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研究

成都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研究

刘嘉汉[1]2011年在《统筹城乡背景下的新型城市化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的变革所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发生转变的过程,是非农产业和人口集中化、集约化、高效化以及传统乡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演变的自然历史过程。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城市不断集聚人口和产业,城市文明日益提升,城市规模扩大、数量增加;另一方面,城市不断辐射和带动乡村,城市文明日益扩散。因此,从理论上讲,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意味着有更多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在农业产出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农村劳动力减少,农民收入会相对提高,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会呈现缩小趋势。但从中国的实践来看,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尽管城镇化进程呈现加速发展的势头,城市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2%较快提升至2010年的49.68%,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值却从1978年的2.56扩大到2010年的3.23。城乡发展差距的扩大,必然加深城乡之间的矛盾,严重制约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背景下,立足于中国国情和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党的十六大首次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此后召开的党的多次全会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又对这一战略作了强调和提升。为落实这一战略,中央在2007年6月正式批准成都、重庆为全国首批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国家层面上展开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新一轮探索。2009年5月,国务院在批复“十二五”期间将全面实施的《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时强调:要加快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尽快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突破,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在统筹城乡背景下如何实现新型城市化?成为时代提出的新的命题。本文选题,正是基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差距逐步拉大、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正式实施、城市化质量水平有待提升的背景确定的。论文以区域经济学、空间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等学科知识为理论基础,以统筹城乡背景下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为研究视角,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的成都市为实证研究对象,运用统计分析、计量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城市化、城乡统筹、新型城市化的概念、理论、实践等进行了阐述,对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新型城市化的模式、机制、与传统城市化的差异,以及成都在具体实践中的基本轨迹、阶段特征、主要内容、初步效果和经验启示等进行了分析,并对统筹城乡背景下推进成都新型城市化发展进行了思考,探讨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现实差距,提出了相应的基本思路和对策措施。本文内容在结构安排上,大体按照从理论研究到实证分析的顺序展开,共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论文的理论基础部分,共分为四章。其中:第一章,导论:概要交待本研究课题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结构安排、研究范围、研究方法、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等,形成对本研究的基本认识。第二章,文献综述与基础理论:回顾评述了国外和国内学者关于城市化与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研究成果,概要阐述了城市化的涵义及相关概念、城乡统筹的概念和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建构起新型城市化的理论分析框架。第叁章,统筹城乡背景下的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在对城市化机制理论进行阐释并对传统城市化发展机制与发展模式和统筹城乡背景下的新型城市化发展机制与发展模式作出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政府与市场的选择中构造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新机制的理论主张。第四章,国外城市化道路选择与处理城乡关系的经验启示。该章主要选取6个典型国家进行模式研究:英国是第一个完成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的国家,美国是当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日本和韩国是与中国毗邻且人口、文化特点相似的国家,印度和巴西是与中国处于相同发展阶段和具有类似城市化特点的国家。对这些国家不同的城市化道路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系统阐述和客观比较,从中找出其共同的特点和不同的规律,得出对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经验启示。第二部分是论文的实证研究部分,共包括叁章。其中:第五章,中国传统城市化模式反思及新型城市化实践命题的提出。采取纵横结合的方式,系统阐述了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城乡关系演变、中国传统城市化模式的特点与问题,并在对中国传统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反思中,提出了中国城市化模式的发展方向和正确处理城乡关系是新型城市化道路选择的逻辑起点的主张。此章主要为新型城市化命题假说的提出寻求经验数据支持。第六章,建国以来成都城市化的历史演变与回顾。该章是对成都城市化道路的过程分析和现状评价,目的在于更为清晰地了解和把握成都市结合国内外城市化的经验与教训,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机制,最终走出一条具有典型意义的新型城市化道路的现状及其演进过程。