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复合型人才 掌握税收工作主动权(论文文献综述)
黄雅勍[1](2021)在《F市税务稽查信息化建设研究》文中指出经过30多年的不断发展,我国信息化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已经逐步完善。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我国各级税务机关也在努力完善税务信息化建设,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国税务信息化建设还存在诸多不足,税务信息化建设亟待进一步完善。在“互联网+”背景下,税务稽查工作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大数据和云计算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应用,使经济形态更加复杂多样,冲击了传统的税务稽查模式,对税务稽查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我国目前的税务稽查信息化起步较晚,与税务信息化的发展程度相比,明显滞后于税务信息化的发展状况,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极大地限制了我国税务信息化整体水平的提高,所以现在开展税务稽查信息化建设研究显得很有必要。在新时代,税收违法案件呈现操作专业、流程完整、计划缜密、隐秘性高的特点,税务机关与企业之间获取的信息不对称、各种涉税数据的获取不足、过去的信息获取方式没有办法适应当前稽查工作的要求等问题凸显。作为维护税收秩序和保障国家税收利益的最后一道保护关卡,税务稽查面对大量的涉税数据,如何依托大数据提高税务稽查的科学性,提升稽查的效率,是税务稽查部门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因此,研究和推进税务稽查信息化建设,使得税务稽查工作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显得非常重要。税务稽查信息化是税务信息化的重要环节,其建设应该适应时代的要求。因此,税务稽查部门如何以税务大数据为支撑,建立涵盖各层级、各个环节的、具有后台预警、内部控制等功能的税务稽查信息应用系统,推动稽查执法朝规范化、智能化、科学化发展和稽查管理朝标准化、精确化、印迹化发展,是将来税务稽查工作要完成的目标。本论文主要以税务稽查信息化建设为研究对象,在撰写过程中通过大量查询阅读中国知网、税务总局内网以及省局内网等网站和中国税务报、税务研究等税务专业杂志期刊,对优化税务稽查信息化建设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梳理。第二章通过对稽查信息化相关概念的界定和以纳税遵从理论、大数据理论、行政效率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为理论基础,总结出稽查信息化建设的意义,主要是降低执法风险、提高税务稽查工作效率、建立专业化稽查队伍。第三章主要介绍F市税务稽查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包括硬件配置情况和目前在税务稽查工作中主要使用的系统,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得F市税务稽查信息化建设的最真实数据,综合分析得出F市税务局税务稽查信息化建设存在选案质量不高、稽查软件专业性不强、信息共享不足、缺少高素质复合型稽查人才、稽查法制化建设缓慢、稽查理念落后这六大问题。第四章主要介绍了国内其他地区(大连、青岛、深圳)的先进做法,由此总结出对F市税务稽查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借鉴,主要包括加强选案智能化和税企合作信息化、从加强与公安、海关以及人民银行的信息共享以及开发推广专业稽查软件这三方面。在第五章中,通过对F市税务稽查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综合分析,提出对策:提高选案科学性,建立税务稽查选案模型和选案指标库,完善电子选案平台,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等数据的实时性;整合信息化应用软件,提高税务稽查应用软件的专业性和兼容性,优化税务稽查功能模块,推动大数据库和云计算的融合;加强信息共享,促进各层级税务局的信息共享,加强征管和稽查的信息共享,保证稽查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加强与公安、海关、银行等有关部门信息的及时共享;建立专业化稽查队伍,充实稽查人才队伍,重视培养复合型稽查人才;完善信息化支撑体系,完善税务稽查信息化法律制度建设,强化税务稽查信息化软硬件配置的资金保障;提高信息化管理认识,强化税务稽查信息化理念,建立科学化的税务稽查信息化管理模式。
夏生玥[2](2021)在《CRS框架下云南国际税收管理工作提升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由于国际税收监管体制尚不健全,跨国逃避税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这种现象尤为明显。如何充分运用所获取的信息,借助透明化之力,挖掘新的国际税收管理方式,将成为税务机关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2018年9月,我国纳入CRS框架,进行了第一次信息交换。然而,多数国家的国际税收管理并未实现与CRS等国际标准的无缝对接,致使本国的管理工作几遇掣肘,特别是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如何充分运用所获取的信息,借助透明化之力消除避税空间,挖掘新的国际税收管理方式,将成为税务机关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相关跨国机构的海外账户信息陆续被呈报至中国税务机关,这给中国乃至云南省国际税收管理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和挑战。云南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和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已成为我国向南开放新格局的门户。特别是,随着云南省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云南省的国际税收管理已经成为我国国际税收管理工作的重点区域。