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调控元件论文_宋志琦,徐艳峰,邓巍,于品,屈亚锦

导读:本文包含了表达调控元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元件,芽孢,低氧,基因,转录,枯草,杆菌。

表达调控元件论文文献综述

宋志琦,徐艳峰,邓巍,于品,屈亚锦[1](2019)在《锂元素对抑制元件沉默性转录因子表达的调控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抑制元件沉默性转录因子(REST)在大脑内的正常表达对于健康老年人至关重要,而在阿尔兹海默病和朊病毒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中REST的表达受到抑制。特异性促进REST在神经元中的表达可能具有潜在的神经保护作用。本研究旨在分析锂元素对REST表达的影响和潜在的调控机制。(方法)①Pr P106-126毒性多肽孵育原代皮质神经元,收集并分离细胞的胞浆和胞核,分析REST在亚细胞结构中的表达和定位;②在以上环境中加入氯化锂(Li Cl),通过免疫荧光分析氯化锂对REST细胞定位的影响;③用含有锂元素的不同化合物或GSK3β特异性抑制剂孵育原代皮质神经元,检验氯化锂(Li Cl)是否为REST的特异性调节剂;④在原代皮质神经元中干扰REST,再分析Li Cl的孵育是否会缓解REST干扰导致的下游调控蛋白的抑制。(结果)结果表明:①锂元素促进REST的核转移;②锂元素特异性促进REST表达;③锂元素恢复REST干扰引起的下游靶蛋白表达紊乱。(结论)结果提示,锂元素可以特异性缓解毒性多肽对REST1的抑制作用,促进REST表达及核转移,为靶向REST治疗相关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理论基础和科研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二十五次学术交流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兽医病理学家第四次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07-27)

李小芳[2](2019)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抑制元件1沉默转录因子(REST)调控KCa3.1表达机制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中电导钙激活钾离子通道(KCa3.1)在宫颈组织中的表达上调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及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探讨抑制元件l沉默转录因子(repressor element 1silencing transcription factor,REST)又称为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neuron restrictive silencing factor,NRSF)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及其对中电导钙激活钾离子通道(KCa3.1)的影响,初步研究宫颈鳞状细胞癌中KCa3.1上调机制。方法:通过查阅整理数据库(NCBI、UCSC、Bio GPS)了解REST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REST在不同组织以及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通过收集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的方法检测不同组织中REST与KCa3.1的mRNA表达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不同组织中REST蛋白的表达水平。使用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和定量PCR方法检测REST是否能在KCa3.1启动子区抑制元件1(Repressor Element l,RE1)位点处富集以及相应的程度。结果:通过分析整理数据库发现REST在分化成熟的神经组织中低表达,在正常非神经组织中高表达,在正常的宫颈组织中REST的表达较高。qRT-PCR检测发现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宫颈组织中REST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6±0.06、0.89±0.13、1.00±0.12;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RESTmRNA相对表达量较癌旁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分别下降48%、54%。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宫颈组织中KCa3.1mRNA表达量分别为2.14±0.35、1.18±0.21、1.00±0.13;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KCa3.1mRNA表达量较癌旁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分别上升81%、114%。RESTmRNA表达量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较癌旁组织及正常宫颈组织明显降低(P<0.05),KCa3.1mRNA表达量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较癌旁组织及正常宫颈组织明显增加(P<0.05)。免疫组织化学发现在细胞浆与细胞核处均能观察到REST蛋白阳性反应,在正常宫颈组织中均检测到REST蛋白不同程度的表达,阳性率为100%,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REST蛋白的阳性率为40%,REST蛋白表达量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较正常宫颈组织明显降低(P<0.05)。ChIP-qPCR发现REST能结合在KCa3.1启动子区RE1位点处,REST在正常宫颈组织、癌旁组织、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RE1位点处的富集量分别为0.41±0.03、0.36±0.041、0.16±0.008;REST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富集量相比正常宫颈组织下降了约60.1%,相比癌旁组织下降了约56%。REST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富集的量要显着低于正常宫颈组织和癌旁组织(P<0.05)。结论: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REST的表达较正常宫颈组织及癌旁组织均有明显降低,REST可以通过与KCa3.1启动子RE1位点处结合负调控KCa3.1表达。前期研究结果显示KCa3.1在宫颈癌中表达量上升,促进宫颈癌细胞生长,增加宫颈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因此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REST表达下调导致其对KCa3.1基因表达的抑制减弱,导致KCa3.1基因表达量上升,增强KCa3.1钾离子通道的活性,促进宫颈鳞状细胞癌细胞生长、侵袭和转移。(本文来源于《西南医科大学》期刊2019-05-01)

