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脑通口服液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塞的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1](2013)在《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文中指出
陈鹏[2](2010)在《心脑通络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急性期细胞因子及凋亡基因Bcl-2、p53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观察心脑通络液对MCAO大鼠急性期病理形态学、超微结构、细胞因子、凋亡基因Bcl-2和p53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对照组(简称模型组)、步长脑心通对照组(简称对照组)、心脑通络液高剂量组(简称高剂量组)、心脑通络液低剂量(简称低剂量组)。用线栓法制备MCAO大鼠模型,在造模成功后48h实验,采用放免法测定脑组织IL-8、IGF-1含量;采用ELISA法测定脑组织VEGF、ICAM-1含量;采用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的变化;采用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采用TUNEL法测定细胞凋亡率;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凋亡调控基因Bcl-2和p53的表达;采用RT-PCR测定BFGFmRNA、Es-mRNA表达。结果: (1)与模型组比较,心脑通络液各剂量组脑组织IL-8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高剂量组降低最为显着,高、低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脑通络液各剂量组脑组织ICAM-1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高剂量组降低最为显着,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与模型组比较,心脑通络液各剂量组脑组织IGF-1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高剂量组升高最为显着,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脑通络液各剂量组脑组织VEGF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高剂量组升高最为显着,高、低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HE染色:与模型组比较,心脑通络液各剂量组神经细胞水肿,毛细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以高剂量组最为显着。(4)电镜:与模型组比较,心脑通络液各剂量组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明显改善,以高剂量组最为显着。(5)与模型组比较,心脑通络液各剂量组脑组织细胞凋亡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以高剂量组降低最为显着,高、低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心脑通络液各剂量组脑组织Bcl-2表达有不同程度升高,p53表达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高剂量组变化最为显着,高、低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与模型组比较心脑通络液各剂量组脑组织BFGFmRNA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高剂量组变化最为显着,高、低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脑通络液各剂量组脑组织E选择素mRNA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高剂量组变化最为显着,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心脑通络液可降低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急性期脑组织IL-8、ICAM-1的含量,减轻缺血时炎性损伤;(2)心脑通络液可升高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急性期脑组织IGF-1、VEGF的含量,加强内源性保护机制;(3)心脑通络液可减轻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急性期神经元损伤,改善神经细胞的超微结构;(4)心脑通络液可抑制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急性期细胞凋亡率,促进Bcl-2的表达,抑制p53的表达,表明其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与调控Bcl-2和p53的表达有关;(5)心脑通络液可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急性期BFGFmRNA的表达,从逆转录水平升高脑组织NTF的含量,抑制E选择素mRNA的表达,从逆转录水平减轻炎性损害,有效减轻神经元的缺血损伤。
李可建[3](2007)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筛选优势治法与推荐方药。方法:全面收集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的临床试验,制定选择标准,筛选合格研究;采用Jadad评分标准评价合格研究质量;对相关效应指标进行同质性检验、Meta-分析、漏斗图分析、敏感性分析、失效安全数计算。结果:检索相关文献5087篇,纳入合格研究236项,涉及益气法、益气养阴法、活血法、清热法、活血化痰法、活血清热法、益气活血法、清热养阴活血法等治法28种,包括汤剂、丸剂、散剂、注射剂等方药74种,统计分析总有效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相对危险度及率差、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的加权均数差、需治疗病人数,并计算99%可信区间(统计结果见附录2)。结论: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本研究认为益气法、益气养阴法、活血法、益气活血法、清热养阴活血法为优势治法;首先推荐的益气方药为黄芪注射液,其次为刺五加注射液;首先推荐的益气养阴方药为参麦注射液,其次为生脉注射液;首先推荐的活血方药为灯盏花注射液,其次依次为三七制剂、蚓激酶、葛根素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银杏叶制剂;首先推荐的益气活血方药为补阳还五汤,其次为通心络胶囊;推荐的清热养阴活血方药为脉络宁注射液。
