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实验——讨论"化学教学法的一点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BAATARCHULUUN SOLONGOO(慈棱格)[1](2020)在《蒙古国第十五次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新思维》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相继进行课程改革,蒙古国课程改革不能孤立于世界课程改革之外。同样,化学课程也必须进行改革。蒙古国2013年的第十五次课程改革针对中学化学课程教学方法进行调整。本论文共有四部分,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内容为论文的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论述研究的选题缘由、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相关研究综述、概念界定、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内容为论文的第三章和第四章。本文第三章主要梳理了蒙古国基础课程改革历史上本文研究蒙古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程,研究了从第一次课程改革到蒙古国第十五次课程改革。梳理了每一个课程改革的特殊和矛盾为了更好的理解蒙古国基础课程改革的发展,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新的课程改革中的一些要求,新思维、意义和价值。蒙古国第十五次课程改革中新思维的意义和价值。第四章蒙古国的第十四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中学化学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梳理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的。第一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存在主要问题,第二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存在主要问题。第三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评价存在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对蒙古国第十四次蒙古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内容进行梳理包括也四个方面。第一方面第十四次中学化学课程目标存在主要问题课程目标不明确。第二方面第十四次中学化学课程内容改革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内容偏“难”,要求偏“高,第二,蒙古国中小学采用是俄罗斯中小学教材,课程内容不太合适蒙古国教育及学生发展。第三方面第十次中学化学课程实施存在主要问题:一、教学方法单一,第四方面第十四次课程评价存在主要问题是没有提展的评价。第二个方面第十四次中小学化学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内容进行梳理包括也四个方面。第一方面第十四次中学化学课程目标存在主要问题没有将过程与方法目标。第二方面第十四次中学化学课程内容改革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内容偏“难”,要求偏“高,二是教科书,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之间缺乏协调性。第三方面第十次中学化学课程实施存在主要问题:一、一是教师无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面,二是缺乏多样性的化学课教学方法。第十四次课程评价存在主要问题是化学课程评价体系过随意,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第三部分为论文的第五章和第六章。第五章主要研究了蒙古国第十五次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泰勒课程理论。在此基础上,第六章分析了蒙古国第十五次的课程改革的主要追求,主要分为四个方面的研究:在课程目标上(丰富了课程目标内容,将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课程内容上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学科结合,在课程实施上适合每一个孩子,运用科学技术,提高课程的连续性,实践和理论教学结合,在课程评价上评价形成,周期评价,详细评价,确保评价结果与奖惩制度相联系。在此基础上,第六章对蒙古国第十五次的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主要追求的在化学课程目标上将“过程与方法”目标应用于实践,在化学课程内容上积极听取学生的教学建议,实现中学化学课本的趣味化全面化,在化学课程实施上加强师生之间的友好关系,增加丰富多样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在化学课程评价上提升对于化学课程评价的重视程度,严格制定化学课程评价体系制度。第四部分为论文第七章。第七章主要分析了蒙古国第十五次中学化学课程改革体现的新思维,主要体现为四方面。第一,课程目标中所提出的新思维—课程目标中所体现出的新思维、一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二是重在创新"的学生能力、三是提高重在生活中"的学生能力第二,课程内容中体现出的新思维一是化学与实际生活联系更紧密。第三,课程实施中体现出的新思维—一是建设分类化的教学思想、二是扩充复合化学教学内容、三是突出教学的主体地位、四是强调教学的主导地位。第四,课程评价中所体现的新思维——基于教学全过程的过程评价和结果反馈相结合的教育评价体系、基于教学相关者的自我评价和外部反馈相结合的教育评价体)。本论文对中学化学课程课程改革的要求来进行研讨,以蒙古国中学化学课程改革实情为研究的出发点,主要对中学化学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
史红霞[2](2020)在《化学教师特定主题的学科教学知识(TSPCK)测评研究》文中提出社会的发展关键在于教育,教育的发展关键在于教师。教师专业知识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内容,而教师PCK是教师专业知识的核心,开展PCK测评是了解教师PCK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需求。本研究基于特定主题,开发特定主题学科教学知识(TSPCK)的测评工具,旨在全面、科学地测评教师的TSPCK,为教师教育课程提供实证依据,从而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论文共包括八章。第一章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研究的意义进行了论述;然后提出了研究问题和具体的研究任务,明确了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梳理了国内外有关教师PCK的研究。首先从PCK涵义、PCK要素研究、PCK现状研究三个方面对国外教师PCK研究进行了综述;然后用知识图谱分析法对国内教师PCK研究成果和热点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当前国内对教师PCK测评方面研究相对较少,更缺少对教师TSPCK的测评研究。第三章对国际典型的教师PCK测评工具进行分析。首先详细介绍了六种目前国外使用的教师PCK测评工具;然后从PCK评价框架、测查问卷、评定方法等几方面分析六种测评工具的特点,并提出对教师TSPCK测评的启示。第四章建构教师TSPCK测评框架。首先从教师PCK层级模型引出TSPCK,并阐述教师TSPCK的特征,建构教师TSPCK要素框架;在此基础上,结合Park提出的五要素模型和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抽取、归纳教师TSPCK观测点;最后通过访谈调查对观测点进行修正,形成教师TSPCK测评框架,该框架由主题教学目标、主题内容相关知识、学生对主题内容理解的知识、主题教学策略知识、主题学习评价知识五个要素构成,每个要素又有1-5个不等的观测点,总共12个观测点。第五章开发教师TSPCK测评工具。测评工具包括测查问卷和评价标准两部分,首先根据教师TSPCK测评框架开发了TSPCK测查问卷;然后,综合分析国外教师PCK测评中的评价方法和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确定了TSPCK的评价标准;最后通过访谈调查对测查问卷和评价标准进行修正,形成教师TSPCK测评工具,其中测查问卷由个人信息调查和12个开放式问题构成,评价标准使用等级赋分法,每个观测点均有四个等级,且确定了等级表现描述,方便研究者制定具体主题的赋分标准并使用。