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朱启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朱启钤,北京旧城,梁思成,正阳门
朱启钤论文文献综述
周惠斌[1](2019)在《中国城市规划改造先驱朱启钤》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现代着名实业家、古建筑学家、中国营造学社创始人朱启钤(1872-1964年),字桂辛,晚年别署蠖公,祖籍贵州紫江(今开阳县),一生宦海沉浮,毁誉交织。上世纪前半叶,在波谲云诡的动荡政局中,朱启钤留下了不同凡响的人生履历,先后经历晚清、北洋、民国、日伪、新中国5个历史时期,曾出任北洋政府5任交通总长、3任内务总长,袁世凯称帝大典筹备处处长,一度代理北洋政府国务总理,新中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特约代表,全(本文来源于《文史天地》期刊2019年10期)
张刃[2](2019)在《朱启钤一家往事》一文中研究指出北京东四八条111号(旧时门牌54号),是一座北京人通常所说的大宅门。院内有房屋、游廊等建筑115间,建筑面积670余平方米。半个世纪以前,这座大宅门与许多历史人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座房产最初的主人是朱湄筠,后来随夫婿移居香港。1953年,其父朱启钤迁入,直至1964年辞世。围绕朱家父女发生的故事由此开始。从"北洋名媛"朱湄筠说起朱湄筠何许人?稍微了解一点抗战史的人都知道,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叁省陷落敌手。(本文来源于《海内与海外》期刊2019年07期)
周惠斌[3](2019)在《朱启钤规划改造北京城》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现代着名实业家、古建筑学家、中国营造学社创始人朱启钤(1872—1964),先后经历晚清、北洋、民国、新中国,曾出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内务总长,袁世凯称帝大典筹备处处长,北洋政府代理国务总理,新中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特约代表,全国政协第二、叁届委(本文来源于《团结报》期刊2019-06-27)
王歆[4](2019)在《与时俱进,乘时而动——中国建筑史研究探源之朱启钤》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中国营造学社的创始人朱启钤谈起,探讨那个时代对于"营造"的认识。清末新党热心新政与实业救国,朱启钤以政治人物而多次负责工事,感叹"道器分途"、缺乏高品质技术专着的现实,努力"沟通儒匠",编纂专着,展开研究。正是这样的一批学者,在清末"新政"的大背景下,奠定了早期中国建筑史学科的基础。(本文来源于《建筑与文化》期刊2019年01期)
顾孟潮[5](2018)在《文化遗产守护精神永存——纪念单士元先生诞辰110周年、朱启钤先生诞辰145周年》一文中研究指出故宫是全世界瞩目的中国国宝,因此是否可以说,"故宫里发生的事没有小事"?单老晚年说"我有幸70年未离开故宫这个大学校,并以为至今尚未毕业。"这真是语重心长的话语,促使我辈今人深长反思而应有所作为吧?什么是国宝?国宝就是人们现在常说的"巨人的肩膀",是中华文明再现辉煌的坚实基础。就建筑文化而言,故宫就是我们眼前的"巨人的肩膀"和"再现辉煌的坚实基础"。记得,许多外国建筑家到中国来,几乎异口同声赞(本文来源于《建筑》期刊2018年21期)
崔勇[6](2018)在《梁思成致朱启钤信札》一文中研究指出最近见到一封民国二十六年(1937)梁思成(1901-1972)写给朱启钤(1872-1964)的信札,并由此想到中国营造学社时期梁思成与朱启钤交往、朱启钤与梁思成的建筑学思想及学术风格等,遂撰成此文。1937年初,中国营造学社在北京举行中国古代建筑展览,旨在绍介并展示中国古建筑历史及其遗构。为此展览,梁思成特致信朱启钤并附撰写的序言,简明扼要地介绍中国独树一(本文来源于《中华书画家》期刊2018年11期)
荒漠[7](2018)在《朱启钤的执着》一文中研究指出朱启钤生于清末,字桂辛,做过官,经过商,做过学问,样样都做得有声有色。1915年,43岁的朱启钤任袁世凯称帝大典筹备处处长,这之前朱启钤还做过清朝的官。袁世凯倒台后,朱启钤被通缉。很多认识他的人骂他,但也有一些人为他叫冤,认为当时他如果不支持袁世凯称帝,可能会性命不保。不过,朱启钤对这段历史只说过一个字,那就是在他的年谱上,说袁世凯"知"他,仅此而已。通缉是被通缉(本文来源于《人生十六七》期刊2018年26期)