因此,选取云南为研究地区,在CRS框架下,针对其国际税收管理工作提升路径进行研究,在系统分析CRS对国际税收管理影响作用的基础上,结合云南省国际税收管理现状,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云南省国际税收管理的提升对策,以期为CRS在我国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管淑慧[3](2021)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文中研究说明当前,许多国有企业都建立了包含内部审计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但是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国家相关政策下,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面临着升级的挑战。文章分析了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国有企业应当改善内部审计形象、细化职能定位、注重内外部风险的管控、建立新型增值型内部审计体系,以切实提高国有企业的整体效益。
王珍[4](2021)在《大数据时代我国税收风险管理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5G等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腾飞发展,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对于税务机关来说,大数据的发展给税收风险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但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立足于大数据背景,阐述了我国税收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我国税收风险管理的对策。大数据时代,信息不对称成为当前税收风险管理的一大难题,要解决这一难题,关键在于树立税收风险管理思维,充分挖掘海量涉税数据,加强涉税数据的分析利用正确率。目前,税务部门和第三方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不充分,对涉税人的信息掌握不足,不利于监管,增加了税收风险。因此,大数据时代税务机关需立足国情,找到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税收风险管理模式,从思想上重视涉税数据的获取和利用,依托先进的技术手段充分挖掘涉税数据背后的价值和经济勾稽关系,积极和第三方建立信息的互联互通,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难题。本文站在税务机关的角度,研究在大数据时代强化我国的税收风险管理的对策,以期对税务机关实际工作有所帮助。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形成文献综述,梳理创新点与不足。第二部分阐述大数据与税收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并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博弈论模型等,探析大数据对我国税收风险的管理的必要性。第三部分对税收风险的现状进行梳理,概述了税收风险管理的政策变迁、金税工程的发展历程,对目前的金税三期和即将上线的金税四期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引入区块链在税收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实例。第四部分分析了税收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一是税收风险管理法制建设不健全,税收风险管理立法进程缓慢,涉税信息共享机制缺少法律保障;二是应用平台不完善,系统集成化程度低,有效数据准确率低;三是涉税数据分析利用不充分,缺少模型工具对其进行整合运用;四是机构定位和人员配置不合理。第五部分借鉴了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先进经验并提出加强我国税收风险管理的对策,包括:加强税收风险管理法治化建设、完善税收风险管理应用平台、提高涉税数据分析利用水平、合理配置机构和人力资源以及将税收风险管理与区块链技术相结合。
刘世豪[5](2021)在《区块链技术的社会风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作为数字货币底层技术的区块链技术开始揭开神秘的面纱走入到人们的视野当中,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匿名化、不可篡改等技术特性,目前在金融领域、供应链领域、电子商务、数字政务等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全球地区也都在争相恐后的加快区块链技术项目的发展,抢占技术高地。由于区块链的技术特性,其有望实现互联网真正的价值传输,让人们真正建立一个信任的社会,也有望实现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区块链技术将成为21世纪最有望颠覆人类社会的技术。但同时区块链技术所产生的社会风险同样也是不可忽视的。目前区块链技术作为一项新兴技术不断地在快速发展,对区块链技术社会风险的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更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技术本身以及相关应用的风险研究,本文以STS的理论角度对区块链技术所产生技术、社会、经济风险相关案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归纳总结的方式提出其产生的社会风险,并对技术进步可能产生的社会风险进行前瞻性思考,提出潜在性风险;其次运用内外因素论对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譬如技术内部层面的技术特性、技术漏洞以及社会层面的政策环境、经济体制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将成为社会风险的形成因素;最后根据风险成因有的放矢的从技术规制、社会规制、法律约束等方面提出应对社会风险的思考。通过研究区块链技术史、技术特性、技术应用及与社会的关系,分析社会风险形成与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作用机理,将有助于帮助人们对区块链这项新技术带来的新风险进行把控,为此以STS的视角对区块链技术进行社会性分析有着重要的现实性意义。