应燕玲,洪小珍,何吉,朱发明[3](2018)在《中国人群中ABO基因1号内含子红系特异性调控元件对抗原差异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ABO血型系统在输血和器官移植方面至关重要。研究发现在ABO基因的1号内含子中存在一个红细胞特异性调节元件(+5.8-kb),该调控元件核心区的突变直接影响ABO抗原的表达。中国人群中ABO亚型的比例较高,通常由编码区碱基突变引起,在仍有相当一部分ABO变异型在其编码区、侧翼区和两端非编码调控区未能检测到与酶活性相关的变异点,对于该类亚型个体中+5.8-kb区域的功能的信息很少。研究目的:研究+5.8-kb区新突变对ABO亚型抗原差异表达的潜在机制。材料和方法:PCR直接扩增覆盖+5.8-kb区域的部分1号内含子和ABO启动子片段,并设计携带双酶切位点。PCR产物直接测序,分析基因序列上突变。通过TOPOTA克隆获得新突变单倍体。通过双核苷酸内切酶和连接酶将ABO启动子和+5.8kb调节元件分别克隆到基础荧光素酶报告质粒中,获得包含调控元件和启动子的重组报告质粒。然后将重组质粒和pRL-SV40海肾荧光素酶报告载体瞬时转染到K562细胞中,48小时后使用96微孔板发光检测仪获取荧光素酶信号。结果:中国人群中,未发现5.8kb区域的完全丢失。在具有B亚型的叁个个体中发现了位于RUNXI结合位点的新突变+5904 C>T。成功构建了重组火萤光素酶报告系统,以正常ABO*B.01为对照,重组质粒中包含突变的调控元件+5.8kb位点和ABO启动子。转染实验证明RUNX1结合位点的新点突变降低了启动子活性。结论:本研究表明,中国人群众中目前未发现5.8kb区域的完全丢失,发现一个新的特有突变+5904C>T。该突变可以降低ABO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导致B抗原表达降低。(本文来源于《浙江省免疫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8-11-16)

