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单脉冲雷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脉冲,干扰,测向,误差,测量,干涉仪,毫米波。
单脉冲雷达论文文献综述
于德璘[1](2019)在《单脉冲雷达距离和速度测量精度技术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介绍了单脉冲雷达测距、测速工作原理,分析误差产生原因和影响精度的因素,提出采用卡尔曼滤波算法提高测量数据的精度,对单脉冲雷达的距离和速度测量精度技术分析具有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9年25期)
周亮,孟进,吴灏,刘永才,刘伟[2](2019)在《反向交叉眼对单脉冲雷达干扰效果分析及仿真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交叉眼干扰被认为是对单脉冲雷达干扰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基于雷达方程建立了隔离平台回波下的两点源反向交叉眼干扰模型,推导了交叉眼干扰欺骗角一般性公式,研究了干扰机发射天线间距、干扰平台旋转角和干扰机相对雷达之间距离等参数变化对角度欺骗效果的影响,并依据单脉冲雷达接收机获取角度的信息处理流程,建立了单脉冲雷达接收机仿真模型,对交叉眼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和局限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单脉冲雷达越靠近两点源交叉眼干扰机中心线、干扰机两发射天线间距越大、与干扰机距离越近时,角度欺骗效果越好;单脉冲雷达的欺骗角度随着与干扰机距离的接近呈指数式增大;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计算的单脉冲雷达角度误差最大值随干扰机天线与雷达天线中心连线的夹角的增大呈指数化增长。研究可为交叉眼干扰工程设计作参考。(本文来源于《航空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刘恩凯,何梅昕[3](2019)在《相干双点源干扰下的单脉冲雷达测角误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相干双点源干扰下的单脉冲雷达测角误差进行研究,首先详细推导了单脉冲角跟踪雷达在相干双点源干扰下的测角误差模型,并对两干扰源幅度比、目标回波与干扰信号幅度比、干扰源半张角、干扰源相位差以及干扰信号与目标回波信号之间的相位差等影响因子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可以通过合理的选择干信比、干干比和干扰/雷达回波相位误差等参数,产生大于干扰源半张角的角度误差,致使雷达导引头跟踪在两干扰源张角之外的虚假目标。(本文来源于《舰船电子对抗》期刊2019年04期)
包磊,王春阳,李洪兵,谭铭,王宜进[4](2019)在《远距离支援干扰下双隐身飞机自卫相参干扰对单脉冲雷达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复杂电磁环境下双隐身飞机自卫相参干扰对抗单脉冲雷达为研究背景,针对单脉冲雷达角欺骗问题,提出了远距离多假目标干扰下双隐身飞机自卫相参干扰模型。首先构建双隐身飞机姿态敏感性模型,提取即时雷达散射截面序列,依据目标回波与干扰信号对应关系,建立复合等效信干比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脱靶与有效干扰最小即时距离对双机干扰模式下雷达角跟踪误差形成评判指标。仿真表明,该组网干扰模式使雷达角跟踪误差提高696.49倍,比单一干扰模式使单脉冲雷达角跟踪误差平均提高1.07倍,检验了组网复合相参干扰样式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期刊2019年09期)
包磊,王春阳,白娟,曾会勇[5](2019)在《双隐身飞机自卫相干干扰对单脉冲雷达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单脉冲雷达检测跟踪协同自卫干扰状态的双隐身飞机编队时,角度跟踪与检测性能难以合理性评价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侧双机编队盘旋航迹的隐身飞机协同自卫相干干扰模型.经过编队即时姿态分析,求解编队视线姿态角.结合静态全空域双机的雷达散射截面(RCS)数据库获取编队动态RCS序列,利用目标回波信号与相干干扰共同作用下单脉冲雷达角跟踪与检测机理,结合相应联合信干比分析模型,比较研究了隐身编队在常态飞行与协同自卫相干干扰状态下雷达角度的即时误差与瞬时检测概率的动态变化.仿真结果表明:编队自卫相干干扰能够有效使单脉冲雷达角度诱骗0.26°并使雷达检测性能下降34.97%,有效降低编队航程下失损率.(本文来源于《北京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赵梅,韩大伟,彭渔露[6](2019)在《单脉冲雷达抗同频信号干扰处理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多台同频单脉冲雷达接力跟踪箭载同一合作目标而产生的异步信号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移相条件判断与自适应距离移相相结合的综合处理方法。通过对接收通道中所接收到的同频信号运动特性的全程检测,实现了对异步信号的有效识别,结合建立的移相条件和移相准则,实现了对本站信号的自适应距离移相处理,很好地解决了雷达站点间因频繁移相导致的信号偷漏甚至丢失目标等同频干扰问题。设计集成了基于DSP,FPGA的异步信号自适应识别半实物仿真控制系统,进行了同频信号干扰处理方法的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很好地提高同频雷达的移相成功概率,减少异步干扰信号对雷达跟踪信号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无线电工程》期刊2019年07期)