程再兴,苗明三[4](2004)在《动脉硬化性脑梗塞发病机理的研究述略》文中提出动脉硬化性脑梗塞全名为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脑梗塞 (atherothromboticbraininfarctionABI) ,系指供应脑部的动脉血管壁病变 ,通过查阅文献 ,对ABI发病机理进行探讨。明确脂质代谢及血液流变学异常与动脉硬化性脑梗塞的关系 ,其中HDL是AS的保护因子而LDL则是AS的危险因子。了解到ABI发病与多种基因相关 ,其中bHLA -A30 基因为易感基因。中医认为 ,ABI是痰瘀互结的病理产物 ,应从气虚、气滞、血瘀、痰浊的角度来认识 ,相当于“中风”病证 ,对ABI的治疗以复方为多见 ,其基本治疗思路都是扶正祛邪、益气活血化痰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 ,将从遗传和基因的角度探讨ABI的发病机理 ,尤其是生物芯片等技术的出现 ,将对ABI的诊断及治疗 ,相应药物的筛选与开发提供保证。
张梅奎[5](2003)在《益脑通络胶囊对缺血性中风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 目的 中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中医认为气血逆乱,脉络闭阻,脏腑气机失调,为中风的发病机制。益脑通络胶囊是依据王清任“补阳还五汤”的思路,大胆创新,注重益气活血的同时突出了“痰瘀生毒,毒损脑髓”的理论,重用解毒之品,拓展了中风辨治的新理论、新思路。我们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研究中药益脑通络胶囊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治疗作用、量效关系,并观察益脑通络胶囊对肠系膜微血管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和对内毒素诱导的大鼠 TXB2、6-K-PGF1α 含量、TNF-α 和 IL-2 含量、白细胞粘附、血液流变性的影响、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弥散加权像和能量代谢的影响以及光化学诱导脑缺血大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以探讨益脑通络胶囊对缺血性中风的神经细胞保护作用。2 方法2.1 采用光化学诱导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方法,设模型组、益脑通络胶囊大、中、小剂量治疗组和步长脑心通胶囊对照组,于造模成功后 3h 始,给予益脑通络胶囊灌胃,连续 5d,动态观察体重及神经功能评分的变化。术后第 5d 取脑,TTC 染色后计算梗塞灶体积,HE 染色后观察病理学改变。2.2 采用光化学诱导的大鼠肠系膜微血管血栓形成方法,设模型组、益脑通络胶囊小、中、大剂量组和步长脑心通胶囊对照组,实验前每日给予益脑通络胶囊灌胃,连续 5d,于第 6d观察益脑通络胶囊对肠系膜微血管血栓形成的影响。2.3 采用内毒素诱导方法,设正常组(供检测 TNF-α 和 IL-2)、益脑通络胶囊大、中、小剂量组、步长脑心通胶囊对照组和模型组,实验前每日给予益脑通络胶囊灌胃,连续 5d,于第 6d由股静脉注射内毒素 0.1ml/100g 体重,2h 后取静脉血 3ml 注入试管中,以测定血清中的 TNF-α和 IL-2 含量。2.4 采用内毒素诱导方法,设正常组(供检测 TXB2 和 6-Keto-PGF1α)、益脑通络胶囊大、中、小剂量组、步长脑心通胶囊对照组和模型组,实验前每日给予益脑通络胶囊灌胃,连续 5d,于第 6d 由股静脉注射内毒素 0.1ml/100g 体重,2h 后取静脉血 3ml 注入试管中,以测定各组动物血浆中 TXB2和 6-Keto-PGF1α 的含量。2.5 采用大鼠肠系膜微血管血栓形成方法,设正常对照组、益脑通络胶囊大、中、小剂量组、步长脑心通胶囊对照组和模型组,实验前每日给予益脑通络胶囊灌胃,连续 5d,于第 6d 由股静脉注射内毒素 0.1ml/100g 体重,以观察益脑通络胶囊对白细胞粘附(正常组除外)和血液流变性的影响。2.6 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光化学诱导的脑缺血大鼠第 5d 时,脑内 bFGF 在治疗组、模型组,假手术组、空白组的表达。2.7 采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方法,设空白组、模型组和益脑通络胶囊治疗组,实验前每日给予大鼠益脑通络胶囊灌胃,连续 5d,于造模 3h 和第 5d 行 MRI 和 MRS 检查,以观察益脑通络胶囊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弥散加权像和能量代谢的影响。<WP=6>4 益脑通络胶囊对缺血性中风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3 结果3.1 益脑通络胶囊可以减小光化学诱导的大鼠局灶性脑梗死体积,其中大剂量组及中剂量组的梗死灶体积分别为 6.13±1.27 mm3、12.98±1.43 mm3 明显小于对照组 22.20±3.89 mm3(P<0.01),小剂量组与对照组梗塞体积差异不显着(P>0.01);治疗组各剂量组梗塞体积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减小,呈现一定比例的量效关系。3.2 益脑通络胶囊各剂量组对血栓形成时间在光照后均较模型组长(P<0.01),与步长脑心通组无差异;而血栓占管腔面积在光照后益脑通络胶囊各剂量组均比模型组明显减小(P<0.01),其中中剂量组(2159.12±526.76μm2)缩小血管堵塞面积优于步长脑心通组(3446 ±560.05μm2)(P<0.05)。3.3 益脑通络胶囊各剂量组与步长脑心通胶囊对照组均可明显抑制 TNF-α 的产生,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着(P<0.05);其中益脑通络胶囊大剂量组(0.20±0.11ng/ml)、中剂量组(0.29±0.05ng/ml)与步长脑心通胶囊对照组(0.57±0.13ng/ml)相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同时,益脑通络胶囊各剂量组与步长脑心通胶囊对照组均可提高机体 IL-2 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3.4 益脑通络胶囊各剂量组和步长脑心通组对照组均能明显抑制 TXB2的合成(P<0.05),其中益脑通络胶囊各剂量组与步长脑心通组相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而益脑通络胶囊大剂量组(391.40±180.90ng/ml)、中剂量组(247.33±38.40ng/ml)能明显提高 6-Keto-PGF1α的含量,与模型组和步长脑心通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1)。3.5 正常对照组大鼠肠系膜细动、静脉及毛细血管血流快而呈线粒流,无红细胞聚集,细静脉内偶见少数白细胞贴壁滚动,无白细胞粘着。模型组血流状态明显比益脑通络胶囊各剂量组和步长脑心通组缓慢(P<0.01),多为粒流和血液停滞之间,而益脑通络胶囊各剂量组和步长脑心通组多为线流和粒流之间。白细胞粘附数量,益脑通络胶囊各剂量组和步长脑心通组均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全血粘度的变化,益脑通络胶囊的大、中剂量组大鼠 2h 后全血 4 个切变率的粘度均比步长脑心通组低,具有极显着性差异(P<0.001);红细胞聚集指数,益脑通络胶囊大?
