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文英[1]2003年在《“有+VP”格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有”字句里的特定格式“有+VP”为研究对象,以“普—方—古”大叁角理论、叁平面理论等为指导,具体讨论了现代汉语普通话和方言里“有”后可以接哪些结构形式的VP、“有”的语义和语用,以及“有+VP”在历时平面的发展演变。尽可能做到形式与意义相结合,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相结合,描写性与解释性相结合。 全文主要有五个部分: 一、研究的动态及理论与方法。这一部分主要介绍“有+VP”格式已有研究成果及存在的分歧与不足,为本文的讨论界定范围;介绍了本文的指导理论与具体做法,为行文做铺垫。 二、“有+VP”格式的历史嬗变。这部分旨在为共时平面的研究提供历史依据。VP的结构类型由复杂多样向简单逐渐演变。“有”的功能从先秦至清代,除了作实义动词“领有、存在”用之外,先后发展了五种用法。 叁、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有+VP”。考察表明,VP部分相对简单,VP的结构类型主要有五种。“有”的功能除实义动词“领有、存在”的用法之外,保留“没有实际意义,起衬音作用”的“有”的用法。 四、现代汉语方言中的“有+VP”。VP结构形式复杂;“有”除最基本的“领有、存在”义之外,主要保留并发展了四种功能:a.“有”表完成体;b.“有”表“将然或未然”;c.“有”表强调、肯定;d.“有”表示数量多、时间长、程度高等。 五、余论。语言总在发生变化,受强势方言影响,现代说普通话的人群及较正式的读物常见套用闽、粤、客、吴某些地区“有+VP”形式的现象。
袁毓林[2]2013年在《“差点儿”中的隐性否定及其语法效应》文中研究说明文章尝试用"差点儿"中隐性否定的语义溢出,来解释"差点儿没(有)VP"格式中冗余否定的形成机制;用句式的"肯定vs.否定"和其中VP的"积极vs.消极"的配置方式,来推导整个句式评价意义的"正面vs.反面"(庆幸vs.遗憾);进而用"乐观原则"来解释"差点儿VP"格式叁缺一格局的语用动因,以便用句式缺位来说明"差点儿VP"格式中隐性否定的语义溢出的条件。文章还基于对真实文本中400多个"差点儿VP"实例的分析和统计,说明在语言运用层面的语法中,对于歧义句式"差点儿没(有)VP"、甚至所有的"差点儿VP"格式,语言使用者都有可能采用概率性的处理策略,来自上而下地获取其语义解释。文章还指出,"差点儿(没有)VP"格式的使用受到社会道义的约束,这保证了概率语法的实施。
任庆[3]2009年在《现代汉语“有+VP”格式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基于大量的媒体口语和书面语语料基础上,以“有+VP”格式为研究对象,由绪论、主体和结语叁部分构成。绪论主要阐述本文选题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目标及拟采用的理论、方法、语料等。第二章主要分析了现代汉语书面语中普遍存在的“有+VP"格式。全面分析了VP的句法限制和语义属性,从而论证了“有+VP”是述宾短语,其中“有”是实义动词,表示“存在”的语义。同时我们分析了相关格式“有+所+VP”。第叁章主要研究了九十年代后新兴的一种“有+VP”格式,主要从语义、句法角度对“有”进行了重新分析,认为这里的“有”不再是实意动词,而更趋向于副词。我们分别讨论了这一语言现象出现的语言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本文也尝试从语言发展和语言规范两个角度探讨这一格式在普通话中的发展趋势。第四章从历时角度,分析“有+VP”格式的语法化过程。我们可以从上古汉语中看到,不同结构关系的“有+VP”句式,“有”的表体功能从一开始就只有零星的分布,但是这种用法毕竟存在。这也是现代汉语中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瓯方言等南方方言中存在的“有+VP”句式的起源第五章结语,归纳概括本文研究的内容。
