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道床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振动与波,组合道床,被动式阻尼减振器,有限元
道床板论文文献综述
张力文,李元康,王安斌[1](2019)在《组合道床系统道床板上阻尼减振器的理论研究及参数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被动式阻尼动力减振原理设计组合式道床系统道床板上的阻尼减振器,并重点解决了道床板阻尼减振器的最优设计参数、结构设计、安装方式及安装数量等相关问题,根据模态分析可以看出组合道床系统的一阶垂向振动在26.336 Hz,绕中心线扭转一阶模态在31.236 Hz,阻尼减振器的设计频率与此保持一致,通过共振吸收道床系统的振动能量;基于质量感应法得到组合式道床系统1阶垂向模态和1阶侧向扭转等效质量M1和M2分别为5 519.4 kg和5 465.7 kg;根据阻尼减振器的最优设计准则(定点理论)计算质量比μ1=0.20时的等效质量为1 103.9 kg,最优刚度为24.96 kN/mm,最优阻尼为10.82 k N·s/m,质量比μ2=0.10时的等效质量为546.6 kg,最优刚度为17.98 kN/mm,最优阻尼为5.81 kN·s/m。研究结果表明:安装阻尼减振器后,组合式道床系统的道床板振动降低4.5 dB(z);组合式道床系统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相对普通道床基础减振19.1 dB(z),加入被动式阻尼减振器后,基础减振量达21.5 dB(z)。(本文来源于《噪声与振动控制》期刊2019年05期)
杨楠[2](2019)在《铁路道床板裂缝治理措施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道床板裂缝识别较难、裂缝最佳修补时间难以确定以及道床板裂缝修补效果不佳的现状,将道床板在施工阶段及高铁初步运营时期的裂缝开展划分成了叁个阶段,并对每一阶段的裂缝诱因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针对裂缝最佳修补时间难以确定时可对道床板裂缝进行阶段性修补,每次的修补材料之间也应具有相应的黏结强度,且裂缝应及时发现及时治理。此外,在对已有裂缝修补措施和工艺进行研究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将现阶段采用的压力注浆法和表面封闭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整体道床裂缝进行修补处理,并完善了其相应的修补工艺。(本文来源于《甘肃科技纵横》期刊2019年09期)
李大潭[3](2019)在《隧道内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裂纹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速铁路隧道内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混凝土易开裂的现象,通过实际工程施工控制研究,从材料和施工方面提出了防治和处理道床板裂纹的具体措施,对今后高速铁路隧道内现浇混凝土道床板的施工具有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建筑技艺》期刊2019年S1期)
曾志平,申石文,涂勤明,王卫东,孟晓白[4](2019)在《桥上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防裂优化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受地理环境及天气等因素的影响,无砟轨道结构温度场分布不均且变化剧烈,在强烈且持续的温度荷载作用下,道床板易出现开裂现象。本文以京张高铁为背景,基于太阳辐射及边界换热理论,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桥上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温度场分析模型及顺序热应力耦合模型,探究温度荷载下道床板开裂机理及优化方法。研究结论:(1)道床板板中温度梯度波动幅度最大,正温度梯度可达+62. 32℃,负温度梯度可达到-31. 02℃;(2)道床板板中较易出现龟纹裂缝,在轨枕棱角接触处较易出现45°斜向裂缝,且裂缝较易发生横向发展,在道床板边缘处,较易发生垂向纵深裂纹;(3)增加抗裂斜筋后,道床板整体温度纵向应力最多减小5. 27%,效果不明显;(4)增加伸缩缝后的轨道结构道床板,温度应力的偏斜程度及离散程度均小于传统轨道结构,对于温度荷载的抵抗能力优于传统结构;(5)本研究成果可为完善双块式无砟轨道设计理论及养护维修方法提供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铁道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林祖东,毕澜潇[5](2019)在《基于CFD的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混凝土浇筑模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双块式无砟轨道在我国高速铁路中运用广泛,但道床板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由于施工不当容易在轨枕底部形成空洞或气泡,影响轨道结构的长期耐久性。文章以轨排法现浇道床板的施工过程为研究对象,基于流体力学理论,根据混凝土浇筑前双块式无砟轨道的结构形态,对混凝土浇筑过程进行模拟,分析混凝土浇筑参数对道床板混凝土最终质量的影响。运用等效面积原则建立考虑轨枕及其桁架钢筋、流动态混凝土的二维模型,分别考虑壁面光滑和粗糙情况,以混凝土的入流速度为变量,选用合适的湍流模型,对流场变化进行分析,并探讨了浇筑方法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浇筑方式易在浇筑过程中产生气泡,且多集中于混凝土入流处及钢筋周边,若让混凝土从轨枕下尽可能多的流出后再变更浇筑位置及适当的振动,能够有效减少气泡的出现,改善道床板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期刊2019年03期)