孟珈羽[6](2021)在《H市非居民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成熟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黄凯[7](2020)在《零工经济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影响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接近50%,高等教育即将从大众化走向普及化,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和AI科技快速发展,共享经济的理念逐渐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催生出了一种新的经济形态——零工经济。零工经济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工作性质的变革使得人才的标准发生变化。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人才标准的变化影响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需要聚焦人的发展与培养,在整体上创造条件,营造好的育人环境,优化教学的全过程,升华教育理念。探究分析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依据零工经济的特点和影响,着力发现零工经济对人才的具体要求。力图通过对我过高校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以及归纳零工经济对人才的要求,以期发现零工经济背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趋势,并依据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建议。本文共有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零工经济发展的缘由和作用。第二部分相关概念及内涵,界定了零工经济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第三部分阐述了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其对社会、高校和个人产生的影响。第四部分展望了零工经济背景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我们需要“厚基础,宽口径”和“一专多能”的人才,因此要有传统与现代结合灵活的人才培养理念,要有自由度广的专业设置模式,要基于多方需求进行学校管理,以及要进行有效可行的教育评价。第五部分,基于社会用工、个人发展以及学校需求这三个角度,对未来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以下建议:社会用人单位要提供优质的实习岗位和特需的人才项目,以满足对高校人才的需求。在学生选课方面,鼓励学校开展个性化的选修课程,以满足个体发展的需要。个人在未来要注重拓宽知识面的广度,形成多元的技能组合。学校在其管理中要增强各行政部门的联系,尤其要扩大招就处的功能,为学生提供便利。
杨斯琦[8](2020)在《基层公务员素质提升路径研究 ——以X区税务局为例》文中提出公务员队伍是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力量,基层公务员是公务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上级公务员与民众关系的桥梁和纽带,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公务员队伍的整体水平,直接反映出党的执政能力的高低以及政府管理效率的高低。提升基层公务员素质,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基层公务员队伍是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前提条件。加强基层公务员素质建设,提高基层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己经成为当前十分紧迫的现实需求。基层公务员素质提升是一个系统的、全面的、动态的过程,其提升过程要从个体素质和群体素质两个方面考量,以个体素质的提升为基点,加强对个体素质的培训开发,在个体素质提升的前提下,优化配置岗位人员,达到群体素质的最优效果。县区级税务部门作为基层公务员的一部分,其素质的高低直接体现着税务部门的执政能力和管理效率的高低,因此,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勤政廉洁、团结和谐的高素质基层税务干部队伍,对加快税收各项改革,实现税收管理现代化目标的至关重要。本文在素质研究的基础上,以X区税务局的干部为研究对象,结合基层实际,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从思想政治、智力、业务、知识、身心素质五方面对X区税务局公务员素质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解掌握了X区税务干部素质现状,找出了税务干部素质存在的问题,受影响的原因,并从中找出提升的路径,提出轮岗交流、教育培训开发、考核评价等措施,不断完善素质提升的路径,充分调动基层公务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基层公务员队伍活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胡文芳[9](2020)在《自媒体时代涉税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研究 ——以“范冰冰偷逃税”事件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公众对税收的关注持续升温,在以抖音、微博、知乎等为代表的自媒体助推下,与税收相关的话题时常引起社会热议,使税收领域成为舆情高度敏感地带。如果应对不当,可能会导致大规模的社会运动的产生。因此,如何加强涉税网络舆情管理,成为税务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并亟待着力解决的一个课题。本文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分析了涉税网络舆情的基本状况,并以负面涉税网络舆情为研究重点,分别从涉税网络舆情的分类对比、相关的行业影响力、研究价值等方面入手探讨,从中选取了“范冰冰偷逃税”事件为典型案例开展分析。根据事件的时间发展顺序,本文将涉税网络舆情完整的演变过程分为萌芽、成长、爆发、消减等四个阶段,并从舆情传播的媒体类型、舆论关注点以及情感等方面,深入研究涉税网络舆情的演变过程,分析各演变阶段税务部门的应对举措。通过研究发现了在自媒体时代涉税网络舆情应对中,税务部门在舆情预防预控、监测研判、应急处置、主动引导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争议矛盾处理不及时、舆情监测处置能力不足以及网络话语权未得到充分重视等问题,并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增强舆情预防预控能力、提高隐患疏解能力、提升舆情引导能力、增强舆情管理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涉税网络舆情应对策略方面的建议,以期为税务部门有效开展涉税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的优化和完善提供参考。