韩旭[4]2009年在《现代汉语“有VP”句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在我国大陆媒体、影视文学及现当代作品中,“有VP”句式频繁出现,这是汉语传统语法中不存在的。本文以大量翔实的例句和资料探讨了这一句式的历史演变过程、如何进入现代汉语普通话及其发展趋势,并对其构成成分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即“有”的词性、意义和功能以及VP的性质和类型,指出“有VP”是在内外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同时受到南方方言和英语have的影响,“有”字句的这一特殊用法在普通话使用越来越广泛,并将继续发展下去。全文主要有五个部分:第一章引言: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原因、“有VP”句式已有的研究成果及存在的不足,本文的创新之处及研究方法,为论文的主体部分作铺垫。第二章“有VP”句式的历史演变:从历史的角度对这一句式的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分时期探讨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的变化。其实这一句式在古代汉语中早已存在,而且“有”的意义较为丰富,VP的类型也较为复杂,使用频率较高。但在近代汉语中经历了逐步萎缩的过程,完成体的用法和表强调的功能消失。第叁章“有VP”句式在现代汉语的变化:这一句式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受到一定的限制,随着语言的进一步发展,新兴的“有VP”使用越来越广泛,这一过程同样受到其他语言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南方方言和英语have的影响,而这一用法正是古代汉语的遗留,如今在普通话中重新崛起,并有了进一步发展。第四章“有VP”句式的构成成分:新兴的“有VP”中“有”的副词性使VP的性质和类型获得了发展。VP具有陈述性质,即各种结构关系的动词词组,共有十二种类型。在这一句式中,“有”字在语义和语用上更为丰富,除了语义上的完成体意义外,语用上也具有标记焦点的功能,表达强烈的感情色彩。第五章“有VP”句式进入现代汉语普通话:这一句式受到内外因的共同作用,即汉语语法体系自身的调整——“没有VP”和“有没有VP”句式的影响,媒体的传播及语言的经济性原则,我们有理由相信“有VP”句式将在普通话中继续发展下去,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并将在现代汉语中取得一席之地。
王家年[5]2012年在《汉语vP的优选句法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应用西方OT句法(Optimality-Theoretic Syntax)理论,在vP范畴内研究了汉语名词性谓语句、离合动词+宾句、连谓句、被动句和处置句的生成规律。OT句法是一种“利用制约条件的交互作用来解释句法现象”的语言分析模式。根据语段vP必须经与意义相关的C-I界面和与音韵相关的S-M界面输出的事实,本文以题元理论(处理意义、词语与句法位置之间关系的学说)和韵律句法理论(研究韵律控句机制的学说)为指导,创建了汉语OT句法的制约条件体系。Chomsky提出的轻动词v和语段vP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决复杂句法问题的路径或最简方案。v作为句法运算的一个参项,把许多表面看来无关但有本质联系的句法现象,统一到了一个具有公理性的句法分析框架。名词性谓语句、离合动词+宾句、连谓句、被动句和处置句等一旦进入vP推导的范畴,都须针对“特征、词、短语”叁类语法单位,处理“中心语--补足语、指示语--中心语、附加语--其他成分”叁种语法关系,它们在普遍语法中并无所谓的“特殊”地位。在OT语法里,由句法生成模GEN产生的不合格语言表层形式可以通过制约条件的交互作用而滤除。汉语的名词性谓语句是一个包含v投射的vP结构,即[vPDP [v’v NP]]。v在名词性谓语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句法地位,它作为一个纯句法参项(功能词),不仅弥补了动词的缺位,而且赋予名词表达判断、存在、描写、说明和陈述的功能,名词性谓语句也因此被区分为相应的几个小类。