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哲学论文-田贺

孔子哲学论文-田贺

导读:本文包含了孔子哲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述而不作,性与天道,天命,学习

孔子哲学论文文献综述

田贺[1](2019)在《“性与天道”在孔子哲学中的意义——以“夫子之言性与天道”章的诠释为理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孔子哲学思想的整体背景解读"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的真实原因,并尝试还原"性与天道"在孔子哲学中的意义。孔子"述而不作"的态度,表明了"性与天道"不能作为其教学活动的重心;结合原文并推测子贡的原意,让我们清楚此类问题与孔子人格境界和学养的深刻内在关联;对孔子人性论的分析,再次表明孔子为学、教学的主要倾向,以及孔子对"性与天道"问题的观照方式,由此确证其哲学思想的丰富意涵。(本文来源于《长春师范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张灵馨[2](2019)在《论冯契对孔子哲学的创造性阐发》一文中研究指出冯契将孔子的哲学概括为"仁智统一的新学说","仁"与"知"的统一,既是认识论和伦理学的统一,也是孔子要培养的理想人格。冯契将"仁"理解为君子必备的品格和一种自然而然的道德情感,并提出了"仁"的观念有新旧之分。冯契对孔子哲学的阐发突出强调了对"知"的重视。冯契认为"知"兼具伦理学和认识论双重意义,"知"是对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认识,也是认识活动中体现出的智慧。仁且智不仅是对孔子人格的概括,也是孔子教育要培养的理想人格。冯契对孔子哲学的创造性阐发与其自身的"智慧说"体系密不可分,也与同时期的冯友兰、张岱年、任继愈等人不同。(本文来源于《学术交流》期刊2019年05期)

赵佳琪,辛绍军[3](2018)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孔子哲学的共性和互补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儒家思想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一直以来受到海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思想也就是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其中饱含着丰富的智慧与哲理性。立足当下,中国一直坚持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这二者中前者是古人智慧的最高水准,后者是当代人类智慧的最高成果。为了加深文化自信,为了使伟大哲学思想能够古为今用,文章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与孔子哲学思想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出二者之间的共性以及互补性。(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8年10期)

唐代兴,唐梵凌[4](2018)在《孔子哲学的知识谱系、价值系统与内在精神》一文中研究指出孔子哲学是"为己成人"的道德哲学,但却呈现出个性鲜明的精神历史学方式和精神形态学内容。孔子哲学以经验为基石,考信历史而提炼继往开来之"礼",拷问"性相近,习相远"之人性而开辟"仁"的光明大道。融铸二者"普遍性基础"的,却是其君子理想。围绕君子理想探寻"修德取位"进路和内圣外王境界,由此开出以"学而"教育哲学、"正名"知识论、"仁德"伦理学、"礼道"政治哲学和"乐道"人生哲学为基本内容的哲学知识谱系。这一知识谱系从修德成仁和践行为公两个维度,建构以"天下—社稷—君子—君主"为降减序列、以"用无不周"和"以道事君"为根本原则、以"天下为公"为最高目标的价值体系;支撑这一价值体系的存在精神,就是"变中不变"和"不变中变"的精神,其在生存论层面敞开为践行尽性之实践理性精神和仁德-公道精神。(本文来源于《江海学刊》期刊2018年01期)

吴玉琨[5](2017)在《孔子哲学“义命分立”价值趋向》一文中研究指出孔子的"义命分立"奠定了日后儒学精神之方向,促进了古代知识分子自我精神的挺立。孔子以"义"为"礼"与"仁"的理论枢纽,将"义"视为求正当和立公心的人的主宰性因素,将"命"视为人生自觉意识之无可奈何的限制性因素,从而树立了"义命分立"的哲学立论。孔子有意悬置"命"的客观性限制,提高"义"的任重道远的精神性自觉价值,在先秦诸子背景下完成了儒家的第一次轴心突破。(本文来源于《红河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徐杨杨,李傲挺[6](2017)在《对孔子哲学管理思想的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先秦时期中华文化中的管理思想是一个丰富的宝藏,它们是中华民族中活的知识源泉,就儒学的具体内容和价值取向来看,儒家学者所探讨的核心问题,可以分为叁个方面:一是关于如何修身,二是关于如何安人,叁是关于如何行事。而孔子,作为儒家的先驱,他的管理哲学,是以修己安人为其本质特征和价值取向的,本文将从孔子管理哲学的基本精神;孔子管理哲学的研究对象;孔子管理哲学的主要方法叁个方面来阐述孔子的哲学管理思想。(本文来源于《知识文库》期刊2017年13期)