第六章和第七章分别是初中化学教师溶解度、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平衡TSPCK的测评。首先明确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中对溶解度、化学平衡主题的要求,分析了学生在溶解度、化学平衡主题中的迷思概念,在此基础上确定溶解度、化学平衡主题的知识点;然后分别对初中、高中化学教师进行测查,并对测查结果的信效度进行了检验。测评结果显示:(1)教师溶解度、化学平衡TSPCK整体表现呈正态分布,而在TSPCK的五个要素中,学生知识最难,内容知识、评价知识、策略知识次之,目标知识最容易;(2)不同性别、不同学校、不同职称背景下,教师TSPCK表现有差异;(3)教师溶解度、化学平衡TSPCK各要素中各个题目的作答所处的等级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在各个知识点中的表现也是不一样的;(4)提取了教师溶解度、化学平衡TSPCK优质表现,建立化学教师溶解度TSPCK和化学平衡TSPCK知识库。第八章是研究结论、启示及展望。本研究建构了教师TSPCK测评框架,开发了教师TSPCK测评工具,并用此工具对初中化学教师溶解度、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平衡TSPCK进行了测查。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启示我们,教师PCK测评需要基于特定主题,教师TSPCK发展与教龄增长成正比;要加强教师对主题内容知识、对学生关于主题内容理解的知识的认识,促进教学评一体化;要建立信息化“合作研究共同体”,利用网络资源研究不同主题的教师TSPCK,以及教师TSPCK的发展过程和机制。教师TSPCK测评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必然需求,本研究构建了教师TSPCK测评框架,开发了适用于不同学科主题的教师TSPCK测评工具,并通过对初中化学教师溶解度、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平衡TSPCK的测查,揭示了中学化学教师TSPCK发展现状及表现,确定了这两个主题的优质TSPCK,研究成果丰富了教师PCK理论,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孙颖蕾[3](2019)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化学史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及教学策略研究》文中提出2018年1月16日,中国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相对于之前的课标最大的变化莫过于明确提出以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同时新课标的课程性质也表明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或《科学》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初中化学教育与高中化学教育是同根同源、一脉相承的关系,同时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因此培养初中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也是初中化学教学工作的重点和主旨。化学史是化学教学的一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论文在以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的教育背景下,对于如何利用化学史来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相关研究。首先在研究背景的基础上确定了研究目的与任务,接着调查了与核心素养和化学史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随后进行了问卷调查,首先调查研究了核心素养背景下洛阳市初中化学课堂的化学史教学现状,调查出有关化学史教学的现状,并分析成因。继续调查研究核心素养背景下洛阳市初中学生对化学史的掌握情况及课堂反馈,得出结论并分析成因。针对现阶段化学史在初中化学课堂的应用现状和遇到的问题,在研究了化学史的育人功能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要求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利用化学史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及应用策略,分别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维度提出相对应的教学策略。其后紧接着从教学主题的确定、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素材的选择、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创设五方面提出核心素养背景下化学史在初中化学中的教学设计策略,望为初中一线化学教师将化学史引入课堂提供一些参考思路。利用所提出的教学策略,论文选取了初中阶段相对重要并且化学史内涵丰富的两节课《质量守恒定律》和《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进行了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式说明、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流程图、教学活动过程等部分,深度渗透培育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利用实习的便利机会,最后将上述《质量守恒定律》这一教学设计应用于洛阳市东明实验中学九年级二班的课堂教学,并在九年级平行二班进行常规课堂教学作为对照样本。邀请同行教师前来观摩听课评价,并对两个课堂教学过程进行了全程录像,课后采用华中师范大学徐东方所提出的“核心素养培育的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邀请同行教师进行课堂评价并进行数据分析。对比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教学效果,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班的教学设计所表现出来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思维构建、目标达成四个维度上均表现出差异性,且得分要高于对照班;实验班与对照班在大部分二级指标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同时得分要高于对照班。继而从学生角度进行评价课堂内容,通过学生访谈,访谈结果显示,在学习兴趣、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教学方式的喜欢程度等方面的学生反馈都表明学生对化学史引入课堂的教学设计评价要高于常规教学设计。结合上述工作说明,利用化学史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是有效的。利用化学史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更加符合核心素养的背景下的化学课堂的教学评价标准,其教学效果也要好于常规的教学设计,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另外论文所研究的内容及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实施都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核心素养背景下化学史在初中阶段的应用研究、利用化学史来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都有待深入,这些都是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赵庆明[4](2019)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等化学教育研究(1927-1949)》文中研究说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化学教育是在继承清末民初化学教育成果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中国最早的化学教育开始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洋务学堂,但此时期的化学教育在修业年限、课程设置与课程标准上,每个学校各自拟定,没有统一标准,化学教师也大多由外国人担任,此时期的化学教育正处于初创期。