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勤
(黑河市第二人民医院黑龙江黑河164300)
【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方法:随机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9例,有效8例,无效3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7例,无效7例,临床总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用
【中图分类号】R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2-0169-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临床内科中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多发性疾病,因为此疾病发病较急,治疗过程无良好适应性,导致患者工作生活出现极为不利影响。普通肝素发生裂解后,会呈现片段状即低分子质量肝素。低分子质量肝素一般应用到血栓性病变的预防治疗中。低分子质量肝素存在较高选择性,抗血栓剂量下,不会影响到凝血时间,整体抗血栓水平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通常较为显著,具有较高安全性,简便性,副作用少。本文选取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析应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在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年龄49~76岁,患者中男33例,女27例,患者在治疗之前均经过肺部造影检查、常规化验检查及其他相关检查等,确证患者的病症属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中肺心病患者29例,肺气肿患者17例,哮喘患者14例。纳入标准(1)患者病情经临床检查已经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2)患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病时间在20年以内;(3)患者年龄在40~80岁之间;(4)患者自愿选择接受药物治疗;(5)排除合并患有其他肺部功能疾病的可能;(6)患者用药期间依从性良好;(7)患者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1)患者病情经临床检查没有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2)患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病时间在20年以上;(3)患者年龄在40岁以下,或在80岁以上;(4)患者不愿选择接受药物治疗;(5)合并患有其他肺部功能疾病;(6)患者用药期间依从性不理想;(7)患者不愿参与研究。两组之间的年龄、性别、病史等情况没有明显的差异。
1.2方法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卧床静养、吸氧以及给予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以及增加血管活性等药物治疗;治疗组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2500U皮下注射,2次/d,两次注射的时间间隔为12小时。
1.3疗效标准在治疗的过程中,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评定按照国际卫生组织对肺部疾病的治疗标准进行,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3中,显效为患者的咳嗽、喘息等病理特征消除,患者的肺部干湿性较好,其心功能提高1级以上;有效为患者的症状有所改善,患者的指标情况具有一定程度的好转;无效为患者在通过治疗之后其症状改善不大,患者的治疗效果不明显,或是治疗之后恶化,情况加重等。
1.4统计学方法在研究中,两组患者的数据统一使用SPSS13.00软件进行处理,使用t检验,患者的对比情况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组显效19例,占63.33%;有效8例,占26.67%;无效3例,占10.00%;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显效6例,占20.00%;有效17例,占56.67%;无效7例,占23.33%;临床总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临床中是因为慢性缺血缺氧,红细胞水平上升,红细胞容积扩大,导致的血液粘稠度提高,从而对血液流变学改变造成一定影响,能够诱发或使得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症状更为严重。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出现肺部感染,会大量产生组胺,血小板呈现高凝状态[1]。而且,因为缺氧和酸中毒作用,血管内皮细胞受到一定损伤,血小板在此情况下极易吸附到血管壁上,并导致血小板存在功能异常变化,聚集能力加强,微血栓形成,出现微循环功能障碍,导致血流速度减缓,血浆出现外渗,血液产生浓缩性,从而产生高粘血症。所以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治疗时,若只采取吸氧、抗感染、扩支气管等常规方法并无较为理想效果,抗凝及抗血栓在整个治疗中具有较为重要作用,且治疗时机越提前效果越理想。
人体一旦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因病情较为顽固,在长时间氧气摄入不足的情况下,CO2潴留会造成血液流变学异常,使得病情向严重化发展[2]。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该病的治愈率不高,目前多以稳定患者的病情为治疗目的,从而以治疗显效和总有效率来判断疗效。在慢性肺病中由于患者的肺部阻塞,因此,患者的血红细胞会在肺部积聚,再加上患者自身具备的呼吸功能,致使病理部位非常容易接触到细菌,对患者的病情会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再者,由于该病患者肺部存在大量释放的组胺,血小板积聚,毛细血管内皮肿胀以及纤维栓子形成,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3]。另外,由于长期的慢性缺氧状态,继发性红细胞增多,从而红细胞的容积增高,使得血液黏稠度增高。血管内皮细胞在缺氧和酸中毒的双重作用下受损,因此,血管壁能够更为容易地吸附血小板而使血小板的正常功能受到影响,聚集性增加,形成微血栓,造成微循环障碍,血液流动减缓,血浆外渗,血液浓缩,出现高黏血症。
低分子肝素钙以出血概率小同时不需要检测凝血指标的特点而广泛用于临床。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首先要确定机体的血液流变学异常,然后通过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来对肺部微循环、肺泡通气、炎症恢复、痰液排除等情况进行改善,达到促进机体恢复的目的。总之,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段立峰.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应用探究.临床医学,2014,34(4):40-41.
[2]吴亚男.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分析.临床医学,2012,32(5):41-42.
[3]吴国林.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观察.中国医药指南,2011,9(8):26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