朱思宇[10](2020)在《加强保定市税务稽查管理研究》文中提出税务稽查是税务机关依照现有的法律和法规所进行的执法活动,对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的纳税或者扣缴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众所周知,税收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无论是在国家建设还是在保障社会发展改善民生上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纵观全球,为了保证税收职能的正常发挥,许多国家都在积极探索新的征管模式,并且更加重视税务稽查这项工作,同时也在努力做好纳税服务工作进而提高纳税人的税收自觉性、遵从度和满意度,进而规范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发展。随着我国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推进,税务稽查在整个税收征管体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2018年7月5日,国家税务总局保定市税务局正式挂牌。此后,保定市税务系统以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为契机,逐步构建新型稽查体系,稽查“利剑”作用更加明显。保定市国地税稽查局合并之后,管理体制更顺了,拳头攥的更紧了,稽查力量更强了。同时,撤销县级税务稽查局,设立跨区稽查局。新型稽查体系,不仅将各项资源进行集中整合,同时也提升了稽查局的管理级别,这就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执法独立,并且提高了稽查的震慑力。之后,保定市税务局在税务稽査管理工作上取得了不错的工作成果,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的问题,仍需进一步提高和改善。本文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阐述了相关的概念、理论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同时介绍了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通过调研法介绍了保定市税务局稽查管理的现状。第三部分通过调研和访谈,并且结合作者自己的工作情况,提出保定市税务局稽查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人员配备不科学;协查案件清理工作进展缓慢;稽查信息化技术应用不到位;稽查局与外部门协作困难;执法风险较高且刚性不足。第四部分结合理论知识分析了问题的成因,有稽查队伍建设落后;协查工作制度不完善;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部门协作有待加强;稽查执法环境较为复杂。最后通过借鉴国内先进省份以及美德日等外国税务稽查经验,提出了解决保定市目前税务稽查问题的建议,希望能够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保定市税务稽查的工作效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依法治国在税收领域集中体现在依法治税,依法稽查是依法治税的客观要求。本文立足实际,不仅为税务稽查管理工作提供经验借鉴,更有利于创建公平公正的税收秩序,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
二、培养复合型人才 掌握税收工作主动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培养复合型人才 掌握税收工作主动权(论文提纲范文)
(1)F市税务稽查信息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2 税务稽查信息化建设的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税务信息化 |
2.1.2 税务稽查 |
2.1.3 税务稽查信息化 |
2.2 税务稽查信息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
2.2.1 纳税遵从理论 |
2.2.2 大数据理论 |
2.2.3 行政效率理论 |
2.2.4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3 税务稽查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
2.3.1 降低执法风险 |
2.3.2 提高税务稽查工作效率 |
2.3.3 建立专业化稽查队伍 |
3 F市税务局税务稽查信息化建设现状及问题 |
3.1 F市税务局稽查局机构构成 |
3.2 F市税务局税务稽查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
3.3 F市税务局税务稽查信息化建设调查分析 |
3.3.1 问卷调查设计 |
3.3.2 问卷调查过程 |
3.3.3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3.4 F市税务局稽查信息化建设的问题 |
3.4.1 选案质量不高 |
3.4.2 稽查软件系统专业性不强 |
3.4.3 信息共享不足 |
3.4.4 缺少高素质复合型稽查人才 |
3.4.5 稽查法制化建设缓慢 |
3.4.6 稽查理念落后 |
4 国内其他地区税务稽查信息化建设的做法及经验借鉴 |
4.1 国内其他地区税务稽查信息化建设的做法 |
4.1.1 大连税务稽查信息化建设的做法 |
4.1.2 青岛税务稽查信息化建设的做法 |
4.1.3 深圳税务稽查信息化建设的做法 |
4.2 对F市税务稽查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借鉴 |
4.2.1 加强选案智能化和税企合作信息化 |