清末新政时期,化学教育正式成为中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意义上的化学教科书也由此诞生,此时期的化学教科书大多译自日本,数量较多。进入民国以后,化学仍是中学的必修课程,化学教育在“壬午学制”学制后中国的化学教育得到了真正的提高和发展,并进入了现代教育的阶段。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是近代化学教育发展最快的时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但也有些许不足。1927年到1949年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促进中等化学教育发展的政策,先后颁布了五个中等化学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作为化学教科书编写与化学教学、考核的参照,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化学教育的发展。课程标准虽屡经修订,但仍存在诸如没有指导思想、大纲繁杂、学时太少等问题。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人自编教材成为化学教材的主体,改变了清末民初以来国外化学教科书为主流的局面。这得益于课程标准的出台以及化学教育家们的努力,这一时期出版了数量众多的中等化学教科书,其中不乏一些善本,但此时期的教科书仍不如一些译本教科书受欢迎,反映了国产教科书仍不成熟。化学教师作为化学教育的实施者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质量有了很大改善,大多数中学化学教师毕业于国内大学甚至国外大学的化学专业或其他相关理科专业,但多数化学教师未曾受过专门的教师教育致使在教学法与教学经验上有所欠缺,化学教师仍是各中学比较稀缺的教师。化学教学须有实验的配合,教育部为化学实验的正常开展做过许多工作,但由于仪器设备的缺乏使得大多数初中与部分高中亦无法正常开展实验教学。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化学教育有成功的一面,亦有不足的一面。成功之处是经过22年的发展,中等化学教育已然成为中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在战乱时期也得以维持与发展,完成了自近代以来中等化学教育在中国的建制化进程。教育主管部门与广大化学工作者为此做出了贡献。但化学教育也存在诸如课程标准不成熟、教材分量过重、教学法不当、师资缺乏、实验形同虚设、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化学教育深受时局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抗战前的化学教育为建设服务,战时的化学教育为抗战服务,战后国民政府主导的化学教育在其垮台中走向消亡,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化学教育迎来新生。
高艳娇[5](2018)在《互动式教学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互动式教学是从古至今许多学者们所追求的优秀教育教学方法。1982年后,随着互动式教学概念的正式提出,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其发展和研究越来越快,从简单的师生互动,到多元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互动式教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在多学科、多学段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自2014年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提出,到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教育正在发生的重大的变革,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过程中,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互动式教学在提升核心素养的作用上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互动式教学能够有效解决目前生物学教学现状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不匹配的冲突。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互动式教学与核心素养的基本理论进行深度研究,并通过案例分析法、经验总结法和课堂观察法,分析互动式教学在提升核心素养方面的作用。在研究过程中,基于互动式教学与核心素养的理论基础,建构了提升核心素养的互动式教学模型,并据此分析在知识教学与实验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提升核心素养的方法策略。在知识教学中应用互动式教学,是通过创设多种情境提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度;通过开展各种主题活动,让学生在互动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提升核心素养;通过目标反馈对学生知识内容的学习与核心素养的提升进行监测;通过多元的学习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知识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关注知识内容本身,更加关注互动式教学在提升核心素养方面的优势。在实验教学中,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理论提升的流程开展互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并能够通过观察法、资料分析法和科学探究法等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对生命观念进行概括、对科学方法进行总结,同时形成一定的社会责任。
李永菲[6](2018)在《“五六七”初中化学教学法对培养初中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上世纪末,“核心素养”这一概念被提出,到2014年我国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首次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再到以北京师范大学牵头研究的“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于2016年9月13日正式发布,随之,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也逐步提出,使得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正在逐渐成为引导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南针,指引着学生培养和学科教学的方向。从现阶段来看,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尤其是在本论文所研究的初中化学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其已经形成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并不丰富,因此笔者选择了初中化学教学如何培养核心素养这个主题进行研究和探索。无疑,中学化学教学的一个难点,就是如何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那么,宜昌市L中学提出“五六七”初中化学教学法,对初中学生化学核心素养有什么样的影响?本研究以这个问题为基础,将“五六七”初中化学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进行实际应用,然后对实验前后数据进行专业分析,根据学生核心素养的变化,来验证假设,为初中化学教学研究提供一点新的方法和模式。本研究主要为了解决:“五六七”初中化学教学法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化学核心素养的概念如何界定?“五六七”初中化学教学法在教学中如何应用?“五六七”初中化学教学法能否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五六七”初中化学教学法的改进之处在哪?本研究包含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五六七”初中化学教学法的内涵,国内外对于研究化学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背景、现状、意义以及目的。