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黄着色论文-董淑楠,朱航榉,周海腾,王少康,孙桂菊

蛋黄着色论文-董淑楠,朱航榉,周海腾,王少康,孙桂菊

导读:本文包含了蛋黄着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红棕油,产蛋性能,蛋品质,蛋黄颜色

蛋黄着色论文文献综述

董淑楠,朱航榉,周海腾,王少康,孙桂菊[1](2018)在《红棕油对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及蛋黄着色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饲粮中添加红棕油对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蛋黄着色效果的影响,试验将80羽50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1%、2%和3%红棕油组。试验期为10周。结果表明:1%、2%红棕油组的哈氏单位以及1%、2%、3%红棕油组的蛋黄颜色均高于对照组(P<0.05);红棕油组蛋黄叶黄素、玉米黄素和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呈剂量依赖关系,分别较对照组提高18%~60%、23%~84%和61%~95%。2%、3%红棕油组蛋黄β-胡萝卜素含量分别较对照组提高1.7%和2.2%(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红棕油可以改善蛋品质,并且有效的提高蛋黄颜色,增加蛋黄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从而提高鸡蛋的营养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饲料》期刊2018年13期)

焦广睿,王柯[2](2018)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蛋黄中4种类胡萝卜素着色剂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蛋黄中4种类胡萝卜素着色剂(角黄素、柑橘皮类胡萝卜素、β-阿朴-8'-胡萝卜素酸乙酯和β-阿朴-8'-胡萝卜素醛)的方法。【方法】蛋黄经乙腈提取,采用Waters Xterra MS C18色谱柱分离;质谱采用电喷雾正离子电离模式和多反应扫描监测模式进行测定,以外标法定量。【结果】4种类胡萝卜素着色剂的检出限均为2.5 ng/g;在2.5~200ng/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回收率在82.24%~109.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0%~3.0%(n=6)。【结论】本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适用于蛋黄中4种类胡萝卜素着色剂的检测。(本文来源于《上海预防医学》期刊2018年06期)

董淑楠[3](2018)在《红棕油对禽蛋蛋黄着色效果及家禽脂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红棕油由棕榈果压榨而成,其中约含有500 ppm的胡萝卜素(90%为α-和β-胡萝卜素)和800 ppm维生素E(其中70%为生育叁烯酚)。本实验旨在研究红棕油对家禽(蛋鸡和蛋鸭)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探讨饲喂红棕油对蛋黄颜色以及脂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从而为红棕油作为饲料用油和天然着色剂应用于家禽饲料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为深入红棕油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资料。实验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红棕油对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蛋黄着色效果及蛋鸡脂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将80只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对照组饲料(含有3%大豆油)和含1%、2%、3%红棕油的饲料,干预8w。结果表明,红棕油对蛋鸡采食量和料蛋比无影响,而3%红棕油组蛋鸡的产蛋率较1%红棕油组的产蛋率降低4.77%。在饲料中添加红棕油能显着提高蛋黄的颜色和蛋黄中叶黄素、玉米黄素、β-胡萝卜素和总类胡萝卜素的含量(P<0.05),且蛋黄颜色等级和各类胡萝卜素含量随着饲料中红棕油添加量的增加呈显着上升趋势。本研究发现红棕油降低了蛋黄甘油叁酯的水平,并且各组蛋黄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蛋黄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则随着饲料中红棕油含量的增加而降低(P<0.05)。第二部分,红棕油对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蛋黄着色效果及蛋鸭脂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将84只康贝尔鸭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对照组饲料(含有3%大豆油)和含1%、2%、3%红棕油的饲料,干预8w。结果表明,饲喂红棕油改善了鸭蛋的哈氏单位(P<0.05),但是增加了蛋鸭的采食量(P<0.05)。在饲料中添加红棕油能显着改善鸭蛋的蛋黄颜色,提高蛋黄中叶黄素、玉米黄素、β-胡萝卜素和总类胡萝卜素的含量(P<0.05)。饲喂红棕油可以降低蛋鸭血清甘油叁酯水平以及蛋黄中总胆固醇、甘油叁酯含量,但是对血清总胆固醇无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各红棕油组鸭蛋蛋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并且随着饲料中红棕油含量的增加,蛋黄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也逐渐增加,而各组蛋黄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则随着红棕油含量的增加而降低(P<0.001)。各红棕油组蛋黄总脂肪酸含量略低于对照组。综上所述,饲喂蛋鸡和蛋鸭红棕油可以显着提高禽蛋的蛋黄颜色,增加蛋黄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并且未增加蛋黄总胆固醇和甘油叁酯的含量,甚至还降低了某些指标,显着增加了蛋黄中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因此,饲喂红棕油可以生产出天然、健康的红心禽蛋,比较合适的红棕油浓度为2%。(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8-06-01)

