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戴维梭罗论文-包庆德,宋凌晨

亨利戴维梭罗论文-包庆德,宋凌晨

导读:本文包含了亨利戴维梭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梭罗,《瓦尔登湖》,生态中心论,生态哲学思想

亨利戴维梭罗论文文献综述

包庆德,宋凌晨[1](2017)在《梭罗及其《瓦尔登湖》生态主义思想评析——纪念亨利·戴维·梭罗200周年诞辰》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是美国着名文学家、政论家和哲学家梭罗200周年诞辰。梭罗生态整体主义思想的形成,与他的成长环境以及个人性格是分不开的。瓦尔登湖成为梭罗进行自我定位与理想探索的现实根据地。亲身在自然中独居的经历,不仅给梭罗更多自由的时间,也使其自然思想在与自然亲密接触的过程中得到升华,这些都为他后来写作《瓦尔登湖》提供了深厚的思想基础。梭罗带着他对自然和精神生活的热爱,对新教节忍品质的笃信,对于当时商业主义与物质主义下人们的生活状态进行深度反思,对于人们过度追求物质享乐而终日劳作的现象给予深刻批判。梭罗认为,人并非自然的主宰,文明与自然更非相互对立。梭罗的生态主义思想,对后世生态哲学的相关理论起到了开拓性的先导作用。(本文来源于《鄱阳湖学刊》期刊2017年06期)

张鹏[2](2016)在《经久传颂的自然经典杰作——[美]亨利·戴维·梭罗《瓦尔登湖》《野果》绿色情怀再欣赏》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着名超验主义作家、自然写作的开山鼻祖梭罗,以其对自然世界的挚爱,对简朴生活的推崇,对生态平衡的深思,凝聚成一部传世杰作《瓦尔登湖》,后来,又写作了《野果》,为后世人与自然关系的思索,留下了带有思想史和精神史意味的芬芳诗意的杰作。在梭罗的《瓦尔登湖》和《野果》中,植物是关键词,无论是苍翠欲滴的树林,硕果飘香的果园,还是点缀在林间的绿草野果和藤蔓虬枝,无不倾注了作者对自然的由衷喜爱和深深眷顾。(本文来源于《绿叶》期刊2016年07期)

曾释纬[3](2015)在《亨利·戴维·梭罗生态哲学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影响下,如何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改善现下的自然环境成为各个国家、地区发展中的重点问题。而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PM2.5、水资源污染等现状的出现,生态哲学思想的传播与树立变得尤为关键。梭罗的生态哲学思想隐匿于其文学作品中,其不仅对消费文化主义、征服与控制自然观念、欲望动力论、人类中心主义进行了批判,还进一步宣传了生态整体思想与简单生活观等具有前瞻性的重要伦理观念。虽然梭罗的生态哲学思想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但是其核心思想为我国环境治理有重要的启示,有利于我国人民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为了进一步了解梭罗生态哲学思想的内涵,本文结合他所处的时代背景,通过对其文学作品的具体解析以及相关理论的阐述,具体分析其中包括的思想内涵,并总结了梭罗生态哲学思想的历史意义与启示作用。从总体来看,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主要针对本文研究的依据、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梭罗个人与其文学作品介绍、研究的方法与主要内容展开分析,梳理了本文的研究脉络,指出了本文研究的重要性;第二部分主要介绍梭罗生态哲学思想的产生与其理论基础;第叁部分对梭罗生态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解析;第四部分主要分析了梭罗生态哲学思想的贡献与局限性,辩证分析使得本文对课题的研究能够更加理性、全面,同时,重点对梭罗生态哲学思想的历史意义与对中国的启示展开了研究与探讨,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梭罗生态哲学思想的历史价值与现实价值。总而言之,在中国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前提条件下,本文对梭罗生态哲学思想的研究,对当代社会人民群众生态环保意识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5-04-15)

刘旭[4](2013)在《从《瓦尔登湖》解读亨利·戴维·梭罗的自然情结》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个性独立、爱好自然的梭罗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是19世纪在美国乃至整个世界上最具有声望和影响力的一名作家、哲学家、诗人、超验主义者和改革家。他是一个个性非常鲜明而想法独特的人,在文(本文来源于《短篇小说(原创版)》期刊2013年05期)