第二部分为概念界定:对“五六七”初中化学教学法及化学核心素养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分析“五六七”初中化学教学法的特色、具体的实施步骤和环节以及应用。第三部分为具体实验过程:阐述研究假设、研究思路,根据“五六七”初中化学教学法,设计相对应的教学案并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利用spss19.0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并针对不同的学生和新老老师,进行面对面访谈,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五六七”初中化学教学法在实际应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本研究选择宜昌市某重点初中L中学九年级为样本,进行相关实验。第四部分为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在利用“五六七”初中化学教学法进行教学后,对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问卷调查,化学考试成绩,化学核心素养量表等,利用专业工具分析相关数据,对假设结果进行验证探索。第五部是总结与反思:综合相关数据及访谈分析,得出研究结果,并对结论进行反思改正。本研究主要是将“五六七”初中化学教学法进行实际教学应用,通过调查问卷、访谈和考试成绩等具体数据作为测量和分析依据,探究“五六七”初中化学教学法对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高的有效性。究其主要目的,还是期望通过本研究,能够在自我反思基础上总结、优化自己的教学实践,当然,如果在为同行所批评的同时有所借鉴,那自然也是笔者所求之不得的。
唐仁娟[7](2018)在《曾昭抡化学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曾昭抡(1899-1967),我国近代着名的化学家、教育家,历任中央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武汉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教务长、化学系主任,教育部副部长、高等教育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所长等,是我国近代高等化学教育的改革者和化学研究的开拓者。他出生于曾国藩家族,早年受湘学影响,后留学美国麻省理工,深受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影响。曾昭抡的教育思想融东西文明于一炉,内涵丰富,尤其是其化学教育思想,他在高等化学工程教育、高等有机化学教育、国防化学教育以及在化学教师教育、专业人才教育、教学研方法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曾昭抡毕生致力于中国的教育事业,民国时期主要专注于当时的高校化学教育,建国后担任国家教育行政要职。本文主要集中研究曾昭抡民国时期的化学教育思想,力图通过对曾昭抡的化学教育思想的分析阐述,突出其在化学教育方面的成就,以期对今天化学教育教学的新进步和新发展提供借鉴。论文主要从四个部分对曾昭抡的高等化学工程教育、高等有机化学教育、国防化学教育以及在化学教师教育、专业人才教育、教学研的方法等进行整理、分析和论述。导论由研究缘起、研究意义、核心概念、研究综述、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研究的重难点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着重从曾昭抡的出生、求学、留学、回国任教、担任国家要职、重返化学讲坛等部分去了解和认识研究对象。第二部分主要从高等化学工程教育、高等有机化学教育、国防化学教育以及在化学教师教育、专业人才教育、教学研的方法等六个方面分析和阐述曾昭抡的化学教育思想。第三部分通过对曾昭抡各个方面化学教育思想的梳理,概括曾昭抡化学教育思想的一些主要特点。第四部分分析和归纳曾昭抡化学教育思想对化学教育的突出贡献,探讨曾昭抡化学教育思想对当今教育的启示和思考。
李萍萍[8](2018)在《高中化学教师TPACK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Mishra(米什拉)和Koehler(科勒)教授提出TPAC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以来,TPACK的研究广受关注。相关联的国内外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国内现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的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水平调查、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的概念、TPACK对培养教师信息化课程的影响、TPACK对教师教育的启示等方向,这些研究虽然各有偏向,但较多的是在教育技术领域,与具体学科知识结合的研究不多。本研究主要采用了课堂观察法、文献分析法、访谈法、案例分析等方法,以一位中学高级化学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位高级教师的课堂实录和访谈分析,了解分析其整合技术的学科知识的水平。本文以部分教学设计为载体反馈黄老师的课堂教学,首先比较教科书内容知识与黄老师的教学设计中的内容知识是否符合,再分析黄老师的教学是否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最后,主要用TPACK的三个复合框架来分析黄老师的课堂教学。通过分析黄老师的课堂教学和访谈内容,得到研究结论并给出一些建议,以便教师同行作为参考。研究结果表明:黄老师的整合技术的学科知识的水平不均衡,在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方面最薄弱,任课的教学内容基本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从研究结论和访谈中发现,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发展与环境息息相关,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发展是终生的事业。
罗姣[9](2017)在《基于化学创新实验的互动式教学模式研究 ——以化学教学法实验课程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在科学与技术的信息化趋势下已成为一个知识化和学习化时代,社会人才观、教育观、质量观不断发生变化,社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教育的改革旨在培养符合现代社会三观要求(人才观、教育观、质量观)、适应现代化建设发展的素质人才。高等师范教育是培养基础教育教师的摇篮,高师学生肩负着双重的角色,教师的“专业化”成为当代教师教育改革的热点,这就要求高等师范院校的课程改革及教学改革应该走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前沿,提高师范生的从教技能,强化师范生的科学素质培养,以适应新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根据化学实验课程《中学化学实验研究》的培养目标,针对当前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师生自身发展需求,本研究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培养创新人才相结合起来,以创新实验为平台,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提出一种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基于化学创新实验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全文主要包括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了其研究背景、提出的实验教学模式及研究的意义、研究思路及方法。第二部分是关于化学创新实验互动式教学的研究综述,分别对化学创新实验、互动式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操作性定义,通过利用关键词的热点知识图谱分析和大量文献的查阅分析,梳理了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总结实验改进创新的途径以及互动式教学的研究现状。第三部分是关于模式建构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基于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理论。第四部分是本文的核心,是对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首先确定研究的主体和形式,然后根据教学实施原则和教学流程开展实施,并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进行评价考核。第五部分是研究主体的化学实验能力调查分析,在实证研究前后发放学生问卷并对个别学生进行访谈,为了解学生对实验的态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素养、研究过程的心理状态等。第六部分是学生创新实验成果的教学应用,挑选了两个创新实验应用于温州的三所高中课堂进行教学呈现。第七部分是本研究的总结与反思。