赖先军[4](2018)在《玉米、高粱和谷子基因表达和调控元件以及人工选择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了解由共同祖先分化而来的各个物种间的遗传差异是研究物种进化、遗传育种等方面生物学问题的重要途径。随着遗传数据资源的日益丰富,近源物种间大量存在的遗传分化和功能变异及其对表型的影响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虽然容易观测物种间表型特征差异,但目前仍很难断定物种进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遗传变异在多大程度上如何影响着物种的分化及表型变异。本研究以遗传信息丰富的禾本科作物为研究对象,从比较转录组和比较共表达网络的角度分析了玉米和高粱两个近源物种间不同组织类型和发育阶段的基因表达、转录调控模式;并深入比较分析了玉米、高粱和谷子间单一组织叶片中一系列连续时间点上的节律基因的表达模式和转录调控规律,在分子水平上初步了解了物种间基因表达和转录调控过程的保守性与差异性;以及通过不同驯化阶段中的并行驯化基因的比较研究揭示了在作物驯化过程中近源物种间控制驯化性状基因的非并行选择模式;最后通过群体比较分析以及开发新算法更有效地对群体间非冗余转座子(NRTE)插入位点多态性以及物种间保守非编码序列(CNS)进行了鉴定,并分析了这些调控元件对于基因表达的影响。这些跨物种的基因表达调控和驯化选择方面的比较分析对于追溯物种起源、推断其进化历程以及揭示其环境适应机制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特定作物的表型数据,这些比较分析将会为作物的分子育种以及培育高质量农艺性状的农作物品种提供重要的信息。具体结果如下。(1)玉米和高粱组织间基因表达模式的比较分析。本研究首先整合包括叶片、花器官和种子等多个发育阶段和组织器官在内的60个玉米组织和40个高粱组织的转录组测序数据,在转录组水平上比较了两个物种多个生长发育阶段的组织器官的基因表达规律。基于共表达基因网络的构建,鉴定了两个物种中表达水平保守的共线性基因集,挖掘了与组织器官相关的基因特异表达模块并进行了基因功能注释和富集。比较两个物种间基因网络,以直系同源共线性基因为基础,利用一个物种的基因聚类信息将另一物种的基因模块划分为多个基因功能更分化的亚模块,从而进行更为精确的基因功能预测和基因调控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在通过基因共表达网络得到的基因模块中,基因的表达在玉米和高粱中均具有组织特异性,且两物种间大约30%的共线性基因表现出一致表达模式。同时,通过玉米和高粱间基因共表达网络的比较,鉴定到多个保守的基因表达模块及其保守的转录调控关系。本研究还发现在玉米亚基因组间有48.5%的双拷贝基因具有相同的基因表达模式,且显着富集在相同的基因共表达模块中。直系同源共线性基因及玉米亚基因组旁系同源基因间表达模式具有较高的保守性,这些基因网络中保守的基因与基因间的调控关系将为其它物种复杂的功能基因组和基因翻译提供初始框架,所鉴定的组织特异性和相同表达模式基因的功能特征将为传统的基因功能富集研究提供新的视角。(2)玉米、高粱和谷子节律基因表达模式的比较分析。生物钟是决定生物各种生理活动周期性波动的核心驱动力,这种内在的节律使生物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如昼夜交替和四季的变化。本研究开展了72个小时内每间隔3小时连续植物叶片取样并进行转录组测序,对高粱、玉米和谷子叁个物种中基因的昼夜节律表达规律进行了比较,并根据叁个物种间生物节律调控基因一致的表达模式,挖掘了近源物种中节律基因启动子中共同的保守转录调控元件。结果表明,高粱、玉米和谷子间大约1/3基因的表达呈现出一致的昼夜节律且叁个物种在夜间基因表达的数量均多于白天,各物种中共线性节律基因峰值表达均在黎明和黄昏时段数量最多。利用K-means方法的基因聚类,共聚类到16个基因模块代表了所有的节律基因在24小时周期内表达模式,并发现那些与糖和淀粉合成相关的节律基因的表达峰值出现在夜间,而光合作用相关基因的表达峰值出现在日出以后。结合叁个物种间节律基因表达的基本规律,本研究利用CMH检验搜寻了每个模块中基因启动子区域的转录调控元件,并鉴定到大量长度为6-8 bp的转录调控元件,其中包含两个与傍晚基因相关的调控元件CBS和EE均显着富集在黄昏时分峰值表达的基因模块中。本研究通过对高粱、玉米的谷子中共线性基因的昼夜节律研究,发现近源物种间昼夜节律基因的表达和调控都趋于保守,而那些在某个物种中表现出不同表达模式的共线性基因可能与其生长环境或外界刺激相关。本研究结果为揭示与许多重要性状相关的生物节律基因的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3)玉米和高粱表型并行选择背后的分子机制的比较分析。除了存在基因表达与转录调控序列上的遗传变异,物种间基因结构与功能的分化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遗传漂变或稳定选择作用的影响,比如现代作物中的优良性状往往与长期驯化过程的人工选择有关。人类活动的干预使得野生的禾本科植物逐渐演化出符合人类生产活动和食物需求的有利性状,并且这些人类需求导致了不同的物种中出现了相同的驯化表型特征。分子水平上,物种间这种并行的表型变异既可能是物种间的直系同源基因受到相同选择的结果,也有可能由于非同源基因受到相似的外界环境影响发生序列或功能上的变异达到异曲同工的作用。为探索驯化表型相关的人工选择作用在禾本科作物的直系同源基因的频率,本研究基于玉米和高粱两个物种的野生种、地方种和改良种群体材料的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搜寻和鉴定了各个物种中在驯化和改良阶段受到人工选择的候选基因,并进一步统计分析了两个物种间受到并行选择作用的基因。玉米和高粱中鉴定到的受到并行选择的候选基因中包含了多个已知的通过传统QTL作图等方法鉴定到的“经典”驯化相关基因。然而,在整体水平上,两个物种间受到并行选择的基因总数在统计学上并没有显着富集。另外,比较研究发现两个物种间保守的直系同源基因相对于非直系同源基因来说更有可能成为驯化选择作用的对象,且在玉米的两个亚基因组间同样也鉴定到了具有偏好性的基因驯化选择信号。本研究表明,虽然在两个物种的驯化和改良过程中有少数的控制驯化性状的主效基因在物种间受到并行选择,两个物种间受到驯化选择的基因并没有出现大显着的重合,推测这些表型性状可能由多个微效基因控制,它们以各自相对独立的不同的基因变异塑造出适合人类需要的多种相似表型。(4)基因表达调控元件的鉴定。保守非编码序列由于其极为特殊的转录调控时空模式及其对基因表达的重要调控作用受到广泛关注。为了克服目前现有CNS鉴定方法下序列长度远大于已知的转录调控结合位点序列长度这一局限,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名为STAG-CNS的软件来鉴定物种间保守直系同源基因间启动子区域的CNS,该方法可以整合两个及以上物种间保守的直系同源基因的启动子序列数据,在最多六个物种中鉴定到了最短9 bp的保守非编码序列且假阳性鉴定率小于5%。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了玉米亚基因组基因去功能化相关的基因调控区域CNS丢失特征与基因表达水平关系,发现在亚基因组水平上基因转录调控区域中鉴定到的CNS越少,该基因的表达水平越低,在越复杂的多种细胞类型的组织结构中这种偏倚性表现越明显。本研究表明CNS的丢失直接导致该基因缺失转录起始调控位点造成表达抑制,CNS丢失对基因表达的调控是减少表达基因的数量而非降低其表达量。同时,为了研究转座子插入多态性对于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及其在作物环境适应性中的作用,本研究使用83个玉米自交系产生的重测序数据进行了玉米非冗余转座子的鉴定,共发现274408个NRTE插入位点。群体关联分析表明48个NRTE插入或缺失与开花时间相关且影响其相邻基因的表达。因此,NRTE插入可能在创造基因调控的变异从而使玉米能够快速适应不同的环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在物种间鉴定CNS序列以及在群体间鉴定NRTE元件进一步对基因转录调控序列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在研究物种表型分化及环境适应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邓怡[5](2018)在《普鲁兰酶基因在重组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表达调控元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长野芽孢杆菌(Bacillus naganoensis)来源的普鲁兰酶能够专一性水解支链淀粉的α-1,6-糖苷键,并且酶学性质优异,契合淀粉糖化工艺中的生产要求,具有较高的工业应用价值。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是具有包括安全性高、蛋白分泌系统完善、培养条件简单等优势在内的表达系统。因此,实现普鲁兰酶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高效表达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应用前景。本研究通过优化表达调控元件,分别对B.subtilis WB600和B.subtilis WB800的组成型及诱导型表达系统进行重组。探究了启动子串联,调控蛋白基因的添加和5’-UTR序列的优化对长野芽孢杆菌普鲁兰酶胞外表达量的影响,并对具有较大潜力的诱导型重组菌株进行了诱导条件的优化,不仅提高了普鲁兰酶的胞外表达水平,也为构建重组枯草芽孢杆菌表达系统提供了思路和借鉴。主要内容如下:(1)依次构建含有1至4个组成型启动子P_(43)的片段,获得重组表达载体pMA0911-P_(43)-pul、pMA0911-P_(43)(D)-pul、pMA0911-P_(43)(T)-pul和pMA0911-P_(43)(F)-pul。分别在各重组B.subtilis WB600和B.subtilis WB800中评价了外源蛋白普鲁兰酶的表达情况。其中,重组菌B.subtilis WB600/pMA0911-P_(43)-pul酶活力最高,达15.1 U·mL~(-1)。(2)从含有诱导型启动子P_(sacB)的表达载体pMA0911-P_(sacB)-pul出发,依次向该载体中引入基因degQ,degU及degS。在重组B.subtilis WB800中,degQ展现出了对普鲁兰酶表达的正调控效果,将酶活力由4.5 U·mL~(-1)提高至7.2 U·mL~(-1);并且当degQ基因插入位点靠近启动子P_(sacB)后,胞外酶活力进一步提高至12.1 U·mL~(-1),是出发菌株B.subtilis WB800/pMA0911-P_(sacB)-pul普鲁兰酶活力的2.7倍。(3)理性设计mRNA 5’-UTR序列,进一步改造诱导型表达载体pMA0911-P_(sacB)-pul-degQ(N),获得4株不同5’-UTR序列的重组菌。其中,B.subtilis WB800/pMA0911-P_(sacB)-pul-R4的普鲁兰酶活力达16.8 U·mL~(-1),是未优化5’-UTR序列的对照组菌株B.subtilis WB800/pMA0911-P_(sacB)-pul-degQ(N)酶活力的1.4倍,是出发菌株B.subtilis WB800/pMA0911-P_(sacB)-pul酶活力的3.7倍。(4)对引入基因degQ,并且优化5’-UTR序列后的重组菌B.subtilis WB800/pMA0911-P_(sacB)-pul-R4进行诱导培养条件优化。在诱导前培养9 h后,加入终浓度为5%的蔗糖,最终普鲁兰酶活力能够达到28.7 U·mL~(-1),是出发菌株B.subtilis WB800/pMA0911-P_(sacB)-pul普鲁兰酶活力的6.4倍。(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8-06-01)

