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思品”课堂教学实效的几个基本策略

提高初中“思品”课堂教学实效的几个基本策略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效;基本策略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整个常规工作(备课、上课、改作、考查和课外活动等)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才能全面带动整个常规工作的正常运行,才能切实提高“思品”课堂教学的实效。笔者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与教训,在此谈谈提高“思品”课堂教学实效的几个基本策略:

一、目标统领,要求适度

“思品”课教学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三个要素。而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方向,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又是教学评价的标准和依据。对于教师而言,增强目标意识,严格目标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既然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如此重要,那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总体目标是什么呢?新《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简言之,通过教学,要让学生正确对待“成长中的我”,正确处理“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等关系”。

新《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将这个总体教学目标分解为“认识自我、自尊自强、学法用法、交往与沟通、交往的品德、权利与义务、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承担社会责任、法律与社会秩序、认识国情爱我中华”等十个方面,并且又分解为若干个教学要点。教师应当认真领会新课标,真正把握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如对于“学法用法”的教学目标界定为:(1)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2)了解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3)了解我国法律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规定,增强自我防范意识。不仅要把握整体的目标层次,而且要把握课节的目标层次。就是一堂课,也要切实把握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的分寸。所谓目标明确,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要知道什么是知识,讲清什么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做到什么要求,师生都要心中有数;所谓要求适当,就是要按照新《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教材的要求,根据学生实际,切实可行,力求做到学习一点,理解一点,践行一点。

确定了教学目标,同时,还要考虑“在什么时机、用什么方式展示目标”,以及“怎样实施目标”等问题,真正让教学目标引导和控制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二、钻研“两头”,有的放矢

所谓“两头”,一头是指教材,另一头是指学生。教师必须钻研教材,研究学生。所谓“的”,是指学生的思想行为的实际;所谓“矢”,是指教材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用教材中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解决学生思想、心理、行为的实际问题,这就是有的放矢。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思想品德教育才能落到实处。这是“思品”课教学的根本。

教材是新《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文本。教材其实是一套课程资源,它主要包括了主教材——课本,副教材——教师用书,活教材——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等。对于主教材,教师要钻研精、深、透,明确应知应会,处理好原理与案例的关系;恰当利用课本中的“图片”、“链接”、“练习”等;适当利用教师用书中的材料,加强对基本观点的教学;要针对性地选择现实生活中的新的、近的、典型的、感人的事例感化学生。

钻研教材是一方面,研究学生又是一方面,两者必须兼顾。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研究学生,就是要了解和研究他们的思想实际、心理动态、接受能力、思维特点以及家庭、社会的影响等。当下,特别要重视研究农民工子弟、“留守学生”、优生和后进生的个性特点。只有这样,才能“面向全体”,课堂教学才能“全员参与”;只有钻研“两头”,才能有“的”放“矢”,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三、遵循规律,建构“格局”

思品课教学的基本规律是“晓理、激情、导行”,这是思品课的本质特点,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标志。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建构课堂教学的格局,是上好“思品”课的一个重要策略。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即知、情、意、行)四要素构成的。从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过程来看,认知是基础,能力和行为是关键,情意(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调节由知转化为行(能)的内部动力。初中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规律,乃是建构课堂教学格局的理论依据。

“思品”教学实质上是教学生学会到会学到会自我教育的过程。“教学有法”——课堂教学一般采取“五段式”或“三段六步式”。比如“五段式”,即导入新课;主题教育;深化教育;导行反馈;课堂小结。“三段六步式”,即预备:激兴、揭题;明理:激情、明理;导行:辨析、导行。然而,“教无定法”——教学内容的安排要注意晓理、激情、导行的结构化,逐步形成自己课堂教学的特色格局;至于课堂教学的具体结构环节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一格。

值得注意的是,那种“故事讲一遍、课文读一遍、作业做一遍”的“三遍式”的僵化格局是不足取的。还有,把思想品德课上成语文课也是不对的。

四、改进教法,注重实效

教学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是否得法。我们要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密切联系生活实际,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不断创造条件,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我们还要充分激发学生的认知和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从他们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出发,教学方法要形象化、多样化、趣味化,切忌概念化、抽象化、成人化。

具体的教学方法有很多,诸如谈话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活动教学法、分析比较法、社会调查法、参观访问法等等。但是,没有哪一种教学方法是“万能钥匙”。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应考虑到与之相关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教师自身素质和时空因素等。通过改进教法,努力转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开展合作、探究、实践等学习活动,促进自主学习和道德内化。

新形势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思想品德课担负着十分光荣而艰巨的重大任务。只要我们切实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就必定能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EB/OL].

http://wenku.baidu.com/view/caa9ddebf8c75fbfc77db2be.html

作者单位:浙江省诸暨市滨江中学

邮政编码:311800

标签:;  ;  ;  

提高初中“思品”课堂教学实效的几个基本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