曹静,林长春[10](2009)在《《化学教学论》教材内容体系的发展及思考》文中研究表明回顾了《化学教学论》教材在20世纪80-90年代期间内容体系的一些变化发展及其深远意义。通过探讨教材内容章节的分布,分析了《化学教学论》教材内容体系变化趋势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塑教材价值观,构建合理的《化学教学论》内容体系的思考。
二、关于"实验——讨论"化学教学法的一点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实验——讨论"化学教学法的一点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蒙古国第十五次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新思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帮助蒙古国中学化学教师深刻理解课程改革的新思维 |
(二)研究者志趣所在 |
(三)希望国外学者对蒙古国化学课程改革有更多认识 |
二、选题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四、本研究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访谈法 |
(3)历史法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一)课程 |
(二)化学课程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蒙古国关于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一)关于中学化学课程改革方面的研究 |
(二)关于自然课程改革方面的研究 |
二、21世纪以来中国关于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一)关于中学化学课程标准方面的研究 |
(二)关于中学化学课程资源改革方面的研究 |
(三)关于中学化学课程改革方面的研究 |
(四)关于中学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 |
(五)关于中学化学课程内容改革方面的研究 |
(六)关于中学化学课程目标改革方面的研究 |
(七)关于中学化学课程实验改革方面的研究 |
(八)关于中学化学课程实施改革方面的研究 |
(九)关于中学化学课程评价方面的研究 |
(十)关于中学化学课程趋向改革方面的研究 |
(十一)关于中学化学课程教师改革方面的研究 |
第三章 蒙古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程 |
蒙古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历程 |
第一阶段(从1921年到1940年) |
第二阶段(从1940年到1957年) |
第三阶段(从1958年到1975年) |
第四阶段(从1975年到1990年) |
第五阶段(从1990年到2003年) |
第六阶段(从2004年到2012年) |
第七阶段(从2013年至今) |
第四章 蒙古国第十四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中学化学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蒙古国第十四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蒙古国第十四次基础课程改革中课程目标上的主要问题 |
(1)政治与教育课程改革的关系 |
(2)课程目标包括太多能力,大部学生不能达到 |
(3)没有将“过程与方法”落到实处 |
(二)蒙古国第十四次基础课程改革中课程内容上的主要问题 |
(1)内容偏“难”,要求偏“高”,学生忽视大量的知识 |
(2)关注到了课程结构的形态,具体学科的形式和内容 |
(三)蒙古国基础课程改革实施上存在主要问题 |
(1)教学方法单一 |
(2)基于内容的教学方法 |
(四)蒙古国基础课程改革评价上存在主要问题 |
没有进展的评价 |
二、化学课程改革中存在主要的问题 |
(一)化学课程目标上问题 |
没有将“过程与方法”目标 |
(二)化学课程内容上问题 |
(1)内容偏 “难” ,要求偏 “高” |
(2)教科书,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之间缺乏协调性 |
(三)化学课程实施上问题 |
(1)教师无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 |
(2)缺乏多样性的化学课教学方法 |
(四)化学课程评价上问题 |
化学课程评价体系过随意,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 |
三、小结 |
第五章 蒙古国第十五次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
一、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
(一)认知领域 |
(二)情感领域 |
(三)动作技能领域 |
二、泰勒的课程理论 |
(一)学校应力求达到何种教育目标 |
(1)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 |
(2)对当代校外生活的研究 |
(3)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 |
(二)如何选择有助于实现这些教育目标的学习经验 |
(1)“学习经验”一词的含义 |
(三)如何为有效的教学组织学习经验 |
(1)“组织”是什么 |
(四)如何评估学习经验的有效性 |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
(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学习模式 |
(2)建构主义教学方法 |
(3)蒙古国基础教育中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内容侧重 |
(二)维果斯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
第六章 蒙古国第十五次课程改革的新思维 |
(一)在课程目标上 |
(1)丰富了课程目标内容 |
(2)将“过程与方法”目标 |
(二)在课程内容上 |
(1)学生学习科学探究 |
(2)适合学习者的认知特征 |
(三)在课程实施上 |
(1)增加丰富多样丰富的教学形式 |
(2)学习环境 |
(3)加强师生之间的友好关系 |
(4)运用科学技术 |
(5)提高课程的连续性 |
(四)在课程评价上 |
(1)新核心课程评价的类型和形式 |
(2)拥有科学知识和理解 |
(3)探索现象的必要性,热情和热情 |
第七章 蒙古国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新思维 |
一、化学课程目标中所体现出的新思维 |
(一)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
(二)重在创新"的学生能力 |
(三)提高重在生活中"的学生能力 |
二、化学课程内容中所体现出的新思维 |
化学与实际生活联系更紧密 |
三、化学课程实施中所体现出的新思维 |
(一)建设分类化的教学思想 |
(二)扩充复合化学教学内容 |
(三)突出教学的主体地位 |
(四)强调教学的主导地位 |
四、化学课程评价中所体现的新思维 |
(一)基于教学全过程的过程评价和结果反馈相结合的教育评价体系 |
(二)基于教学相关者的自我评价和外部反馈相结合的教育评价体 |
小结 |
第八章 推进对蒙古国化学课程改革的建议 |
一、提高蒙古国化学教师的工作热情,使更多文化程度高的人愿意做化学教师 |
二、加强蒙古国化学教师的继续教育,提升蒙古国化学教师的教学能力 |
三、增加蒙古国基础教育中学化学实验器材和设施配备,使学生机会动手进行化学实验 |
四、老师的专业发展 |
五、具备专业的准备和高素质的教师特点 |
(一)公平 |
(二)准备 |
(三)个人接触 |
(四)创造力 |
(五)宽恕的 |
(六)尊重 |
(七)归属感 |
六、为中学生创造更多到化学工厂进行参加的机会,做相关的社会实践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化学教师特定主题的学科教学知识(TSPCK)测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和任务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国内外教师PCK研究现状 |
第一节 国外教师PCK研究现状 |
一、教师PCK的涵义研究 |
二、教师PCK的要素研究 |
