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品位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边际品位,叁维面模型,建设规模,净现值
品位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杨棋[1](2019)在《边际品位、建设规模优化与NPV的叁维面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托先进的矿业叁维设计软件,生成不同边际品位下的矿山可采储量设计模型,以叁维面模型的形式建立不同边际品位在不同建设规模的项目净现值计算模型,得到净现值最大条件下的最优边际品位和建设规模,为项目的前期论证提供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金属通报》期刊2019年10期)
魏明,赵彬,王锐,潘振兴,曹立国[2](2019)在《基于叁维模型的矿床品位分布规律研究——以陕西龙头沟金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陕西龙头沟金矿为例,通过收集矿山已有的勘查和生产数据,选用Micromine软件平台,并采用普通克里格方法进行插值,建立了矿床的品位矿块模型。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从矿化域变异函数拟合参数、矿块模型叁维展布及品位分布特征等方面,分析了龙头沟金矿床品位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龙头沟金矿床低品位矿基本连续,而高品位矿连续性差;高品位工业矿体在深部倾向延伸方向的连续性好于走向方向。矿化带在55线以东走向延伸和深部倾向延伸均未封闭,且临近EW向与NW向构造交会部位,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可作为下一步工作靶区。(本文来源于《黄金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马楠,马玉辉,张金玲,杨启安,吴树宽[3](2019)在《东昆仑某铜镍矿床矿石体重与品位回归模型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矿石体重值为储量估算中的重要参数。以东昆仑夏日哈木铜镍矿床小体重测试数据为基础,运用数学地质原理及SPSS软件探讨了小体重值与Ni、Cu、Co元素品位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以Ni、Co元素品位与小体重值的回归模型。预测体重与实际测试体重平均误差为6.08%,建立的回归模型可为储量计算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锰业》期刊2019年01期)
任传成,韩金姝,杨建国,王广超[4](2019)在《基于灰色理论的硫化铜精矿品位预测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小样本数据条件下预测硫化铜精矿品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灰色理论的铜精矿品位预测模型。该模型通过试验所得的小样本数据,动态改变建模数据的初始值和背景值,结合灰色理论建立了硫化铜精矿品位的GM(1,1)预测模型,统计预测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结果表明:基于灰色理论的预测模型精度较高,最小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 88%,模型的预测效果较好,可作为预测铜精矿品位的一种新方式。(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选矿部分)》期刊2019年01期)
苏成鹏,刘建中[5](2018)在《基于Surpac的贵州水银洞金矿Ia2矿体金品位模型及分形结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贵州贞丰水银洞金矿Ia2矿体为研究对象,整合二维地质资料,利用Surpac软件建立矿体叁维地质模型。以此模型为基础,直观地反映矿体的几何特征,有效把握矿体空间特征,通过与构造蚀变体(SBT)形态相比较,可以看出矿体产出受SBT控制。用距离幂次反比法对品位进行估值,建立块体模型,用不同颜色直观展现矿体品位的分布情况。对Au品位的分形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多分数维反映了多次矿化时间的迭加,分数维个数与主要矿石类型相对应。研究成果利于更好地利用地质矿产资料和矿产资源。(本文来源于《地质学刊》期刊2018年03期)
江磊,朱道飞[6](2018)在《铜冶炼全流程冰铜品位优化控制数学模型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铜冶炼全流程叁炉耦合优化、实现冶炼成本最低的关键因素在于冰铜品位的控制。通过建立包含艾萨炉子、PS转炉子、阳极炉子模型的冰铜品位优化控制模型,并在考虑各生产单元之间互相约束基础上,以各炉冶炼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建立铜冶炼全流程冰铜品位优化控制模型来优化冰铜品位,并提出一种分段实数编码的改进遗传算法来求解冰铜品位优化控制模型。结果表明,模型和算法是科学有效的,并获得最优冶炼冰铜品位为55.6%,对应最低冶炼成本为2 030.36元/t的阳极铜。(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工程》期刊2018年04期)
