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控轧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弯管,焊管,管线,金相,电阻,螺旋,强度。
控轧钢论文文献综述
刘迎来,王高峰,聂向辉,许彦[1](2015)在《正火温度对汇管用控轧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箱式加热炉,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油气管道工程站场汇管在火焰加热成型时其支管附近材料受热的过程,以及X 60、X 70和X 80钢级强度下4种组分的厚壁筒节材料在650℃回火后的控轧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X 60、X 70和X 80钢级强度下,4种组分的厚壁筒节材料在300~1 050℃不同温度下加热保温再经650℃回火后,低于奥氏体加热温度下的组织呈回火贝氏体+少量铁素体组织形貌,在相变点以上加热,原材料组织则转变为粗化的铁素体加少量珠光体组织。加热后材料的屈服强度和硬度检测值随加热温度的递增呈先升再降后又升高的趋势;选取的材料在700~1 000℃加热区间均存在一个强度低谷,屈服强度最小值较原材料实测值降低94~212 MPa,远达不到原材料强度水平;材料夏比冲击吸收能量随加热温度升高而降低,尽管-20℃检测结果仍能满足工程设计要求,但在高温区吸收能量值的离散性相对原材料明显增大。(本文来源于《天然气与石油》期刊2015年05期)
[2](2012)在《寒区高强热机械控轧钢焊缝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内容包括微观结构观测,采用夏比冲击试验评估高强热机械控轧(TMCP)钢(SM570-TMC)焊缝在寒区的适用性。利用传统结构钢(SM490B)焊缝进行对比试验。采用标准V形缺口夏比试样,在动力荷载下进行试验。推导焊缝金属、HAZ(热影响区)和基底金属的操作温度,通过吸收的能量、冲击试验要求和微观结构评估其对寒区的适应能力。试验结果显示:与SM490B焊缝相比,SM570-TMC焊缝的基底金属低温下具有较高的冲击韧性,而HAZ和焊缝金属的冲击韧性远低于基底金属,且其操作温度与SM490B焊缝相似。结果表明:在寒区应用TMCP钢焊缝时,应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以保证低温下HAZ的冲击韧性,并采用适当的焊条,而这也是未来研究工作的目标。(本文来源于《钢结构》期刊2012年07期)
纪美术,冯斌,杜则裕[3](2007)在《控轧钢钢管热煨弯管的应用与发展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油气长输管道用弯管一直依赖进口UOE钢管来煨制,如果使用螺旋缝焊管热煨弯管,可以提高我国弯管制造技术和水平,同时可节约大量的外汇,降低管道建设的成本。通过国内外热煨弯管的应用和研究情况对比分析,认为采用螺旋缝焊管热煨弯管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焊接技术》期刊2007年05期)
郝晓晨[4](2005)在《中频热煨制控轧钢弯管开裂的失效分析防止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靖边—西安天然气输气管道工程建设的施工经验,阐述了控轧钢频热煨制过程中弯管开裂的类型、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止措施,对完善我国现行的钢制弯管生产标准、检验方法提出了看法。(本文来源于《石油工业技术监督》期刊2005年05期)
马永山[5](2004)在《控轧钢UOE管热煨弯管弯制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弯管是管线工程中重要的管件产品之一。他在管线上的主要作用是:根据需要改变管线的方向;并且具有可以缓冲管线所在地域的地层迁移,地震及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等因素附加在直管上的拉、压应力和扭矩等载荷的结构力学作用。在西气东输、忠武管线等大型长输管线建设中,使用了大量的控轧钢UOE管热煨弯管。显然,弯管的综合质量是制约管线安全平稳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控轧钢再加热后性能会发生变化,如果热煨时的加热工艺制度控制不当,其强度将会损失一半以上,严重时还会开裂。本文对控轧钢UOE管热煨弯管的弯制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对其进行了力学性能研究及质量分析。找出了控轧钢UOE管热煨弯管整体质量的影响因素与控制方法,这些影响因素主要是:加热温度、加热速度、冷却速度、加热带宽度、回火温度、保温时间、推进速度等。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实际弯制试验,对X60、φ610×11.1mm控轧钢UOE管进行了热煨弯管的现场实际弯制试验。另外,选用日本新日铁公司为西气东输工程生产的X70钢级φ1016×17.5mm控轧钢UOE管进行了验证试验。并对其进行了力学性能试验及质量分析。本文通过弯制工艺试验、力学性能试验、金相及硬度试验,对控轧钢UOE管热煨弯管弯制工艺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且提出了最佳的工艺参数范围是:加热温度为950℃~1050℃;冷却速度为20℃~40℃/s;加热带宽度为30~40mm;回火温度为500℃;保温时间为1.0~1.2h;推进速度为0.5mm/s。现场实际验证表明,采用本文提出(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04-10-01)