田立,唐可清,王立琴,李钦孝,唐可欣[6](2000)在《脑通口服液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塞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探讨脑通口服液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塞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将 135例急性期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脑通口服液组 (治疗组 97例 ) ,及脑血康口服液组 (对照组 38例 ) ,观察比较其疗效。结果 治疗组 97例总有效率 97.9%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89.5% ,P<0 .0 5。并有较好的降血脂、改善脑血流作用。脑通口服液可明显减轻大鼠急性脑梗塞模型缺血区脑组织损伤 ,使筛状软化灶缩小、局限化 ,使新生血管增生 ,巨噬细胞浸润 ,胶质细胞和纤维母细胞增生 ,并能使动物神经病学评分明显降低 ,改善动物感觉、运动功能。结论 该药能扩张脑血管 ,改善脑循环 ,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赵奕[7](2013)在《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本研究,进一步阐明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以及作用机理,为通督调神针刺法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和临床依据。方法:所有患者均来自于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住院部病人,采用随机数字量表将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经排除标准筛选的6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通督调神针刺组和常规针刺组,两组均进行基础治疗、排除影响本课题研究的干扰因素。治疗组:主穴包括百会、神庭、印堂、人中、风府;辅穴包括:太冲、太溪、内关、丰隆、三阴交。捻转速度每分钟200次左右,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间隔10分钟行针1次;对照组:主穴包括百会、四神聪;辅穴:太溪、悬钟、足三里、大钟;得气候留针30分钟。两组均以苏州华佗牌一次性30号1~1.5寸不锈钢针灸针,每日治疗1次,6次为一个疗程,共两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一天。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修订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Hasegawa Dementia Seale, HDS)、修订Folstein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bil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 ADL)、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eurological Function Deficit Score, NFDS)、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辨证量表(the Seale for The Differentiation of Syndromes of Vascular Dementia, SDSVD)的积分评估,在治疗前后分别行血清一氧化氮(Nitric-Oxide, NO)、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检测,观察治疗前后的变化,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9.0分析。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病情分布程度、Hachinsrk氏(HIS)缺血积分、修订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HDS)积分、修订Folstein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积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积分、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FDS)积分、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辨证量表(SDSVD)积分方面,均无显着差异(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2.在HDS积分改善方面,治疗后,两组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督调神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对患者认知能力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且两组疗效差别不明显。3.在MMSE积分改善方面,治疗后,两组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表明,通督调神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对患者认知能力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且两组疗效差别不明显。4.在ADL积分改善方面,治疗后,两组IADL(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PSMS(躯体性自理能力量表)、ADL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ADL总积分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督调神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水平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且通督调神针刺法优于普通针刺法。5.在NFDS积分的改善方面,治疗后,两组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督调神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对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有较好作用,且通督调神针刺法优于普通针刺法。6.在SDSVD积分的改善方面,治疗后,两组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中医证候(SDSVD积分)疗效比较(PP)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6%)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中医证候改善疗效方面两组无显着差别,均有较好效果。表明通督调神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对中医证候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且两者差别不明显。7.患者一氧化氮(N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检测在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测定上,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显着降低血清一氧化氮(NO)与升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测定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通督调神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均能显着降低患者一氧化氮(NO)和升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的测定值,且通督调神针刺法较常规针刺法更明显。