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宋家英贵州省毕节市对坡镇大堡小学551702

摘要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作了几点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激发兴趣

兴趣是人认识、欣赏与探讨某种事物的倾向,它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后天获得的。因此,兴趣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做到相应的变化。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积极愉快地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当孩子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时,学习就变成了一种特殊的享受、一种精神的需要。所以我认为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中,特别是语文学习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如果能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对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特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作如下探讨:

一、巧设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课文大多都是选篇,是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文章,也有不少寓言故事的文章。在接触正课时,必须通过导语来完成新旧课文的衔接和过渡。导语的内容无外乎人物事件的背景,对人物生平事迹的介绍。教师设计新颖巧妙的导语,以口若悬河、有生有色的表达,就能使学生情绪昂扬,注意力集中,兴趣勃发。如在讲解《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轻快的音乐响起)暖和的春天来了,池塘里的冰融化了,青蛙妈妈睡了一个冬天醒来了。她从泥洞里爬出来,池塘里的水越来越温暖了,那黑黑圆圆的卵慢慢地都活动来了,不久就都变成一群大脑袋,长尾巴的小蝌蚪,他们在水里快活的游来游去,竟然去找他们的妈妈。那么小蝌蚪怎样找他们的妈妈呢?我生动形象的描述,引起学生们的好奇心,学生也就随着老师的导语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境界中。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恰当巧妙的导语犹如一出话剧的“序幕”起着统领全课的作用。所以精心设计好导入这一教学环节,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作用是很大的。又如在讲解《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格》时,我是这样导人的:“同学们,你们从电视,报纸,杂志上经常看到那些广告?”因为广告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所以学生一下子就来劲儿,都抢着说“誉满全球”“保您满意”“质优价廉”------待学生回答后我紧接着问:“广告虽然多种多样,但主体只有一个,就是宣传某种商品物美价廉,但物美价廉包含了什么样的经济道理呢?短短的两三分钟的导人,就把学生注意力抓住了,从而为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因此教师应经常摄取古今中外和身边的教材内容有关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巧妙的充实到教学中去,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质疑设难,激起兴趣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又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正可谓“疑是打开思维的大门,激发学习兴趣的金钥匙。”

老师在语文课堂上如果因循守旧,完全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来上课,走“分析段落大意,抓取主要内容,寻找中心思想”老套子,那么就会打消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如果教师能概括教学内容,拈精摘要,提纲挈领,在教学语文时设下重重悬念,引起学生认知上的矛盾和冲突,便能激发起学生要求质疑疑解惑的强烈心理。例如,我在教学《大自然的文字》一课时,就给出三道题目让学生思考:(1)大自然真的有文字吗?(2)大自然的文字是什么样的?(3)在大自然中我们能找到一些文字吗?随着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入,产生了许多困惑,这时便是最佳的教学时机,借此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圆满有效的推进了本课的教学。

三、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从而达到学习兴趣的培养与保持。

过去的教学常常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把学生单纯地视为教育对象,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头脑看作是可以填充知识的容器,忽视教学特点,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把小学生看作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其内部蕴藏着主体发展的机制,认识到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能,驱动其主体的发展机制,使之成长成熟;“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教育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广大教师所热衷的教学发法。语文习得研究证明:语文教学的重点不再应该是“我们该教什么”,而应是“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这些条件来开发学生的思维”。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学生“能干什么”,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

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因此我们应多为学生创设思考的空间。这就是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而不是限制学生的思维,被动的跟着老师走。例如:在教学《草》这首诗时,给学生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现出一片大草原的景色,然后让学生思考回答:草原上的草长的怎么样?谁能用“岁”说一句话呢?(例如:今年我11岁了),一年分为几个季节?(春、夏、秋、冬),那么不同的季节的草都有什么特征?(展示幻灯片),等等一系列连锁性的问题,学生回答,老师给以辅导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气氛非常活跃,这样以来,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帮助他们跳出了被灌输的困境,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他们乐于学习达到学习兴趣的培养与保持。

四、表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

小学生都有自己的自尊心、好胜心,都喜欢被教师表扬,都十分重视老师的表扬。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抓住了小学生心理的这一特点,认真挖掘他们潜在的闪光点,并注意及时的表扬他们,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会使他们感觉到老师是公平的、亲切的,使他们能够全面的认识和评价自己,从而增强信心,鼓起上进的勇气。同时,也激发了他们进行自主学习的兴趣。

总之,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教学的双边活动中建立起来的。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会学、乐学,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多方面都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勇于探索,肯于苦功,把每节课教得活、新、实,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定能激发起来。

标签:;  ;  ;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