三、教师PCK现状研究 |
四、国外教师PCK研究小结 |
第二节 国内教师PCK研究现状 |
一、国内教师PCK文献信息计量分析研究 |
二、国内教师PCK研究结果和热点分析 |
三、国内教师PCK研究小结 |
第三节 小结与启示 |
第三章 国际典型教师PCK测评工具分析 |
第一节 国际典型教师PCK测评工具特点 |
一、Loughran团队开发的CoRe工具 |
二、Park团队开发的Park工具 |
三、TEDS-M开发的MPCK测评工具 |
四、Erickson学院开发的PCK测评工具 |
五、Mavhunga团队开发的TSPCK测评工具 |
六、Aydeniz团队开发的STSPCK测评工具 |
第二节 教师TSPCK测评工具开发的启示 |
一、依据教师PCK要素理论确立PCK测评框架 |
二、基于特定主题测评教师PCK |
三、使用多样化的调查工具测查教师PCK表现 |
四、使用多元化的评价标准评定教师PCK发展 |
五、结合本土实际应用已有PCK测评工具 |
第四章 教师TSPCK测评框架的构建 |
第一节 教师TSPCK概念和理论框架 |
一、教师TSPCK |
二、教师TSPCK的特征 |
二、教师TSPCK的要素 |
第二节 教师TSPCK观测点的确定 |
一、确定教师TSPCK观测点的过程 |
二、教师TSPCK观测点的内容 |
第三节 教师TSPCK观测点的修正 |
一、研究方案 |
二、修正结果 |
第四节 教师TSPCK测评框架 |
第五章 教师TSPCK测评工具的开发 |
第一节 教师TSPCK测查问卷的开发 |
一、测量方法的选择 |
二、测查形式的选择 |
三、测查项目的设置 |
第二节 教师TSPCK评价标准的开发 |
一、评价方法的选择 |
二、观测点等级表现描述 |
三、确定数据分析方法 |
第三节 教师TSPCK测评工具的修正 |
一、访谈过程 |
二、修正结果 |
第四节 教师TSPCK测评工具的特点 |
一、教师TSPCK测评工具的构成 |
二、教师TSPCK测评工具的特点 |
第六章 初中化学教师溶解度TSPCK测评 |
第一节 初中化学溶解度知识内容分析 |
一、课标对溶解度主题知识的要求 |
二、历年中考科目说明对溶解度的要求 |
三、溶解度主题的迷思概念 |
四、溶解度主题中的知识点 |
第二节 初中化学教师溶解度TSPCK测评过程 |
一、测查对象 |
二、测查项目和实施 |
三、评分标准 |
四、测查的信效度检验 |
第三节 初中化学教师溶解度TSPCK现状分析 |
一、初中教师溶解度TSPCK整体表现分析 |
二、不同背景教师溶解度TSPCK表现结果与分析 |
三、化学教师溶解度主题TSPCK各题目、各知识点具体表现分析 |
四、初中化学教师关于溶解度主题TSPCK优质表现 |
第七章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平衡TSPCK测评 |
第一节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平衡知识内容分析 |
一、课程标准对化学平衡主题的要求 |
二、历年高考大纲对化学平衡主题的要求 |
三、化学平衡主题的迷思概念 |
四、化学平衡主题中的知识点 |
第二节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平衡TSPCK测评过程 |
一、测查对象 |
二、测查项目和实施 |
三、评分标准 |
四、测查的信效度检验 |
第三节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平衡TSPCK现状分析 |
一、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平衡TSPCK整体表现分析 |
二、不同背景教师化学平衡主题TSPCK表现结果与分析 |
三、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平衡主题各题目、各知识点TSPCK具体表现分析 |
四、高中化学教师关于化学平衡主题TSPCK优质表现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教师TSPCK测评框架 |
二、教师TSPCK测评工具 |
三、教师溶解度、化学平衡TSPCK表现 |
第二节 研究启示 |
一、对教师PCK测评的启示 |
二、对教师PCK发展的启示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一、建立信息化“合作研究共同体”,利用网络资源研究教师TSPCK |
二、继续研究不同主题的教师TSPCK |
三、进一步研究教师TSPCK发展过程和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核心素养背景下化学史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及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任务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 |
1.3.2 化学史教学的研究现状 |
1.4 理论基础 |
1.4.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1.4.2 启发式教学理论 |
1.4.3 情境学习理论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科学史 |
1.5.2 从科学史到化学史 |
1.5.3 化学史与初中化学教学 |
1.5.4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
1.5.5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与化学史教学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究法 |
1.6.2 调查法 |
1.6.3 案例研究法 |
1.6.4 访谈法 |
1.7 研究意义 |
2 核心素养背景下化学史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2.1 核心素养背景下化学史教学现状及反馈调查研究 |
2.1.1 研究目的 |
2.1.2 研究对象 |
2.1.3 问卷设计 |
2.1.4 数据分析 |
2.2 初中学生对化学史的掌握程度及课堂反馈调查研究 |
2.2.1 研究目的 |
2.2.2 研究对象 |
2.2.3 问卷设计 |
2.2.4 数据分析 |
3 核心素养背景下化学史在初中化学中的教学与应用策略 |
3.1 核心素养与初中化学教学 |
3.2 核心素养背景下化学史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策略 |
3.2.1 利用化学史发展“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的教学策略 |
3.2.2 利用化学史发展“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的教学策略 |
3.2.3 利用化学史发展“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的教学策略 |
3.2.4 利用化学史发展“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的教学策略 |
3.3 核心素养背景下化学史在初中化学中的教学设计策略 |
3.2.1 教学主题的确定 |
3.2.2 教学目标的制定 |
3.2.3 教学素材的选择 |
3.2.4 教学模式的选择 |
3.2.5 教学过程的创设 |
4 利用化学史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教学设计 |
4.1 利用化学史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
4.2 利用化学史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5 教学案例的实施与评价 |
5.1 教学效果评价 |
5.2 同行教师评价 |
5.2.1 评价量表 |
5.2.2 问卷的发放与处理 |
5.2.3 调查对象和内容 |
5.3 调查结果分析 |
5.3.1 一类维度评价数据对比分析 |
5.3.2 二类指标显着性差异分析 |
5.4 学生访谈评价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核心素养背景下化学史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教师问卷) |
附录B 化学史在初中化学中教学价值的认识程度及运用情况调查(学生问卷) |
附录C 核心素养培育的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
致谢 |
(4)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等化学教育研究(1927-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等化学教育发展概况 |
第一节 1927年前近代化学教育的开端与化学教育体系的建立 |
一、化学教育的开端 |
二、清末的化学教育 |
三、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化学教育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十年经济建设时期”的中等化学教育继续发展(1927-1937) |
