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耐热稳定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耐热,耐热钢,稳定性,应力,微观,氮化物,亚硫酸钠。
耐热稳定性论文文献综述
刘仪,许晓洲,莫松,翟磊,何民辉[1](2019)在《含硅氧烷结构聚酰亚胺树脂的耐热稳定性及高温结构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含硅芳香二胺双(4-氨基苯氧基)二甲基硅烷(APDS)设计制备了系列苯乙炔基封端的含硅氧烷结构聚酰亚胺树脂预聚物(PEPA-PIS),考察了硅氧烷含量对树脂固化物耐热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利用非反应性苯酐基团封端的模型预聚物(PA-PIS)证明了温度对于硅氧烷结构演变的影响.通过对树脂固化物高温固化处理后耐热稳定性与微观结构和表面形貌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在高温下硅氧烷结构发生氧化交联反应,并在树脂表面形成具有无机特性的二氧化硅结构,这种有机/无机杂化特性可显着提高聚酰亚胺树脂的耐热稳定性.(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张文凤,邹爱成,刘运强,叶东,刘晓刚[2](2018)在《新型多尺度碳氮化物强化马氏体耐热钢的稳定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新型多尺度碳氮化物强化马氏体耐热钢的组织模型。首先,通过降C和去除Mo、B的成分设计原则,分别抑制M_(23)C_6长大动力学,进而降低其粗化速率;抑制(Fe,Cr)_2Mo型Laves相的形成,进而降低M_2X型Laves相的粗化速率;减少硼化物脆性相的生成等,以优化组织结构。其次,通过改进形变诱导析出+热处理的方法,最终获得尺度主要分布在50nm以下和100~200nm这两个范围内的形状多样的碳氮化物析出相。本工作研制的新型碳氮化物强化马氏体耐热钢由于含有多尺度碳氮化物的不同强化机制,基体位错密度提高,亚晶界强化作用增强。经650℃高温时效1 000h,其马氏体板条未发生明显变化,基体表现出优良的高温稳定性。同时与传统工艺制得的耐热钢相比,其初始强度基本不变,但随着高温时效时间的延长,其硬度降低较小,性能退化缓慢。(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8年20期)
张双燕,周洪杰,张振,陈伟[3](2018)在《炭化杨木耐热、耐湿及导热稳定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速生杨木为研究对象,采用窑室常压热处理炭化工艺,研究炭化处理后杨木板材的耐热、耐湿尺寸稳定性以及导热性能方面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该工艺处理后,材料的耐热收缩率和耐湿膨胀率均下降,材料的尺寸稳定性均显着提高。炭化处理后,在湿胀稳定性方面,不同试材长度方向提高了6.67%~81.82%,宽度方向提高了27.47%~80.68%;在干缩稳定性方面,长度方向提高了21.32%~54.22%,宽度方向提高了62.34%~85.67%;材料的导热系数增加27.52%,导热性能显着提高。(本文来源于《安徽林业科技》期刊2018年01期)
李中南[4](2017)在《耐热铵油炸药配方及热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新疆、宁夏等地有很多自燃矿区,高温矿区的开采对炸药的耐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大量研究集中于通过引入某些热分解抑制剂和惰性组份来提高炸药的耐热性能,工业炸药的耐高温性能或者说耐热性能与其爆炸能量水平是一对矛盾,要想提高炸药的耐高温性能必须牺牲一定的爆炸威力,根据露天开采的爆破实际,适当降低炸药的爆炸威力也能满足工程爆破的需求。本文通过ARC和C80实验研究了大理石粉、硫酸钠、X叁种添加剂对铵油炸药热稳定性的影响,还通过简易恒温大药量实验进一步研究了叁种添加剂对铵油炸药耐热性的影响,最后,测量了几种样品的爆速值,得出以下结论:(1)大理石粉的加入,对提高铵油炸药的热稳定性有一定的帮助,随着加入量的增加,提高程度趋于平稳,放热量降低较明显,爆速值也下降较多,耐热铵油炸药不适合选取大理石粉作为添加剂。