郑风,刘宜庆[8](2018)在《周恩来挽留朱启钤参与新中国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1949年初,国共内战正进入最后阶段,朱启钤由于对共产党的政策不怎么了解,避居上海考虑自己的退路。在北平的周恩来得悉后,马上请朱的同事兼好友章士钊写信,力劝他留在大陆参加新中国建设。上海刚一解放,时任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处处长的章文晋决定赴沪看望父母和外公朱启钤。周恩来得悉后,对章文晋嘱咐:"朱启钤先生是位实业家和园林设计建筑家。他的长处可以为新中(本文来源于《党史博览》期刊2018年09期)
方堃[9](2018)在《朱启钤与国立北平图书馆》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图书馆的样式雷图档、穆麟德藏书等特色文献的入藏都与朱启钤先生有极大关系。文章详细梳理了1929年至1937年间朱启钤先生与国家图书馆的前身国立北平图书馆密切互动合作的事迹。朱先生不仅协助国立北平图书馆抢救珍贵典籍,避免文献外流,还利用图书馆资源提供公共服务,访术营造古籍,使之重新刊布流传。其还参与国立北平图书馆新馆建设,捐赠图书与地方文献。(本文来源于《图书馆研究与工作》期刊2018年08期)
亓晓飞[10](2018)在《朱启钤学术贡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朱启钤(1872-1964),贵州紫江(今开阳县)人,谱名启纶,字桂辛,一字老辣,晚年别署蠖公。他的一生历经晚清、民国、新中国叁个时期,其身份从知识分子到政治家再到实业家,在旧城改造、实业创办、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以及古代工艺美术研究等多领域独有建树且具一腔爱国热情,曹聚仁称其是“写民国史前半页的主要人物之一”。从学术层面看,朱启钤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的奠基人,同时也是中国工艺美术史研究的先行者。然而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作为一位对国家做出诸多贡献的学者却一直被世人所遗忘,在学术界少有学者对其作出较为客观的评判。基于这一点,论文根据现有朱启钤流传于世的学术研究成果,试图将其思想进行系统化解读与分析,希望能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审视这样一位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带头人。文章拟结合朱启钤生活年代的文化特点和学术发展情况,从时代背景的影响和个人因素两个方面对其学术实践缘起进行阐释,概述朱启钤以中国建筑史学、工艺美术为主的文化贡献。今天,特别是在高谈文化要与国际接轨之时,朱启钤等已逝去的学术先驱不仅让我们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而且让我们有理由重新评估自身的文化在现代社会和世界中的作用,高举民族旗帜,在面对外来文化的激烈冲击时不至于迷失自我,陷入枉辔学步的窘境。(本文来源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期刊2018-06-01)
朱启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北京东四八条111号(旧时门牌54号),是一座北京人通常所说的大宅门。院内有房屋、游廊等建筑115间,建筑面积670余平方米。半个世纪以前,这座大宅门与许多历史人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座房产最初的主人是朱湄筠,后来随夫婿移居香港。1953年,其父朱启钤迁入,直至1964年辞世。围绕朱家父女发生的故事由此开始。从"北洋名媛"朱湄筠说起朱湄筠何许人?稍微了解一点抗战史的人都知道,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叁省陷落敌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朱启钤论文参考文献
[1].周惠斌.中国城市规划改造先驱朱启钤[J].文史天地.2019
[2].张刃.朱启钤一家往事[J].海内与海外.2019
[3].周惠斌.朱启钤规划改造北京城[N].团结报.2019
[4].王歆.与时俱进,乘时而动——中国建筑史研究探源之朱启钤[J].建筑与文化.2019
[5].顾孟潮.文化遗产守护精神永存——纪念单士元先生诞辰110周年、朱启钤先生诞辰145周年[J].建筑.2018
[6].崔勇.梁思成致朱启钤信札[J].中华书画家.2018
[7].荒漠.朱启钤的执着[J].人生十六七.2018
[8].郑风,刘宜庆.周恩来挽留朱启钤参与新中国建设[J].党史博览.2018
[9].方堃.朱启钤与国立北平图书馆[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8
[10].亓晓飞.朱启钤学术贡献研究[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