张云霄[6](2017)在《海藻糖合酶在枯草芽孢杆菌中异源表达,调控元件的适配及发酵条件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的增加,生产食品工业重要配料海藻糖所必需的海藻糖合酶(trehalose synthase,E.C.5.4.99.16)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是安全分泌表达外源蛋白的宿主菌。然而,大部分的外源蛋白在B.subtilis表达系统中的分泌量都是非常低的,理论上蛋白质从生产到转运每一步都有可能是得率不理想的原因,本研究从调控元件启动子和信号肽的适配及发酵条件的优化两方面入手以期提高外源蛋白的分泌效率。通过基因工程的手段,将来源于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 Qlu3)的海藻糖合酶基因序列(tres)与B.subtilis Sec分泌途径中的SP_(NprE)信号肽基因序列构建到B.subtilis表达载体pHT01上,成功构建B.subtilis信号肽筛选载体。同时用一种半理性分析方法筛选出另外6种Sec途径信号肽,SP_(AprE)、SP_(amyE)、SP_(wapA)、SP_(SacB)、SP_(vpr)和SP_(yvg O),替换到构建好的信号肽筛选载体中。利用电转化的方法转入到B.subtilis蛋白酶缺陷型菌株WB800N中,通过HPLC对重组菌发酵液上清进行检测,筛选到一种引导海藻糖合酶较高效分泌的信号肽SP_(NprE),胞外酶活为14.5 U/mL。之后选择较强的启动子P_(aprE)来控制tres的转录,胞外酶活提高0.7倍,为24.8 U/mL。对摇瓶发酵产海藻糖合酶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以TB培养基为发酵培养基,对发酵时间以及培养基中碳源,氮源,金属离子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37℃培养48 h后胞外海藻糖合酶酶活力达到25.8 U/mL。以20 g/L可溶性淀粉替代TB培养基中原有的甘油,以20 g/L的酵母浸粉作为培养基中的氮源,酶活力可达29.8 U/mL。而1 mmol/L的Mg~(2+)添加能进一步提高海藻糖合酶的酶活,达到30.7 U/mL。(本文来源于《齐鲁工业大学》期刊2017-05-12)