4.2.2 加强与公安、海关以及人民银行的信息共享 |
4.2.3 开发推广专业稽查软件 |
5 加强F市税务局稽查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
5.1 提高电子选案的科学性 |
5.1.1 建立税务稽查选案模型和选案指标库 |
5.1.2 完善电子选案平台 |
5.1.3 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等数据的实时性 |
5.2 整合信息化应用软件 |
5.2.1 提高税务稽查应用软件的专业性和兼容性 |
5.2.2 优化税务稽查功能模块 |
5.2.3 推动大数据库和云计算的融合 |
5.3 加强信息共享 |
5.3.1 促进各层级税务局的信息共享 |
5.3.2 加强征管和稽查的信息共享 |
5.3.3 保证稽查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 |
5.3.4 加强与公安、海关、银行等有关部门信息的及时共享 |
5.4 培养跨层级、跨部门的专业化稽查队伍 |
5.4.1 充实稽查人才队伍 |
5.4.2 重视培养复合型稽查人才 |
5.5 完善信息化支撑体系 |
5.5.1 完善稽查信息化法律制度建设 |
5.5.2 加强稽查信息化软硬件配置的资金保障 |
5.6 提高信息化管理的认识 |
5.6.1 强化税务稽查信息化理念 |
5.6.2 建立科学化的稽查信息化管理模式 |
6 研究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F市税务稽查信息化建设情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2)CRS框架下云南国际税收管理工作提升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文献评述 |
三、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技术路线及方法 |
(三)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CRS的基本概念界定 |
二、国际税收情报交换概念界定 |
三、国际税收管理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 |
三、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二章 CRS在我国的应用实践及其对国际税收管理的影响分析 |
第一节 CRS在我国的应用实践 |
一、CRS框架下我国国际税收管理工作实践 |
二、我国国际税收管理工作面临机遇 |
三、我国国际税收管理工作存在挑战 |
第二节 CRS框架下国际税收管理的SWOT分析 |
一、CRS框架下国际税收管理的优势分析 |
二、CRS框架下国际税收管理的劣势分析 |
三、CRS框架下国际税收管理的机遇分析 |
四、CRS框架下国际税收管理的挑战分析 |
五、CRS框架下国际税收管理SWOT分析矩阵 |
六、CRS对国际税收管理的影响分析 |
第三章 CRS框架下云南省国际税收管理工作分析 |
第一节 云南省国际税收管理面临的形势分析 |
第二节 CRS框架下云南省国际税收管理工作现状 |
第三节 CRS框架下云南省国际税收管理存在问题 |
一、法律体系不够完善 |
二、上下级税务机关之间未能实现联动 |
三、相关信息缺乏“对接点” |
四、情报交换收效甚微,税企信息不对称 |
五、数据的处理能力有限 |
六、信息保护问题突出 |
七、从事国际税收的专业人员匮乏 |
八、对涉及CRS主客体的定义不清晰 |
第四章 国内外先进经验对CRS框架下云南省国际税收管理工作优化的借鉴 |
第一节 国外先进经验与CRS借鉴 |
一、美国国际税收管理工作的经验与CRS借鉴 |
二、日本国际税收管理工作的经验与CRS借鉴 |
三、澳大利亚国际税收管理工作的经验与CRS借鉴 |
第二节 国内先进经验与CRS借鉴 |
一、沈阳市国际税收管理工作的经验与CRS借鉴 |
二、广州市国际税收管理工作的经验与CRS借鉴 |
三、成都市国际税收管理工作的经验与CRS借鉴 |
第三节 CRS框架下云南省国际税收管理工作优化的经验借鉴总结 |
第五章 CRS框架下云南省国际税收管理工作的提升对策 |
第一节 做好顶层设计,创新交换制度与管理模式 |
一、创新边境国家间税收情报交换制度 |
二、优化国际税收管理模式 |
第二节 优化征税管理,完善组织机构与工作流程 |
一、优化国际税收管理组织机构 |
二、优化国际税收管理工作流程 |
第三节 重视纳税服务,提升信息水平与信息安全 |
一、优化国际税收管理信息化水平 |
二、完善多层次立法保护纳税人信息安全 |
第四节 借助中介机构,开展服务咨询与公众宣传 |
一、购买第三方服务以健全税收管理和纳税服务 |
二、加强公众宣传与辅导 |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下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致谢 |
(3)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面临的挑战和难题 |
1.1 职能定位模糊,业务层级较低 |
1.2 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不够,没有形成一致的认同度 |
1.3 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和升级将面临文化与认知的挑战 |
2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分析 |
2.1 细化审计职能定位,构建增值型审计业务体系 |
2.2 塑造内部审计形象,使增值型审计身份得到认同 |
2.3 扩大风险控制范围,提高增值型审计的风险管控能力 |
3 结束语 |
(4)大数据时代我国税收风险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国内外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1 论文的创新 |
1.4.2 论文的不足 |
2 大数据时代税收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税收大数据 |
2.1.2 税收风险管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博弈论 |
3 大数据时代我国税收风险管理现状 |
3.1 我国税收风险管理政策发展 |
3.2 税收风险管理平台建设 |
3.2.1 金税工程升级历程 |
3.2.2 金税三期发展概述 |
3.2.3 金税四期的展望 |
3.3 区块链技术在税收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
3.3.1 深圳—区块链电子发票 |
3.3.2 广州—“税链”平台 |
3.3.3 实践效果分析 |