结论:1两种治疗方法对血管性痴呆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2.通督调神针刺法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法。3.通督调神针刺法能显着降低血清一氧化氮(NO)、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值,在清除患者自由基和调节脑血流量方面较常规针刺组更具有显着性。4.通督调神针刺法操作方便,疗效确切,易于推广,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郑永亮[8](2012)在《中风治未病理论的文献研究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风病(stroke)是指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因劳倦内伤、嗜食厚味及饮酒等诱因,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外,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起病急、变化快,好发于中老年人,相当于西医的脑血管病或脑卒中。《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0》中报告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的第一位致残和死亡原因,且发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现代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我国每年有150万到200万新发脑卒,年脑卒中死亡率为58-142/10万人口。因此预防中风病是我国目前面临的重大医疗卫生课题。中医药学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在中风病防治方面有,大量的临床实践,丰富的治疗方法,完善的治未病理论,这些都是我们宝贵的临床财富。那么如何将其整理、归纳、分析、总结,运用到今天中风病的治未病当中去,是当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从《黄帝内经》开始,在中医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上,历代中医学家对中风病的防治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中医药在防治中风病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遗憾的是,临床上一直存在对中风病“重治疗而轻预防”的现象。中医虽然有很好的“治未病”理论,但针对中风病治未病的论述基本上都是只言片语,散在于各种文献当中,纷繁散乱。为此,笔者搜集整理了从《内经》到当代在中风病防治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着名医家的着作,对各位医家明确提出的预防中风发作或复发的原文,整理摘录出来,并借助现代的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以古今对照的方式,对这些中风病防治思想和治未病的思路进行探析。在此基础上,我们结合当今中风病防治“跟着指南走”的时代特点,探讨了如何在指南的基础上,利用现代计算机软件技术,发挥中医文献的价值,走出一条中西医结合中风治未病之路。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发掘中医中风病防治的文献资源,探讨如何在目前医疗环境中更好地发挥中医治未病理论优势,开发中风治未病软件,为患者提供最佳的中风病综合预防方案。研究方法:本研究按照文献研究方法中“文献的收集、分析整理以及临床应用”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具体研究方法包括:1.确定中风病的文献查找范围我们参考了上海文献研究所出版的《中风病专辑》、《古今名医临证金鉴》等中风病中医文献专着,它们收集了部分先秦到民国的有关中风病的文献论述,但这两本文献专辑在唐代以后所收集的中风病文献并不全面,而且没有对所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很多内容与中风病无关,而是一些外感疾病、面神经炎或癫痫等其他内科疾病。鉴于此,本课题在参考两部专辑基础上,通过翻阅《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中藏经》,《黄帝明堂灸经》、《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论》,《唐宋金元名医全书大成》,《明清名医全书大成》,《中医临床必读丛书》的通用着作、内科、针灸科、养生等方面的书目,《民国名医着作精华》,排除四部丛书中有关外科、妇科、儿科、眼科、骨伤科、耳鼻喉科等与中风病无关的论述,最终确定了《黄帝内经》、张仲景、《中藏经》、巢元方、孙思邈、王焘、刘完素、李东垣、朱丹溪、王执中、罗天益、薛己、张景岳、赵献可、李中梓、龚廷贤、喻嘉言、姜天叙、李用粹、沈金鳌、陈修园、叶天士、王清任、张士骧、张山雷、张锡纯26为医家为古代研究对象,现代文献部分以2009年国家首次评选的30位国医大师、当代中风病中医名家王永炎、石学敏等团队所发表的中风病相关论文、专着、近些年发表的一些国家级重大中风病预防相关课题成果为对象。确定研究对象后,对古代医家的研究,以目前出版的医学全书为文献来源,比如陈修园,以《陈修园医学全书》为本,无医学全书的医家通过网络、图书馆和自己购书,尽量全面地研究其所有着作,现代医家除了研究其中风专着外,结合中国知网等网络资源进行全面搜集整理。2.建立中风病相关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本研究按照《中医大辞典》目录及具体词目介绍,制定如下主题词:“中风”、“风痱”、“风懿”、“类中风”、“内风”、“半身不遂”、“瘫”“痪”、“厥”、“偏枯”,在上述确定的研究文献范围内,严格按照本文提出的中风病定义对文献进行初步筛选,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内容。第二步筛选是通过人工阅读,对文献中有关中风病发作之前的预防、延缓中风发作、发病之后预防病情加重、预防复发的理论和方法筛选出来,最终作为研究对象。对于预防和治疗都有涉及的文献只纳入有关预防部分,如果存在预防和治疗难以分开的文献,为了保证该研究的全面性,将其全部纳入为研究对象。排除标准:与中风病定义不符的内容,与中风病预防无关的内容,只涉及中风病治疗的内容,与前代医家论述重复的内容,以上内容予以排除。3.综合运用古汉语知识、中医脑病知识、西医神经内科知识及现代信息技术,对目标文献的使用价值进行综合分析。4.结合时代特点,探讨如何在西医指南治疗基础上利用好古今中医文献有关中风治未病的方法和思路,制定一条规范有效的中西医结合综合预防中风病之路。5.提出“中风治未病软件系统”的设想,并进行和初步的设计和开发。研究内容:1.第1篇的文献资料搜集整理和分析我们按照上述研究方法,对确定的古今30多个研究对象的中风病防治理论、方法、临床医案等进行了全面归纳总结,将文献中明确提出中风治未病的内容进行了原文摘录,并以古今对照、前后互参的方式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前人预防中风病理论和方法的可信性、可行性。2.第2篇中风治未病方法探讨第2篇在总结整理前人中风治未病文献的同时,不断反思中风病目前防治的现状。笔者认为,在靶向治疗、操作规范、循证医学证据丰富等方面西医存在优势,而中医“治未病”理论在中风病预防中则具有“更早干预”、“动态干预”、“手段多样”、“价廉效优”、“贴近生活”五方面优势。所以,中西医学各具优势,各有特点,互补性强,在目前的预防中风病方面,中西医结合综合防治中风是主流方向。那么,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如何发挥中医药在中风病治未病中的优势,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是目前中医药防治中风病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本研究主要思考、探讨的问题。