本章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的发展与演进,二是城镇主体功能分工的发展与演进,叁是人口城市化的发展与演进,四是城市化进程中产业的发展与演进,五是城市化进程中政策的发展与演进。第七章,统筹城乡背景下的成都新型城市化模式: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主要从五个方面,对新世纪以来成都市在全面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城市化水平和质量过程中,探索形成的新的城市化发展模式的生成背景、基本轨迹、阶段特征、主要内容、初步效果和经验启示等加以论述:一是统筹城乡发展中成都城市化模式的生成背景,二是成都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基本轨迹和阶段性特征,叁是成都新型城市化模式探索的主要内容,四是成都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效果评价,五是成都新型城市化发展的经验与启示。第叁部分是论文的政策研究部分,内容集中在一章之内。第八章,推进成都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思考:在前面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章探讨了成都新型城市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现实差距,并由此提出了解决问题、消除差距的基本思路和对策措施,以此为本文收尾。本文力求在以下方面体现出一定的创新性。在研究视角上,论文重点从新型城市化机制的角度对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的新型城市化问题展开分析,实现了研究视角的创新。在理论研究上,本文在梳理城市化与城乡统筹相关理论、厘清新型城市化模式的形态和本质的基础上,尝试性建构了新型城市化的理论分析架构。在实证研究上,本文选取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将城市化与统筹城乡发展的一般结论应用于对成都统筹城乡进程中推进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实证分析之中,详细剖析了成都市结合统筹城乡发展的推进,探索新型城市化道路的生成背景、基本轨迹、阶段特征、主要内容、初步效果、经验启示和问题差距等,力图通过对典型区域的研究,为成都乃至中国未来完善统筹城乡发展机制、加快新型城市化进程提出具有一定现实可行性的思考。由于统筹城乡发展和城市化问题涉及范围都较为广泛,限于本文的篇幅和作者的水平,本文仅选取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的成都市作为重点案例,对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的新型城市化问题进行分析,对其他地区的情况还涉及不多,对与成都的对比分析还较薄弱,由此可能导致对统筹城乡发展与新型城市化问题的把握不够全面和准确。其次,论文在实证分析中,运用了不少经验数据和数量指标,但所使用的计量分析工具还不够先进和丰富,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到分析的精准性。此外,统筹城乡和城市化的实践均处于飞速发展变化的过程,本文尽管力求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但受精力和条件所限,对相关材料的掌握尚不充分,对发展动态的了解尚欠及时,某些概念的阐述还不够系统,某些问题的论述还未尽其详,一些材料的选取还难言准确,一些数据的使用还不定恰当。这些,只能留待今后再择机加以弥补了。

黄珍[2]2005年在《郫县道路客货运输发展规划研究》文中指出为保证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城市环境和交通条件,并在远期以交通发展带动城市经济腾飞,对郫县道路运输进行系统的调查分析、评价、并根据道路运输发展趋势,对县域内站场布局、运输线路分布等进行论证、调整与深化。研究郫县道路客货运输发展问题,对于加快郫县公路交通建设步伐,提高交通行业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地区社会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协调,都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论文从郫县道路运输实际情况出发,系统研究郫县道路客货运输发展问题。在分析郫县历史社会经济与交通运输情况的基础上,确定郫县道路运输需求量的年均增长率,预测出未来各特征年郫县的道路运输需求情况。针对郫县现有客运交通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根据客运交通系统协调与优化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对内部交通与对外交通的衔接、线路和站点设置、运营车辆规模等方面进行协调与优化。根据各乡镇客运生成预测的结果,结合各城镇规划与郫县土地利用规划,对客运站场进行系统布局。结合成都市现代物流和郫县货运的发展情况,提出了郫县物流发展的总体目标,从功能定位、中心选址、政策技术支持等方面对郫县货运物流中心进行研究。提出了郫县道路运输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并提出了各方面细化的具体目标,从郫县道路运输发展的保障措施、市场政策、管理政策等方面全面阐述了道路运输发展的运行新机制和现代化管理的要求。

曾万明[3]2011年在《我国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文中认为统筹城乡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规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在破除二元结构、消除城乡差距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由于受自然环境、区位条件,以及历史沿革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城乡二元体制没有从根本上发生实质性转变,城乡差距仍然呈不断扩大的趋势。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化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进入发达国家序列必须完成的任务。2003年,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以来,统筹城乡发展已成为我国在目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在深入研究国内外城乡统筹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以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例,探讨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律和实现路径,以期为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提供借鉴与参考。1、论文的主要内容全文共分九章,除第一章导论外,在结构安排上可大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二章至第五章,是文献综述、国内外实践和基本理论部分。后四章为第二部分,主要是探讨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途径和方法。(1)导论。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范围界定以及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总结了创新与不足之处。(2)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对国内外一些相关理论研究进行回顾,并对文献进行了简要评述。第一节,国外城乡发展关系研究。