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的点滴尝试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的点滴尝试

孟庆柱(锦州市太和区职业教育中心辽宁锦州121000)

摘要:职业教育远不同于应试教育,职业教育要求语文课教学更应该切近社会,更能激发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目前我国许多中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基本上还在套用普通高中语文教学模式,与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相脱节。我认为中职语文教学的改革迫在眉睫,教学改革关键是坚持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专业和就业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个体差异,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写作水平,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堂教学分层次教学点拨引导因材施教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中的一门文化基础课——语文课,应该说在整个中职学校的学科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是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课程之一,是具有基础工具性质的课程,它既是一门基础课,也是一门工具课,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可是,中职学生学习基础薄弱,水平参差不齐,他们中有的只有小学文化,有的初中未毕业,有的学生即使初中毕业,但成绩也很不理想,学生在思想上放弃,产生了语文课无用论。原有的中职语文课教材又多沿袭普通高中的教材体系,内容过深,中职的学生学这样的课程难度很大,他们也不太可能接受或学懂。在职教事业大发展的今天,改革中职语文教学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迫在眉睫。对于改进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堂教学,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新课程、新理念要求我们带领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要从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为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这就决定了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改变了教师的权威地位,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教师要努力适应这种角色的转变,善于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安全、积极、愉悦的课堂氛围,给学生成功、快乐、友爱的享受。

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积极营造一种以真诚接受和理解为特征的课堂心理气氛,使学生自由表达、自由参与,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重视并满足他们的参与意识,他们就会以积极合作的态度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其主体作用。

比如职校语文应用文教学内容之一的《合同》,如果单一地对学生进行书本知识的理论教学进而进行习作,不仅课堂氛围沉闷,教学效果也可想而知,而通过创设情境之后,其结果则大不相同。本人在教学中曾尝试让旅服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拟订一份《旅服合同》,每组四位同学,2人作为旅行社代表与另2位所谓的游客方代表进行协商拟订,共同完成作业,并且各组所创设的情境毫无雷同,学生在拟订的过程中对于合同的性质、格式、写法、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有了全面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多媒体对各组的作业以及规范的《旅服合同》体例进行展示。通过学生的互评、教师的因势评析,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有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实践了教学的专业化,事半而功倍。

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

针对中职生大多数语文素质较低的特点,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设定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控制好难易程度,循序渐进,切忌好高鹜远。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重点进行字、词、句、文的认、释、读、写,在此基础上适当进行能力训练和提高,不能把对普通高中生的能力要求套用在中职生的身上。

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认为读书才是当官耀祖的唯一“正道”,因此,使得职高生基本上都是在普高里“有问题”的学生,他们普遍存在“基础差、能力差”的现象,更麻烦的是程度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中如果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必然会使一部分学生“吃不饱”或者“吃不了”,也就达不到我们的预期目的,完不成教学任务,而进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也就成为必然。要根据学生实际,分不同的层次,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我们教师要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专业,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来根据不同的学生上课。全校对于语文课的要求,不能简单地统一趋同,在对教师和学生的考核中不应该只看“教过”了或“学过”了什么,更重要的是看“教懂”了什么或“学得”了什么,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真正把分层教学、分类指导落在实处。

三、重在启发,贵在引导

新课程要求教师以爱为本,多一点尊重和信任,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创新,从而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尊重和信任是沟通师生关系的桥梁,爱心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允许学生在思想、感情和行为中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给他们提供更大的独立活动空间。

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性,重在启发,贵在引导,妙在点拨,巧在如何帮助学生设计正确的学习线路、选择正确的状态,让学生有自己的空间探究、合作、体验、创造,完成教学活动。但由于学生本身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应在内容安排、目标制定上有层次性和递进性,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还要从课堂走向校园、走向社会,优化训练,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朗诵比赛、成语接龙比赛、病句修改比赛,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校园演讲比赛、辩论赛、应用文写作比赛,还可以组织学生对大街小巷、报刊杂志、电视广告、标语等进行挑刺,从而达到训练的目的。同时,要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和多媒体课件,改变以往单一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创新的能力,让课堂充满生机活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方法灵活,因材施教

中职生文化基础差、学习能力差、学习兴趣低,读职高也许是为了摆脱文化基础课,因此,对于文化课没有主动性,甚至干脆放弃。在另一方面,语文课上教法简单、死板,我们传统的“上法”是三尺讲台、几支粉笔,用录音机放课文朗诵,很多老师还只教认字、划段,结果是听的没有美感,讲的也没有美感,费力不讨好。那么,还不如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将没有声音、画面的文章变成有声有色、生动形象的画面,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就有了学习兴趣。同时,在课堂上不要肢解文章,文章是一个整体,任何肢解的作法都会影响整体感受,既不利于提高学习兴趣,更不利于提高整体欣赏能力。最后,教法要灵活多变,善于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激疑促思的适宜点拨、引导。譬如,当学生在思考问题遇到困难时,教师可引导他们转换思考的角度,另辟蹊径,使学生产生一种别有天地、豁然开朗的感觉;教师在引导学生上,或正面冲锋,或迂回突击,从而冲破障碍、开通思路、活跃思维;有时学生思考的问题无法进一步深入,教师则可退一步让他们从已学的知识中找出同类的问题,以便通过类比,引发思考;有时学生的思路突然中断,教师可为之铺路搭桥,耐心地诱导他们从多种角度、多个侧面进行思索,并让他们领略积极思维而获取成果时的愉悦。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实践之水常流。做,即实践,综合实践活动的中心就是实践。要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塑造完美的人格,打下坚实而全面的基础。给孩子一些权利、一些机会、一些困难,让他自己去选择、去体验、去解决;给孩子一个问题、一种条件、一片空间,让他自己找答案、去锻炼,让他自己向前走。

参考文献

[1]李育芳规范教学评价,促进语文教学.中国教育发展研究杂志,2008(10)。

[2]陆磐良《探索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体系》.《教育参考》2005-3月号。

[3]石伟平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思考.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

标签:;  ;  ;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的点滴尝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