4 大数据时代税收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4.1 税收风险管理法制建设不完善 |
4.1.1 税收风险管理立法进程缓慢 |
4.1.2 涉税信息共享机制缺少法律保障 |
4.2 应用平台建设不完善 |
4.2.1 信息系统集成化程度低 |
4.2.2 有效数据准确率和利用率低 |
4.3 涉税数据分析利用不充分 |
4.3.1 涉税数据缺少整合 |
4.3.2 数据分析工具待优化 |
4.4 人才短缺和机构定位不合理 |
4.4.1 缺乏复合型人才 |
4.4.2 机构定位不合理 |
5 国外税收风险管理实践及经验借鉴 |
5.1 美国税收风险管理实践 |
5.2 澳大利亚税收风险管理实践 |
5.3 英国税收风险管理实践 |
5.4 经验借鉴 |
5.4.1 税收风险管理信息化水平高 |
5.4.2 涉税数据共享程度高 |
5.4.3 实行涉税风险分级管理 |
5.4.4 加强重点税源监管 |
6 大数据时代加强税收风险管理的对策 |
6.1 健全税收风险管理法制建设 |
6.1.1 推进税收风险管理立法进程 |
6.1.2 强化涉税信息共享机制法律保障 |
6.2 完善大数据应用平台 |
6.2.1 统一口径,强化风险管理 |
6.2.2 构建模型,优化风险识别 |
6.3 加强涉税数据分析利用 |
6.3.1 改进分析方法 |
6.3.2 加强重点税源分析 |
6.4 优化机构和人员配置 |
6.4.1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6.4.2 优化机构设置 |
6.5 加强区块链技术在税收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
6.5.1 推进区块链电子发票的应用 |
6.5.2 构建多部门区块链信息共享平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5)区块链技术的社会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一) 关于区块链技术 |
(二) 关于STS的研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一) 关于区块链技术 |
(二) 关于STS的研究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实证研究法 |
(三) 规范研究方法 |
(四) 系统分析法 |
第四节 相关概念及理论 |
一、比特币、以太坊与区块链技术 |
二、社会风险与风险社会的概念界定 |
三、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 |
第二章 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及特征 |
第一节 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史考察 |
一、从一份白皮书到高市值 |
(一) 初始阶段 |
(二) 发展中期 |
(三) 技术更迭 |
(四) 价值巅峰 |
二、区块链价值的产生与体现 |
三、区块链的应用场景 |
(一) 金融领域的应用 |
(二) 供应链领域的应用 |
(三) 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 |
第二节 区块链的技术特征 |
一、区块链技术的概念 |
二、集体维护的基础——共识机制 |
三、分布式存储让数据公开透明 |
四、不可篡改的智能合约 |
五、密码学保证技术安全 |
第三章 区块链技术社会风险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区块链技术风险相关案例 |
一、垃圾交易攻击 |
二、后门攻击以及密钥丢失 |
三、以太坊的THE DAO项目 |
四、算法更迭以及矿场集中算力 |
第二节 区块链社会风险相关案例 |
一、偷电挖币事件频出 |
二、比特币勒索病毒——“CTB-Locker” |
三、交易所客户信息泄露 |
四、比特币分叉与以太坊分叉 |
第三节 区块链经济风险相关案例 |
一、全球ICO诈骗案 |
二、各类Token发行 |
三、日本最大的交易所Mt.Gox被盗 |
第四节 区块链技术的相关风险 |
一、区块链技术内部层面的风险 |
(一) 分布式存储将造成数据风险 |
(二) 加密算法引发信息储存风险 |
(三) 智能合约带来技术安全风险 |
(四) 共识机制缺陷导致算力风险 |
二、区块链技术社会层面的风险 |
(一) 能源过度消耗风险 |
(二) 国家数字安全风险 |
(三) 社会技术伦理风险 |
(四) 去中心化悖论风险 |
三、区块链技术经济层面的风险 |
(一) 代币社会融资风险 |
(二) 数字资产泡沫风险 |
(三) 公众财产损失风险 |
四、区块链技术其他的潜在风险 |
(一) 新科技的挑战风险 |
(二) 法律合约对接风险 |
(三) 组织形态失稳风险 |
(四) 规模效应削弱风险 |
(五) 国家财政税收风险 |
(六) 国际金融系统风险 |
第四章 区块链技术社会风险的成因 |
第一节 技术内部因素导致风险的成因 |
一、微观层面技术的风险成因 |
(一) 分布式账本导致数据风险成因 |
(二) 加密算法信息储存的风险成因 |
(三) 智能合约技术安全的风险成因 |
(四) 共识机制导致算力风险的成因 |
二、宏观层面技术的风险成因 |
(一) 技术漏洞无止境 |
(二) 主体责任不明晰 |
(三) 技术创新度不足 |
(四) 技术存在门槛壁垒 |
(五) 缺乏复合技术人员 |
第二节 社会环境因素导致风险的成因 |
一、政治政策因素 |
(一) 政府参与与治理力度不足 |
(二) 缺乏国际间政府治理机制 |
(三) 部分领导干部认识不充分 |
二、经济体制因素 |
(一) 社会能源储备不足 |
(二) 经济体制缺乏创新 |
(三) 传统金融机构不重视 |
三、社会文化因素 |
(一) 公众认知不足 |
(二) 技术伦理缺失 |
四、法律制度因素 |
(一) 监管制度的缺位 |
(二) 法律制度不完善 |
五、其他相关因素 |
(一) 未知科技的诞生 |
(二) 缺乏技术产业标准 |
第五章 应对区块链技术社会风险的思考 |
第一节 加强技术内部规制 |
一、保障技术安全高效 |
(一) 技术安全 |
(二) 高效协同 |
二、完善技术内部控制 |
(一) 技术设计 |
(二) 技术规制 |
三、优化技术门槛壁垒 |
(一) 提高技术门槛 |
(二) 降低技术门槛 |
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
(一) 加强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
(二) 多学科、多领域交叉创新 |
五、制定技术产业标准 |
(一) 标准制定 |
(二) 专利布局 |
第二节 强化社会规范引导 |
一、提升宣传与培训的力度 |
(一) 进行公众宣传 |
(二) 培养宣传力量 |
二、教育培训复合技术人员 |
(一) 人才激励机制 |
(二) 教育培训体系 |
(三) 沟通交流机制 |
三、优化科技资源相关配置 |
(一) 确保能源储备 |
