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基性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铬铁矿,地球化学,峨眉,火成岩,古生代,山系,同位素。
基性岩论文文献综述
刘嘉,蔡鹏捷[1](2019)在《基性-超基性岩铜镍矿与铬铁矿含矿性判别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岩石与矿物地球化学数据常用于判别岩石成因、构造环境等,事实上它们也可以用于判别岩石成矿专属性,从而更好地指导找矿工作。通过对含铜镍矿的基性-超基性岩与含铬铁矿的基性-超基性岩全岩主量、铂族元素和铬铁矿尖晶石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综合对比研究结果显示:1)铜镍矿的m/f值主要集中在1.5~8.5,铬铁矿主要集中在6.5~12.5,有一定重迭,因此通过m/f值确定是否成矿具有不确定因素;利用全岩主量元素的二元图解进行判别也存在重迭区域,不利于成矿专属性的判别。2)铜镍矿基性-超基性岩全岩具有高的w(PPGE)/w(IPGE)值(0.06~343.75,平均16),w(Pd)/w(Ir)>1;铂族元素具有左倾的原始地幔配分模式;铬铁矿尖晶石高w(TiO_2)、Fe~#值,Cr~#、Mg~#值变化范围较大。3)铬铁矿基性-超基性岩全岩具有低的w(PPGE)/w(IPGE)值(0.000 4~20.34,平均0.55),w(Pd)/w(Ir)<1,铂族元素具有右倾的原始地幔配分模式;铬铁矿尖晶石低w(TiO2),Fe~#、Mg~#值,高Cr~#值。因此,利用基性-超基性岩的铂族元素与铬铁矿地球化学特征值能有效指示成矿专属性,可成为基性-超基性岩铬铁矿与铜镍矿的勘查工具。(本文来源于《地质找矿论丛》期刊2019年04期)
覃贻钢,王葆华,刘希军,时毓,李政林[2](2019)在《广西大新地区基性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右江盆地地处扬子板块、华南板块、印支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接部位,经历了不同时代多期的构造-岩浆-成矿作用,其中以中生代的成岩成矿作用尤为强烈。关于区域内基性岩成因,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有研究者认为它们的形成可能与地幔柱岩浆活动有关(张旗等,1999),可能是与古特提斯洋内热点或者地幔柱有关的洋岛火山岩(吴根耀等,2000),近年来也有新的观点提出认为桂西基性岩是峨眉山地幔柱与古特提斯俯冲相互作用的产物(陈雪峰等,2016)。广西大新地区位于右江盆地西南缘,西大明山隆起的北端。西大明山隆起形成于印支期至燕山期,该(本文来源于《第九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2-13)
王嘉,丁腾,陶春辉,梁锦,廖时理[3](2019)在《西南印度洋中脊超基性岩赋矿硫化物成因的地球化学研究——以天作热液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南印度洋中脊是典型的超慢速扩张洋中脊,目前在该洋中脊已确定的硫化物热液区包括Mt.Jourdanne、龙旗、断桥、玉皇以及天作等(Tao et al., 2012)。除天作外,其余热液区围岩均为玄武岩,成因上与玄武质岩浆活动关系密切;而天作热液区位于非岩浆脊段,主要受拆离断层的控制,硫化物主要赋存在蛇纹石化超基性岩中,蛇纹岩中常见橄榄石、辉石以及尖晶石残晶,其源岩可能为二辉橄榄岩,因此,天作是西南印度洋中脊目前发现的唯一以超基性岩为赋矿围岩的硫化物热液区。超基性岩赋矿海底硫化物(本文来源于《第九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2-13)
褚志远,刘卫东,胡戈,范振生,温殿刚[4](2019)在《鲁苏皖一带基性—超基性岩中金刚石特征及其成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鲁苏皖一带发现的呈串珠状含金刚石基性—超基性岩体,其金刚石成因是否相同?该文通过对比分析基性岩中与典型金伯利岩中产出的金刚石在晶体形态、粒径、晶面蚀像、金刚石类型等差异性,金刚石含矿母岩对比研究,金刚石在容矿岩石中分布,分析总结鲁苏皖一带基性超基性岩中金刚石的成因。超基性金伯利岩中金刚石成因为地幔捕掳晶成因,基性岩中金刚石多为岩浆结晶成因。(本文来源于《山东国土资源》期刊2019年11期)
