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相对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山西省相对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论文摘要

资源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支持该区域内人口基本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能够评价一个区域现有资源与人口的比例是否合理,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基于山西省是我国第一个省级层面的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研究山西省相对资源承载力的高低及其状态,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对山西省资源型经济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深入研究相对资源承载力理论,结合山西省的实际状况,建立了“自然-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指标评价体系,主要采用耕地面积、GDP、社会保障支出、森林面积等26个具体指标,运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AHP和熵权法)为指标赋权重,通过运用改进(基于优势资源牵引效应和劣势资源束缚效应原则)的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对山西省的相对资源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和评价。本文一方面以全国为参照区,研究山西省2000-2017年的相对资源承载力,接着根据2000-2017年得出的结果运用灰色系统理论GM(1,1)模型对山西省2018-2025年的相对资源承载力做了预测;另一方面以山西省为参照区,研究山西省2016年11个地市的相对资源承载力,结果如下:(1)以全国为参照区,2000-2017年山西省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分别处于盈余、超载状态;相对社会资源承载力在盈余和超载的临界处上下浮动:2000-2003、2006、2014-2017年处于超载状态,2004-2005、2007-2013年处于盈余状态;相对生态环境资源承载力变化幅度偏大,但基本为盈余状态,仅有2016年为超载状态;相对综合资源承载力2001、2011、2015-2017年处于超载状态,其余13年处于盈余状态。(2)以全国为参照区,预测出2018-2025年的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处于盈余状态,但呈微弱的下降趋势;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处于严重超载状态,且超载状态呈现更加严重的趋势;预测出的相对社会资源承载力处于微弱超载状态,但该超载状态呈现减轻的趋势;预测出的生态环境资源承载力处于盈余状态,但是呈现下降趋势;据此计算出的综合资源承载力为超载状态,且有变严重的趋势。(3)以山西省为参照区,2016年山西省11个地市相对综合资源承载力大小顺序为:太原>运城>吕梁>临汾>忻州>晋中>大同>长治>晋城>朔州>阳泉。自然资源承载力中,晋城、朔州、运城、忻州、吕梁4个地市处于盈余状态;经济资源承载力中,太原、晋中、朔州、晋城4个地市处于盈余状态;社会资源承载力中,太原、晋中2个地市处于盈余状态;生态环境资源承载力中,太原、大同、阳泉、晋城、朔州、忻州、吕梁7个地市处于盈余状态;综合资源承载力中,太原、晋城、朔州、忻州3个地市为盈余状态,吕梁市为均衡状态。最后,本文依据对山西省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资源承载力研究进展
  •     1.2.2 相对资源承载力研究进展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思路
  •     1.4.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资源承载力
  •     2.1.2 相对资源承载力
  •     2.1.3 资源承载力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区别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地系统协调发展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4 资源系统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相对资源承载力研究模型构建
  •   3.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1 构建指标体系原则
  •     3.1.2 构建指标体系
  •   3.2 指标权重的计算
  •     3.2.1 权重的计算方法
  •     3.2.2 权重的计算结果
  •   3.3 计算模型的构建
  •     3.3.1 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
  •     3.3.2 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
  •     3.3.3 相对社会资源承载力
  •     3.3.4 相对生态环境资源承载力
  •     3.3.5 相对综合资源承载力
  •     3.3.6 承载状态的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区域概况
  •   4.1 自然资源现状
  •   4.2 经济资源现状
  •   4.3 社会资源现状
  •   4.4 生态环境资源现状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山西省2000-2017 年相对资源承载力动态研究及预测
  •   5.1 山西省2000-2017 年相对资源承载力动态研究
  •     5.1.1 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状况
  •     5.1.2 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状况
  •     5.1.3 相对社会资源承载力状况
  •     5.1.4 相对生态环境资源承载力状况
  •     5.1.5 相对综合资源承载力状况
  •   5.2 未来8年相对资源承载状态灰色系统预测
  •     5.2.1 灰色系统预测GM(1,1)运行步骤及结果
  •     5.2.2 预测结果研究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山西省2016年11 个地市相对资源承载力比较研究
  •   6.1 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状况
  •   6.2 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状况
  •   6.3 相对社会资源承载力状况
  •   6.4 相对生态环境资源承载力状况
  •   6.5 相对综合资源承载力状况
  •   本章小结
  • 第7章 山西省相对资源承载力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   7.1 相对资源承载力存在的问题
  •   7.2 提高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对策建议
  •     7.2.1 保护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     7.2.2 加强经济水平建设
  •     7.2.3 加强社会保障建设
  •     7.2.4 保持并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未来展望
  • 附录
  •   附录1 2000 -2017 年山西省各项资源各指标数据
  •   附录2 2000 -2017 年全国各项资源各指标数据
  •   附录3 2016 年山西省11 个地市各项资源各指标数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艾凯丽

    导师: 贡俊

    关键词: 山西省,相对综合资源承载力,改进模型,灰色预测

    来源: 山西财经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经济与管理科学

    专业: 资源科学,经济理论及经济思想史,经济体制改革

    单位: 山西财经大学

    分类号: F127;F062.1

    总页数: 105

    文件大小: 9656K

    下载量: 105

    相关论文文献

    • [1].红寺堡区相对资源承载力发展研究[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19(12)
    • [2].协调促进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力提升:问题分析与政策建议[J]. 现代教育管理 2020(01)
    • [3].中国海洋资源承载力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8(01)
    • [4].社会转型背景下的中职教育资源承载力省思[J]. 职业技术教育 2018(12)
    • [5].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甘南藏族自治州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J]. 时代金融 2016(36)
    • [6].河南省相对资源承载力时空演化特征研究[J].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2017(06)
    • [7].伊犁河谷县域相对资源承载力时空分异[J].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16(02)
    • [8].黑龙江省水土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及空间分异特征研究[J]. 节水灌溉 2016(04)
    • [9].老河口市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 中国市场 2016(38)
    • [10].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的扩展与实证[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11)
    • [11].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张掖市可持续发展研究[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5(04)
    • [12].水土资源承载力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J]. 水土保持通报 2015(02)
    • [13].塔里木河流域相对资源承载力[J]. 生态学报 2015(09)
    • [14].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的改进及其预测[J]. 统计与决策 2015(15)
    • [15].2000~2010年山西省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分析[J]. 科学之友 2013(12)
    • [16].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改进模型的新疆各地州承载力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3(35)
    • [17].太原市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S2)
    • [18].郑州市相对资源承载力及可持续发展研究[J]. 全国流通经济 2019(18)
    • [19].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四川省水土资源承载力时空演变分析[J]. 灌溉排水学报 2018(05)
    • [20].新疆相对资源承载力评估模型构建及其实证分析[J]. 干旱区地理 2017(02)
    • [21].天津市海洋资源承载力定量分析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S3)
    • [22].基于改进的相对资源承载力的中国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能力测度分析[J]. 大众投资指南 2017(10)
    • [23].上海市2003~2012年相对资源承载力分析[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 [24].新疆各地州(市)相对资源承载力时空差异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02)
    • [25].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河南省经济发展研究[J]. 现代商业 2014(21)
    • [26].新疆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13(01)
    • [27].河南省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 资源与产业 2013(03)
    • [28].新疆相对资源承载力及可持续发展时空演变特征分析[J]. 中国沙漠 2013(05)
    • [29].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的改进及实证分析——以新疆为例[J]. 经济视角(下旬刊) 2013(08)
    • [30].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改进及其应用[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02)

    标签:;  ;  ;  ;  

    山西省相对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