本研究在总结前人防治中风病的各种文献基础上,提出中风病的治未病应该表述为:无病养生,危险干预,辨治先兆,截断病程,防止复发5各方面。在“中篇”笔者以上述五个方面为纲领,系统探讨了这五个治未病的不同阶段的确切定义,诊断方法,并将中医对中风病因、中风先兆的理论,和现代医学对中风病因、中风风险评估的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Framingham危险评分、高血压分层分级评估、血脂异常危险分层评估、房颤评估四大模型合一,并结合其他危险因素,比如镰状细胞病、动脉炎、下肢静脉栓塞症、脑血管畸形、高凝状态等,比较全面的包含了中风的各种危险因素,形成了一种全新的风险评估方法。对评估结果,本研究沿用目前公认的低危、中危、高危、很高危四个层次分层方法,并将这种风险评估的“五阶段四层次”推广到大多数人群。我们认为预防中风病的最好方式是“恰当的风险评估和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在此基础上,我们又探讨了如何利用“上篇”总结归纳出的文献进行中风病中西医结合防治,发挥中医药中风治未病的优势。其中,西医的内容是根据目前我国发布的最新的国家级指南和部分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国外最新相关指南,中医部分采用的标准是:现代研究部分的证据原则上采用国家级课题的成果,古代部分采用标准是根据历代中医文献经过古今对比后广泛被后世认可的部分,部分有争议的内容采用后进行说明。我们的目标是为每位患者提供标准规范而又是目前证据最好的个体化中风治未病方案。3.第3篇“中风治未病软件系统”的设计在第3篇,考虑到中风病治未病的患者多数都是在医疗门诊或者在社区,我们为了更好的推广使用本研究提出的“恰当的风险评估和针对性的中西医综合预防方法”,我们提出了“中风治未病软件系统”的设想,希望借助现代计算机软件科技手段,研发一种可以面向社会任何人群进行风险评估并给出个体化预防方案的系统。这个系统是一个综合现代医学各种指南的证据,充分吸收中西医学各自优势,可以用于门诊和基层的中风病风险评估及治未病软件系统。它可以面向社会各个年龄阶段、不同性别和具有不同危险的人群进行中风病的危险评估,并给出个体化的预防建议,为患者提供一站式的中风病或心脑血管病的预防门诊服务。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目前门诊医生工作的现状和患者的需求,针对性的设计软件,使其具有操作简单、适用广泛、开放发展、方法全面、个体化治疗和医学教育六大特性,并进一步总结了软件辅助下,医生如何为患者提供中风风险评估和中西结合预防中风的综合性、个体化方案。研究结果:1.文献整理价值本研究是中风病中医文献研究中第一次针对预防中风病而非治疗中风病的一次文献整理,我们对所有最终确立的医家的着作进行了完整的搜集,对筛选出的文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把这些医家明确提出预防中风的理论方法以文献摘录的形式呈现出来,对其中的方剂、针灸、医案进行了整理,(方剂整理见附录:中风治未病方剂索引),这样我们对古今中医在中风病预防方面的文献就一目了然,是本研究的文献整理价值的集中体现。2.中风治未病方法本研究在对历代医家防治中风病的理论和方法总结基础上提出:中医治未病的五大优势是:更早干预、动态干预、手段多样、价廉效优、贴近生活;中风病的治未病应该表述为:无病养生,危险干预,辨治先兆,截断病程,防止复发5个阶段,并对这五个阶段进行了定义;提出了Framingham危险评分、高血压分层分级评估、血脂异常危险分层评估房颤评估四大模型合一的风险评估方法,它与五阶段理论相结合,可适合大多数人群的中风病风险评估;按照上述五个阶段和不同风险分层,以中西医结合方式探讨并制定了如何为患者提供标准规范的、综合性、个体化中风预防方案;最后,笔者探讨了中风治未病软件系统的前期规划和设计思路,为下一步开发软件奠定了基础,为更好的实现中风分阶段预防,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做好技术准备。研究结论:在国家脑卒中及其相关疾病防治指南指导下,借助于现代计算机软件技术,深入挖掘中医在中风病防治方面2000多年积累下的文献资源,发挥中医在中风病治未病方面的优势,可以更好地预防中风病的发生和复发。
吴丽娟[9](2011)在《心脑通络液对局灶性脑缺血急性期大鼠血浆OX-LDL和PECAM-1含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探讨心脑通络液对局灶性脑缺血急性期大鼠血浆OX-LDL,PECAM-1含量的影响,为指导脑梗塞的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心脑通络液高剂量组(简称高剂量组)、心脑通络液低剂量组(简称低剂量组)、步长脑心通对照组(简称对照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于造模成功后6h,12h,24h分批用ELISA法测定血浆OX-LDL,PECAM-1的含量。结果:1.心脑通络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浆OX-LDL含量的影响:与同时点假手术组比较,各手术组血浆OX-LDL含量升高:与同时点模型组比较,心脑通络液高、低剂量组、对照组OX-LDL含量有所降低,心脑通络液高剂量组与同时点对照组比较含量无显着性差异(P>0.05);同组内,不同时间点OX-LDL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心脑通络液对局灶性脑缺血急性期大鼠血浆PECAM-1含量的影响:与假手术组比较,各手术组血浆PECAM-1含量增加,至24h达到高峰(P>0.05);与同时点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血浆PECAM-1均有不同程度增加(P>0.05),其中高剂量组含量最高;同时点高剂量组与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心脑通络液显着降低局灶性脑缺血急性期大鼠血浆的OX-LDL含量,有效保护局灶性脑梗塞引起的缺血性损伤。2.心脑通络液可通过升高局灶性脑缺血急性期大鼠血浆的PECAM-1含量,抑制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和分泌,并抑制血栓周围的血小板活化,从而限制了血栓体积的扩大,减轻脑组织进一步损伤。
吕宏超[10](2009)在《心脑通络液对局灶性脑缺血急性期大鼠脑组织NO、ICAM-1含量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心脑通络液对局灶性脑缺血急性期大鼠脑组织NO、ICAM-1含量的影响,为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SD大鼠。动物随机分为5组,即模型组、心脑通络液高剂量组(简称高剂量组)、心脑通络液低剂量组(简称低剂量组)、步长脑心通对照组(简称脑心通组),假手术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于造模成功后6h、12h、24h分批检测NO、ICAM-1含量的变化。结果1心脑通络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NO含量的影响与同时点假手术组比较,局灶性脑缺血6h,模型组脑组织NO含量开始升高,24h达到高峰(P<0.01);与同时点模型组比较,局灶性脑缺血6h和12h,心脑通络液高、低剂量组NO含量有所降低,但无显着性差异(P>0.05),局灶性脑缺血24h,心脑通络液高剂量组NO含量显着下降(P<0.01)。2心脑通络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ICAM-1含量的影响与同时点假手术组比较,局灶性脑缺血6 h,模型组脑组织ICAM-1含量开始增加,至24 h达到高峰(P<0.01);与同时点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脑组织ICAM-1含量有不同程度降低,以高剂量组降低最为显着(P<0.01),且缺血12 h和24 h高剂量组明显低于脑心通组(P<0.05)。结论1心脑通络液显着降低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脑组织24h的NO含量,减轻NO的细胞毒性作用,有效保护神经元。2心脑通络液可通过降低脑组织ICAM-1含量,减轻缺血后的炎性损害,有效减轻局灶性脑梗塞引起的缺血性损伤。