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论、杜能的“孤立国”理论、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缪尔达尔的累积性因果关系理论、麦基的亚洲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等国外城乡发展关系的代表性理论,并对这些理论进行了评述。第叁节,国内统筹城乡发展研究。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分阶段总结了国内学术界对统筹城乡发展的研究进程。第四节,研究述评。城乡统筹发展理论的发展相当迅速,研究也较为深刻,在许多方面达成了一些基本共识,但仍然存在着理论体系有待完善、研究范围相对局限、研究内容不够丰富、评价指标涉及很少、持续性评价研究不足等问题。(3)国内外城乡发展关系的发展、变迁与实践。追溯国内外城乡发展关系的历史演进,梳理和研究各国统筹城乡发展的经验教训和启示。第一节,国外城乡发展关系的演变及启示。美国、英国、法国等欧美发达国家城乡关系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沿着“合—分—合”的历史轨迹正步入城乡一体化的高级阶段,印度等发展中国家选择农村工业化作为实现城乡共同发展战略。从这些国家的实践中,总结和提炼了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第二节,建国以来中国城乡发展关系的变迁与实践。建国以来,我国城乡关系大致上经历了一个从逐步产生差距,到差距趋向缩小、到又急剧扩大、再到走向统筹协调发展的过程,可以概括分为城市优先发展阶段、城乡互助发展阶段和城乡统筹发展阶段等叁个阶段。(4)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条件。介绍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发展的基本态势,剖析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的问题及原因,阐述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支撑条件。第一节,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发展的基本态势。从生产要素配置、生产生活方式、居民收入、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等方面入手,分析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第二节,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的原因剖析。从宏观视角分析了我国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形成的原因。第叁节,统筹城乡发展的历史必然与现实意义。从历史必然和现实意义两个方面,分析了统筹城乡发展对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的作用。第四节,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支撑条件分析。从工业化、城市化,财政投入、农村金融体系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条件。(5)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基础与理论框架。分析评价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理论框架,阐述统筹城乡发展科学内涵及基本理论问题,建立本研究的理论框架。第一节,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基础。重点研究分析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发展经济学理论、分工组织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等。第二节,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框架。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内涵旨在用统筹的方式协调和处理城乡关系,从根本上解决“叁农”问题,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对接与融合,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是市场经济动力机制、城市扩散动力机制、农村内部动力机制以及外部发展动力机制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6)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路与总体路径。阐述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目标、重点、手段,提出我国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径。第一节,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路。统筹城乡发展最直接的目标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其战略重点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战略手段是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叁化”联动发展。第二节,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路径。分析探讨了城乡统筹发展的空间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生态保护等“六个一体化”的发展路径。(7)统筹城乡发展的成都模式—基于成都“试验区”的实证研究。总结了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重点领域和基本经验,对成都模式进行实证分析。第一节,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第二节,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领域。成都市的城乡一体化建设,重点在产业互动、财政、金融、土地、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社会保障、劳动就业、行政管理等方面进行探索,着力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第叁节,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经验。“成都模式”创造了具有特色的典型模式,特别是在规划、产品供给、生产要素配置、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基层治理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其诸多尝试为我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很好的实践经验。第四节,统筹城乡发展“成都模式”的特殊性和普适性分析。“成都模式”具有其特殊性,其他地区不能照搬照套。但同时“成都模式”的许多做法也具有普适性,在产业发展、农村资源配置、投融资平台建设、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仍然有很多做法和经验可供其他地区学习和借鉴。(8)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难题和现实障碍。探讨国内外统筹城乡发展理论研究和运用上存在的缺陷,分析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第一节,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理论难题。