马春路[7](2016)在《产3-羟基丙酸肺炎克雷伯氏菌基因表达调控元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3-羟基丙酸(3-HP)作为重要的平台化合物,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Klebsiella pneumoniae因其较高的甘油耐受性、较强的甘油代谢能力、发酵周期短等特点成为利用甘油生物法生产3-HP的优势宿主菌。但由于可用启动子相对较少,且少数已知可用的启动子转录活性相对较弱,造成3-HP的生产过程转化率较低。本研究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通过构建K. pneumoniae高效表达系统,对K. pneumoniae甘油代谢途径进行改造,实现3-HP的高产。1、选择K. pneumoniae中13个生长代谢必需基因的启动子构建组成型启动子库,利用GFP报告系统对启动子进行筛选,获得了具有较高转录活性的组成型启动子Pkan,该表达系统无需加入诱导剂即可实现相对恒定的高效表达,其转录活性约为K. pneumoniae常用表达系统pET-pk的1.7倍,且对菌体的生长代谢影响较小,可用于构建K. pneumoniae高效组成型表达系统。2、为提高3-HP产量,利用Pkan过表达来自Escherichia coli醛脱氢酶基因aldH,构建的重组菌可实现甘油到.3-HP的高效转化。重组菌的摇瓶发酵数据表明,3-HP产量为0.47g/L,与野生菌相比提高了89.5%,与具有相同代谢负荷的空质粒对照菌相比增加了238%。上罐发酵实验,目的产物的产量为15.28g/L,甘油转化率达13.02%,时空产率为0.57 g·L-·h-1。3、为提高启动子的转录活性,对tac启动子核心序列进行串联获得复合启动子。利用此表达系统过表达醛脱氢酶基因puuC,构建的重组菌可实现3-HP的高产。重组菌摇瓶发酵结果表明重组菌K.p(pETP3core-tac-puuC)、K. p(pETP5core-tac-puuC)的3-HP产量分别为2.88g/L、3.10g/L。上罐发酵结果表明,3-HP的终产量分别为99.8 g/L81.4g/L;甘油转化率分别是87.7%,69.3%;时空产率分别为1.04g·L-1·h-1,1.36g·L-1·h-1。重组菌K.p(pETP3core-tac-puuC)的3-HP产量为目前报道最高,且在发酵结束时,乳酸的产量接近0g/L,这对于3-HP的实际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6-05-30)

