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青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教师进修学校066001
摘要:随着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学交流的日益频繁,课堂实录逐渐成为展示教学特色、传播教改成果、深入研究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与载体。当前全国、省市级的优质课评比,除课堂直评外,更多的是通过观看教学录像这样一种间接形式进行评比,大大拓展了优质课的评审与传播的空间。所以,如何设计、录制优质课堂实录这一课题便越来越得到学校领导、教师以及教研人员的广泛关注。因此我愿就如何设计、多机位录制一节优质信息技术课堂实况,谈一些自己的经验与感悟。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实录多机位拍摄教师言行后期制作
优质的信息技术课堂实录,画面一定要清晰、稳定,镜头语言干净、利索,镜头转换得当、适时,教学细节表现准确、生动等等。总而言之,一节优质信息技术课堂实录一定要把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师的启发、学生的反映用录像画面这种形式集中、充分、生动、艺术地表现出来。
一、摄录前的准备工作
1、作课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1)课堂结构的设计
一节课虽小,但教学设计最好从宏观角度思考,要将这节课置于与时俱进的具体时代特征与社会背景之中,这样的课就显得非常厚重、大气。一些课往往在课堂导入环节就需要体现这种精神,将教学内容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2)教师着装忌穿黑白红
因为摄像机对黑白两色最难还原,在画面中缺乏质感和层次,往往成为一片白花花或黑糊糊。在电视图像中,饱和度比较深的红颜色的边缘最易与其它颜色发生串扰,造成边缘轮廓不清。因为摄像机的自动光圈是以画面上平均亮度值为基准的,如果授课教师着白装在黑板前走动,而且摄像机的景别为中近景时,引起光圈不停地调整,造成画面亮暗闪烁。注意不要穿窄条、小格衣服。还应注意不要穿短、露、透的服装,否则就会造成教师的教态与所处的教学气氛不符。
2、录制人员方面要注意的问题
(1)明确教学过程,熟悉教学设计
拍摄人员事先应和教师沟通,了解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活动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可能的话,教师试教一次,拍摄人员参与听课,然后进行拍摄方案设计,若有技术上的问题或教学上的建议,应与教师协商,寻求合适的解决方案。听课最大的好处,就是摄像人员能对教学过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尤其是教学媒体(如实物投影、教学课件)的内容、使用的时间节点,以及教学媒体在课堂中所扮演的角色类型(展示型还是互动型)等。从摄制技术的层面听课,提前解决预见性问题。
(2)机位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我们的录课环境不是在演播室,大多是在教室,这样就需要考虑摄像机位的选择。既要考虑光线,不能逆光,又不能“穿帮”,让另一个摄像机进入画面,所以机位的摆放经常是置于教室内靠窗户的一侧。如果教室窗帘的遮光效果好,也可将机位置于教室的另一侧。现在的教室大都安装了投影屏幕,还要考虑摄像机的布放不能影响屏幕的使用。
(3)声音的采集
因为大多的课堂实录是在教室,声音就成为一个非常需要重视的问题。有的课录完后,画面很好,就是声音太小。为了防止这一问题的出现,录课时就需要做好充分准备。教师可以佩戴领夹话筒,保证教师的声音清晰洪亮。学生的声音,可以用前机位的外置话筒采集,也可将后机位的外置话筒方向置于学生一方。
二、拍摄课堂教学录像中应注意的问题
设计、录制一节好的信息技术教学课堂实录,是一项“综合工程”。观看录像课与现场听课不同,录像课是将作课教师的教学设计通过具有选择性的录像画面集中展现出来,这就要求录像画面就必须准确、生动、流畅、自然,富有美感。为此,作课教师和录制人员都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1、作课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的语言表述
教师的语言、语气、语调也同样忌“平”。教师的讲述要有亲和力,尽量与学生缩短距离。语言要生动形象、丰富多彩,富有哲理。要注意语言表达上的“留白”,给学生思考、消化、接受教师传达信息的时间与空间。不同内容、不同目的、不同作用之表达,语气也要有相应之变化。启发性的语言,语气要充满调动性;结论性语言,语气要肯定;点评作业时,语气应亲和,让学生易于接受教师的批评意见。一节课自始至终也要注意表达方式和语调的变换,或激越高昂,或静谧低沉;或庄严凝重,或活泼轻柔。要充满情感,有指向性、调动性,富有绩效。总之,教师的语言表达,不仅要条理清晰、主次分明,更要讲究艺术性和教学效果。
(2)师生的互动与评价
师生互动,不能表面化、程式化。互动一定要起到拓展学生思维空间的作用,互动形式也要注意多样化。分组合作教学的评价,针对不同组的同学,展示、评价的方式也要有所不同,或集体展示,或推荐代表谈谈创意。不同内容不同作用,要因“材”制宜,选取最恰当的形式。在视觉形式上,给人以美感。因为录像课特别忌讳画面的单调、重复,没有变化。作课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课堂动态的空间立体化形式的画面经营。
(3)避免无故乱走动
