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浅谈

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浅谈

曹莉粉河北省隆尧县固城校区055350

《语文课程标准》把发展学生的个性放在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阅读教学的建议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缚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阅读目标更特别强调学生的个性感受和体验,这从“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作出自己的判断”等九个带有“自己”的词语表述中可见一斑。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样的过程应该建立在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应千方百计地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给学生充分阅读时间。让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出发点与归宿点,倡导语文教学走个性化阅读教学之路。个性化阅读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阅读取向,它是阅读本身的客观规律。在阅读活动中,阅读主体需要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积淀唤回直觉经验,来重构读物的具体化形态。不同主体之间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积淀,所以即使坐在同一个教室里,在同一位教师的指导下,阅读同一篇课文,阅读时的心理活动也会不同,甚至差别很大。

细细想一想,每个人的内心是由情感、经历和处境所决定的。一篇收入教材的课文,虽然作者的精神创造和情感体验已经凝定,但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气质都不一样,所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就应该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反应。如对课文中自己特别喜欢的部分作出反应,确认自己认为特别重要的问题,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甚至是“突发奇想”,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作者的意图进行比较,为文本的内容另作设计等等。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的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重视情感体验是新课标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为落实这一要求,在“教学建议”中特别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求学生能够“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这有利于改进传统阅读教学中繁琐分析的弊端。传统的阅读教学追求的是标准、结论、答案的统一,忽视阅读中的情感体验,压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背离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一目标,违背了阅读规律。那么如何做到个性阅读呢?

一、坚持自主性阅读

小学生年龄小,其阅读活动自然离不开老师的引导与点拨。如何引导?怎样点拨?笔者以为主要是借助语境或创设情境,将学生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相关直觉经验提取出来,从而实现与文本言语的相似匹配与相似激活。如教学《菩萨兵》一课,要让学生体会朱德司令以及其所带领的红军的高尚品格,可设计“到底怎样的司令、怎样的兵才可被敬称为‘菩萨’?”的问题,展示朱德司令以及其所带领的红军一心为藏民的画面,联系学生平常助人为乐的体验,观察彩图,潜心品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急坏、赶紧、尽心尽力等,让学生反复诵读,体验语言文字所描绘的鲜明形象,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

从实质上说,阅读的过程是阅读主体通过特定的心智活动,在自己的脑海中建立文本的言语与本然生活之间对应关系的过程。由于本然状态下的生活只能以直觉的形式存贮于人们的记忆之中,这就决定了阅读的过程是文本的言语形式与主体的直觉经验之间进行相似选择、相似匹配、相似激活的过程。课文中包含的生活底蕴是丰富多彩的,然而人们在解读课文的言语时,无需把这些生活底蕴都找到。阅读主体只需找到其中的一种生活底蕴,并获得直觉经验,就能领会课文的内容。

二、鼓励探索性阅读

要让学生自己与课文对话,从自我出发去感受和体验。在学生认真地阅读了课文之后,可以让他们提出自己的疑点。对于其中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让他们各抒己见,自己去寻找答案。

三、倡导批判性阅读

怀疑、思考和批判是阅读的精神品质。阅读要怀疑:对于文章,我们既要信,又可不尽信;阅读要思考:既要能把握作者的思考,又要能产生自己的思考;阅读也要扬弃:不但要认同,而且要批判。批判性阅读表现为努力辩别真伪,发现分歧,识别偏向,理解人们对作品的不同反应,并作出自己的判断等方面。这些能力是学生主体精神和个性发展的表现。学生阅读一篇课文,不应是接受性的同构解读,而应是批判性的异构解读。由于阅读主体的介入与创造,使得进入主体头脑中“第二文本”会较原作有所变异,有所提升。这是因为在阅读的过程中,由于阅读主体全身心的投入,主体过去积淀下来的文化成份与课文所包容的文化成份处于一种急剧的交流之中。在这一过程中,作者赋予作品某些含义,阅读主体往往会作出自己认为合理的割舍与添加。如学习《落花生》,有的学生就提出:现在是市场经济,一个人要善于展示自己,推销自己,如果都像花生那样默默无闻,恐怕连一份合适的工作都找不到。所以笔者认为,在当今社会里,桃子、石榴、苹果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学了《狼和鹿》,有的学生就不完全同意作者的看法,而是从环保的角度对狩猎队大量捕杀狼的行为提出了批评,认为人类不能为了自身的利益,毫无节制地去破坏生态环境。这种阅读不以对原作的认同为目标,而是带着一种批判的态度,寻找并修正前人在认识上的偏颇。

学生学习的过程不仅是改造原文的过程,也是阅读主体自我完善的过程。学生读了一篇篇课文,不断摈弃旧的,吸收新的,每个学生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陶冶与扬弃中,重新树立对自我的信心。

标签:;  ;  ;  

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浅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