付长垒,闫臻,王秉璋[5](2019)在《秦祁结合部清水-张家川基性岩形成时代和构造归属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央造山系北缘发育完整的早古生代"弧-盆"体系,而其洋内弧盆体系还是陆缘弧盆体系属性的确定,可为原特提斯域古板块构造格局和中央造山系早期造山过程的恢复提供依据。秦岭-祁连结合部清水-张家川地区出露的与原特提斯洋俯冲作用相关的基性岩形成时代和构造归属的探究,是解决中央造山系早古生代洋-陆转换过程以及东西链接等科学问题的重要内容之一。清水-张家川地区主要出露块状、枕状玄武岩以及少量辉绿岩墙和硅质岩夹层,玄武岩和辉绿岩明显富集Th、LREE,亏损Nb、Ta、Zr、Hf和Ti元素,而Th/Nb比值则分为1. 09~2. 04和0. 18~0. 73两组,分别与岛弧和弧后裂谷熔岩相一致。另外,这些基性岩具较高的Th/Yb和εNd(t)(+4. 4~+4. 8)值,显示岩浆来自受洋壳沉积物混染的亏损地幔源区。最新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辉绿岩墙形成于500±3Ma。结合区域岩石地层资料,综合分析表明清水-张家川地区基性岩形成于寒武纪,早于晚奥陶世酸性火山岩和侵入岩。它们与其东、西侧北秦岭和北祁连构造带内的寒武纪-早奥陶世洋内弧和弧后盆地岩浆岩共同构成了原特提斯洋北缘早古生代洋内弧-盆体系。(本文来源于《岩石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侯克斌,刘怡灿,安永梅[6](2019)在《大别造山带内基性、超基性岩类研究进展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位于华北与扬子陆块之间,其演化历史长达600Ma,是国际、国内研究多阶段复合造山作用的经典地区。本文重点调研了前寒武纪基性岩、超基性岩的研究现状。认为,在大别地区开展大地构造相对比分析研究、针对超基性、基性岩开展岩石学、岩相学、年代学及古地磁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解决秦岭造山带与大别-苏鲁造山带链接,解决我国华北、华南两大古陆在超大陆尺度上的构造归属等问题。开展以"叁稀"(稀有、稀土、稀散)矿产研究工作将填补大别山地区上述矿种调查研究工作的空白。(本文来源于《中国金属通报》期刊2019年09期)
张建军,童英,王涛,黄伟,赵建新[7](2019)在《新疆东准噶尔琼河坝地区绿石沟早石炭世岩体中基性岩墙群成因及其构造动力学背景》一文中研究指出基性岩墙群对探讨岩石圈伸展过程、时空演化及深部动力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厘定东准噶尔琼河坝地区岩墙群的形成时代、源区地幔性质、成岩构造背景、岩石成因及其与区域上的其他岩浆作用的成因关系,揭示东准噶尔古生代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对侵入到绿石沟岩体花岗岩中的暗色岩墙群进行了遥感卫星影像解译,并从野外地质、岩石学、矿物学、年代学、锆石Hf-O同位素和地球化学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绿石沟岩体中岩墙存在闪长玢岩和辉绿玢岩岩墙的岩石组合,它们的锆石LA-ICP-MS和SHRIMP U-Pb定年结果表明,闪长玢岩、辉绿玢岩岩墙形成时代分别为346±1 Ma和~332 Ma。辉绿玢岩岩墙的锆石εHf(t)值为+10. 2~+15. 4,对应的二阶段Hf模式年龄为0. 35~0. 67 Ga,其锆石δ18O值主要变化范围为5. 00‰~6. 41‰。这些同位素特征表明其具有亏损地幔源区的物质组成。矿物学研究表明,辉绿玢岩岩墙中的角闪石为浅闪石、铁浅闪石,其结晶温度范围为896~984℃,压力为41~88 MPa,对应结晶深度约1. 54~3. 31 km;辉石为透辉石,辉石-熔体平衡时的岩浆温度为1 092~1 099℃,压力为500~630 MPa,推测形成辉绿玢岩辉石岩浆房的存储深度为16. 5~20. 8 km。东准噶尔琼河坝地区大量中基性岩墙构成的岩墙群可作为区域伸展构造的重要标志,结合前人对该区构造背景认识,认为琼河坝地区在早石炭世时可能处于后碰撞伸展拉张环境,这为探讨东准噶尔乃至中亚造山带西段的古生代的地球动力学环境演变提供了新依据。(本文来源于《岩石矿物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丁姗姗,刘磊,刘希军,王葆华,李政林[8](2019)在《桂西地区龙川基性岩地球化学特征:峨眉山地幔柱引起地幔源区低程度熔融的产物》一文中研究指出桂西地区龙川等地出露层状-似层状基性岩,对其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区辉绿岩属于碱性玄武岩系列,岩石SiO_2含量为45.56%~46.76%, TiO_2为2.83%~3.60%, Na_2O+K_2O为3.52%~4.28%,δ值为3.31~7.17;∑REE为(159.28~248.54)×10~(-6),δEu=1.01~1.32。Ti/Y值为538~1 067,属于峨眉山高Ti玄武岩系列,与二迭纪ELIP内带高Ti玄武岩和桂西其他地区基性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从Dy/Dy~*-Dy/Yb和Ti/Y值协变关系中判别,龙川基性岩和峨眉山高Ti玄武岩具有同源性,与峨眉山高Ti玄武岩和桂西其他地区高Ti基性岩相比,表现出了更低Dy/Dy~*值特征,揭示了其熔体来源于更深部且熔融程度更低的岩浆源区,说明龙川极高Ti/Y基性岩代表了ELIP的地幔柱岩浆作用在外部带延伸的结果,是峨眉山地幔柱高Ti岩浆源区更低程度熔融的岩浆产物。(本文来源于《桂林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杨成业,于涛,冯佳佳,张根,张金树[9](2019)在《西藏兹格塘错超基性岩地球化学特征及铬铁矿含矿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兹格塘错超基性岩位于班公湖—怒江结合带中段,是东巧蛇绿岩套的一部分,是班公湖—怒江结合带中段最着名的产铬铁矿床的蛇绿岩残片之一。在上世纪90年代,该地区东巧铬铁矿床已开采完毕,为了进一步增加铬铁矿床储量,实现找矿突破,在该地区作进一步的找矿勘查工作。通过对兹格塘错超基性岩体岩相带划分、地球化学分析,认为该区有良好的铬铁矿床成矿潜力,在兹格塘错的扎格多地区的宽阔的断陷盆地内出露的蛇纹石化辉橄岩值得进一步勘察。(本文来源于《现代矿业》期刊2019年07期)