(二) 进行能源规划 |
四、推动科技伦理体系建立 |
(一) 建立行业自律体系 |
(二) 健全科技伦理制度 |
五、优化提升政府参与程度 |
(一) 建立国际交流机制 |
(二) 加快经济体制转型 |
(三) 设立科技评价体系 |
(四) 弥补数字鸿沟政策 |
第三节 完善法律监管体制 |
一、完善科技法律制度 |
(一) 修订现有法律法规 |
(二) 制定专门技术法规 |
二、建立协同监管模式 |
(一) 扩大监管主体 |
(二) 升级监管手段 |
(三) 建立协同监管 |
三、试行沙盒监管模式 |
(一) 明确项目准入门槛 |
(二) 建立沙箱评估体系 |
(三) 设立风险处置机制 |
四、培养法律监管人才 |
(一) 法律理论人才培养 |
(二) 法律执行人才培养 |
(三) 引进国外法律人才 |
五、强化国际法律合作 |
(一) 法律合作 |
(二) 监管合作 |
(三) 执法合作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一、研究成果 |
二、创新之处 |
第二节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零工经济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影响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的思路、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4.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内涵 |
2.1 零工经济 |
2.1.1 零工经济的概念 |
2.1.2 零工经济的内涵 |
2.1.3 零工经济的特点 |
2.2 人才培养模式 |
2.2.1 概念 |
第3章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现状及其分析 |
3.1 通才教育培养模式及其分析 |
3.1.1 通才教育 |
3.1.2 通才教育现状分析 |
3.2 专才教育培养模式及其分析 |
3.2.1 专才教育 |
3.2.2 专才教育现状分析 |
3.3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分析 |
3.3.1 复合型人才 |
3.3.2 复合型人才现状分析 |
3.4 小结与思考 |
第4章 零工经济背景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 |
4.1 秉承“厚基础,宽口径”,扎实人才培养根基 |
4.2 以“一专多能”的标准,提高应对挑战的能力 |
4.3 以“破立并举”的理念,融合新旧的人才培养 |
4.3.1 以人的发展为本,促生崭新的大学理念 |
4.3.2 均衡的培养目标,形成多元的竞争实力 |
4.4 有弹性的专业设置,规避选择的盲目性 |
4.4.1 人性化的专业选择制度 |
4.4.2 宽口径的课程设置方式 |
4.5 兼顾各方的学校管理,推动创造更大价值 |
4.5.1 健全教学制度体系,保障师生的权益 |
4.5.2 多类教学组织形式,匹配不同的需求 |
4.5.3 弹性的教学管理模式,适应个性发展 |
4.6 多维度的教育评价,反向作用于人的发展 |
第5章 零工经济背景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建议 |
5.1 基于社会用工需求的建议 |
5.1.1 提供优质的实习岗位 |
5.1.2 提供特需的人才项目 |
5.2 基于学校培养人才的建议 |
5.2.1 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兼顾多方面发展 |
5.2.2 增强各部门的联动,将管理融入校园 |
5.2.3 扩大招就处的功能,提高学生就业质量 |
5.3 基于个人发展需求的建议 |
5.3.1 拓展广博的知识面,回归人的发展 |
5.3.2 组合多元的技能,提升核心竞争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基层公务员素质提升路径研究 ——以X区税务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述评 |
(二)国内研究述评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视角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素质 |
二、基层公务员 |
三、基层公务员素质 |
第二节 理论视角 |
一、人力资本理论 |
二、素质模型理论 |
第二章 问卷调查的设计和发放 |
第一节 X区税务局公务员素质要素的提取 |
一、基层公务员素质要素提取 |
二、基层税务局公务员素质要素提取 |
三、X区税务局公务员素质要素提取 |
第二节 税务干部素质研究模型 |
一、X区税务局公务员素质研究模型 |
二、素质模型权重分析 |
第三节 问卷调查的编制 |
一、调查问卷设计 |
二、样本的选择及问卷调查的发放回收 |
第三章 X区税务局公务员素质现状调查及提升实践 |
第一节 X区税务局公务员素质现状 |
一、思想政治素质 |
二、智力素质 |
三、业务素质 |
四、知识素质 |
五、身心素质 |
第二节 X区税务局公务员素质提升实践 |
一、基本素质培训 |
二、岗位练兵业务比武 |
三、绩效管理 |
四、数字人事 |
第四章 X区税务公务员素质提升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分析 |
第一节 X区税务局公务员素质提升面临的困境 |
一、素质提升成效不明显 |
二、日常培训与素质提升需求不匹配 |
三、考核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
四、人员的管理使用存在问题 |
五、素质测评指标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
第二节 基层公务员素质提升存在困境的原因分析 |
一、对素质提升的重视程度不够 |
二、素质提升需求的多元化带来提升难度 |
三、素质的复杂性带来提升及量化评价的困难 |
四、素质提升动力不足 |
第五章 基层公务员素质提升路径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转变观念提升整体素质 |
一、重视素质提升的作用 |
二、加强整体素质的提升 |
三、不断提升学习能力 |
四、努力提高分析调查的能力 |
五、培养创新能力 |
第二节 加强公务员的素质培训 |
一、优化基层公务员的培训 |
二、建立公务员终身培训模式 |
三、建立专门的培训管理机构 |
四、完善公务员的培训保障机制 |
第三节 完善基层公务员考核激励机制 |
一、优化考核机制 |
二、完善激励机制 |
三、以考促学,提升个人素质 |
第四节 加强人员的使用管理,充分发挥个人的优势 |
一、合理配置人员与岗位 |
二、加强轮岗交流,培养复合型人才 |
三、探索人员结构的最优模式 |