张力文,刘强,王温栋,孙剑伟,王博华[6](2019)在《阻尼谐振器对地铁线路道床板低频振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在地铁线路道床板上安装阻尼谐振器以降低低频振动的方法。建立了道床系统有限元模型,分析道床板上安装阻尼谐振器的减振特性。在相同轨道条件下,对普通道床和安装阻尼谐振器的道床进行了锤击和在线振动测试,对比分析其频率响应函数。结果表明,在正常的地铁轨道条件下,与无阻尼谐振器道床相比,安装阻尼谐振器的道床板的低频振动可降低10 dB以上。(本文来源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孙拴虎,唐先习,何勇,张景伟,陈备备[7](2019)在《基于西北地区道床板裂缝损伤等级的防裂治裂措施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道床板裂缝开展情况的调研,分析了无砟轨道板裂缝病害的特征及诱发原因。在考虑裂缝宽度、长度等特征的基础上改善了原有损伤等级判定的单一指标,提出了混凝土开裂区域裂缝加权总宽度的概念,并以此作为评定道床板混凝土开裂情况和损伤等级的判定标准,以期更好地对道床板的开裂情况和损伤等级进行评定。此外,从设计和施工两方面分别阐述了道床板开裂的预防措施,并对已开裂需进行修补的裂缝按照道床板裂缝损伤等级给出了相适用的修补材料和修补措施。(本文来源于《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期刊2019年04期)
杨文[8](2019)在《CRTS 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混凝土开裂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无砟轨道的施工情况入手,分析无砟CRTS Ⅰ轨道道床板混凝土开裂的原因及裂缝的存在形式,从道床板混凝土配合比前期选配、原材料选择、现场施工及加强养护等环节提出减少道床板混凝土开裂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工程技术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季响,陈秋[9](2019)在《地铁运营期道床板断裂及脱空整治技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某运营地铁正线均采用短枕式整体道床,工务人员在天窗时间进行轨道道床专项检查中发现道床板断裂、道床板四周裂缝和底部脱空病害。为了彻底修复道床,提高轨道系统的稳定性,保障运营安全,减少轨道设备的养护维修工作量,本文主要介绍不停运情况下利用天窗点对断裂及脱空的道床板进行置换改造。(本文来源于《工程技术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苏乾坤,江万红,巫江,卢野[10](2019)在《山区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分块长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复杂艰险山区高速铁路隧道内所采用的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文章建立了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有限元模型,从列车荷载、温度荷载及基础变形等方面分析了双块式无砟轨道的受力情况,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对不良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分块长度展开分析。结果表明:(1)当道床板长大于4. 375 m时,列车荷载对道床板不同分块长度的意义不明显;(2)在温度荷载作用下,道床板分块长度不宜超过32 m,为尽量避免基础变形对道床板造成影响,道床板分块长度宜较短。结合既有工程实践经验,建议隧道洞口200 m范围内道床板分块长度6. 25 m,隧道距洞口200 m往内,道床板分块长度为25 m,同时加强道床板与仰拱回填层之间的连接。(本文来源于《高速铁路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道床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道床板裂缝识别较难、裂缝最佳修补时间难以确定以及道床板裂缝修补效果不佳的现状,将道床板在施工阶段及高铁初步运营时期的裂缝开展划分成了叁个阶段,并对每一阶段的裂缝诱因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针对裂缝最佳修补时间难以确定时可对道床板裂缝进行阶段性修补,每次的修补材料之间也应具有相应的黏结强度,且裂缝应及时发现及时治理。此外,在对已有裂缝修补措施和工艺进行研究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将现阶段采用的压力注浆法和表面封闭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整体道床裂缝进行修补处理,并完善了其相应的修补工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道床板论文参考文献
[1].张力文,李元康,王安斌.组合道床系统道床板上阻尼减振器的理论研究及参数设计[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9
[2].杨楠.铁路道床板裂缝治理措施探究[J].甘肃科技纵横.2019
[3].李大潭.隧道内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裂纹控制研究[J].建筑技艺.2019
[4].曾志平,申石文,涂勤明,王卫东,孟晓白.桥上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防裂优化设计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9
[5].林祖东,毕澜潇.基于CFD的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混凝土浇筑模拟分析[J].四川建筑.2019
[6].张力文,刘强,王温栋,孙剑伟,王博华.阻尼谐振器对地铁线路道床板低频振动的影响[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9
[7].孙拴虎,唐先习,何勇,张景伟,陈备备.基于西北地区道床板裂缝损伤等级的防裂治裂措施探讨[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9
[8].杨文.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混凝土开裂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9
[9].季响,陈秋.地铁运营期道床板断裂及脱空整治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
[10].苏乾坤,江万红,巫江,卢野.山区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分块长度研究[J].高速铁路技术.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