二、脑通口服液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塞的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通口服液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塞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2)心脑通络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急性期细胞因子及凋亡基因Bcl-2、p53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祖国医学对脑梗死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1.1 祖国医学对脑梗死病名的认识 |
1.2 祖国医学对脑梗死病位的认识 |
1.3 祖国医学对脑梗死病因病机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1.4 祖国医学对脑梗死证型的研究进展 |
1.5 中医药治疗脑梗死的研究进展 |
1.6 中医药治疗脑梗死的实验研究进展 |
2. 现代医学对脑梗死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2.1 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
2.2 危险因素研究现状 |
2.3 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2.4 治疗进展 |
2.5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研究进展 |
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物 |
1.3 主要试剂 |
1.4 主要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模型的建立 |
2.3 IL-8 含量测定 |
2.4 IGF-1 含量测定 |
2.5 VEGF 含量测定 |
2.6 ICAM-1 含量测定 |
2.7 脑组织光学显微镜观察 |
2.8 细胞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
2.9 Bcl-2 及p53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
2.10 脑组织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查 |
2.11 BFGFm RNA、E-选择素m RNA 表达测定 |
2.12 统计学处理 |
3. 实验结果 |
3.1 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 IL-8 含量的影响 |
3.2 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 IGF-1 含量的影响 |
3.3 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 VEGF 含量的影响 |
3.4 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 ICAM-1 含量的影响 |
3.5 脑组织光学显微镜观察 |
3.6 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
3.7 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 Bcl-2 表达的影响 |
3.8 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p53 表达的影响 |
3.9 脑组织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查 |
3.10 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 BFGFm RNA 表达的影响 |
3.11 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 E 选择素m R N A 表达的影响 |
讨论 |
1. 实验动物和动物模型的选择 |
2. 脑梗死气虚血瘀病因病机分析及立法 |
3. 心脑通络液的组方分析 |
4. 心脑通络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
5. 心脑通络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 IL-8 的影响 |
6. 心脑通络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 ICAM-1 的影响 |
7. 心脑通络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 IGF-1 的影响 |
8. 心脑通络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 VEGF 的影响 |
9. 心脑通络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
10. 心脑通络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凋亡基因 Bcl-2、p53 蛋白表达的影响 |
11. 心脑通络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 B F G F m R N A 表达的影响 |
12. 心脑通络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 E-选择素m RNA 表达的影响 |
13. 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中文详细摘要 |
(3)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文献检索及其结果合并 |
1.1 文献检索 |
1.1.1 检索范围 |
1.1.2 检索策略 |
1.2 检索结果合并 |
1.2.1 合并策略 |
1.2.2 关键类 |
2 文献选择 |
2.1 文献选择标准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2 文献选择方法 |
2.2.1 初筛 |
2.2.2 二次筛选 |
2.2.3 三次筛选 |
3 文献分组、分类、编号、登记 |
3.1 文献分组 |
3.2 文献分类 |
3.3 文献编号 |
3.4 文献登记 |
4 文献质量评价 |
5 文献信息收集 |
6 统计分析方法 |
6.1 Q统计量检验法 |
6.2 固定效应模型 |
6.3 随机效应模型 |
6.4 漏斗图分析 |
6.5 敏感性分析 |
6.6 失效安全数 |
7 效应指标 |
7.1 相对危险度、率差、加权均数差 |
7.2 需治疗病人数 |
结果 |
1 扶正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1 益气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1.1 黄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1.2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1.3 黄芪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统计结果 |
