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城镇空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洛阳,城市群,联动,县域经济发展,产业带建设,产业承接,生态涵养,空间布局,县域经济增长,双引擎
城镇空间论文文献综述
陈曦[1](2019)在《洛阳都市圈,让生活更美好》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日前召开的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指出,要持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按照“优中心、强组团、提南部、联周边”的思路,高质量推进洛阳都市圈建设,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依托积极推进“四级联动”城镇总体布局、“一中心六组团”城市发展战略(本文来源于《洛阳日报》期刊2019-12-19)
王国才,吴铭峰[2](2019)在《城镇化对经济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国家长期健康发展视角来看,就城镇化对经济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析,从而为探索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提供指导依据,是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因此,本文以我国2005-2018年除新疆、西藏外各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空间面板模型就城镇化对经济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除新疆、西藏之外的各省市自治区之间经济行为存在显着的空间交互作用;在邻接权重下,城镇化水平每增加1%,我国除新疆、西藏外各省市自治区的经济效率便提升0.2559%,且总体经济效率增加0.3397%,表明我国各省市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能够推动各省市自治区经济的发展;人均金融机构资金额每增加1%,地区经济效率便提升0.0617%,金融发展对地区经济效率的提升作用效果不明显。(本文来源于《商业经济研究》期刊2019年23期)
高国力,刘保奎[3](2019)在《调整优化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扩大内需、建设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支撑,在促进我国高质量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途径。“十叁五”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发生了诸多阶段性新变化,需要在研判制定“十四五”时期城镇化思路(本文来源于《经济日报》期刊2019-12-05)
谢晗进,刘满凤,江雯[4](2019)在《我国环境经济集聚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分析——基于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环境经济集聚状况维持在"协调"以上,但东中西部呈现梯度分布。通过构建环境经济集聚协调度的空间计量模型,验证了"两化"协调不仅有利于环境经济集聚的协调发展,而且抑制了工业化的不协调效应和逆转了城镇化的不协调效应。从空间异质性GTWR模型分析,内蒙古、辽宁、河南、海南、四川、陕西和青海的"两化"协调产生协调效应;吉林、黑龙江、江苏、江西、广东、重庆、贵州、云南和新疆的工业化呈现协调效应;吉林、黑龙江、上海、安徽、福建、江西、广东、广西、重庆、贵州、云南和新疆的城镇化产生协调效应。因此,提出应通过政策手段提高各地区"两化"协调度、加大资本投入与环境要素投入的协调程度以提高环境经济集聚协调度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生态经济》期刊2019年12期)
张颖,黄俊宇[5](2019)在《金融创新、新型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2008~2017年全国30个省域的面板数据,通过DEA模型测度我国的金融创新水平;利用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对金融创新、新型城镇化及经济增长的动态演变过程加以阐述;并结合全局莫兰指数及局部莫兰指数散点图,分析叁者的空间相关性;采用超越对数函数,引入空间杜宾模型,分析金融创新、新型城镇化以及二者交互项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省域经济增长、金融创新和新型城镇化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和空间相关性;金融创新和新型城镇化促进经济增长效果显着,但二者交互项却抑制经济增长,说明二者融合度欠缺,不能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基于此,应充分认识到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是有效促进经济增长的必然途径,而加强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引致金融创新活动是扩大资金供给的关键。(本文来源于《工业技术经济》期刊2019年12期)
王琪,张鹤,蔡家新[6](2019)在《叁门湾区海洋产业与城镇空间布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湾区是国际公认拥有高端科技创新要素、高能级城市服务水平的区域。湾区不仅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引擎,区域发展的范本,更是国家经济融入全球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的主阵地。浙江省从"大湾区"建设出发,协力推动长叁角区域一体化。叁门湾区是浙江省首个省级战略明确发展的重点湾区,随着甬台温高速复线等战略性交通项目的开通运营,叁门湾区域有望成为长叁角南翼地区重要交通节点,战略区位优势格外凸显。文章拟通过叁门湾现有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城镇空间建设情况、存在问题等分析,从重点产业领域谋划,提出重点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海洋服务业、提质升级传统产业等方面,为叁门湾区海洋产业与城镇空间布局研究提出一些借鉴与参考。(本文来源于《海洋开发与管理》期刊2019年11期)
于金羽,晏王波,宋法奇[7](2019)在《扬子江城市群城镇空间格局演变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扬子江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从城市群建成区扩张和城镇空间联系两个角度进行指标分析,综合测度了2005年、2010年、2015年的城市群城镇发展水平,并利用探索空间数据分析法对城市群城镇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监测周期内,城市群各市的扩张均处于全省前列,"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扬子江城市群建成区扩张迅速、效应明显,3期城市群建成区空间重心都集中在扬子江以南的常州市境内,表明扬子江以南的城镇发展规模优于江北;②从城镇空间联系来看,宁镇杨、苏锡常、苏通等城市组群的联系相对明显,构成了整个扬子江城市群的基本联络骨架,城市群内部各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小城市与大城市之间的联系紧密,构成了联系网络。(本文来源于《地理空间信息》期刊2019年11期)
