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卫星测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电离层,激光,冰盖,质量,数据,波形,遥感。
卫星测高论文文献综述
权学烽,唐新明,高小明,李国元,付安民[1](2019)在《卫星激光测高数据在极地区域的应用及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极地冰盖、冰架和海冰变化监测对于极地的气候变化、物质平衡,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卫星激光测高数据在极地区域的应用效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本研究系统地分析了卫星激光测高数据以及与其他数据源联合进行极地区域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对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希望能为国产高分七号卫星激光测高数据在极地的应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期刊2019年10期)
杨雄丹,唐新明,李国元,王佩贤,谢栋平[2](2019)在《卫星激光测高数据质量评价体系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卫星激光测高是近几年国内快速发展的新型对地观测技术,除能获取全球高精度控制点外,还能应用于极地冰盖高程测量、植被高度测量、云高检测等方面,但就卫星激光测高数据质量评价而言,国内还没有建立统一的数据质量评价体系。在对ICESat卫星GLAS激光测高数据质量评价方法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国产卫星激光测高载荷的特点,结合《机载激光雷达点云数据质量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等行业规范,提出卫星激光测高数据质量评价体系,对进一步提高卫星激光测高数据的规范性,促进未来卫星激光测高数据的业务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测绘标准化》期刊2019年03期)
赵鸿彬,谷延超,范东明,邱春洪,宿春鹏[3](2019)在《联合卫星测高、GRACE与温盐数据分析红海海平面变化季节性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卫星测高、GRACE与温盐数据监测2003—2014年红海海平面变化,并分析了蒸发降水以及亚丁湾-红海质量交换对红海质量变化的影响。红海地区单一的温盐数据存在覆盖不全或质量不佳的问题,综合CORA、SODA与ORAS4温盐数据估算结果得到平均比容海平面变化,以改善比容信号的精度。针对GRACE数据处理过程中截断与空间平滑滤波引起的泄漏误差,提出改进尺度因子纠正泄漏误差,利用卫星测高数据进行模拟实验验证了改进尺度因子的有效性。利用传统尺度因子和改进尺度因子反演的红海质量变化周年振幅分别为16.1±1.3 cm和20.5±1.7 cm,利用卫星测高和温盐数据估算的质量变化周年振幅为20.2±1.0 cm,表明改进尺度因子可有效减小泄漏误差的影响,改善GRACE模型反演红海质量变化的精度。卫星测高、GRACE卫星重力数据以及平均温盐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联合GRACE和温盐数据估算的红海综合海平面变化周年振幅为16.6±1.7 cm,与卫星测高估算的总海平面变化周年振幅(16.2±0.9 cm)基本一致,表明多源数据可构成完整的红海海平面监测手段。相比于降水-蒸发作用,红海质量变化受红海与亚丁湾的海水质量交换的影响更为显着,其主导了红海质量的季节性变化。(本文来源于《测绘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井发明,陈海珍,包颖,李璐[4](2019)在《基于卫星测高数据的萨德湿地水位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萨德湿地为例,使用ENVISAT和Jason2卫星测高数据利用改进的阈值法进行回波重定,反演萨德湿地水位。结果显示:萨德湿地的恒定水域水位变化规律。通过对比萨德湿地和维多利亚湖的水位变化可以发现,维多利亚湖对萨德湿地南部水域水位有巨大的影响,且影响与人类活动(尤其是欧文瀑布大坝的水能发电)有很大的关系,而位于大坝下游的阿尔伯特湖水位变化和萨德湿地南部水域水位变化有很强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测绘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吴星泉,张胜军,车德福[5](2019)在《利用CryoSat-2卫星测高资料确定北极海冰干舷高》一文中研究指出卫星测高技术的发展使得大空间尺度探测海冰成为可能,海冰干舷高是反演海冰厚度的关键参量,获取精确的海冰干舷高对海冰探测及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均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近3年获取的CryoSat-2卫星SAR模式测高资料,在60°N—88°N纬度带内的北极海域通过设定阈值筛选可用的观测数据,并在此基础上计算2015—2017年间月平均海冰干舷高,最后通过IceBridge航飞数据的时空匹配验证了本文获取的干舷高计算结果是可靠的。(本文来源于《测绘通报》期刊2019年07期)