1.2 益气养阴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2.1 参麦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2.2 生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 祛邪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 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1 活血的水蛭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2 丹参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3 灯盏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4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5 三七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6 红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7 银杏叶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8 蚓激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9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10 其他活血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2 清热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2.1 安宫牛黄丸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3 数种祛邪治法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 扶正祛邪方药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1 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1.1 益气活血的水蛭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1.2 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1.3 其他益气活血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2 清热养阴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2.1 脉络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3 其他扶正祛邪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讨论 |
1 临床疗效分析 |
1.1 有效治法筛选 |
1.2 有效方药筛选 |
1.2.1 扶正方药筛选 |
1.2.2 祛邪方药筛选 |
1.2.3 扶正祛邪合用方药筛选 |
2 安全性分析 |
2.1 不良反应分析 |
2.2 恶化/病死情况分析 |
3 统计结果稳定性分析 |
4 优势治法、推荐方药筛选 |
5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病机假说 |
6 影响系统评价结论的可能因素 |
6.1 纳入研究质量 |
6.2 发表性偏倚 |
6.3 临床异质性 |
6.4 待评价研究 |
6.5 证候诊断标准及疗效评价体系 |
7 后续研究 |
7.1 动态更新系统评价 |
7.2 有待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
7.3 推广应用系统评价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查新报告 |
附录1 文献检索与选择结果一览表 |
附录2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统计结果一览表 |
附录3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纳入研究基本特征一览表 |
附录4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待评价研究基本情况一览表 |
附录5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排除研究基本情况一览表 |
详细摘要 |
(4)动脉硬化性脑梗塞发病机理的研究述略(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病机理探讨 |
2 分子生物学研究 |
3 中医药研究 |
4 问题与展望 |
(5)益脑通络胶囊对缺血性中风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研究进展 |
1 临床研究 |
2 实验研究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缺血性中风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 基础研究 |
2 临床研究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MRI 和 MRS 在脑梗塞研究中的应用 |
1 弥散加权成像 |
2 灌流加权成像 |
3 灌注成像 |
4 磁共振波谱分析 |
5 磁共振成像和磁共振波谱分析对药物疗效的评价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 |
益脑通络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思路 |
1 中风病因沿革 |
2 气虚血瘀与中风病 |
3 毒邪与中风病 |
4 脑的病理生理特点 |
5 立题依据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前言 |
实验一 益脑通络胶囊对光化学诱导的大鼠局灶性脑梗死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
实验二 益脑通络胶囊预防微血管内血栓形成作用的实验研究 |
实验三 益脑通络胶囊对内毒素诱导的大鼠 TNF-α 和 IL-2 含量的影响 |
实验四 益脑通络胶囊对内毒素诱导的大鼠血浆 TXB2 和 6-Keto-PGF1α 含量的影响 |
实验五 益脑通络胶囊对白细胞粘附和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
实验六 益脑通络胶囊对光化学诱导脑缺血大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 |
实验七 益脑通络胶囊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弥散加权像及能量代谢的影响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图 |
(7)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祖国医学对痴呆的认识 |
一、中医学对血管性痴呆的病名与病位认识 |
二、中医医学对血管性痴呆病因病机的认识 |
三、血管性痴呆的辩证分型 |
四、中医药对血管性痴呆的治疗进展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血管性痴呆的认识 |
一、血管性痴呆的常见危险因素 |
二、血管性痴呆的病因病理 |
三、血管性痴呆(VD)的诊断 |
四、现代医学对血管性痴呆的治疗 |
第三节 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进展 |
一、病机取穴 |
二、特色取穴 |
三、头针 |
四、电针 |
五、艾灸 |
六、眼针 |
七、耳穴 |
八、穴位注射 |
九、舌针 |
十、针药结合 |
十一、综合疗法 |
第四节 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实验研究 |
一、针刺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
二、针刺对脑部缺血、缺氧状态的影响 |
三、针刺对自由基系统的影响 |
四、针刺对VD大鼠海马区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
五、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 |
六、促进大脑损伤后再修复 |
七、调节血管活性物质功能 |
八、抑制神经细胞凋亡 |
九、β淀粉样蛋白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一、病例来源 |
二、西医诊断标准 |
三、中医诊断标准 |
四、纳入标准 |
五、排除标准 |
六、剔除病例标准 |
七、退出(脱落)病例标准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临床资料的处理 |
二、分组和治疗方法 |
三、观察指标 |
四、安全性指标 |
五、疗效评价性指标 |
六、疗效评定标准 |
七、安全性观察 |
八、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 |
第三节 临床研究结果与统计分析 |
一、一般资料 |