石先进[8](2019)在《为何城市总体规划不能准确预测未来人口规模?——对中国城镇化经济动因的空间计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梳理16个城市历次城市总体规划对其未来人口规模的预测,发现近80%的样本低估了未来人口规模。因此通过构架劳动力转移模型,并使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2000-2017年间中国31个省市城镇化的经济动因,发现:第二、叁产业比重越高、市场化程度越高、城乡收入差越大、房地产占GDP比重越高、人口增长速度越高的地区,城镇化率也越高,而资本形成占GDP比重越高的地区城镇化率越低,GDP增速对城镇化率没有显着影响。基于驱动城镇化的计量结果,认为有叁方面原因导致预测人口规模失败:一是政府忽略了人口转移的经济规律,二是由于制度原因政府偏好小城镇并刻意压低人口规模,叁是苏联模式后遗症的影响。因此,在未来城市发展进程中,应结合人口转移的经济规律进行城市规模预测,继续强化市场机制建设,充分信任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机制,减少制度性障碍,积极调整公共资源的供给缺口,认真落实社会法治,做好公平市场竞争机制的维护者。(本文来源于《北京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刘钰,余卓芮,刘宛晨,马海涛,张鹏岩[9](2019)在《城镇建设用地与经济发展空间格局耦合特征与驱动机制——以福建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Theil指数、重心模型、空间耦合指数和局域Moran′s I指数,分析了福建省城镇建设用地与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耦合特征;采用最小二乘法、虚拟变量和面板回归模型,探讨了两者空间格局耦合的驱动机制。结果显示:1)建设用地和经济发展在空间集中度上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建设用地偏向于集中在行政等级较高的市辖区,而经济发展倾向于在沿海都市连绵区集聚,两者重心都有向东南偏移趋势(建设用地重心南移明显),两者空间格局耦合呈现东西分异和"中心-外围"结构。2)第二产业GDP占比、县域总人口、集体企业从业人口、企业利润和社会消费是影响两者空间格局耦合的主要因素;两者的耦合机制存在显着的东西差异和行政单元间的个体差异。最后,提出了引导建设用地与经济发展空间耦合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张玲俐,张文选[10](2019)在《基于城镇开发功能导向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以张家口市崇礼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国土空间各要素之间竞争态势逐渐增强,亟需编制"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国土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前提。本文以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城镇开发功能导向,结合区内资源禀赋差异,首先选取11项评价指标开展限制性评价,识别影响城镇建设开发的短板要素;其次进行综合适宜性评价,运用GIS手段构建集成评价模型,在强限制性分区基础上,得出4类适宜性评价结果,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奠定研究基础。(本文来源于《小城镇建设》期刊2019年11期)
城镇空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国家长期健康发展视角来看,就城镇化对经济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析,从而为探索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提供指导依据,是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因此,本文以我国2005-2018年除新疆、西藏外各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空间面板模型就城镇化对经济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除新疆、西藏之外的各省市自治区之间经济行为存在显着的空间交互作用;在邻接权重下,城镇化水平每增加1%,我国除新疆、西藏外各省市自治区的经济效率便提升0.2559%,且总体经济效率增加0.3397%,表明我国各省市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能够推动各省市自治区经济的发展;人均金融机构资金额每增加1%,地区经济效率便提升0.0617%,金融发展对地区经济效率的提升作用效果不明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城镇空间论文参考文献
[1].陈曦.洛阳都市圈,让生活更美好[N].洛阳日报.2019
[2].王国才,吴铭峰.城镇化对经济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9
[3].高国力,刘保奎.调整优化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N].经济日报.2019
[4].谢晗进,刘满凤,江雯.我国环境经济集聚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分析——基于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视角[J].生态经济.2019
[5].张颖,黄俊宇.金融创新、新型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9
[6].王琪,张鹤,蔡家新.叁门湾区海洋产业与城镇空间布局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9
[7].于金羽,晏王波,宋法奇.扬子江城市群城镇空间格局演变解析[J].地理空间信息.2019
[8].石先进.为何城市总体规划不能准确预测未来人口规模?——对中国城镇化经济动因的空间计量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19
[9].刘钰,余卓芮,刘宛晨,马海涛,张鹏岩.城镇建设用地与经济发展空间格局耦合特征与驱动机制——以福建省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9
[10].张玲俐,张文选.基于城镇开发功能导向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以张家口市崇礼区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9
标签:洛阳; 城市群; 联动; 县域经济发展; 产业带建设; 产业承接; 生态涵养; 空间布局; 县域经济增长; 双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