殷若新,孙晓军,周世良[4](2014)在《蛋黄着色机理及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蛋黄颜色是衡量禽蛋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大多数消费者,都希望蛋黄呈金黄色,蛋黄色泽的鲜艳程度直接影响到禽蛋的商品价值。消费者将金黄色的蛋黄与质量和健康联系在一起,但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蛋黄颜色开始变浅,这已成为困扰养鸡业的一个难题。生产者重点关注的是如何确保其家禽群体最佳的营养和健康状况,以最少的成本生产最高价值的产品,这种要求最初并且坚持了很长一段时间,主要表(本文来源于《家禽科学》期刊2014年06期)

丁思,杨红建,萨仁娜,芮巧云,张宏福[5](2010)在《圈养条件下麻鸭日粮中添加菹草对产蛋率和蛋黄着色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菹草是一种富含胡萝卜素的眼子菜科水生植物,广泛分布在河北白洋淀湖区。就菹草不同添加方式对蛋鸭产蛋率和蛋黄颜色等蛋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产蛋率方面,B日粮组(52.6%鲜菹草+47.3%基础日粮)和C日粮组(20%风干菹草+80%基础日粮)相比差异不显着,但二者比对照组(基础日粮)分别显着提高7.9%和4.2%(P<0.05);试验各组日粮蛋重、蛋形指数、蛋比重指标无显着差异;C日粮组蛋壳强度、厚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着,但B日粮组蛋壳强度、厚度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B日粮组鸭蛋哈氏单位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但C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着;B日粮组和C日粮组蛋黄色度分别比对照组显着增加76.5%和67.3%(P<0.05)。总之,采用避光风干制备菹草粉是有效保留其类胡萝卜素最为经济的干燥方式。蛋鸭日粮中添加风干菹草粉可有效提高蛋鸭生产性能,并显着增加蛋黄色度等蛋品质性状,上述结果为科学合理使用白洋淀菹草来实现常年生产天然红心鸭蛋提供了实践指导依据。(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0年06期)

石天虹,黄保华,魏祥法,武彬,艾武[6](2010)在《不同饲料添加剂对鸭蛋成分、蛋品质和蛋黄着色效果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研究了几种饲料添加剂对金定鸭蛋成分、蛋品质及蛋黄着色效果的影响。200日龄金定鸭300只分为10个组,每组30只。第1组为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次粉型日粮,第2组~第10组在基础料中依次添加5%鱼粉、5%虾壳粉、10%虾壳粉、核黄素(维生素B2)20mg/kg、叶酸5mg/kg、核黄素20mg/kg+叶酸5mg/kg、维生素B1(21%)10mg/kg、虾青素1mg/kg、虾青素2mg/kg。试验开始45d后,每组收集鸭蛋90枚检测相关指标。结果如下:①添加剂对鸭蛋成分和蛋品质(蛋黄色泽除外)未产生显着影响(P>0.05)。②添加剂对蛋黄色泽的影响结果不一致。玉米-豆粕-次粉型日粮中添加5%鱼粉或5%虾壳粉都没有显着改善蛋黄色泽(P>0.05);10%的虾壳粉能够显着改善蛋黄色泽(P<0.05),使蛋黄色泽等级由7.90提高到9.10,提高了15.19%,但是添加10%的虾壳粉影响了饲料质量,使饲料中盐分超标;日粮中添加20mg/kg的核黄素可以显着改善蛋黄色泽(P<0.05),使蛋黄色泽等级由7.90提高到9.01,提高了14.05%,蛋黄呈亮黄色。饲料中添加叶酸或同时添加叶酸和核黄素均不能显着改善蛋黄色泽(P>0.05),而且蛋黄呈叶酸的颜色土黄色;饲料中添加维生素B12对改善蛋黄色泽无任何作用(P>0.05);饲料中添加虾青素1mg/kg和2mg/kg均显着提高了蛋黄色泽等级(P<0.05),蛋黄色泽等级由7.90分别提高到11.80和12.80,分别提高了49.37%和62.03%,但蛋黄色泽发暗。③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和饲料质量以及饲料成本,认为在饲料中添加核黄素20mg/kg是一种生产高质量鸭蛋产品的好方法,这样既可使蛋黄色泽得到显着改善,又使鸭蛋产品不残留任何化学合成着色剂,安全可靠,食用放心。(本文来源于《饲料工业》期刊2010年21期)

刘涛,黄保华,雷秋霞,韩海霞,李福伟[7](2010)在《影响禽蛋蛋黄着色的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老百姓对禽蛋蛋黄颜色的一系列误解,从蛋黄着色的机理开始深入探讨,讨论了品种、饲料原料、添加剂、疾病与用药等影响蛋黄品质的各种因素,最后推荐了10种常用的天然蛋黄增色剂,以期对实际生产给予指导。(本文来源于《家禽科学》期刊2010年09期)

