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大田医院四川攀枝花617002)
【摘要】目的:探究曲美他嗪与美托洛尔结合用于冠心病心力衰竭治疗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选取我院的100例2015年8月~2016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的治疗方案为常规治疗,实验组的治疗方案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曲美他嗪和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较之于治疗前均有进步,实验组进步更明显。结论:对于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曲美他嗪和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治疗效果明显。
【关键词】曲美他嗪;美托洛尔;冠心病;心力衰竭
【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0-0185-02
冠心病是心内科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的一种疾病,好发人群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又以男性患者比例居多。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是病程较长、慢性发展的基础心血管疾病,比如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加之患者不良的饮食和作息习惯容易诱发冠心病。冠心病没有进行科学治疗时会导致心力衰竭并发症的发生,目前临床上的治疗方案主要是药物治疗,近些年来曲美他嗪和美托洛尔的联合用药引起了各大医院的广泛关注,我院本次实验就此展开,下面是具体的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本次实验选取的2015年8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均自愿接受相应的治疗并且进行后续随访的记录。排除伴有严重肝肾功能异常[1]、急性心肌梗死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患者[2],并且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下面是具体的资料:
(1)对照组:50例患者。男32例,女18例。年龄56~77岁,平均年龄:(65.33±7.12)岁。病程1~8年,平均(3.2±0.7)年。心功能Ⅲ级患者有36例,Ⅳ级14例。
(2)实验组:50例患者。男33例,女17例。年龄56~83岁,平均年龄:(64.76±7.23)岁。病程1~8年,平均(3.1±0.6)年。心功能Ⅲ级患者有37例,Ⅳ级13例。
注: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的以上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没有显著差异。
1.2治疗方法
(1)对照组:常规治疗。均给予强心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等药物[3]。
(2)实验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曲美他嗪和美托洛尔联合治疗。①曲美他嗪:2~3次/d,每日剂量是20mg。②美托洛尔:初始剂量为6.25mg/d,2次/d,然后根据患者具体临床症状表现增加剂量,最大剂量不高于100mg/d。实验组患者在联合用药期间,医护人员需要及时认真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根据病情的减轻或者加重调整用药的剂量。
1.3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χ2检验,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
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根据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状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具体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x-±s)
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美托洛尔属于β1受体阻断剂,β1受体的激动作用主要是加强心肌的泵血功能,不利于中老年患者病变严重的心血管恢复,该药物可以选择性抑制肾上腺素的收缩血管功能。在心力衰竭进程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因素是心肌重塑,很多临床研究表明美托洛尔可以抑制该进程的发生。曲美他嗪是新型的长链3-酮酰辅酶A硫解酶抑制剂[4-5],两种药物的联合使用较之于常规的药物可以有效保护病变的冠状动脉血管和心肌细胞,使其功能得到改善。
在我院本次实验中,实验组患者采用的联合用药方案,用药后的心功能指标较之于对照组优势明显,血压和心率明显降低。在左心室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的内径改善方面,实验组内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对于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曲美他嗪和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治疗效果明显,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余细宝.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6(1):785-786.
[2]王蕾.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J].中国卫生产业,2012,45(26):789-790.
[3]王国立.观察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8):533-534.
[4]FoleyRN,ParfreyPS,SarnakMJ.Epidemiologyofcardiovasc-ulardiseaseinchronicrenaldisease.JAmSocNephrol,2014,9(12Suppl):S16-23.
[5]贾伟.探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0):560-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