相关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初步筛选出4条特异性IgY可变区序列,VH2和VH7及VL1和VL4,分别连接pET28a载体,构建重组菌,IPTG诱导,结果发现VH2和VH7的诱导表达成功,且在E. coli BL21中的表达均为胞内可溶性表达;与对照组相比,VH2和VH7均具有显着地结合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且VH7的抗原结合活性显着高于VH2(P<0.05)。采用体外酶解法制备的特异性IgY酶解组分中含非特异组分,这将会干扰后续实验,因此,本研究更倾向于用基因工程重组表达法制备特异性IgY活性片段。综上,酶解法制备的特异性IgY酶解组分中具有体外抑菌活性和抗原结合活性的活性片段为Fab’;基因工程重组表达法成功表达出两个特异性IgY活性片段,分别为VH2和VH7。(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3-06-05)
抗体活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磁珠与血型抗体偶联过程对抗体活性的影响,为后续利用液相芯片技术检测血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别将抗D血型抗体直接或者利用抗人Ig G间接与磁珠偶联,再利用磁力架、显微镜观察其与D抗原阳性红细胞的反应情况。结果 Ig M型抗D与磁珠偶联后与D阳性红细胞可反应,但Ig G型抗D与磁珠偶联后与D阳性红细胞不反应;利用抗人Ig G作为桥联间接偶联磁珠的Ig G型抗D不能与D阳性红细胞结合;Ig G型抗D与D阳性红细胞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磁珠可进一步偶联。结论血型抗体与磁珠偶联后会对其活性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Ig G型血型抗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体活性论文参考文献
[1].王丽婵,晁哲,吴燕,骆鹏,卫辰.无细胞百日咳疫苗抗体活性持久性监管研究[J].中国药事.2019
[2].程福,杨璐,杨冬梅,黄远帅,汪德清.探讨磁珠偶联血型抗体过程对抗体活性的影响[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8
[3].郭敏.云南HIV感染长期不进展者中和抗体活性及不进展影响因素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6
[4].陈坤,徐军,谢灿,周冬梅,杨彬.基于HUVEC细胞表面ELAM-1表达的抗TNF-α抗体活性检测方法[J].生物技术通报.2015
[5].郭敏,陈敏,史宣玲,贾曼红,戴洁.云南省长期不进展HIV感染者病毒载量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中和抗体活性相关性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5
[6].陈秀金,韩四海,胥传来,郭金英,任国艳.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抗体活性定量构效关系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5
[7].杜亚梅,张国军.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抗氧化型脂蛋白抗体活性检测分析[C].第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2014
[8].陈冠群.机体总抗氧化力的氨基酸和基因基础以及氧化对抗体活性及其它实验室指标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14
[9].杜亚梅,张国军,王谦,方芳,康熙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抗氧化型脂蛋白抗体活性检测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
[10].孙秀花.特异性卵黄抗体活性片段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