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现代国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国家,奉天,中国,詹姆斯,盐政,地方主义,能力。
现代国家论文文献综述
赵睿诗[1](2019)在《现代国家政治认同的塑造及其中国场景》一文中研究指出影响现代国家政治认同的要素极为复杂。但从政治系统运转的角度而言,政治意识形态、制度权威和治理绩效,构成了人们对一个政治系统认同与否最重要的叁个维度。同时,现代国家政治认同的叁个维度并非割裂关系,而是呈现相互支撑的关系,有着深刻的内在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强化人们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政治认同,需要从社会主义政治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权威、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成效叁个方面着力推进。(本文来源于《浙江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12期)
陈明明[2](2019)在《现代国家建设视域下统一战线的叁重面相:策略、战略与治道》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形势变化和中心工作的不同,统一战线显现出输赢博弈的政治斗争策略、建立全面支配优势的结构优化战略、现代国家建设杠杆的国家治理之道叁重面相。作为政治斗争策略的统一战线,中心任务是通过对敌我友关系的处理,改变力量对比、赢得生存发展机会。作为结构优化战略的统一战线,通过组织和制度的创新调整,在总体全局的意义上对社会经济政治结构进行重组和优化,成为建设新国家、新政权的战略选择。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现代国家建设中,顺应经济社会多元结构演化趋势,发挥统一战线凝聚社会与国家政治力量的治道价值。由此,统一战线既超越了策略层面的联合斗争意义,也超越了特定时期战略层面的政治结盟视野,越来越显示出集价值理念、组织体制和行动方略为一体的治道意涵。作为现代国家建设治道的统一战线,其基本理念契合现代中国的民族复兴目标,组织体制表达现代中国代表制政府逻辑,行动方略构成现代中国的协商治理机制。统一战线的叁重面相折射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发展的轨迹:无论作为策略还是作为战略都与国运兴衰存在着紧密联系;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从事社会整合与政治整合的综合机制,对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价值和意义。(本文来源于《统一战线学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张继焦,党垒[3](2019)在《中国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下的“一国多族”范式——四论“国家-民族”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民族理论创新要符合国情,把中华民族和国家的整体利益作为看待和分析民族问题的立足点和基本视角。"国家-民族"框架作为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视角,指向中国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下的"一国多族"范式。"国家-民族"共同体是总与分、实与虚两个层面有机统一的系统。在总与分层面,"国家-民族"共同体包括政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生态共同体、社会共同体、文化共同体,这五个共同体共同服务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一体"。该层面主张在现代国家总体框架下推进政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生态共同体、社会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的统一建设。在实与虚层面,构建"国家-民族"共同体既离不开政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生态共同体等实体的物质基础和支撑,也离不开社会共同体、文化共同体等虚体的意识引领和精神凝聚。该层面主张中华人民共和国自上而下的伞式关系权力分配和资源配置,重视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文化精神凝聚力。在中国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下,"国家-民族"共同体建设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目标具有内在一致性。(本文来源于《统一战线学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张文君[4](2019)在《从国家建设规律看国家治理现代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既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发展的历史性成就、显着优势,又提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总体要求,特别是就加强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领导提出要求。为更好学习贯彻落实(本文来源于《北京日报》期刊2019-11-18)
黄谋琛[5](2019)在《新中国70年来现代国家建设的哲学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中国7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现代化国家,取得了伟大成就。从实践看,主要表现在:科技由跟跑向跟踪并向领跑迈进,经济上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面从严治党加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诸方面。从理论看,丰富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叁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新中国70年来现代国家建设的基本经验应包括推动社会革命、勇于自我革命和实现人民利益。(本文来源于《大连干部学刊》期刊2019年11期)