(2)硫酸钠的加入,对铵油炸药的耐热性提高的效果较好,但从爆速的结果看,加入硫酸钠的铵油炸药爆速降低较多,可能会影响着炸药的爆炸威力,因此硫酸钠还不适于做耐热铵油炸药的添加剂。(3)X的加入,对铵油炸药的起始分解温度、外推起始分解温度都有明显提高,在大药量恒温240℃的实验中效果很好;虽然在C80测试中放热量有一点下降,但从爆速的结果看,X的加入对铵油炸药爆速的影响较小,甚至可能会有些提高,从几种实验综合评价,尿素非常适合作为添加剂混入铵油炸药炸药中,用以研发一种耐温型的铵油炸药,供高温矿区使用。(4)从理论计算到实验论证,初步设计出一种耐热铵油炸药的配方为:多孔粒硝酸铵、柴油、X的质量分数比为89.3%:5.7%:5%。(本文来源于《安徽理工大学》期刊2017-06-05)
马文杰,卢奇,石全强,严伟,单以银[5](2017)在《新设计的马氏体耐热钢的组织稳定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冲击、拉伸试验、X射线衍射分析和显微组织观察,研究了在650℃下时效过程中新设计的一种沉淀强化马氏体耐热钢(简称MPHI钢)的力学性能与组织稳定性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新设计的耐热钢在650℃下的高温拉伸性能稳定,当时效时间超过600 h后,其硬度值高于P92钢而硬度的衰减速率低于P92钢。分析认为,MPHI钢微观组织的稳定性对其力学性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来源于《金属热处理》期刊2017年05期)
胡浩,周权,刘帅帅,倪礼忠[6](2017)在《高耐热氧化稳定性硅炔聚合物的制备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二甲基二氯硅烷(Me_2SiCl_2)、叁氯乙烯(HClC=CCl_2)和正丁基锂(n-BuLi)为原料,通过偶联反应及LiAlH_4还原制备主链含有Si—C≡C的硅炔聚合物(PSA)。采用FT-IR和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利用DSC与TGA分别探讨其固化行为及耐热性能;TGA测试表明,PSA树脂具有良好的耐热及热稳定性能,在氮气和空气气氛下T_(d5)(质量损失5%的温度)分别达到617℃和599℃,1 000℃时的质量保留率分别为86.6%和75.6%。通过XRD与Raman研究PSA的陶瓷化性能,陶瓷化性能结果表明,PSA结构中含有C≡C键,在固化过程中交联形成致密的叁维网状结构,赋予PSA优异的耐热性能,且在1 600℃氩气气氛下得到高度结晶的SiC陶瓷。(本文来源于《固体火箭技术》期刊2017年01期)
李志君,王英姑,廖双泉,赵艳芳,于人同[7](2016)在《纳米Al_2O_3对橡胶衬板料硫化特性及耐热稳定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耐磨橡胶衬板使用过程中与矿料的摩擦会导致衬板产生温升,高温长时间作用会使橡胶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从而使衬板的力学性能及耐磨耗性能降低,最终导致衬板的使用寿命不佳。本文采用比表面大且具有较高结构性及活性的γ型纳米Al_2O_3增强天然橡胶(NR)/顺丁橡胶(BR)/炭黑衬板胶料,制备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的耐磨耐热橡胶衬板。研究结果表明,纳米Al_2O_3的加入可以细化分散相硫化胶的相畴;在纳米Al_2O_3的适宜填充质量分数(3%)下,橡胶衬板混炼胶的焦烧时间和正硫化时间延长,且有效提高了橡胶衬板硫化胶的整体交联密度;纳米Al_2O_3通过富集于NR相,达到明显提高NR硫化胶的热降解活化能的目的,使橡胶衬板硫化胶的始降解温度、失重5%时温度、半失重温度及NR降解峰温度分别升高了58.7℃、9.9℃、1.4℃及1.5℃,且在设定的热空气老化条件下有较好的性能保持率;纳米Al_2O_3的填充还可实现对橡胶衬板胶料的优良补强效果及降低橡胶衬板胶的阿克隆磨耗量。(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中国橡胶基础研讨会会议摘要集》期刊2016-11-25)