魏书胜[7](2016)在《马克思哲学与孔子哲学的契合与互补》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思想的关系问题是学界一直关注和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研究这一问题,应当首先研究马克思哲学与孔子哲学的关系问题。按照从事情本身进行比较研究的思路可以发现,马克思哲学与孔子哲学在思想主旨和哲学性质上具有内在契合性,两种哲学在实现思想主旨方式上的差异具有互补性。(本文来源于《湖南社会科学》期刊2016年06期)

尹晶晶[8](2016)在《孔子哲学思想中的孝与仁》一文中研究指出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孔子的儒学思想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志,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是儒家思想所推崇的道德规范,而孝仁是儒家学说核心思想的一部分。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正确认识孔子的孝与仁的关系,对于我们今天孝文化的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商》期刊2016年29期)

陈红,倪策平[9](2016)在《孔子哲学咨询思想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哲学咨询"的兴起是对"苏格拉底对话"的传承,而孔子的哲学咨询思想体现在《论语》的对话中。孔子的哲学咨询主要有问"仁"、问"政"、问"君子"等。"仁"是孔子哲学中最重要的哲学思想,孔子认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孔子主张"德政",认为选拔贤才就是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位置做合适的事;问"君子"则提出君子必须具备"仁、智、勇"叁个方面的品德。个人交友之道、家庭伦理问题也在《论语》的对话中出现;孔子根据弟子的不同个性而给予不同的咨询目标。孔子哲学咨询在现实生活中同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2期)

杨少涵[10](2016)在《孔子哲学的义理架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孔子哲学的两根支柱仁和礼建基于孔子的心性学说。孔子的心性学说包括心论与情论两个部分:心包括良知之心与认知之心,情包括道德情感与自然情感。道德情感与良知之心是仁的两个基本内涵,这是成就道德的内在根据。礼的基本功能是调节规约自然情感以防止其过度发展为过与不及,掌握礼就需要加强认知之心的学习认知作用,这是成就道德的外在根据。仁与礼及其心性学说就构成了孔子哲学完整而圆融的义理架构。(本文来源于《学术研究》期刊2016年02期)

孔子哲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冯契将孔子的哲学概括为"仁智统一的新学说","仁"与"知"的统一,既是认识论和伦理学的统一,也是孔子要培养的理想人格。冯契将"仁"理解为君子必备的品格和一种自然而然的道德情感,并提出了"仁"的观念有新旧之分。冯契对孔子哲学的阐发突出强调了对"知"的重视。冯契认为"知"兼具伦理学和认识论双重意义,"知"是对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认识,也是认识活动中体现出的智慧。仁且智不仅是对孔子人格的概括,也是孔子教育要培养的理想人格。冯契对孔子哲学的创造性阐发与其自身的"智慧说"体系密不可分,也与同时期的冯友兰、张岱年、任继愈等人不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孔子哲学论文参考文献

[1].田贺.“性与天道”在孔子哲学中的意义——以“夫子之言性与天道”章的诠释为理路[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9

[2].张灵馨.论冯契对孔子哲学的创造性阐发[J].学术交流.2019

[3].赵佳琪,辛绍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孔子哲学的共性和互补性[J].才智.2018

[4].唐代兴,唐梵凌.孔子哲学的知识谱系、价值系统与内在精神[J].江海学刊.2018

[5].吴玉琨.孔子哲学“义命分立”价值趋向[J].红河学院学报.2017

[6].徐杨杨,李傲挺.对孔子哲学管理思想的浅析[J].知识文库.2017

[7].魏书胜.马克思哲学与孔子哲学的契合与互补[J].湖南社会科学.2016

[8].尹晶晶.孔子哲学思想中的孝与仁[J].商.2016

[9].陈红,倪策平.孔子哲学咨询思想探讨[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10].杨少涵.孔子哲学的义理架构[J].学术研究.2016

标签:;  ;  ;  ;  

孔子哲学论文-田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