高志远[6](2019)在《利用测高和重力卫星研究南极冰盖高程及质量时空格局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极气候变化和全球气候的整体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南极冰盖高程和质量变化是南极气候变化幅度和特征的一个重要的指标量,南极冰盖的消融和亏损会直接导致全球海平面的上升,进而剧烈地影响全球生产生活的平稳开展,据统计,南极冰盖质量每消融360Gt,全球海平面高度会上升1mm左右,可见其对全球气候的重要影响。测高卫星和重力卫星作为两个重要的遥感测量工具在极地研究方面展现了其巨大的优势,测高卫星可以直接测得南极冰盖表层厘米级高程数据,通过多期的测高数据进行比较就可以得出冰盖高程随时间序列的变化情况。而重力卫星则可以获取地球表层每一点的质量的变化情况,进而可以转化为等效水柱高度(EWH)来进行重力观测。因此,在进行南极冰盖变化观测时,可以将测高卫星和重力卫星相结合,发挥其各自的优势,共同进行南极冰盖变化方面的分析研究。得益于其在南极高纬度地区稠密的卫星星下轨迹,以CryoSat-2为代表的测高卫星被应用在南极局部典型地区的研究,研究区分别选取南极半岛地区、西南极洲内陆地区和冰穹A及其附近地区。此外,考虑到数字高程模型在南极地区各个研究领域都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利用CryoSat-2数据进行了南极地区最新的数字高程模型构建。以GRACE为代表的重力卫星主要应用在南极大尺度方面,其研究范围覆盖整个南极洲地区。经过对上述两个方面展开研究,分析了南极洲局部和整体冰盖变化的时空规律,主要得到以下研究成果。1、南极半岛地区冰川整体上处于加速消融迁移的态势。在20个研究样区冰川中,有15个冰川展现为消融或迁移的趋势,仅有5个冰川为累积态势。2、西南极洲内陆地区和冰穹A地区(DomeA)存相似的冰盖高程变化特征,总体来讲,两个研究区中冰盖高程变化随时间没有显着的变化规律。西南极洲地区2011年—2018年冰盖年平均变化量为0.046m,其中在2011年到2013年冰盖为积累状态,在2013年到2015年冰盖质量为消融或迁移迹象,在2015年之后,整个研究区呈现冰盖积累特征;冰穹A(DomeA)地区2011年到2018年冰盖高程的年平均变化量为-0.024m,在2014年之前,DomeA地区呈现累积—消融交替特征,而在2014年之后,DomeA地区的冰盖质量存在明显的消融迹象,在DomeA研究区内的低纬度地区,冰盖消融—累积特点更为复杂,总体上,西南极洲内陆地区较DomeA地区冰盖变化较为活跃。并且研究发现,结合GIS格网法和交叉点法可以更加详尽地分析冰盖高程变化特征。3、利用CryoSat-2卫星数据建立了最新的全南极洲的数字高程模型CryoSat-2DEM,并利用ICESat数据集的冰盖测高数据和IceBridge冰桥数据对其进行了高程精度的评价,发现其在88°S以北地区的高程精度为10.88m,优于RAMP V2 DEM和ERS-1 5km DEM的精度水平。4、通过重力卫星GRACE研究南极表面等效水柱高度变化发现,南极地区的冰盖质量亏损在西南极地区沿海的玛丽伯得等地区最为严重,而冰盖质量累积主要出现在西南极的坎普冰川和东南极的恩德比地和毛德皇后地;通过流域分析后,得到了每个流域的等效水柱高度变化量和冰盖质量的变化量,发现全南极洲27个流域中有19个流域冰盖质量正处于消融或迁移态势,并且变化幅度较大的流域主要集中在西南极洲。在2003年到—2016年间,西南极洲的年冰盖变化量为-118.95±7.50Gt,东南极洲的年冰盖质量变化量为2.76±19.02Gt,南极洲整体的年冰盖质量变化量为-106.97±12.86Gt。每年南极地区冰盖融化造成全球海平面上升0.33mm,大约占当前全球每年海平面增长量的9.71%,超过以往的8%左右。5、经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之后,最终提取出5种不同周期的南极冰盖质量变化的驱动因素。其中影响程度最大的是大尺度、长时间周期的全球大气候驱动因素(模态分量6以及残差)。此外,还包括了周期约为半年和一年的季节性驱动因素、周期约为7.45年的“厄尔尼诺—拉尼娜”的气候驱动因子、周期为2.56年的极其微弱的隐性驱动因素以及周期为2.75个月的突变驱动因素。(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6-01)
刘航,陈鹏,马永超,阮青山[7](2019)在《利用测高卫星的全球电离层TEC格网精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IGS发布的GIMs产品是电离层研究的重要数据源之一,但各IGS国际电离层分析中心建立电离层模型的方法不同,所以各电离层分析中心发布的GIMs产品精度有所不同。本文以2009~2017年近一个太阳活动周期JASON2海洋测高卫星的VTEC数据为参考,对国内外的六家电离层分析中心的GIMs最终产品在全球尺度进行评估和精度分析。结果表明:在靠近IGS基准站的地区,JASON2海洋测高卫星和各电离层分析中心TEC的差异较小,远离IGS基准站的区域差异较大,平均残差约为0.1~2.8TECU,标准差约为4.5~5.4TECU。同时,随着太阳活动的不同,各电离层分析中心的GIMs精度也有所不同。在太阳活动高年,分析中心UPC和CODE的GIMs的精度优于其他分析中心GIMs;太阳活动低年,各分析中心差异不大。因此,太阳活动高年和低年分析中心UPC和CODE的GIMs都有更好的适用性。(本文来源于《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论文集——S01 卫星导航行业应用》期刊2019-05-22)