严珺,韩开震,吴德龙,王利民[8](2016)在《低沾污高耐热稳定性木质素磺酸钠染料分散剂》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造纸废液碱木质素来合成木质素磺酸钠,经过甲醛缩合和无水亚硫酸钠磺化,设置最佳反应比为:水与木质素的质量比为2.5,甲醛与无水亚硫酸钠的摩尔比为1.56,亚硫酸钠的毫摩尔数与木质素的质量比(Na2SO3 mmol∶ligning)为2.88;本反应为常压反应,温度范围为30~100℃,反应时间总长为8 h;通过探究甲醛的用量和无水亚硫酸钠的用量,可以得出最佳产品性能:p H值为10.4,分散力为110.4%,耐热稳定性为4~5级(155℃),沾色性为(棉、涤纶、腈纶)4级,硫酸盐含量为0.36%,钙镁含量为0.021%,铁的含量为0.006%,总还原物含量为2.3%,水不溶物含量为0.078%,水分含量为1.85%,细度为1.2%。(本文来源于《染料与染色》期刊2016年04期)
[9](2016)在《朗盛全新杜力顿体系成就高温耐热稳定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特殊化学品集团朗盛已经开发了针对杜力顿聚酰胺的高科技热稳定体系列XTS3(XTS意为极高耐热温度稳定性)。XTS3主要于电气和电子领域、以汽车油路系统为代表的发动机周边应用。在朗盛现有的XTS1体系的基础上,这一全新体系将PA6和PA66的长期使用耐热温度从60℃提升到200℃。另外,其耐热稳定体系是以无金属无卤化物的有机添加剂体系为基础,而非无机添加剂体系。"对于易受高温负荷影响且与金属部件(本文来源于《汽车零部件》期刊2016年06期)
王晨[10](2016)在《朗盛全新杜力顿体系成就高温耐热稳定性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5月27日,特殊化学品集团朗盛开发成功针对杜力顿聚酰胺的高科技热稳定体系列XTS3(XTS意为极高耐热温度稳定性)。XTS3主要于电气和电子领域、以汽车油路系统为代表的发动机周边应用。在朗盛现有的XTS1体系的基础上,(本文来源于《精细与专用化学品》期刊2016年06期)
耐热稳定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提出了一种新型多尺度碳氮化物强化马氏体耐热钢的组织模型。首先,通过降C和去除Mo、B的成分设计原则,分别抑制M_(23)C_6长大动力学,进而降低其粗化速率;抑制(Fe,Cr)_2Mo型Laves相的形成,进而降低M_2X型Laves相的粗化速率;减少硼化物脆性相的生成等,以优化组织结构。其次,通过改进形变诱导析出+热处理的方法,最终获得尺度主要分布在50nm以下和100~200nm这两个范围内的形状多样的碳氮化物析出相。本工作研制的新型碳氮化物强化马氏体耐热钢由于含有多尺度碳氮化物的不同强化机制,基体位错密度提高,亚晶界强化作用增强。经650℃高温时效1 000h,其马氏体板条未发生明显变化,基体表现出优良的高温稳定性。同时与传统工艺制得的耐热钢相比,其初始强度基本不变,但随着高温时效时间的延长,其硬度降低较小,性能退化缓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耐热稳定性论文参考文献
[1].刘仪,许晓洲,莫松,翟磊,何民辉.含硅氧烷结构聚酰亚胺树脂的耐热稳定性及高温结构演变[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9
[2].张文凤,邹爱成,刘运强,叶东,刘晓刚.新型多尺度碳氮化物强化马氏体耐热钢的稳定性[J].材料导报.2018
[3].张双燕,周洪杰,张振,陈伟.炭化杨木耐热、耐湿及导热稳定性能的研究[J].安徽林业科技.2018
[4].李中南.耐热铵油炸药配方及热稳定性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7
[5].马文杰,卢奇,石全强,严伟,单以银.新设计的马氏体耐热钢的组织稳定性[J].金属热处理.2017
[6].胡浩,周权,刘帅帅,倪礼忠.高耐热氧化稳定性硅炔聚合物的制备与表征[J].固体火箭技术.2017
[7].李志君,王英姑,廖双泉,赵艳芳,于人同.纳米Al_2O_3对橡胶衬板料硫化特性及耐热稳定性能的影响[C].第十二届中国橡胶基础研讨会会议摘要集.2016
[8].严珺,韩开震,吴德龙,王利民.低沾污高耐热稳定性木质素磺酸钠染料分散剂[J].染料与染色.2016
[9]..朗盛全新杜力顿体系成就高温耐热稳定性[J].汽车零部件.2016
[10].王晨.朗盛全新杜力顿体系成就高温耐热稳定性体系[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