苑爱云,刘秋燕,李小平,侯梅[8](2016)在《磷酸化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对持续惊厥后海马细胞凋亡调控基因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外源性磷酸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 CREB)抗体对惊厥持续状态(SC)后海马细胞凋亡调控基因Bcl-2和c-Jun表达的影响,探讨p CREB在惊厥性脑损伤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成年Wistar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n=24)和惊厥持续状态组(SC组,n=24)。SC组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腹腔注射诱发SC模型。两组均根据脑室注射内容分为无注射组、生理盐水注射组(NS组)和抗p CREB注射组(抗p CREB组)3个亚组,每个亚组8只。注射后6 h处死动物。取双侧海马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ISH)观察Bcl-2蛋白/m RNA、c-Jun蛋白/m RNA的分布,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NC组中,3个亚组注射侧Bcl-2蛋白/m RNA表达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SC组中抗p CREB组低于无注射组和NS组(P<0.05)。NC组和SC组中,3个亚组注射侧c-Jun蛋白/m RNA表达均有非常高度显着性差异(P<0.001),NS组和抗p CREB组c-Jun蛋白/m RNA表达高于无注射组(P<0.05),抗p CREB组高于NS组(P<0.05)。结论 SC后脑室内注射外源性抗p CREB抗体可下调SC后海马Bcl-2蛋白/m RNA表达,上调c-Jun蛋白/m RNA表达。(本文来源于《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期刊2016年02期)