王怀涛,杨婧,杜君,王金荣,燕洲泉[10](2019)在《甘肃北山和金川与铜镍矿床有关的超基性岩与全球板内环境超基性岩的对比:大数据研究的初步结果》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收集甘肃北山和金川地区与铜镍硫化物矿床有关的超基性岩数据的基础上,与GEOROC和PetDB两个数据库中的全球板内超基性岩数据进行对比,发现甘肃北山、金川地区与铜镍有关的超基性岩与全球板内超基性岩各元素平均值较接近(除稍富集LILE之外),而北山地区以高的Th/Nb和富集HREE与金川区分,同时Cu、Cs、Nb、Ta、Rb/Nb、CaO/REE等元素或元素比可作为甘肃北山和金川地区超基性岩是否含矿的重要地球化学标志。皮尔逊相关系数研究表明,虽然甘肃北山和金川地区与铜镍硫化物矿床有关的超基性岩的产出位置、形成时代及源区特征均不同,但是具有很高的地球化学相关性,而WPU(板内超基性岩)与WPUT(大陆溢流、大陆裂谷和板内超基性岩合并)及WPU中坐标值相近的数据相关性较差。WPUT内部本身相似性极差,但其平均值却与甘肃北山和金川地区的超基性岩相似性极高。同时,笔者选取了白石泉、石西、葫芦、黄山东等26个与铜镍硫化物矿床有关的超基性岩数据,与甘肃北山、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有关的超基性岩数据进行比对,整体显示出极高的相关性。因此我们推断与铜镍硫化物矿床有关的超基性岩在形成过程中虽受到其他地质作用的改造,但总体上具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本文来源于《地学前缘》期刊2019年04期)
基性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右江盆地地处扬子板块、华南板块、印支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接部位,经历了不同时代多期的构造-岩浆-成矿作用,其中以中生代的成岩成矿作用尤为强烈。关于区域内基性岩成因,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有研究者认为它们的形成可能与地幔柱岩浆活动有关(张旗等,1999),可能是与古特提斯洋内热点或者地幔柱有关的洋岛火山岩(吴根耀等,2000),近年来也有新的观点提出认为桂西基性岩是峨眉山地幔柱与古特提斯俯冲相互作用的产物(陈雪峰等,2016)。广西大新地区位于右江盆地西南缘,西大明山隆起的北端。西大明山隆起形成于印支期至燕山期,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基性岩论文参考文献
[1].刘嘉,蔡鹏捷.基性-超基性岩铜镍矿与铬铁矿含矿性判别研究[J].地质找矿论丛.2019
[2].覃贻钢,王葆华,刘希军,时毓,李政林.广西大新地区基性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C].第九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019
[3].王嘉,丁腾,陶春辉,梁锦,廖时理.西南印度洋中脊超基性岩赋矿硫化物成因的地球化学研究——以天作热液区为例[C].第九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019
[4].褚志远,刘卫东,胡戈,范振生,温殿刚.鲁苏皖一带基性—超基性岩中金刚石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山东国土资源.2019
[5].付长垒,闫臻,王秉璋.秦祁结合部清水-张家川基性岩形成时代和构造归属探讨[J].岩石学报.2019
[6].侯克斌,刘怡灿,安永梅.大别造山带内基性、超基性岩类研究进展及意义[J].中国金属通报.2019
[7].张建军,童英,王涛,黄伟,赵建新.新疆东准噶尔琼河坝地区绿石沟早石炭世岩体中基性岩墙群成因及其构造动力学背景[J].岩石矿物学杂志.2019
[8].丁姗姗,刘磊,刘希军,王葆华,李政林.桂西地区龙川基性岩地球化学特征:峨眉山地幔柱引起地幔源区低程度熔融的产物[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9
[9].杨成业,于涛,冯佳佳,张根,张金树.西藏兹格塘错超基性岩地球化学特征及铬铁矿含矿性分析[J].现代矿业.2019
[10].王怀涛,杨婧,杜君,王金荣,燕洲泉.甘肃北山和金川与铜镍矿床有关的超基性岩与全球板内环境超基性岩的对比:大数据研究的初步结果[J].地学前缘.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