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的多重耐药性研究

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的多重耐药性研究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目的:研究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多重耐药性。方法:采用目标检测法,选取我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389例为标本,对患者进行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检测。结果:药敏实验结果显示,分离病原菌209株,具有耐药性的菌株51株,占据病原菌的24.40%;具有耐药性的菌株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34株,占耐药菌耐药性的66.67%。如肺炎杆菌、大肠杆菌、阴沟杆菌、粘质沙雷菌、枸橼酸菌属、志贺菌属、沙门菌属等;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机会致病菌,对不同的抗生素耐药性能不同,占据革兰阴性杆菌10例,占耐药性的29.41%,占多耐药性的14.71%。结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以铜绿假单胞菌比例较高,是感染病原菌的主要来源,早期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为预后避免其发展为多重耐药球菌提供临床依据,值得临床广为采用。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性

【中图分类号】R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2-0120-02

多重耐药菌(Multipleresistantbacteria)临床多以条件致病菌形式存在。从其耐药机理来看,它是患者同时对多种常用微生物抗病菌的耐药性。为探讨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性检测研究对临床的意义,特选取我院呼吸内科患者389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目标检测法,菌株主要来源于我院呼吸内科患者共389例,经常规血液生化检查、大小便常规和分泌物检查,共分离病原菌209株。

1.2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根据临床文献资料记载和实验室分离方法,对病原菌应用实验室方法进行分离鉴定,致病性葡萄球菌耐盐,在高盐培养基上能生长;致病性葡萄球菌能发酵甘露醇。当颗粒性抗原(如:细菌)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后,在有电解质存在的环境下,抗原抗体可凝集成肉眼可见的块状物。采取病料后直接涂布进行药敏试验,与病原菌分离同时进行,可根据药敏结果初步进行治疗。此种方法适用于发病初期病料组织,8~16小时可快速出具检测结果。

1.3多重耐药判定标准

主要以常规抗生素药物类细菌的耐药实验研究中,对头孢菌素类、碳青酶烯类、青霉素类及含有B-内酰胺酶复合制剂的药物、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抗生素中的3类或者三类以上的药物同时产生耐药性的药敏实验。

2.结果

药敏实验结果显示,分离病原菌209株,具有耐药性的菌株51株,占据病原菌的24.40%;具有耐药性的菌株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中的肺炎杆菌、大肠杆菌、阴沟杆菌、粘质沙雷菌、枸橼酸菌属、志贺菌属、沙门菌属等构成比最高,占34株,占耐药菌耐药性的66.67%;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机会致病菌,对不同的抗生素耐药性能不同,占据革兰阴性杆菌10例,占耐药性的29.41%,占多耐药性的14.71%。

3.讨论

下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常见疾患,也是一种感染性病症,对病原菌的明确,可以择优选用抗生素,并为相关治疗提供临床依据,临床上的抗生素数量繁杂,病原菌感染的多耐药性也在随之增加,尤其是以铜绿假单胞菌和肠球菌感染日益增多。

病原菌以毒素和侵袭力对宿主进行入侵形式,对破坏宿主机体结构和功能细胞,实现对宿主防御机能的破坏。病原菌在宿主机体内生存、繁殖并有可能向外围扩散。病原菌的都耐药性也成为院内感染的主要途径。

从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特点及来看,其菌落主要以典型型菌落、大肠菌样型菌落、黏液性菌落、侏儒型菌落和粗糖型菌落5种不同形态分布。通过对下呼吸道感染的多耐药性调查分析来看,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了依据。主动筛查该致病菌的感染和定植况,对切断其多耐药性传播和降低感染具有特殊疗效。

研究结果表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体外呈高耐药性,对头孢类抗生素和其他抗生素的耐药性甚至达到了50%,对包括碳青霉烯类在内等多种具有抗假单胞菌活性抗菌素均呈高耐药性,增加了临床治疗的难度[1]。铜绿假单胞菌Ⅲ型分泌系统的毒力基因exoS、exoU,呼吸道标本检出率最高的基因型是exoS+/exoU+(60.87%),多重耐药菌exoS、exoU阳性率为80.95%、76.19%[2]。论2013—2015年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调查研究数据显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布有其突出特点,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最高,在治疗时选用阿米卡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治疗效果好[3]。通过对老年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检测与耐药性调查分析结合药敏实验,给予适宜的敏感抗生素治疗,临床意义和价值确切[4]。铜绿假单胞菌表现为多重耐药性,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选用是延缓病原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的有效方法[5]。2013—2015年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研究可见,多耐药性的出现,为临床治疗增加了难度[6]。呼吸科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控制,对降低医院病原菌感染,减少多耐药菌出现,具有重要辐射意义。3年来,对菌株的分离和研究实验表明,对氨曲南、亚胺培南、哌拉西林和头孢哌酮的耐药率最高,阿米卡星的耐药率3年内始终保持15.34%、14.36%和13.47%的最低水平。

本研究的治疗结果表明,敏实验结果显示,分离病原菌209株,具有耐药性的菌株51株,占据病原菌的24.40%;具有耐药性的菌株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中的肺炎杆菌、大肠杆菌、阴沟杆菌、粘质沙雷菌、枸橼酸菌属、志贺菌属、沙门菌属等构成比最高,占34株,占耐药菌耐药性的66.67%;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机会致病菌,对不同的抗生素耐药性能不同,占据革兰阴性杆菌10例,占耐药性的29.41%,占多耐药性的14.71%。对耐药菌耐药性的检测分析,早期可预防,以遏制因抗菌药物选用不良而导致的抗菌治疗失败。对小呼吸道感染患者,根据抗菌药物治疗期间的多耐药性检查,结合患者临床反应和对病原菌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实施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对降低下呼吸道患者的多耐药性产生,减少临床治疗难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革兰阴性杆菌占据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比例较高,是感染病原菌的主要来源,早期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为预后避免其发展为多重耐药球菌提供临床依据,值得临床广为采用。

【参考文献】

[1]于虹,黄天霞,林洁,等.呼吸科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变迁[J].系统医学,2017,(07):1-3.

[2]鞠晓红,李瑶,王月华,等.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基因exoS、exoU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研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7,(01):48-51.

[3]王春媛,白艳玲,常纪,等.2013—2015年医院下呼吸道标本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9):4342-4344.

[4]曹玉琳.老年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检测与耐药性调查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5):39-40.

[5]谢朝云,熊芸,孙静,等.呼吸道感染耐环丙沙星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与耐药性[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6,28(08):930-933.

[6]林广城,聂署萍,谭燕清,等.2013—2015年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的耐药性分析及变迁[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15):2157-2159.

标签:;  ;  ;  

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的多重耐药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