张军峰,史利利,张力,赵朝华,杨蓬勃[9](2015)在《低氧反应元件介导的低氧调控的神经营养因子-3表达上调减少低氧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中观察低氧反应元件(HRE)介导的神经营养因子-3(NT-3)对低氧反应性表达上调及其对低氧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将5拷贝HRE(5HRE)和NT-3克隆入反转录病毒载体中构建HRE介导的低氧调控表达载体,并转导入PC12细胞,ELISA法检测NT-3的表达和分泌,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和Caspase-3激活情况。结果成功构建重组反转录病毒载体,并将外源基因转导入PC12细胞中(PC12-NT3-EGFP、PC12-5HRE-NT3-EGFP和PC12-5HRE-EGFP)。在正常条件培养下,PC12-5HRE-NT3-EGFP细胞中NT-3表达水平较低,但在低氧处理后,NT-3表达明显升高(n=3,P<0.05)。在低氧处理后,与PC12细胞组相比,PC12-5HRE-NT3-EGFP组中细胞凋亡明显减少(n=3,P<0.05),且p38 MAPK和Caspase-3磷酸化也明显减少(n=3,P<0.05)。结论在PC12细胞中HRE介导的低氧反应性调控NT-3的表达上调可以对PC12细胞产生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解剖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刘芳,刘睿洋,彭烨,官春云[10](2015)在《甘蓝型油菜BnFAD2-C1基因全长序列的克隆、表达及转录调控元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FAD2)是控制植物体中油酸含量的关键基因,在甘蓝型油菜中有4个FAD2基因的拷贝,分别定位在A1、C1、A5、C5染色体上。本文克隆了1个FAD2拷贝基因,依据油菜基因组数据库信息,将其定位到C1染色体上,命名为Bn FAD2-C1,其开放阅读框为1155 bp。采用RACE(rapid-amplification of c DNA ends)技术获得了175 bp的5?UTR序列和212 bp的3?UTR序列。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发现,Bn FAD2-C1在根、花和角果皮中仅保持本底水平的表达,在种子发育中期呈现高效表达,具有种子特异性诱导表达的特征。根据甘蓝和油菜基因组数据库信息,同源克隆到Bn FAD2-C1基因的启动子(promoter)和内含子(intron)序列,并通过PLACE和Plant CARE网站分析,初步预测到调控该基因转录的潜在顺式作用元件。通过茉莉酸诱导处理,Bn FAD2-C1基因表达量发生变化,推断茉莉酸在Bn FAD2-C1基因的表达过程中可能发挥一定的调控作用。(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15年11期)