讲课中不是不允许教师走动,而是不要无目的地走动。有些教师平时讲课的习惯是拿着书,一边讲一边在黑板前来回走,或是串行。造成镜头无法跟,因为讲课时镜头应选用中景拍摄老师,如果老师在不停地运动,会使画面背景始终晃动,使人头昏眼花。在拍摄时,授课教师因教学需要的走动要绝对保证。授课教师设计课堂教学时,应避免在讲台、黑板、投影器、电视机之间频繁反复地走动,应在某一位置相对停留稍长一段时间。
(4)媒体使用要规范
一堂好的课堂实录中会使用很多种媒体,各种媒体的使用有它的规范化要求。媒体使用得不规范,会干扰课堂教学的气氛,破坏课堂教学的效果,严重者会导致课堂教学的失败。
2、录制人员方面要注意的问题
(1)师生镜头的运用
教学过程中在师生镜头的处理上要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一节课,观摩者最为关注的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教师和学生的景别如何,谁主谁辅,要处理得当,要最大限度地显示教学活动的全部内容,尽可能采用大景别配合中近镜,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
(2)教学过程镜头的运动
教学过程中,为了体现课堂的完整性,单机拍摄的推、拉、摇镜头是不可缺少的,尤其较难处理的是摇镜头。首先需考虑摇镜头的时机,主要体现在师生问答时,在教师提问后,立即把镜头摇向回答的学生,注意如果在师生之间出现不只一次的对话,可适当将师生对话的场面拉至一个画面的中全景中,切忌频繁摇镜头。摇的过程中要结合运用推、拉的方法;其次摇镜头的速度要均匀。速度太快,自动聚焦不准,会出现模糊的画面;速度太慢,等镜头摇到学生时,有时可能学生回答问题完毕已坐下,会出现无主体人物的空镜头。再次移镜头要慎重考虑,不可多用。因为移镜头时摄像者随机移动,容易影响学生上课,且画面易晃动;而换镜头从关机到开机拍摄约需三秒钟的间隔时间,处理不当,会使有些教学内容没有摄取。移镜头最好选择学生自学时,这样既有利于取学生正面学习的中全景,又有利于跟随教师进行巡视和辅导,所以拍摄前需根据了解到的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段落,把握时机移、换镜头。
(3)教学细节的拍摄
教学细节,往往能高度集中地体现教师的教学魅力、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灵气,所以在录像课中,教学细节的抓拍非常重要。一些精彩的细节特写,往往能让观看教学录像的人眼睛一亮,课堂顿现盎然生机。教师设置的问题“一块石头”般地扔出去,学生心里马上荡起的“串串涟漪”,一定要通过镜头语言将学生的心理活动刻画出来。拍摄师生互动环节时,一定要用画面体现师生互动的深层次意义。教师的主导作用正是通过镜头将学生的反映体现出来。教学细节抓拍好了,就能充分表现师生的教和学,还使录像课在视觉观赏方面非常生动,从一定意义上讲,它有可能决定录像课的成败。
三、后期编辑制作
录像课编辑时,要注意画面切换准确、及时、自然、流畅、不能有跳跃现象;切换方式用硬切,如用迭化,时间要短;镜头转换得当、适时,教学细节表现准确、生动,合成画面要始终保持教学进程、内容的完整展示。
1、镜头组接
(1)蒙太奇艺术手法
按不同的角度,蒙太奇可分为多种。如平行蒙太奇,是以不同物体动作的同时性为基础和参照。比喻和象征蒙太奇是利用明喻或暗喻的手法,将A物体比喻为B物体,用A形象比喻B形象。积累蒙太奇类似于语法中的排比名,通过相似镜头的并列组接产生视觉的积累和情绪的叠加等。
(2)技巧组接
淡变、X淡变、V淡变、划变、圈入、圈出、划出、划入。在多媒体课堂教学录像课中,转场特效忌多变,以硬切为主,适当运用叠化与划像。
(3)无技巧组接
这是最常用的组接方式,即没有任何特效,将镜头组接在一起,从而表现出人物关系与事件的因果关系。利用声音与空镜头进行组接是专题片常用的手法,录像课既不适用,也不实用。录像课的制作,不能为了形式而形式,一定要与内容一致。
2、片头、片尾制作
所谓“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皆诗之余”。录像课的片头,即执教主题的字幕呈现非常重要。最重要的是注重字的视觉结构,巧妙地选择字幕形式,以传达文字内容信息,同时也起到装饰画面的视觉效果。片尾的制作相对要简单得多,一般采用黑色图片配合声音和文字的形式。制作片头和片尾时,对音频文件要注意结尾时声音有渐淡的效果,保证整体的流畅性。
作课教师最好与编辑人员同时参与编辑,这样在具体画面、具体语言的取舍方面,才能做到准确精当,保证整个教学过程经过编辑后,张弛有度,精确、艺术地表现出教师的教学设计思想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结束语
课堂实录片是电视教材,其风格应该是朴实无华的。应通过构图取景目的明确,图表字幕有较高的审美水平,能生动形象表达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努力来提高课堂实录片的艺术性,促进学生的理解、记忆和技能的培养。在课堂实录中,艺术性蕴藏于科学性和教育性之中,艺术性离开科学性和教育性就不可能存在。因此,在前期拍摄与后期编辑处理双机镜头的转换时,切不可用特技切换台上令人眼花潦乱的特技方式为课堂实录片“添彩”,这样做会违背科学性与教育性原则,弄巧成拙。
参考文献
[1]刘植强课堂教学录像的摄制.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3,(10):33。
[2]杨健摄像经验与技巧.广播电视信息,2006,(9):98。
[3]丁世锦浅课堂教学片的拍摄与制作.辽宁财专学报,2004,(5):99。
[4]胡舜水如何拍摄课堂教学录像课.中小学电教,2007,(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