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路基堆载预压控制浅谈

市政道路路基堆载预压控制浅谈

董在申

广州市城市建设工程监理公司510060

摘要:道路工程一般主要包括路基和路面两个部分;路面部分都处于地表,且都有明确的设计要求,施工质量易于控制;而路基部分,因地质的复杂性,可能因涉及不同的地质地层,需要采取不同的地基处理方式才能达到设计对路基的要求。地基处理主要达到的目的:第一是提高地基承载力;第二是控制沉降变形;所以地基问题处理的好坏,与工程质量、投资和进度有直接的关系,其重要性尤为突出。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堆载预压;控制措施

由我司承监的海港区块(沙仔岛作业区)沙仔南路工程,道路所处位置基本为池塘、农田,而项目场地内土岩层自上而下依次为人工填土层、第四系海陆交互相沉积层、残积层、白垩系基岩等几大类,路基土层相对复杂,软基特性突出。为保证路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就此对本项目浅谈一些监理过程进行的质量控制。

一、工程概况

沙仔南路为城市次干路,西起现状黄阁大道北,东接虾苗路,呈西东走向,位于黄阁镇的沙仔岛中部。道路全长约1.077Km,红线宽30m,双向4车道。

本项目道路设计在路基方面采取了等载预压法处理,即基部土体固结排水采用竖向与水平向相结合形式,竖向排水体采用塑料排水板,即用插板机将排水板插入软土地基,在上部预压荷载将软土地基中的空隙水由排水板排到上部铺垫的水平向的砂垫层中,再通过埋设砂垫层中的排水盲沟排出路基范围,在堆载和预压期内采用抽水机强制排水,加速软基固结,提高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路基主体填筑,即软基处理面至道路结构基层底部范围的回填采用中细砂回填,分段分层分级堆载进行路基填筑。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沉降、边桩位移的观测,严格控制加载速率。

二、施工工序及监理控制流程

1、堆载预压施工总流程

沿线鱼塘抽水→淤泥开挖清理→回填土方至原地面标高并平整场地→铺设砂垫层与打设塑料排水板→回填加载土方→总等载预压。

2、塑料排水板施工流程

平整场地→铺设砂垫层→测量放样→插板机就位→穿板→插钉→拔管→栽板→移机;

3、水平排水系统施工流程

铺设底层25cm厚中粗砂层→施做纵横向排水盲沟→塑料排水板插入→铺设土工格栅→铺设面层25cm厚中粗砂层;

4、堆载预压施工流程

基床底层顶面清理→堆载层包边土铺设→预压土分层填筑→沉降位移观测→填筑下一层;

三、监理控制要点

(一)施工前期控制

1、设计技术交底和图纸会审;

2、审查承包商资质及人员资格条件;

3、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及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专项施工方案;

4、复核测量放样成果。

(二)施工过程控制

1、塑料排水板施工控制

(1)检查塑料排水板质量证明文件,并按规范要求进行抽检;

(2)检查并记录塑料排水板打设深度、止回长度;

(3)检查并记录板位垂直度和外露长度;

(4)记录检查接长板的接板情况,打设位置和数量;

(5)检查塑料排水板施工标高,其顶端必须高出砂垫层。

2、铺设砂垫层的控制

排水采用砂垫层作为排水路径,按照一定方向将砂料向前平铺,用碾压机具压实,压实度不小于93%,并保证压实后的厚度不小于50㎝。砂垫层采用中粗砂,纵向沿中心线设置一根直径150㎜软式透水管,横向垂直于道路中心线设置碎砾石盲沟。

3、土工格栅铺设的控制

土工格栅采用复合型材料,其各项技术指标及检测试验方法均应符合有关规定。施工时应保证土工格栅的整体性,应在平整好的下承层上按路堤底宽全断面铺设,摊铺时应拉直平顺,紧贴下承层,不使出现扭曲、折皱、重叠。当采用搭接法连接时,搭接长度宜为30~90㎝;土工格栅材料在存放及施工铺设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暴晒或暴露,以免其性能劣化。

4、土方或砂回填质量控制

(1)路基回填应按分段分层的一定顺序施工,每层先按设计要求进行包边土回填并压实,然后再进行中间部分的路基中粗砂的回填。

(2)在路基填筑过程中,检查路基填筑的厚度、含水量、碾压方式及遍数、边坡的线型、临时边沟排水的通畅是否按施工图纸及工艺要求施工。

(3)对于施工作业路段较长的地段或不能同时填筑时,先填筑地段应分层预留台阶,使得每个压实层相互重叠搭接,搭接长度为2m并设内倾2%纵坡。

(4)每道工序完成后,对宽度、厚度、高程、压实度等按规范要求进行检验,合格的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5、沉降观测的控制

(1)观测内容包括土体竖向变形,边桩水平位移。观测点的布置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设置。

(2)堆土期每日观测一次,堆土填至设计高程后,第一个月每3天观测一次,第二、三个月每周观测一次,从第四个月起每15天观测一次,直至预压期结束。

(3)观测时如发现沉降和边桩移位过快,应停止回填,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6、堆载预压及卸载控制

(1)堆载预压应考虑分区施工,根据区域段落堆载工作量,合理安排机械运送堆载料,堆载采用挖掘机倒料,推土机分层加载。

(2)堆载路基围边宽度及坡度要保证,其宽度不得小于1m,坡度不得小于1:1.5,防止堆载土侧向压力过大造成垮塌。靠近围边施工时机械要轻放慢推,防止操作不当破坏围边。

(3)分层堆载时,应逐层检测堆载材料干密度,以便确定堆载高度;检测时取点要均布,确保路基载重均匀。

(4)堆载时要进行沉降及位移观测,当垂直沉降大于10㎜/d或水平位移大于5㎜/d时立即停止堆载,并继续进行观测,当沉降及位移在要求内时,方可继续进行堆载。

(5)堆载高度达到设计要求后,预压时间不少于6个月,一般当沉降速率为连续6天内沉降速率小于1㎜/d时,边桩侧向变形小于0.5㎜/d,可考虑卸载。

(6)预压路基回弹完毕后,应对预压的地基进行原位十字板剪切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以及现场荷载试验,试验总数量不应少于3点/10000m2。

四、监理工作措施

1、事前控制

(1)审查施工单位资质及施工人员素质

(2)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3)对工程所需原材料质量控制

(4)施工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

(5)土方工程施工前,检查降水、排水措施,正常运转时方可开始施工。

下转第197页

标签:;  ;  ;  

市政道路路基堆载预压控制浅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