谢矜,谢梦雨,彭睿[6](2019)在《建设世界一流学科 服务现代国家治理——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全球学术顾问委员会2019年会议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就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全面的部署,为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提出了新的历史使命要求。值此之际,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立全球学术顾问委员会(简称"学术顾问委员会"),汇聚国内外既有坚实理论基础又有丰富治理经验的政府部门或国际组织领导人、着名大学或智库机构负责人以及公益形象突出的企业家,为公共管理学科建设服务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实践、推动全球治理变革提供前瞻性、(本文来源于《中国行政管理》期刊2019年11期)
乔镜蜚[7](2019)在《从陌生人社会到现代英国——评詹姆斯·弗农《远方的陌生人:英国是如何成为现代国家的》》一文中研究指出围绕着现代性的含义、现代性与传统之间的关系问题,学术界始终论争不断。美国历史学家詹姆斯·弗农的新着《远方的陌生人:英国是如何成为现代国家的》一书对这个问题作出了新解。作者紧紧围绕"陌生人社会"这个核心概念,为读者展现了陌生人社会是如何促使英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领域实现今日所称的"现代性"的。作者意在通过这样一种分析范式,重新确立起宏观视角在阐释长时段历史中的理论地位,并试图借此向公众传递一种信号:历史学对当代的公众仍具有启迪意义。(本文来源于《公共管理评论》期刊2019年02期)
刘帅[8](2019)在《现代国家形成理论视野下清末奉天盐政改革新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末奉天盐政改革是一场政府强力主导下的复合式制度变革。改革以加强地方政府财政汲取能力为目的,寓民族大义于其中,基本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盐政体系。从现代国家形成理论来看,改革的推行在无形中促进了东北叁省区域一体化进程,构成了"地方主义"的地缘基础,改革后新增的盐税大部分归入奉天当局并投资新政则蕴含了"集中化"的财政构造。因此,改革在本质上体现了现代国家形成中集中化地方主义趋势的萌发。(本文来源于《昆明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王雅婧[9](2019)在《中国共产党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构建的主导者》一文中研究指出嘉宾简介:燕继荣,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常务副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政治学研究基地——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副院长,北京大学国家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联合副主任、秘书长。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4日召开会议,研究坚持和(本文来源于《中国纪检监察报》期刊2019-10-28)
文秋林[10](2019)在《适应现代国家治理的政府会计改革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国家治理兼顾公平与效率,强调责权对等,提倡发挥多元主体的作用;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政府会计作为反映政府执政过程和监督政府理财绩效的会计,深化政府会计改革,可以有效改善政府治理主体效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本文来源于《纳税》期刊2019年30期)
现代国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形势变化和中心工作的不同,统一战线显现出输赢博弈的政治斗争策略、建立全面支配优势的结构优化战略、现代国家建设杠杆的国家治理之道叁重面相。作为政治斗争策略的统一战线,中心任务是通过对敌我友关系的处理,改变力量对比、赢得生存发展机会。作为结构优化战略的统一战线,通过组织和制度的创新调整,在总体全局的意义上对社会经济政治结构进行重组和优化,成为建设新国家、新政权的战略选择。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现代国家建设中,顺应经济社会多元结构演化趋势,发挥统一战线凝聚社会与国家政治力量的治道价值。由此,统一战线既超越了策略层面的联合斗争意义,也超越了特定时期战略层面的政治结盟视野,越来越显示出集价值理念、组织体制和行动方略为一体的治道意涵。作为现代国家建设治道的统一战线,其基本理念契合现代中国的民族复兴目标,组织体制表达现代中国代表制政府逻辑,行动方略构成现代中国的协商治理机制。统一战线的叁重面相折射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发展的轨迹:无论作为策略还是作为战略都与国运兴衰存在着紧密联系;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从事社会整合与政治整合的综合机制,对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价值和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现代国家论文参考文献
[1].赵睿诗.现代国家政治认同的塑造及其中国场景[J].浙江社会科学.2019
[2].陈明明.现代国家建设视域下统一战线的叁重面相:策略、战略与治道[J].统一战线学研究.2019
[3].张继焦,党垒.中国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下的“一国多族”范式——四论“国家-民族”关系[J].统一战线学研究.2019
[4].张文君.从国家建设规律看国家治理现代化[N].北京日报.2019
[5].黄谋琛.新中国70年来现代国家建设的哲学探析[J].大连干部学刊.2019
[6].谢矜,谢梦雨,彭睿.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服务现代国家治理——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全球学术顾问委员会2019年会议综述[J].中国行政管理.2019
[7].乔镜蜚.从陌生人社会到现代英国——评詹姆斯·弗农《远方的陌生人:英国是如何成为现代国家的》[J].公共管理评论.2019
[8].刘帅.现代国家形成理论视野下清末奉天盐政改革新探[J].昆明学院学报.2019
[9].王雅婧.中国共产党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构建的主导者[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9
[10].文秋林.适应现代国家治理的政府会计改革探析[J].纳税.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