权学烽,唐新明,李国元,刘诏,薛玉彩[8](2019)在《卫星激光测高数据土地覆盖分类应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该研究系统分析了卫星激光测高数据、卫星激光测高数据与其他数据源联合进行土地覆盖分类的研究进展,对比总结了波形处理和土地覆盖分类方法的优缺点,分析了不同方法在不同区域的应用前景,并总结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研究发现,当分类数较多时,波形特征参数法和曲线匹配法的分类准确率较低;当地物分类数较少时,波形匹配法和支持向量机联合使用后表现出较高的准确率,且该方法在城区的应用效果较为优秀。通过对星载激光测高数据土地覆盖分类方法的总结和梳理,以期能为国产高分七号卫星激光测高数据在土地覆盖分类应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遥感信息》期刊2019年02期)
程鹏飞,文汉江,刘焕玲,董杰[9](2019)在《卫星重力与卫星测高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介绍了GRACE和GOCE重力卫星在地球重力场模型以及局部变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卫星测高的检核与校验、全球和局部海平面变化监测、内陆湖和水库水位变化监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综合利用卫星重力、卫星测高以及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等技术方法监测冰川和冰盖变化的成果进行了介绍,重点介绍了南极冰盖变化监测的研究成果。对综合卫星重力、卫星测高、DInSAR、GNSS/水准、GNSS等多种技术在冰川冰盖、局部形变监测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测绘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曹宁,周平,王霞,唐新明,李国元[10](2019)在《激光测高数据辅助卫星成像几何模型精化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资源叁号02星搭载了中国首个对地观测试验性激光测高载荷。借鉴目前较成熟的卫星影像区域网平差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激光测高数据精度的大幅提升以及资源叁号02星激光测高数据的特点,首次提出了激光测高数据辅助卫星立体影像进行成像几何模型精化处理的通用理论。首先,利用传统的区域网平差算法对所处理影像进行高精度连接点匹配处理,并对其进行无约束的自由网平差处理,获得高精度相对精度及不亚于原始成像几何模型的绝对精度;其次,根据激光测高数据3维坐标和精化后参考影像成像几何模型获取激光数据参考影像坐标;而后将参考影像坐标通过几何模型映射获取目标影像上待匹配影像坐标,通过连接点匹配算法,对待匹配目标影像坐标进行精化获取高精度像方同名点;最后,以同名点作为高程控制进行区域网平差计算,对影像成像几何模型进一步处理,获取高精度补偿参数。通过湖北、青海两测区的试验,以激光测高数据辅助卫星影像几何模型精化精度可分别达到1.97 m、3.23 m,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有效提高卫星立体数据测图精度。(本文来源于《遥感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卫星测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卫星激光测高是近几年国内快速发展的新型对地观测技术,除能获取全球高精度控制点外,还能应用于极地冰盖高程测量、植被高度测量、云高检测等方面,但就卫星激光测高数据质量评价而言,国内还没有建立统一的数据质量评价体系。在对ICESat卫星GLAS激光测高数据质量评价方法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国产卫星激光测高载荷的特点,结合《机载激光雷达点云数据质量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等行业规范,提出卫星激光测高数据质量评价体系,对进一步提高卫星激光测高数据的规范性,促进未来卫星激光测高数据的业务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卫星测高论文参考文献
[1].权学烽,唐新明,高小明,李国元,付安民.卫星激光测高数据在极地区域的应用及展望[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9
[2].杨雄丹,唐新明,李国元,王佩贤,谢栋平.卫星激光测高数据质量评价体系探讨[J].测绘标准化.2019
[3].赵鸿彬,谷延超,范东明,邱春洪,宿春鹏.联合卫星测高、GRACE与温盐数据分析红海海平面变化季节性特征[J].测绘学报.2019
[4].井发明,陈海珍,包颖,李璐.基于卫星测高数据的萨德湿地水位变化研究[J].测绘工程.2019
[5].吴星泉,张胜军,车德福.利用CryoSat-2卫星测高资料确定北极海冰干舷高[J].测绘通报.2019
[6].高志远.利用测高和重力卫星研究南极冰盖高程及质量时空格局变化[D].西北大学.2019
[7].刘航,陈鹏,马永超,阮青山.利用测高卫星的全球电离层TEC格网精度分析[C].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论文集——S01卫星导航行业应用.2019
[8].权学烽,唐新明,李国元,刘诏,薛玉彩.卫星激光测高数据土地覆盖分类应用研究进展[J].遥感信息.2019
[9].程鹏飞,文汉江,刘焕玲,董杰.卫星重力与卫星测高的研究进展[J].测绘科学.2019
[10].曹宁,周平,王霞,唐新明,李国元.激光测高数据辅助卫星成像几何模型精化处理[J].遥感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