二、两组可比性检查 |
三、治疗后疗效比较 |
四、安全性观察 |
第三部分 讨论 |
一、通督调神针刺法的选穴依据 |
二、痴呆量表的选择依据 |
三、临床疗效及疗效相关积分的变化分析 |
四、安全性观察 |
五、本研究的创新点 |
六、存在问题和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8)中风治未病理论的文献研究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1篇 中医中风病治未病的发展历史 |
1.1 先秦至隋唐时期各医家的中风病防治理论观点 |
1.1.1 《黄帝内经》 |
1.1.2 张仲景 |
1.1.3 《中藏经》 |
1.1.4 巢元方 |
1.1.5 孙思邈 |
1.1.6 王焘 |
1.2 宋、金、元时期各医家的中风病防治理论观点 |
1.2.1 刘完素 |
1.2.2 李东垣 |
1.2.3 朱丹溪 |
1.2.4 王执中 |
1.2.5 罗天益 |
1.3 明清时期各医家的中风病防治理论观点 |
1.3.1 薛己 |
1.3.2 张景岳 |
1.3.3 赵献可 |
1.3.4 李中梓 |
1.3.5 龚廷贤 |
1.3.6 喻嘉言 |
1.3.7 姜天叙 |
1.3.8 李用粹 |
1.3.9 沈金鳌 |
1.3.10 陈修园 |
1.3.11 叶天士 |
1.3.12 王清任 |
1.4 晚清民国时期各医家的中风病防治理论观点 |
1.4.1 张士骧 |
1.4.2 张山雷 |
1.4.3 张锡纯 |
1.5 当代时期各医家的中风病防治理论观点 |
1.5.1 任继学 |
1.5.2 张学文 |
1.5.3 当代其他医家或团队的研究 |
1.6 小结 |
第2篇 中风病治未病方法探讨 |
2.1 无病养生 |
2.1.1 无病养生的概念 |
2.1.2 养生方法 |
2.2 风险干预 |
2.2.1 风险评估 |
2.2.2 危险因素分级干预 |
2.3 辨治先兆 |
2.3.1 中风先兆的概念 |
2.3.2 中风先兆的治疗 |
2.4 截断病程 |
2.5 防止复发 |
2.5.1 缺血性中风的预防复发 |
2.5.2 出血性中风的预防复发 |
第3篇 中风治未病软件系统的设计开发 |
3.1 中风治未病软件研发的基础和目的 |
3.2. 中风治未病软件系统的设计思路 |
3.2.1 软件特点 |
3.2.2 模板的设计 |
3.2.3 操作流程 |
3.2.4 《预防中风生活养生手册》的编写和使用 |
3.3 中风治未病软件系统的应用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风治未病方剂索引(第1篇文献辑录出的古今方剂)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9)心脑通络液对局灶性脑缺血急性期大鼠血浆OX-LDL和PECAM-1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祖国医学对脑梗塞的认识 |
1.1 概述 |
1.2 病名 |
1.3 病位 |
1.4 病因病机 |
1.5 治则治法 |
2. 现代医学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认识 |
2.1 概述 |
2.2 病因 |
2.3 病理 |
2.4 病理生理 |
2.5 常用分型方法 |
2.6 治疗 |
3.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实验研究进展 |
3.1 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 |
3.2 拮抗神经毒性作用 |
3.3 减轻炎症反应 |
3.4 清除氧自由基,抗氧化作用 |
心脑通络液对脑梗塞的实验研究 |
1. 材料 |
1.1 动物 |
1.2 实验药物 |
1.3 仪器及试剂 |
2. 方法 |
2.1 分组及给药 |
2.2 模型建立 |
2.3 检测指标及方法 |
2.4 统计学处理 |
3. 实验结果 |
3.1 各组间OX-LDL含量的变化及比较 |
3.2 各组间PECAM-1含量的变化及比较 |
讨论 |
1. 立题依据 |
2. 组方依据 |
3. 现代药理研究 |
3.1 黄芪 |
3.2 当归 |
3.3 水蛭 |
3.4 太子参 |
3.5 川芎 |
4. 心脑通络液对血浆OX-LDL含量的探讨 |
5. 心脑通络液对血浆PECAM-1含量的探讨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10)心脑通络液对局灶性脑缺血急性期大鼠脑组织NO、ICAM-1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祖国医学对脑梗塞的认识 |
1.1 概述 |
1.2 病因病机 |
1.3 中风后遗证 |
1.4 治则治法 |
2 现代医学对脑梗塞的研究现状 |
2.1 脑梗塞病理生理研究的进展 |
2.2 脑梗塞治疗的进展 |
实验研究 |
1 材料 |
1.1 动物 |
1.2 药物 |
1.3 仪器及试剂 |
2 方法 |
2.1 分组及给药 |
2.2 模型建立 |
2.3 检测指标及方法 |
2.4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 各组间NO含量的比较 |
2 各组间ICAM-1含量的比较 |
讨论 |
1 理论探讨 |
1.1 气虚是发病的内在本质 |
1.2 病理因素是发病的重要基础 |
1.3 诱发因素是发病的必要条件 |
1.4 气血上逆,脑络闭阻是急性脑梗塞的病机关键 |
1.5 脑络闭阻是脑梗塞急性期的基本病机病证 |
1.6 脑络闭阻是变生它证之源 |
1.7 益气活血,祛瘀通络是重要的治疗大法 |
2 组方依据 |
3 现代药理研究 |
3.1 抗血栓,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
3.2 改善血液流变学作用 |
4 对脑组织NO含量的探讨 |
5 对脑组织ICAM-1含量的探讨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四、脑通口服液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塞的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J].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05)
- [2]心脑通络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急性期细胞因子及凋亡基因Bcl-2、p53的影响[D]. 陈鹏.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0(06)
- [3]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D]. 李可建.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7(05)
- [4]动脉硬化性脑梗塞发病机理的研究述略[J]. 程再兴,苗明三. 中医药学刊, 2004(03)
- [5]益脑通络胶囊对缺血性中风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 张梅奎.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3(01)
- [6]脑通口服液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塞的临床观察[J]. 田立,唐可清,王立琴,李钦孝,唐可欣.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0(04)
- [7]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D]. 赵奕.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10)
- [8]中风治未病理论的文献研究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探讨[D]. 郑永亮.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09)
- [9]心脑通络液对局灶性脑缺血急性期大鼠血浆OX-LDL和PECAM-1含量的影响[D]. 吴丽娟.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1(04)
- [10]心脑通络液对局灶性脑缺血急性期大鼠脑组织NO、ICAM-1含量的影响[D]. 吕宏超.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