然而名词性谓语句毕竟是一个NP1+NP2的二维结构,名词与名词的组合不一定就是一个“良构”的vP形式(如“今天星期五”、*“星期五今天”)。OT制约条件{*PROSCOVERT>>EPP-v>>V-v}的交互作用则能简捷而清晰地从中评选出合格的语言表层形式,从而解决了语段推导难于解释的句法现象。句法离合词有述宾(VO)和述补(VC)两种格式。其共性是:合即词、分为语,例如“跳舞→跳街舞、购物品→购物”(述宾式);“洗净→洗干净、调均匀→调匀”(述补式)。离合词的分与合会对句法产生重大影响,如(a)*X采购物沃尔玛、(b)*X购物品沃尔玛、(c)*X采购物品沃尔玛、(d)X购物沃尔玛(VOO)。孰是孰非一直是困扰生成句法的难题(因为(a)、(b)、(c)和(d)都有可能是语段推导的“产品”)。OT制约条件{V≯COMP>>MINIV-[σσ]FT>>ONESTRESS>>OB-HD>>CASE}则可以消弭离合词的这种“分合”对立,即通过对上述四例的评估,OT句法即可裁定(d)式为合格项。“述补离合词+宾”句(VCO)实际上是两个动核结构(或两个事件结构)合并的结果,表达“致使事件---结果事件”的逻辑关系(如“孟姜女哭长城,(结果)长城倒了”→“孟姜女哭倒了长城”)。由GEN产生的所有不合格VCO句式都可以通过制约条件{MINIV-[σσ]FT>>*BAR>>ONESTRESS>>OB-HD}的交互作用而被排除。句法之所以能把两个事件结构成功地连接起来,是因为第二个事件结构(VP-壳)在vP中被分析成第一动核V的补足语,从而建立了符合X’层级规则的句法格式。第二动词(单音)并入第一动词(单音)形成了一个句法离合词V0(如“哭倒”),因此并不违反一个句法位置只提供给一个V0的原则。“述补离合词+宾”句的合格形式可以在vP范畴内推导出来,从而与OT句法解析的结论形成互证。连谓句有叁种格式:连动式、兼语式和同动式。通过对连谓结构成句的最小单位即vP的推导,本文揭示了连谓叁式实际上具有相同的生成机制和句法构造。连谓句中的PRO与其控制语之间的语义关系,可以通过OT句法中叁个普遍制约条件{ф-COMP, MAD, MAXMATCH}的不同等级排列而得以确认。连谓句中V或VP的数量理论上讲是无限的(如“王弘扬[放假][回南方][探亲]……”)。由于OT句法简化了语段推导的繁琐程序,无论连谓结构多么复杂,其语序都能在有限的OT制约条件内得以分析和确认。被动句在汉语研究中存在诸多纷争,本文的研究证明,汉语的“被”有“被1”和“被2”之分。“被1”是一个构词语素,它和V构成一个双音节韵律词[被1V],如“商店[被盗]了”。“被2”则是一个具有构句功能的轻动词,它构造第二类被动句,如“商店[被]v小偷盗窃了”。无论被动句还是“把”字句都可以从非作格述词结构中推导出来,因为“被2”和“把”在汉语句法中都体现为轻动词,它们和非作格述词句中的轻动词拥有相同的句法功能。因此,表面看来毫不相干的叁种句型却在同一句法框架[vPDP1[v’v[VPDP2[V’V DP3]]]]中被统一起来,其合格结构可以在OT句法中得到合理的解释。本文总体上取“始于普遍,发现特殊,归于一般”的研究路径,揭示了汉语vP的生成规律。研究结果同时反证,OT制约条件不仅是语言规律的概括,而且也是揭示语言规律的工具。
辛永芬[6]2007年在《豫北浚县方言的反复问句》文中研究说明豫北浚县方言的反复问句有"VP-neg-VP"和"VP-neg"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依据否定词的不同呈互补分布,"VP-neg-VP"中只出现"不","VP-neg"中只出现"有"。它们在语义上也构成了互补,"VP不VP"用于询问判断、意愿、事实或性质等情况,"VP冇"用于询问存在、领有、完成、经历、进行、持续等情况。浚县方言没有"吗"字类是非问,其空缺的原因跟反复问的互补格局有关。