马佳智,施龙飞,徐振海,王雪松[7](2019)在《单脉冲雷达多点源参数估计与抗干扰技术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单脉冲测角是当前主动雷达广泛采用的主流测角技术,大量应用于警戒跟踪、精确制导等雷达/雷达导引头探测领域。该文简要回顾了主瓣多点源条件下的单脉冲信号处理理论与技术发展历程,围绕单脉冲雷达多点源参数估计与抗干扰技术最新成果进行综述,最后对单脉冲雷达多点源参数估计与抗干扰技术的未来发展做了展望。(本文来源于《雷达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石荣,刘江[8](2018)在《单脉冲雷达测向与电子侦察测向的模型统一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电磁信号的来波方向进行测量是雷达与电子侦察这两个不同工程领域所共同关注的相同应用。针对测向问题,分别通过比幅单脉冲雷达与电子侦察比幅测向模型的对比分析,以及比相单脉冲雷达与电子侦察中单基线干涉仪测向模型的对比分析,揭示了二者在数学模型上的统一性,展示了二者测量结果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概要阐述了上述统一的测向模型在推进雷达与电子战设备的一体化发展,对电子侦察的干扰样式借鉴推广,以及单脉冲雷达工作带宽拓展等方面的应用,从而为无线电测向理论的创新性应用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本文来源于《火控雷达技术》期刊2018年04期)
李小雷,蔡雨,袁军,刘平安,王力[9](2019)在《一种单孔径毫米波单脉冲雷达前视叁维SAR成像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成像算法通过脉压生成一维距离像,虚拟合成孔径实现方位维高分辨,逆散射方法求解散射中心方位分布合成阵列接收信号,对同一距离单元内不同方位的散射点进行多普勒域分离生成距离-方位多普勒像,再通过单脉冲方位测角得到距离-方位像;应用ISAR成像在俯仰维生成距离-俯仰多普勒像,再通过单脉冲俯仰测角得到距离-俯仰像,最后合成叁维像。经仿真及试验验证,该方法实时性强,成像精度高。(本文来源于《弹箭与制导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邹德智,李熙,范国超[10](2018)在《单脉冲雷达幅相一致性自动化标定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在论述单脉冲雷达幅相一致性标定的原理的基础上,基于数字化单脉冲雷达接收机平台,提出了和通道、方位差通道、俯仰差通道叁通道幅相一致性的自动化标定方法。论述了幅度一致性、相位一致性标定及其软件实现方法,该方法已在某型单脉冲雷达系统中得以应用和充分验证,提高了标校效率,对同类型的雷达具有推广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信息系统工程》期刊2018年10期)
单脉冲雷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交叉眼干扰被认为是对单脉冲雷达干扰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基于雷达方程建立了隔离平台回波下的两点源反向交叉眼干扰模型,推导了交叉眼干扰欺骗角一般性公式,研究了干扰机发射天线间距、干扰平台旋转角和干扰机相对雷达之间距离等参数变化对角度欺骗效果的影响,并依据单脉冲雷达接收机获取角度的信息处理流程,建立了单脉冲雷达接收机仿真模型,对交叉眼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和局限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单脉冲雷达越靠近两点源交叉眼干扰机中心线、干扰机两发射天线间距越大、与干扰机距离越近时,角度欺骗效果越好;单脉冲雷达的欺骗角度随着与干扰机距离的接近呈指数式增大;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计算的单脉冲雷达角度误差最大值随干扰机天线与雷达天线中心连线的夹角的增大呈指数化增长。研究可为交叉眼干扰工程设计作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单脉冲雷达论文参考文献
[1].于德璘.单脉冲雷达距离和速度测量精度技术解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
[2].周亮,孟进,吴灏,刘永才,刘伟.反向交叉眼对单脉冲雷达干扰效果分析及仿真验证[J].航空学报.2019
[3].刘恩凯,何梅昕.相干双点源干扰下的单脉冲雷达测角误差研究[J].舰船电子对抗.2019
[4].包磊,王春阳,李洪兵,谭铭,王宜进.远距离支援干扰下双隐身飞机自卫相参干扰对单脉冲雷达影响[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9
[5].包磊,王春阳,白娟,曾会勇.双隐身飞机自卫相干干扰对单脉冲雷达影响[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9
[6].赵梅,韩大伟,彭渔露.单脉冲雷达抗同频信号干扰处理方法研究[J].无线电工程.2019
[7].马佳智,施龙飞,徐振海,王雪松.单脉冲雷达多点源参数估计与抗干扰技术进展[J].雷达学报.2019
[8].石荣,刘江.单脉冲雷达测向与电子侦察测向的模型统一性分析[J].火控雷达技术.2018
[9].李小雷,蔡雨,袁军,刘平安,王力.一种单孔径毫米波单脉冲雷达前视叁维SAR成像算法[J].弹箭与制导学报.2019
[10].邹德智,李熙,范国超.单脉冲雷达幅相一致性自动化标定设计与实现[J].信息系统工程.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