第五节 完善公务员素质测评机制 |
一、构建科学的素质测评体系 |
二、探索建立科学的素质等级评定 |
三、保证素质考核结果的有效运用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自媒体时代涉税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研究 ——以“范冰冰偷逃税”事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及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依据 |
2.1 核心概念 |
2.1.1 自媒体 |
2.1.2 网络舆情 |
2.1.3 涉税网络舆情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
2.2.2 网络治理理论 |
2.2.3 危机处理3T理论 |
第3章 自媒体时代涉税网络舆情演变过程 |
3.1 涉税网络舆情的基本状况 |
3.2 案例选取及综述 |
3.2.1 案例选取 |
3.2.2 案例综述 |
3.2.3 案例数据处理 |
3.3 涉税网络舆情演变趋势 |
3.3.1 萌芽阶段 |
3.3.2 成长阶段 |
3.3.3 爆发阶段 |
3.3.4 消减阶段 |
第4章 自媒体时代涉税网络舆情应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涉税网络舆情应对存在的问题 |
4.1.1 舆情预防预控方面 |
4.1.2 舆情监测研判方面 |
4.1.3 舆情应急处置方面 |
4.1.4 舆情主动引导方面 |
4.2 自媒体时代涉税网络舆情应对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客观原因 |
4.2.2 主观原因 |
第5章 税务部门涉税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 |
5.1 加强税务部门自身建设,增强舆情预防预控能力 |
5.1.1 深化政务信息公开 |
5.1.2 打造舆情应对管理团队 |
5.2 畅通涉税矛盾反馈渠道,提高舆情隐患疏解能力 |
5.2.1 建立问题反馈机制 |
5.2.2 建立跟踪回访机制 |
5.2.3 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
5.3 健全舆情引导机制,提升涉税网络舆情引导能力 |
5.3.1 加强舆情监测与预警 |
5.3.2 完善舆情快速反应处置机制 |
5.3.3 完善舆情处置评估和反馈机制 |
5.3.4 强化督查追责的后续管理机制 |
5.4 健全联动协调机制,增强涉税网络舆情管理能力 |
5.4.1 深化行政部门之间的协作 |
5.4.2 深化社会媒体之间的协作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加强保定市税务稽查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 |
1.2.1 相关概念 |
1.2.2 基本理论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 |
第二章 保定市税务局稽查管理现状 |
2.1 保定市税务局稽查管理概况 |
2.2 国地税合并整合了税务稽查资源 |
2.3 区县级稽查局撤销优化了资源配置 |
第三章 保定市税务局稽查管理存在的问题 |
3.1 稽查人员配备不科学 |
3.2 协查案件清理工作进展缓慢 |
3.3 稽查信息化技术应用不到位 |
3.4 稽查局与外部门缺乏合作 |
3.5 稽查执法风险较高且刚性不足 |
第四章 保定市税务局稽查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 |
4.1 稽查队伍建设仍然落后 |
4.2 协查工作制度不完善 |
4.3 稽查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 |
4.4 部门协作机制不成熟 |
4.5 稽查执法环境较为复杂 |
第五章 完善保定市税务局稽查管理的对策 |
5.1 建立素质过硬的稽查队伍体系 |
5.1.1 完善稽查人员结构 |
5.1.2 加强业务技能培训 |
5.2 提高协查工作质效 |
5.2.1 建立协查联系网络 |
5.2.2 明确工作职责,规范业务运转 |
5.2.3 加大绩效考核力度 |
5.2.4 优化内部处理流程 |
5.3 加快税收稽查信息化建设 |
5.3.1 提高稽查信息化应用的装备水平 |
5.3.2 加强信息化技术运用 |
5.3.3 建设开放式的信息网络平台 |
5.4 建立与相关部门的协作机制 |
5.4.1 建立凝聚税务部门内部合力的协作机制 |
5.4.2 建立基本完备的外部合作机制 |
5.5 加强税务稽查执法管理 |
5.5.1 完善公正文明的执法体系 |
5.5.2 健全税务稽查执法制度 |
5.5.3 加强税务稽查执法风险防控力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培养复合型人才 掌握税收工作主动权(论文参考文献)
- [1]F市税务稽查信息化建设研究[D]. 黄雅勍.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2]CRS框架下云南国际税收管理工作提升对策研究[D]. 夏生玥.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3]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J]. 管淑慧. 当代会计, 2021(09)
- [4]大数据时代我国税收风险管理问题研究[D]. 王珍. 河北经贸大学, 2021(02)
- [5]区块链技术的社会风险研究[D]. 刘世豪.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6]H市非居民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成熟度研究[D]. 孟珈羽.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1
- [7]零工经济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影响分析研究[D]. 黄凯. 南昌大学, 2020(03)
- [8]基层公务员素质提升路径研究 ——以X区税务局为例[D]. 杨斯琦.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3)
- [9]自媒体时代涉税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研究 ——以“范冰冰偷逃税”事件为例[D]. 胡文芳. 南昌大学, 2020(03)
- [10]加强保定市税务稽查管理研究[D]. 朱思宇. 河北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