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芳芳
(临汾市人民医院山西临汾041000)
【摘要】目的:探索链式流程护理管理在急诊严重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严重创伤120例患者(在2017年10月22日至2018年10月22日期间选取),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观察组进行链式流程护理管理模式,共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共60例。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8.33%)、休克率(2.00%)、护理服务满意度(95.00%)、生命支持抢救时间(11.98±1.52)min、常规判断时间(5.77±1.35)min、疾病初步评估时间(4.18±1.39)min、抢救总时间(53.86±5.74)min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诊严重创伤患者实施链式流程护理管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链式流程护理管理;急诊;严重创伤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5-0294-02
创伤具有病死率高、病情复杂多变、发生率高、进展快、病死率高等特点,主要是由于物理力量而产生的身体创伤,对于严重创伤患者死亡包含两个高峰,其中一个高峰是在创伤发生后的数分钟内,若此阶段内未及时抢救,可随时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第二个高峰期为数小时内,此项时间段可称之为黄金时段,若在此段时间段给予有效的急救措施,可立即挽救患者生命[1]。而为了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还需采用链式流程护理管理,从而快速建立呼吸循环系统,在短时间内判断病情,从而挽救患者生命[2]。而本文旨在探索不同护理方式在严重创伤患者中的价值性,如下文所述。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试验对象的120例均在2017年10月22日至2018年10月22日期间收治,而研究人员为严重创伤患者,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各有60例。入选标准:(1)患者均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2)患者经ISS评分(损伤严重度评分)>25分;(3)患者临床资料齐全;(4)患者均无严重脏器功能受损现象。
观察组平均年龄(58.69±3.74)岁,ISS评分(32.86±2.41)分;性别:男性29例,女性31例;致伤原因:9例因锐器伤所致,16例因坠落伤所致,35例因交通事故伤;创伤类型:6例为四肢伤,9例为胸部伤,13例为颅脑损伤,32例为多发伤。对照组平均年龄(58.78±3.56)岁,ISS评分(32.23±2.57)分;性别:男性28例,女性32例;致伤原因:8例因锐器伤所致,17例因坠落伤所致,35例因交通事故伤;创伤类型:7例为四肢伤,10例为胸部伤,14例为颅脑损伤,29例为多发伤。两组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干预,在患者进入抢救室后,护理人员需根据医嘱或口头医嘱以及相应治疗,做好相关记录。
观察组采用链式流程护理管理模式,组建护理小组:为了方便后期的护理方案实施,还需建立护理小组,主要由经验丰富、资历高人员组建,其中由护士长或主管护师担任组长,方便后期培训会。后期主要内容:
(1)按照复苏流程标准:①首先需对患者病情和意识程度进行初步评定,通过病史、各项检查结果,给予相应的急救治疗;②呼吸道管理:对于存在呼吸道烧伤、呼吸功能不全、误吸风险患者,还需立即进行气管插管,给予机械或氧疗控制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③循环系统建立:可建立两条静脉通道,方便后期抢救,对于休克患者还需快速补液,必要时还可配合输血治疗,将静脉压维持在12~18cmH2O;④系统检查:进行尿标本、血标本、配血、血气检查、生化检查,对于异常部位,还需配合B超、CT、X线检查,建立脉搏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电检测系统;⑤维持生命体征平稳[3]。
(2)急救步骤优化:①护理组长需站于患者头位,主要进行观察患者病情、调整各项参数、连接呼吸机、吸痰、协助医生插管等工作,做好呼吸道管理工作,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抢救工作;②小组成员需站于患者体侧,主要负责及时准确遵循医嘱,连接心电监护仪,建立大静脉通道,负责循环系统管理,间断记录患者病情变化、检查结果、药物使用剂量和时间;③为了及时开通气道,还需在2分钟内完成气管插管,5分钟内给予生命支持。在患者进入抢救室后,便按照上述抢救流程进行[4]。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抢救成功率、休克率、护理服务满意度、生命支持抢救时间、常规判断时间、疾病初步评估时间、抢救总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当P<0.05时,意味着统计差值存在对比性,且运用了SPSS22.0软件统计学处理。
2.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休克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观察组各项抢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3.讨论
急诊效果是评价医疗水平和医院卫生应急能力的重要指标,而创伤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属于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由于严重创伤患者具有并发症多、病情严重、变化快、受伤范围广等特点,在急救过程中,还需加强护理指导和配合,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5]。
链式流程护理管理模式能够规范各项急救护理流程,最大限度上节省急诊处理时间,调动护理人员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做到优劣互补,合理搭配,准确评估患者病情,从而充分体现创伤链式抢救流程优势,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提升规范化抢救的实效性。分析本次结果,观察组满意度、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休克率低于对照组,各项抢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由此说明,链式流程护理管理模式能够做到预见性护理,做到多方面信息互得、资源共享,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变化,保证护理模式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突破传统观念和习惯做法,缩短整体急救时间。
总而言之,链式流程护理管理能够优化整个抢救过程,提高抢救有效性,用于急诊严重创伤患者中,可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保证各个环节的紧密配合。
【参考文献】
[1]王庆辉.链式流程护理管理应用于急诊严重创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9):44-45.
[2]张翠文,周洪兰,徐甜甜,等.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对VSD负压封闭引流系统治疗骨科创伤患者的干预效果[J].河北医药,2017,39(5):784-786.
[3]石颖.链式流程护理管理在急诊严重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12):162-163.
[4]王立凤.一体化链式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在急性严重性创伤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28):3412-3414.
[5]汤曼力.创伤链式抢救流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创伤外科杂志,2014,16(5):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