李翠[7]2015年在《基于语篇的现代汉语“NP的VP”构式研究》文中认为“NP的VP”作为一种极具汉语特点的结构,近一个世纪来,对其讨论一直没有停止。已有研究主要从两个角度展开:一是着眼于结构本身的构成及其句法性质的研究;二是着眼于该短语的语篇功能的研究。本文从元语言理论入手,结合篇章分析方法,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探讨。我们认为,“NP的VP”是前提陈述的元语用法,“NP的VP”中的V是元语引述的结果,在引述过程中增加了指称义,动词词性并未在引述前后发生变化,“NP的VP”的形成动因是语用上的篇章事件回指。同时,在篇章视角下的“NP的VP”考察可以突破静态研究中不考虑语境的局限,分析语境与“NP的VP”形成的关系;并通过主宾语位置上“NP的VP”的对比研究,进一步梳理句法位置与“NP的VP”形成的关系。全文包括绪论和结语,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意义和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为理论部分,分别介绍了“元语言”的逻辑哲学和语言学定义,并将语言学中的元语言划分为语义元语言和语用元语言,语义元语言中的“元语言”体现其对“对象语言”的释义功能,而语用元语言中“元语言”则是语义之外为语言交际服务的辅助性语言。本章还对比分析了“元语言”与“元话语”之间的关系,并描述和分析了“元语言”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应用。第叁章主要考察主语位置上“NP的VP”与前提陈述的联系。首先,“NP的VP”可分为“专指”和“通指”两类。在语义指向上,又可分为“回指”与“外指”两大类。基于VP与前提陈述中的谓语动词或动词短语的关系,“回指”又可分为拷贝式、替换式和推出式叁种方式。“外指”则可以根据语境特征分为交际II背景和知识背景两类。回指的“NP的VP”和前提陈述存在于特定交际背景中的外指的“NP的VP”属于专指,具有引述性元语的性质,而前提陈述存在于参与交际方的共同知识背景中的外指的“NP的VP”则多属于通指。另外本章还分析了表回指的“NP的VP”中VP的元语性质,同时也对“NP的VP”所指称事件的已然性与否的决定因素作出了解释。第四章主要考察宾语位置上“NP的VP”的语篇表现,根据是否依赖前提陈述可以将语篇中的“NP的VP”分为两个大类:依赖型和非依赖型。不依赖前提陈述的“NP的VP”又可根据是否对句中对述谓动词具有选择限制分成两个下位类别:有限制和无限制。本章主要通过分析依赖型“NP的VP”中VP与前提陈述的显性、隐性关系,非依赖型且有限制的“NP的VP”对动词的选择,以及非依赖型且无限制的“NP的VP”名词化程度等问题,进而得出与第叁章“NP的VP”结构稳定性相照应的渐进的VP名词化程度序列,从左往右依次降低:无前提无限制>无前提有限制>有前提且回指。第五章基于实际语料考察了单音节动词构成的“NP的VP”的情况。发现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单音节及物动词也可以进入“NP的VP”。在考察的语料中由单音节动词构成的“NP的VP”可按照VP的构成分为“单音节光杆动词”、“单音节动词+宾语”、“单音节动词+补语”和“多个单音节动词连用”四个大类。由单音节光杆动词充当VP的结构又可以根据动词在语篇中对其他结构或语境的依赖程度分为五个小类;动宾充当VP的结构按照宾语的语法性质可分为两个小类;多个单音节动词连用充当VP的结构则可以根据语义联合方式分为两类。在详细描写基础上,我们分析了单音节动词作VP时,结构固化程度产生差异的原因在于:动词多义性与表达确定性的调和、动词配价因素的影响以及篇章回指的语用驱动。第六章主要进行的是VP为否定形式下的“NP的VP”篇章研究,尝试在篇章视角下对VP前出现否定副词的制约因素进行解释。本章分别考察主宾语位置上的“NP的不VP”和“NP的没(有)VP”与前提陈述的联系,并分析“不”和“没(有)”在“NP的VP”中的区别,以此来揭示二者的语法特性。基本观点是:该结构中的“没有VP”、“不VP”同样具有引述性元语的性质;“NP的没(有)VP”对语篇依赖度较高,表现出很强的临时性,主宾语位置上都是对前提陈述所述事件的回指;“NP的不VP”是最主要的“NP的VP”的否定式,主宾语位置所指称的事件信息并不相同。“NP的没(有)VP”有时可以被“NP的不VP”替换,这种替换是单向性的,即前者只能被后者替换,而后者却不能被前者替换。第七章是结语。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在大量考察语料的基础上,将“NP的VP”置于语篇背景下进行充分描写和细致分析;引入元语言理论进行合理解释,结合语用分析原则挖掘深层原因。为日后“NP的VP”结构深入研究提供一条新的探索路径。