王景成,周佳萍[8](2008)在《蛋黄颜色的着色机理及改善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沉积于蛋黄中的色素主要就是叶黄素。理想的蛋黄颜色取决于饲粮中叶黄素的质和量。绝大多数动物(包括家禽)自身不能合成叶黄素(Xantho-(本文来源于《饲料博览(技术版)》期刊2008年06期)

刘保国,牛媛媛[9](2007)在《橘子皮粉对蛋黄着色效果的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以588只35周龄体重接近、健康的海兰褐壳蛋鸡为试验素材,随机分为7个试验组,每个试验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8只鸡,试验组Ⅰ组~Ⅶ组为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橘子皮粉(浓度分别为0.2%、0.4%、0.6%、 0.8%、1%、1.5%、2%),对照组为正常日粮,试验共进行10d。观察添加不同浓度的橘子皮粉不同时间饲喂对蛋黄着色的影响情况、贮存后的褪色情况、煮熟后蛋黄比色值变化等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添加低浓度(0.2%~1%)的橘子皮粉对蛋黄着色的效果有所影响,但不太明显;而添加高浓度(1.5%~2%)的橘子皮粉对蛋黄着色效果的影响较显着,但仍未达到理想的级别数11以上;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饲料中添加橘子皮粉对蛋黄着色虽有一定效果,但并太显着。橘子皮粉不是经济有效的理想蛋黄着色添加剂。(本文来源于《中国家禽业——机遇与挑战——第十叁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期刊2007-10-01)

冒国祥,李亮,苏衍菁,张雪,龚道清[10](2006)在《不同色素添加剂对蛋黄着色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150只35周龄海兰褐壳蛋鸡为试验素材,随机分为5组,Ⅴ组为对照组,其余4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15%金黄素-Y(20)(Ⅰ)、0.02%智特红(Ⅱ)、0.15%金黄素-Y(20)+0.02%智特红(Ⅲ)和0.3%红辣椒(Ⅳ)。研究了不同色素添加剂对蛋黄着色与褪色情况、蒸熟后蛋黄颜色变化情况。试验结果:3、4、5组蛋黄颜色达罗氏比色扇12.0、13.2、8.5级,均极显着高于对照组的6.0级;鸡蛋蒸熟后,对照组和试验组蛋黄颜色分别下降5和6个等级,为罗氏比色扇的1.0和6.0级。研究表明人工合成色素添加剂有较好的着色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家禽》期刊2006年24期)

蛋黄着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蛋黄中4种类胡萝卜素着色剂(角黄素、柑橘皮类胡萝卜素、β-阿朴-8'-胡萝卜素酸乙酯和β-阿朴-8'-胡萝卜素醛)的方法。【方法】蛋黄经乙腈提取,采用Waters Xterra MS C18色谱柱分离;质谱采用电喷雾正离子电离模式和多反应扫描监测模式进行测定,以外标法定量。【结果】4种类胡萝卜素着色剂的检出限均为2.5 ng/g;在2.5~200ng/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回收率在82.24%~109.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0%~3.0%(n=6)。【结论】本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适用于蛋黄中4种类胡萝卜素着色剂的检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蛋黄着色论文参考文献

[1].董淑楠,朱航榉,周海腾,王少康,孙桂菊.红棕油对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及蛋黄着色效果的影响[J].中国饲料.2018

[2].焦广睿,王柯.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蛋黄中4种类胡萝卜素着色剂的含量[J].上海预防医学.2018

[3].董淑楠.红棕油对禽蛋蛋黄着色效果及家禽脂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D].东南大学.2018

[4].殷若新,孙晓军,周世良.蛋黄着色机理及影响因素[J].家禽科学.2014

[5].丁思,杨红建,萨仁娜,芮巧云,张宏福.圈养条件下麻鸭日粮中添加菹草对产蛋率和蛋黄着色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0

[6].石天虹,黄保华,魏祥法,武彬,艾武.不同饲料添加剂对鸭蛋成分、蛋品质和蛋黄着色效果影响的研究[J].饲料工业.2010

[7].刘涛,黄保华,雷秋霞,韩海霞,李福伟.影响禽蛋蛋黄着色的影响因素[J].家禽科学.2010

[8].王景成,周佳萍.蛋黄颜色的着色机理及改善措施[J].饲料博览(技术版).2008

[9].刘保国,牛媛媛.橘子皮粉对蛋黄着色效果的试验[C].中国家禽业——机遇与挑战——第十叁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7

[10].冒国祥,李亮,苏衍菁,张雪,龚道清.不同色素添加剂对蛋黄着色效果的影响[J].中国家禽.2006

标签:;  ;  ;  ;  

蛋黄着色论文-董淑楠,朱航榉,周海腾,王少康,孙桂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