郭秀华[5](2011)在《超验主义思想的践行者——从《瓦尔登湖》看亨利·戴维·梭罗》一文中研究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瓦尔登湖》是梭罗检验超验主义思想的一次大胆、创新的实践,精神生活实践和现实生活实践是梭罗超验思想在作品中最具特色的体现,《瓦尔登湖》大力提倡了人与自然和谐生活的超验主义思想。(本文来源于《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陈乐福[6](2010)在《亨利·戴维·梭罗“自我完善”式社会改革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者多认为梭罗只重视“自我完善”或个人道德改革,而不关心社会改革。但本文认为,“自我完善”观点正体现了梭罗社会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其不仅涉及个人道德改革,而且包含了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实现“自我完善”的途径,以及致力于“自我完善”的个人在现实政治中的自我定位问题。鉴于目前国内外学界尚无对梭罗社会改革思想的专门研究,本文以“自我完善”为切入点,试图对以上问题做出较为全面深入的探讨。作为一个宗教概念,“自我完善”最初由唯一神教派牧师钱宁提出并经由爱默生继承和发展,指的是个人通过精神与道德修炼不断完善的过程。钱宁和爱默生都致力于向大众宣扬“自我完善”理念,希望通过个人的提升实现社会改革的目标。受二者影响,梭罗同样认为社会改革应建立在个人改革的基础上,但相比之下梭罗的“自我完善”思想内涵更为丰富,不仅包括“自我完善”的具体方法,更包括了对“自我完善”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之间关系的思考。本文主体部分共分为叁章。第一章探讨梭罗对内战前美国社会改革者的态度以及他个人道德改革优先的观点。梭罗认为,当时的改革者过分注重改造社会,却忽视了自身的改造。社会和政治问题的根源不在于社会和政治机构本身,而在于个人。因此他主张改革者们应先进行个人道德改革,并提出了一些具体方法,如避世自立、友谊、自制、阅读、观察自然等。与其他大多数社会改革者不同,梭罗反对采取直接的、外在的、集体行动式的社会改革方式,主张社会改革的基础和第一步是个人道德改革。第二章讨论梭罗“自我完善”式社会改革思想的第二方面,即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应如何进行“自我完善”的问题。梭罗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美国社会诸方面的深刻变革,如商业化与物质主义、劳动分工与劳动强度的增大、阶级分化与财富分配不均、人与自然的异化与物化等等,所有这些都大大制约和影响了个人追求“自我完善”。为应对这一情况,梭罗在其代表作《瓦尔登湖》中倡导“生活之经济”,包括“自愿清贫”、生计农业、市场交易最小化、劳动道德化等一系列保证个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独立自由的措施。然而,梭罗的“生活之经济”似乎对个人的精神与道德力量过分自信,从而对个人存在的物质基础重视不够,而且对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阶级之间社会经济权力关系的不平等以及这种不平等对个人追求“自我完善”造成的影响缺乏论述。另外,尽管梭罗极力反对市场,但他在瓦尔登湖溿的生活实验证明他不仅无法完全脱离市场,而且与之存在着若即若离的暖昧关系。第叁章探讨致力于“自我完善”的个人在现实政治中的自我定位问题。首先,从自然道德律出发,梭罗对美国政治,特别是奴隶制,进行了猛烈而尖锐的批评。梭罗认为,奴隶制不仅与自然道德律相悖,而且还会严重威胁到个人自由与“自我完善”理想。那么在面对诸如奴隶制这样的社会不公时个人又该如何行动呢?梭罗提出,个人在致力于“自我完善”的同时应严格遵循良知的指引,采取自己认为正确的政治行动。然而,作为其政治观的基础和核心,梭罗对自然道德律和个人良知这两个重要概念的意义和内涵均着墨不多,而且由于其强烈的主观色彩,难以作为具有普适性的政治标准和行动准则。更重要的是,梭罗以个人良知为基础的政治观对公民个人与现代民主政治的关系做了过于理想化的设想:一方面个人不得不介入现实政治,而另一方面“自我完善”的理想又要求个人不可介入政治活动太深。其结果必然是个人深陷矛盾与两难境地之中,无法找到一个较为稳定和理想的政治定位。最后,梭罗对个人良知行动的推崇不仅与现代民主政治的原则和实践相冲突,而且在政治实践中显得过于简单化和理想化。总之,梭罗“自我完善”式社会改革思想的特点在于重视社会改革的个人基础以及个人在促进社会改良和进步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然而作为一种社会改革方法,它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强调一种超然世外的个人生活,但同时又渴望一定的社会政治影响力;强调在市场经济中保持独立,但却对资本主义对个人主体的建构作用认识不足;强调个人道德良知作为政治行动的唯一准则,但却对其潜在的主观性和不现实性缺乏批判。(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0-08-01)

余陈乙[7](2008)在《人文观照下的自然情怀——亨利·戴维·梭罗与迷人的《瓦尔登湖》》一文中研究指出梭罗在其短暂的一生中,通过他所着的《瓦尔登湖》为人类创造了一笔无价的精神财富。他不为物质所困,始终不渝地忠实于自己的心灵向往。他所追求的是一种孩童般纯真的浪漫,一种外在简朴、内心丰富的生活方式。在梭罗看来,人作为大自然的普通一员,只有在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中才能拥有真正完整的生命内涵。(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期刊2008年05期)