曾少波[8]2005年在《“没有VP之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没有VP之前”是由否定标记、动词性成分和时间标记组成的结构。它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就受到汉语语法界的关注。从一开始,研究者的目光就集中在这一结构的否定标记上,并达成一些共识。比如,认为“没有VP之前”是符合语言习惯的;否定标记是多余的。等等。但是,在如何看待多余的否定标记这一问题上就产生分歧,出现两种不同的认识或研究态度:一是立足语言现实,承认语言习惯;一是不顾语言事实,否认语言习惯。经过讨论,人们普遍接受语言事实,并试图在此基础上揭示否定标记存在的意义。 目前,关于“没有VP之前”,研究视野得以拓宽,研究方法更加多样。种种迹象表明,对“没有VP之前”的探讨不应局限于否定标记,而应关注整个结构。只有这样,重视否定标记的研究传统才能得到继承和发扬,对“没有VP之前”的研究才能得到进一步深入。深入的研究有利于在揭示否定标记存在意义的同时,揭示整个结构的存在价值,揭示“没有VP之前”与“VP之前”互补分布现象的本质。 从形式上看,在“没有VP之前”与“VP之前”结构的时间标记之前的表层成分是否定和肯定的对立;从内容上看,尽显“没有VP之前”与“VP之前”各自独立品格的是过程意义与临界意义的互补分布。“没有VP之前”与“VP之前”意义互补分布的实质是客观时间的一维单向性及其主观意念构想维向互逆性的矛盾冲突。具体表现在形式上否定与肯定的对立是以意念构想上一维逆向与一维顺向的差异为根据的:“没有VP之前”是逆向构思时间概念。与之相反,“VP之前”则顺着语流的方向、事理发展的方向构思时间概念。 对于表达时间概念、过程意义来说,“没有VP之前”的组成成分是缺一不可的:否定标记揭示过程实质,动词性成分关注结构的中心,时间标记保证概念的同一性。叁者紧密联系,组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没有VP之前”,只有通过研究并得到解构,才能揭示其格式复杂的特点:“没有VP之前”的解构形式内蕴着“没有VP”和“VP之前”。前者表达焦点信息(即过程意义),后者隐含中心信息(即状态意义),两者相互交错相互转化,最终成就独特的时间格式“没有VP之前”。
肖晓[9]2013年在《现代汉语中“连V都/也VP”的否定形式》文中指出"连V都/也VP"构式是汉语连字句的一个小类,V表示动词,VP表示动词短语,后件VP重现前面动词V。在表达上,肯定形式只占少数,而否定形式在使用频率上占优势。进一步对其否定形式进行解读,共有"不VP""没(没有)VP""V不C"和其他格式四大类。
邵敬敏, 周娟[10]2007年在《汉语方言正反问的类型学比较》文中认为本文考察汉语各大方言区中的正反问句及其变式,以挖掘其语言类型学的价值。文章采取双重视角:横向地域的毗邻与隔离以及纵向历史的传承与分合,着重讨论“VP-Neg-VP”、“VP-Neg”和“K-VP”及其变式的分布,指出在类型学上存在着“并存消长”的总特点,并具有“对立互补”和“重迭交叉”的属性,强调今后研究尤要注意方言类型的“无序”和“交错”现象。
参考文献:
[1]. “有+VP”格式研究[D]. 伍文英. 湖南师范大学. 2003
[2]. “差点儿”中的隐性否定及其语法效应[J]. 袁毓林. 语言研究. 2013
[3]. 现代汉语“有+VP”格式研究[D]. 任庆. 上海师范大学. 2009
[4]. 现代汉语“有VP”句式研究[D]. 韩旭.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9
[5]. 汉语vP的优选句法研究[D]. 王家年.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
[6]. 豫北浚县方言的反复问句[J]. 辛永芬. 汉语学报. 2007
[7]. 基于语篇的现代汉语“NP的VP”构式研究[D]. 李翠. 上海师范大学. 2015
[8]. “没有VP之前”研究[D]. 曾少波. 华南师范大学. 2005
[9]. 现代汉语中“连V都/也VP”的否定形式[J]. 肖晓.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3
[10]. 汉语方言正反问的类型学比较[J]. 邵敬敏, 周娟.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