黄橙,朱江[7](2018)在《原矿铜、硫品位与金、铜回收率预测模型的建立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湖北叁鑫金铜股份有限公司选矿厂为解决矿石铜、硫品位变化导致混合浮选精矿产量波动较大及对分离浮选、铜精矿品位控制带来影响的问题,结合实际生产指标数据,通过建立金、铜回收率与原矿铜、硫品位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揭示了铜回收率与原矿铜品位有直接关系,金回收率与原矿硫铜品位比有直接关系,并对其予以验证,用以预测和指导该矿在原矿品位波动下的生产指标规律。(本文来源于《现代矿业》期刊2018年03期)
李杰,赵建军,周俊武[8](2017)在《矿浆在线品位分析中多模型的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矿浆在线品位测量过程中矿石性质变化、工艺波动会引起矿浆基体变化,导致预先建立的模型不适用,测量精度降低。解决该类问题的有效途径是针对不同的基体分段建模。由于影响矿浆荧光强度的因素较多,基体效应具有多变性和非线性,难以挖掘分段建模的依据。本文针对此类问题,系统地分析了矿浆基体效应、模型物理意义和影响模型的因素,结合国内某矿山实际工艺变化及BOXA分析仪长期运行数据,研究如何利用康普顿散射强度进行分段建模,并在该矿山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7年会论文集》期刊2017-10-01)
李领贵,张金玲,孙振林,李敏,然见多杰[9](2017)在《青海多才玛铅—锌—银矿床矿石品位与体重的回归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青海多才玛矿床是一个新近查明的超大型铅—锌—银矿床。利用150个钻孔岩芯样品的矿石品位及其体重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铅矿石和铅—锌矿石品位与体重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94和r=0.90),锌矿石品位与体重不相关(r=0.09);根据铅矿石和铅—锌矿石品位与体重的回归方程计算了矿区各矿石块段的平均体重。回归模型准确、直观阐释了品位—体重的相关性,对沱沱河地区有相似成矿背景的其它矿床提供借鉴依据。(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矿山部分)》期刊2017年05期)
涂观海,刘建兴,王建法[10](2017)在《基于遗传算法的铜精矿品位预测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某矿山铜选厂2014年每日生产报表数据进行分析,拟合该选厂入选品位、选矿回收率、精矿品位之间数据关系.根据上海金属交易所铜精矿交易价格与品位之间的关系,确定各种技术指标变化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函数.基于选厂经济效益与资源利用,采用遗传算法对不同技术指标方案进行搜索寻优,找出最佳方案值对应指标.实践证明,该方法与选厂实际情况吻合,能够为选厂科学生产提供决策支持,提高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2期)
品位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陕西龙头沟金矿为例,通过收集矿山已有的勘查和生产数据,选用Micromine软件平台,并采用普通克里格方法进行插值,建立了矿床的品位矿块模型。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从矿化域变异函数拟合参数、矿块模型叁维展布及品位分布特征等方面,分析了龙头沟金矿床品位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龙头沟金矿床低品位矿基本连续,而高品位矿连续性差;高品位工业矿体在深部倾向延伸方向的连续性好于走向方向。矿化带在55线以东走向延伸和深部倾向延伸均未封闭,且临近EW向与NW向构造交会部位,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可作为下一步工作靶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品位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杨棋.边际品位、建设规模优化与NPV的叁维面模型研究[J].中国金属通报.2019
[2].魏明,赵彬,王锐,潘振兴,曹立国.基于叁维模型的矿床品位分布规律研究——以陕西龙头沟金矿为例[J].黄金科学技术.2019
[3].马楠,马玉辉,张金玲,杨启安,吴树宽.东昆仑某铜镍矿床矿石体重与品位回归模型探讨[J].中国锰业.2019
[4].任传成,韩金姝,杨建国,王广超.基于灰色理论的硫化铜精矿品位预测模型[J].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19
[5].苏成鹏,刘建中.基于Surpac的贵州水银洞金矿Ia2矿体金品位模型及分形结构特征[J].地质学刊.2018
[6].江磊,朱道飞.铜冶炼全流程冰铜品位优化控制数学模型及应用[J].有色金属工程.2018
[7].黄橙,朱江.原矿铜、硫品位与金、铜回收率预测模型的建立与应用[J].现代矿业.2018
[8].李杰,赵建军,周俊武.矿浆在线品位分析中多模型的研究与应用[C].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7年会论文集.2017
[9].李领贵,张金玲,孙振林,李敏,然见多杰.青海多才玛铅—锌—银矿床矿石品位与体重的回归模型[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17
[10].涂观海,刘建兴,王建法.基于遗传算法的铜精矿品位预测模型[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