表达调控元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中电导钙激活钾离子通道(KCa3.1)在宫颈组织中的表达上调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及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探讨抑制元件l沉默转录因子(repressor element 1silencing transcription factor,REST)又称为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neuron restrictive silencing factor,NRSF)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及其对中电导钙激活钾离子通道(KCa3.1)的影响,初步研究宫颈鳞状细胞癌中KCa3.1上调机制。方法:通过查阅整理数据库(NCBI、UCSC、Bio GPS)了解REST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REST在不同组织以及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通过收集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的方法检测不同组织中REST与KCa3.1的mRNA表达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不同组织中REST蛋白的表达水平。使用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和定量PCR方法检测REST是否能在KCa3.1启动子区抑制元件1(Repressor Element l,RE1)位点处富集以及相应的程度。结果:通过分析整理数据库发现REST在分化成熟的神经组织中低表达,在正常非神经组织中高表达,在正常的宫颈组织中REST的表达较高。qRT-PCR检测发现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宫颈组织中REST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6±0.06、0.89±0.13、1.00±0.12;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RESTmRNA相对表达量较癌旁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分别下降48%、54%。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宫颈组织中KCa3.1mRNA表达量分别为2.14±0.35、1.18±0.21、1.00±0.13;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KCa3.1mRNA表达量较癌旁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分别上升81%、114%。RESTmRNA表达量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较癌旁组织及正常宫颈组织明显降低(P<0.05),KCa3.1mRNA表达量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较癌旁组织及正常宫颈组织明显增加(P<0.05)。免疫组织化学发现在细胞浆与细胞核处均能观察到REST蛋白阳性反应,在正常宫颈组织中均检测到REST蛋白不同程度的表达,阳性率为100%,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REST蛋白的阳性率为40%,REST蛋白表达量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较正常宫颈组织明显降低(P<0.05)。ChIP-qPCR发现REST能结合在KCa3.1启动子区RE1位点处,REST在正常宫颈组织、癌旁组织、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RE1位点处的富集量分别为0.41±0.03、0.36±0.041、0.16±0.008;REST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富集量相比正常宫颈组织下降了约60.1%,相比癌旁组织下降了约56%。REST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富集的量要显着低于正常宫颈组织和癌旁组织(P<0.05)。结论: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REST的表达较正常宫颈组织及癌旁组织均有明显降低,REST可以通过与KCa3.1启动子RE1位点处结合负调控KCa3.1表达。前期研究结果显示KCa3.1在宫颈癌中表达量上升,促进宫颈癌细胞生长,增加宫颈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因此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REST表达下调导致其对KCa3.1基因表达的抑制减弱,导致KCa3.1基因表达量上升,增强KCa3.1钾离子通道的活性,促进宫颈鳞状细胞癌细胞生长、侵袭和转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表达调控元件论文参考文献

[1].宋志琦,徐艳峰,邓巍,于品,屈亚锦.锂元素对抑制元件沉默性转录因子表达的调控机制[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二十五次学术交流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兽医病理学家第四次研讨会论文集.2019

[2].李小芳.宫颈鳞状细胞癌中抑制元件1沉默转录因子(REST)调控KCa3.1表达机制初步研究[D].西南医科大学.2019

[3].应燕玲,洪小珍,何吉,朱发明.中国人群中ABO基因1号内含子红系特异性调控元件对抗原差异表达的影响[C].浙江省免疫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18

[4].赖先军.玉米、高粱和谷子基因表达和调控元件以及人工选择的比较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8

[5].邓怡.普鲁兰酶基因在重组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表达调控元件优化[D].江南大学.2018

[6].张云霄.海藻糖合酶在枯草芽孢杆菌中异源表达,调控元件的适配及发酵条件的优化[D].齐鲁工业大学.2017

[7].马春路.产3-羟基丙酸肺炎克雷伯氏菌基因表达调控元件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

[8].苑爱云,刘秋燕,李小平,侯梅.磷酸化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对持续惊厥后海马细胞凋亡调控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

[9].张军峰,史利利,张力,赵朝华,杨蓬勃.低氧反应元件介导的低氧调控的神经营养因子-3表达上调减少低氧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J].解剖学报.2015

[10].刘芳,刘睿洋,彭烨,官春云.甘蓝型油菜BnFAD2-C1基因全长序列的克隆、表达及转录调控元件分析[J].作物学报.2015

论文知识图

质粒图谱ID4基因启动子及上游表达调控元件ID4基因启动子及表达调控元件-...ID4基因5′侧翼区启动子结构3.13Gm£w70/7不同长度的启动...一14不同DMPI基因启动子片段在不同细胞...

标签:;  ;  ;  ;  ;  ;  ;  

表达调控元件论文_宋志琦,徐艳峰,邓巍,于品,屈亚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