一、国民政府教育宗旨的确立及其教育立法 |
二、中等化学教育的黄金十年 |
第三节 抗战及战后时期的中等化学教育的曲折发展(1937-1949) |
一、战时教育体制与中等教育政策的调整 |
二、战时中等化学教育的继续发展 |
三、战后中等化学教育的发展与危机 |
第二章 中学化学课程标准的演变 |
第一节 1927年以前的中学化学课程标准 |
第二节 暂行标准:1929年中学化学课程标准 |
一、暂行中学课程标准制定背景 |
二、1929年中学化学暂行课程标准内容 |
三、1929年中学化学暂行课程标准评价 |
第三节 正式标准:1932年中学化学课程标准 |
一、1932年中学课程标准制定背景 |
二、1932年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内容 |
三、1932年中学化学课程标准评价 |
第四节 战前标准:1936年中学化学课程标准 |
一、1936年中学课程标准修订背景 |
二、1936年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内容 |
三、1936年中学化学课程标准评价 |
第五节 战时标准:1941年中学化学课程标准 |
一、1941年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修订背景 |
二、1941年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修订内容 |
第六节 战后标准:1948年中学化学课程标准 |
一、1948年中学课程标准修订背景 |
二、1948年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修订内容 |
小结 |
第三章 中等化学教科书研究 |
第一节 清末民初的中等化学教科书编写回顾 |
一、传教士与化学教科书 |
二、新式化学教科书的诞生 |
三、中等化学教科书的初步发展(1912-1926)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等化学教科书编写出版总体概况 |
一、十年建设:民国中学化学教科书出版的“黄金时代”(1927-1936) |
二、抗战及战后的中等化学教科书曲折发展(1937-1949) |
第三节 化学教科书的发展趋势 |
一、化学教科书的本土化 |
二、化学教科书的规范化 |
三、化学教科书编者的专业化 |
四、化学教科书体现时代性 |
第四节 南京政府时期中学化学教科书的评价 |
一、化学教科书的优点 |
二、化学教科书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中等学校化学教师群体分析 |
第一节 中等学校化学教师来源与进修制度 |
一、中等学校化学教师来源 |
二、中学化学教师的进修 |
第二节 中学化学教师结构考察 |
一、中等化学教师的学历结构 |
二、中等化学教师的年龄及性别结构 |
第三节 化学教师日常工作及案例分析 |
一、化学教师的日常工作 |
二、化学教师案例分析 |
三、化学教师的职业兴趣 |
第五章 中等化学的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 |
第一节 中等化学的课堂教学 |
一、教学法及讨论 |
二、中等化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
第二节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 |
一、中学化学设备标准 |
二、化学实验教材与仪器设备 |
三、化学实验课开课情况分析 |
第三节 中学化学教学评价 |
一、中学化学考试成绩的考察 |
二、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
小结 |
第六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等化学教育的历史思考 |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等化学教育评价 |
一、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化学教育的成就 |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化学教育的局限性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等化学教育的启示 |
一、化学教育应与社会及时代密切联系 |
二、化学教育应注重科学精神的培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5)互动式教学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生物学教学现状与问题 |
(二) 原因分析 |
(三) 通过互动式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
二、核心概念 |
(一) 核心素养与生物学核心素养 |
(二) 互动式教学 |
(三) 知识教学 |
(四) 实验教学 |
三、文献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文献简评 |
四、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
(一) 研究思路 |
(二) 内容框架 |
五、研究基础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基础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互动式教学 |
一、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转变 |
(一) 教学观念转变 |
(二) 教学方式转变 |
二、互动式教学提升核心素养的意义与策略 |
(一) 互动式教学改善课堂环境,提升核心素养 |
(二) 互动式教学提升核心素养的方法策略 |
三、提升核心素养的互动式教学模型构建 |
(一) 互动式教学模型的构建与解读 |
(二) 提升核心素养的理论分析 |
第三章 知识教学中的互动式教学策略 |
一、创设情境提升学生参与度 |
(一) 导入情境,激发兴趣 |
(二) 课中情境,保持兴趣 |
二、主题活动提升核心素养 |
(一) 课中活动增加互动 |
(二) 课后活动延伸学习 |
三、目标反馈检验知识学习与核心素养提升 |
(一) 知识目标反馈 |
(二) 核心素养目标反馈 |
四、学习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一) 量化评价明确成长目标 |
(二) 语言评价引导发展方向 |
(三) 非语言评价增进师生情感交流 |
第四章 实验教学中的互动式教学策略 |
一、发现问题 |
(一) 预设问题 |
(二) 生成性问题 |
(三) 生活实际问题 |
二、解决问题 |
(一) 观察法 |
(二) 资料分析法 |
(三) 科学探究法 |
三、理论提升 |
(一) 生命观念概括 |
(二) 科学方法总结 |
(三) 情感态度升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初中生物学教学内容与核心素养培养一览表 |
附表2 初中生物学实验内容及分布 |
附表3 课堂观察量表之学生维度—定量观察 |
附表4 课堂观察量表之课程维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五六七”初中化学教学法对培养初中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问题与方法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五六七”初中化学教学法 |
2.1.2 素养 |
2.1.3 化学素养 |
2.1.4 核心素养 |
2.1.5 化学核心素养 |
3 研究思路和实验过程 |
3.1 研究假设 |
3.2 研究思路 |
3.3 “五六七”初中化学教学法的设计 |
3.4 测评工具 |
3.4.1 初中生化学核心素养问卷的编制 |
3.4.2 核心素养问卷信效度检验 |
3.4.3 化学成绩测试 |
3.5 实验过程 |
3.5.1 实验对象的选择 |
3.5.2 “五六七”初中化学教学法实验案例 |
3.5.3 “五六七”初中化学教学法实验流程 |
3.5.4 教学实践案例 |
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1 初中生化学核心素养问卷数据分析 |
4.1.1 对照班906班化学核心素养前测、后测数据分析 |
4.1.2 实验班901班化学核心素养前测、后测数据分析 |
4.1.3 实验班901班与对照班906班后测数据分析 |
4.2 “五六七”初中化学教学法自评量表 |
4.3 学生化学成绩分析 |
4.3.1 实施“五六七”初中化学教学法两个月后实验班及对照班学生化学成绩分析 |
4.3.2 实施“五六七”化学教学法4个月后实验班及对照班学生化学成绩分析 |
4.4 访谈记录与分析 |
4.4.1 学生访谈记录 |
4.4.2 学生访谈记录综述 |
4.4.3 教师访谈记录 |
4.4.4 教师访谈综合 |
5 研究结论与讨论 |
5.1 “五六七”初中化学教学法研究结论 |