吴琼[8](2005)在《从异化观的角度解读亨利·戴维·梭罗的自然观》一文中研究指出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是19世纪最广为人知的美国作家之一。很长时间以来,梭罗被认为是自然主义者。人们熟知的只是他关于自然保护的名言,或是他那些更加有名的生活插曲--在瓦尔登湖两年又两个月零两天的“独居”,因为拒付人头税而在监狱度过一晚。他的良师益友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对他也很是失望,因为梭罗只是力图成为在精神生活上更有影响力的人,而不是从事更实际的职业。然而在我们这个时代,梭罗作为一个哲学家,他的思想却延续下来。而作为一个哲学家,他更像是一个楷模而不是正统的哲学家,他将正统的哲学研究所追求的东西与生活品质相比照,可以说是与实践相结合的典型例证。正是因为梭罗追求在此意义上的生活,因为他的作品能够激发人们对这种追求的强烈兴趣,才使得他影响了好几代读者,有了如今的声誉。本文从梭罗作品与卡尔·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对应入手,试图证明梭罗作品中对于人们生活状态的反省可以理解为对异化现象的认识,而梭罗的自然观则是他消除异化的解决之道。卡尔·马克思的异化观主要是指人们由于放弃对于产品或是劳动的控制权而导致的某种分离。在不同条件下可以具体理解为“产品的异化”、“劳动的异化”、“人与人之间的异化”以及“自我异化”。与马克思一样,梭罗也认识到了“财产的异化”、“天性的异化”、“劳动的异化”、“与他人的异化”以及“自我异化”。与马克思不同的是,梭罗更为关注人们的自我异化成因,即放弃对自己精神力量的控制,而马克思讨论的重点在于造成异化的是社会经济制度,即资本主义制度。本文下一章主要讨论了浪漫主义和超验主义对于梭罗的影响,因为浪漫主义和超验主义是梭罗那个时代的两大主要特征。浪漫主义认为自然能够就个人内在的巨大潜力给人启示,梭罗消除异化诉诸于自然是与浪漫主义的主旨相一致的。梭罗又与其他超验论者一样更为关注个人的精神生活,而非物质生活,因而,梭罗敏锐地认识到了人们过度追求物质享受的错误观念。而超验主义对梭罗最大的影响就在于划定了梭罗自然观的范畴,即梭罗的自然观是超验的自然观。梭罗对于消除异化出路的思考主要蕴含在他的自然观中,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简朴生活原则、自我完善、自然与上帝以及自然与人的合二为一。简朴生活原则是梭罗指出的消除异化最直接的途径:最大限度地减少需求而使自己不再为物质追求所奴役。自我完善则指出梭罗消除异化的目的所在,即号召世人自主开发自己的精神能力,在精神层面上完善自我,同时也指出消除异化的途径之一就是自主运用自己的精神力量,而不要任其听人差遣。在自然中体验上帝的存在,并强调人与上帝的直接交流,梭罗实现了人、自然和上帝的统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合二为一则是完全克服了异化。 因此,本文得出结论,梭罗自然观的特殊意义在于它是基于对异化现象的认识提出的消除异化的实际解决之道。关键词:人、自然、异化(本文来源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期刊2005-04-01)

亨利戴维梭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美国着名超验主义作家、自然写作的开山鼻祖梭罗,以其对自然世界的挚爱,对简朴生活的推崇,对生态平衡的深思,凝聚成一部传世杰作《瓦尔登湖》,后来,又写作了《野果》,为后世人与自然关系的思索,留下了带有思想史和精神史意味的芬芳诗意的杰作。在梭罗的《瓦尔登湖》和《野果》中,植物是关键词,无论是苍翠欲滴的树林,硕果飘香的果园,还是点缀在林间的绿草野果和藤蔓虬枝,无不倾注了作者对自然的由衷喜爱和深深眷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亨利戴维梭罗论文参考文献

[1].包庆德,宋凌晨.梭罗及其《瓦尔登湖》生态主义思想评析——纪念亨利·戴维·梭罗200周年诞辰[J].鄱阳湖学刊.2017

[2].张鹏.经久传颂的自然经典杰作——[美]亨利·戴维·梭罗《瓦尔登湖》《野果》绿色情怀再欣赏[J].绿叶.2016

[3].曾释纬.亨利·戴维·梭罗生态哲学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5

[4].刘旭.从《瓦尔登湖》解读亨利·戴维·梭罗的自然情结[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

[5].郭秀华.超验主义思想的践行者——从《瓦尔登湖》看亨利·戴维·梭罗[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

[6].陈乐福.亨利·戴维·梭罗“自我完善”式社会改革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0

[7].余陈乙.人文观照下的自然情怀——亨利·戴维·梭罗与迷人的《瓦尔登湖》[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

[8].吴琼.从异化观的角度解读亨利·戴维·梭罗的自然观[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

标签:;  ;  ;  ;  

亨利戴维梭罗论文-包庆德,宋凌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