刘迎来[6](1999)在《中频热煨制控轧钢弯管的开裂及预防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控轧钢弯管的中频热煨制过程及热煨制过程中弯管开裂的类型、开裂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本文来源于《管道技术与设备》期刊1999年02期)
郝晓晨[7](1999)在《中频热煨制控轧钢弯管开裂的失效分析及防止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靖边——西安天然气输气管道工程建设的施工经验,论述了控轧钢频热煨制过程中弯管开裂的类型、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止措施。还对完善我国现行的钢制弯管生产标准、检验方法等方面提出了看法。(本文来源于《西北水电》期刊1999年01期)
周志良[8](1998)在《控轧钢多层焊热模拟焊缝组织与韧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Gleeble焊接热模拟的方法,模拟了用于焊接控轧钢的多层焊焊缝各区的组织单道焊缝具有明显的树枝状形态,其显微组织主要由针状铁素体和少量铁素体加第二相所组成模拟焊缝粗晶区原奥氏体晶粒粗大,显微组织主要为针状铁素体和少量先共析铁素体及铁素体加第二相所组成模拟焊缝细晶区,其低倍组织仍具有单道焊缝的树枝状形态,但显微组织由细晶铁素体和第二相所组成系列夏比V冲击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范围内,单道焊缝具有最高的冲击韧度值,而模拟焊缝粗晶区韧性较低,尤其在低温时,冲击韧度最低多层焊缝中,最薄弱环节为焊缝粗晶区(本文来源于《大连铁道学院学报》期刊1998年04期)
王茂棠,牛海娟,马彦昌[9](1998)在《用控轧钢钢管制造弯管》一文中研究指出控轧钢经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控轧效应将会明显降低,控轧钢原有的性能将无法保持。论述了用控轧钢钢管制作弯管的研究情况。通过试验室试验,制订了热制度和弯制工艺,并通过了生产厂家的生产性试验与验证,最终为陕京输气管道工程生产了2800多根弯管,满足了管道建设需要。(本文来源于《油气储运》期刊1998年09期)
袁鹏斌,张毅,李建鹏[10](1995)在《控轧钢不同取向冲击试验对形成“断口分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螺旋焊管不同方向取样的系列冲击试验,阐述了控轧钢不同取向对冲击功及产生“断口分离”的影响,并就“断口分离”的成因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来源于《焊管》期刊1995年06期)
控轧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试验内容包括微观结构观测,采用夏比冲击试验评估高强热机械控轧(TMCP)钢(SM570-TMC)焊缝在寒区的适用性。利用传统结构钢(SM490B)焊缝进行对比试验。采用标准V形缺口夏比试样,在动力荷载下进行试验。推导焊缝金属、HAZ(热影响区)和基底金属的操作温度,通过吸收的能量、冲击试验要求和微观结构评估其对寒区的适应能力。试验结果显示:与SM490B焊缝相比,SM570-TMC焊缝的基底金属低温下具有较高的冲击韧性,而HAZ和焊缝金属的冲击韧性远低于基底金属,且其操作温度与SM490B焊缝相似。结果表明:在寒区应用TMCP钢焊缝时,应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以保证低温下HAZ的冲击韧性,并采用适当的焊条,而这也是未来研究工作的目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控轧钢论文参考文献
[1].刘迎来,王高峰,聂向辉,许彦.正火温度对汇管用控轧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J].天然气与石油.2015
[2]..寒区高强热机械控轧钢焊缝评估[J].钢结构.2012
[3].纪美术,冯斌,杜则裕.控轧钢钢管热煨弯管的应用与发展趋势[J].焊接技术.2007
[4].郝晓晨.中频热煨制控轧钢弯管开裂的失效分析防止措施[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5
[5].马永山.控轧钢UOE管热煨弯管弯制工艺研究[D].天津大学.2004
[6].刘迎来.中频热煨制控轧钢弯管的开裂及预防措施[J].管道技术与设备.1999
[7].郝晓晨.中频热煨制控轧钢弯管开裂的失效分析及防止措施[J].西北水电.1999
[8].周志良.控轧钢多层焊热模拟焊缝组织与韧性[J].大连铁道学院学报.1998
[9].王茂棠,牛海娟,马彦昌.用控轧钢钢管制造弯管[J].油气储运.1998
[10].袁鹏斌,张毅,李建鹏.控轧钢不同取向冲击试验对形成“断口分离”的影响[J].焊管.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