5.1.1 有助于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
5.1.2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 |
5.2 “五六七”初中化学教学法的研究反思 |
5.2.1 对化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5.2.2 对义务教育阶段课时要求太高 |
5.2.3 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难以把控 |
5.2.4 本研究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曾昭抡化学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四)研究综述 |
(五)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六)研究的重难点及突破点 |
一、曾昭抡的人生历程 |
(一)显赫家世 |
(二)青少年求学 |
(三)留学麻省理工 |
(四)回国任教 |
(五)担任国家要职 |
(六)重返化学讲坛 |
二、曾昭抡化学教育思想 |
(一)论高等化学工程教育 |
1.理论为先领工程 |
2.理论应用须并重 |
3.教学模式忌僵化 |
(二)论高等有机化学教育 |
1.借力优化教材 |
2.“子、丑、寅”建学程 |
3.倾力打造实验课 |
(三)论国防化学教育 |
1.重化学军事人才培养 |
2.增设国防化学新课程 |
3.国防化学为备战 |
(四)论化学教师教育 |
1.“化学家”式教师培养 |
2.五大修养 |
(五)论专业人才教育 |
1.专业领导型人才培养 |
2.专业技术型人才培养 |
(六)论教学研的方法 |
1.分阶段分对象的教授法 |
2.五态度三途径的学习法 |
3.“学习”“研究”“涉猎”的研习法 |
三、曾昭抡化学教育思想的突出特点 |
(一)教学内容与时进 |
(二)师资培养力创新 |
(三)人才教育精细化 |
(四)教学模式重实践 |
四、曾昭抡化学教育思想的主要贡献与当代启示 |
(一)曾昭抡化学教育思想的主要贡献 |
1.开设国防课程,促进国防化学教育发展 |
2.革新化学教学模式,接轨国际高等化学教育 |
3.创办学会刊物,探究化学教育 |
(二)曾昭抡化学教育思想的启示 |
1.加强国防教育保障国家发展 |
2.化学教育教学的进步需要化学教育家 |
3.化学教育教学研究应当不断深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高中化学教师TPACK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由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对象 |
第二章 研究的相关概念与理论 |
第一节 整合技术的学科知识(TPACK)的核心概念 |
第二节 TPACK的结构建立与发展研究 |
第三节 化学教师的TPACK结构—TPCHK |
第三章 优秀中学化学教师的TPACK水平个案研究 |
第一节 个案研究的框架 |
第二节 个案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 |
第三节 基于《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教学的黄老师TPACK水平分析 |
第四节 基于《气体摩尔体积》教学的黄老师TPACK水平分析 |
第五节 基于《离子反应》教学的黄老师TPACK水平分析 |
第六节 基于《钠的重要化合物》教学的黄老师的TPACK水平分析 |
第七节 教师访谈记录分析 |
第八节 研究结果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建议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附录1: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2: 课堂实录的图片 |
附录3: 黄老师的课堂实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基于化学创新实验的互动式教学模式研究 ——以化学教学法实验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 时代发展的要求 |
2. 深化课改的要求 |
3. 教学改革的要求 |
4.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 |
(二) 课题研究的问题 |
(三) 课题研究的意义 |
(四) 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化学创新实验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研究进展 |
(一) 化学实验的相关综述 |
1. 有关实验的概念 |
2. 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二) 互动式教学的相关综述 |
1. 对互动式教学模式的认识 |
2. 互动式教学的国外研究现状 |
3. 互动式教学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章 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 建构主义理论 |
(二) 人本主义理论 |
(三)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
(四) 教育的任务驱动 |
第四章 化学创新实验互动式教学模式建构的实证研究 |
(一) 实证研究的目标 |
(二) 实证研究的主体及形式 |
1. 主体 |
2. 形式 |
(三) 化学创新实验互动式教学的实施原则和流程 |
1. 教学实施原则 |
2. 教学实施流程 |
(四) 化学教学法实验课程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
(五) 互动式教学模式下的创新实验成果示例 |
1. 13级化本部分学生的创新实验课题报告案例展示 |
2. 自实施互动式教学以来的创新实验研究成果 |
第五章 研究主体的化学实验能力调查分析 |
(一) 研究主体的化学实验能力调查分析 |
1. 实证研究前的调查与分析 |
2. 实证研究后的调查与分析 |
第六章 创新实验研究成果的教学实践应用 |
第七章 研究总结 |
(一) 研究结果 |
1. 基于化学创新实验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概念界定 |
2. 关于化学实验教学和互动式教学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
3. 基于理论指导的互动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模型建构 |
4. 根据模型实施教学培养高师生实验研究及教学能力 |
(二) 反思 |
(三)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四、关于"实验——讨论"化学教学法的一点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蒙古国第十五次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新思维[D]. BAATARCHULUUN SOLONGOO(慈棱格).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2]化学教师特定主题的学科教学知识(TSPCK)测评研究[D]. 史红霞.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3]核心素养背景下化学史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及教学策略研究[D]. 孙颖蕾. 河南大学, 2019(01)
- [4]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等化学教育研究(1927-1949)[D]. 赵庆明.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5]互动式教学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高艳娇. 云南师范大学, 2018(02)
- [6]“五六七”初中化学教学法对培养初中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影响研究[D]. 李永菲.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7]曾昭抡化学教育思想研究[D]. 唐仁娟. 西南大学, 2018(01)
- [8]高中化学教师TPACK的个案研究[D]. 李萍萍.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9]基于化学创新实验的互动式教学模式研究 ——以化学教学法实验课程为例[D]. 罗姣. 温州大学, 2017(03)
- [10]《化学教学论》教材内容体系的发展及思考[J]. 曹静,林长春.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