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过去的城乡统筹理论从研究的重点、起源、角度等来看,对发展中国家来讲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而且这些理论研究大多从宏观角度进行,在运用上也存在一定缺陷。第二节,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现实障碍。在实证分析成都试验区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统筹城乡发展仍然面临城乡产业互动、农村土地改革、财政投入、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很多现实的问题。要从这些现实问题入手,改善城乡发展的总体环境,发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推进城乡不断融合,实现统筹发展。(9)统筹城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以成都为例。在对“成都模式”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构建一套科学的城乡一体化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建立评价模型,并利用评价模型对成都统筹城乡发展水平进行静态、动态分析,综合评价。第一节,对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在介绍成都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指出成都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第二节,统筹城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从评价指标体系原则、逻辑等入手,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第叁节,统筹城乡发展评价指标的计算公式,对统筹城乡发展进程的认识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0)结论及政策建议。得出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点方向和相关政策建议,并提出未来可能拓展方向。第一节,研究结论。主要包括:探讨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内涵;分析了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和条件;探索了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路径;总结了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的推进模式。第二节,深化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方向。深化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是突破城乡要素配置的制度约束,具体方向主要有:构建区域产业互动良性机制;推进土地产权向农民“还权赋能”;构建有效的新型农业融资平台;建立全覆盖、均等化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第叁节,政策建议。主要包括:构建合理的城乡产业结构;提高城镇化水平;改革农村土地制度;调整财政收入和支出结构;改革户籍制度和用工制度;全面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等等。第四节,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包括统筹城乡发展长效机制、城乡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经验的总结推广等。2、论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和外延极其丰富。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在以下几个方面可能形成创新点:(1)丰富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内涵。对统筹城乡发展科学内涵、目标体系、总体路径,以及国内外实践经验分析研究,解释我国城乡分割以及由此造成的城乡非均衡发展现象,深化了对中国统筹城乡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丰富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内涵,为我国缩小城乡差距,推行一体化建设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依据。(2)探索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推进模式。对统筹城乡“成都模式”的经验的实证分析,总结提炼个性和共性规律,得出“成都模式”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结论,为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缩小城乡差别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新的对策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3)分析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障碍。在探讨国内外统筹城乡发展理论存在缺陷的基础上,以成都试验区实践为例,深入分析了我国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诸多现实障碍,为进一步破解难题、化解矛盾加快统筹城乡进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建立了统筹城乡发展的评价体系。对“成都模式”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统筹城乡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统筹城乡发展的评价方法,为建立我国统筹城乡发展定量分析提供了理论准备和参考。

王文静[4]2010年在《城乡统筹背景下崇州市(县)域空间资源配置方式反思与探索》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城乡统筹发展观日益成为我国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思潮。国际经验表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思潮影响着政府的政策改革与制度安排,是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最根本因素。统筹城乡发展,实际上提出了公共资源配置调整的大问题。现代城乡规划的主要职能是合理配置城乡空间资源,引导城乡空间有序发展。而县级行政区作为我国实施宏观行政和经济管理的相对完整的基本地域单元,有助于地方政府调配区内资源要素配置,是统筹城乡发展最适宜的空间尺度。早在2003年,成都就开始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2007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的城乡统筹经历了近十年的探索,改革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时至今日,在我国西部大开发迈向加速阶段的重要历史时期,本文以城乡统筹为背景,以县域规划城乡空间资源配置为研究对象,实地考察调研成都市崇州地区的在规划实践探索中取得的成绩、遇到的问题,收集社会各界人士对于改革的反馈意见,总结经验反思问题探索对策。本文共分6个章节,其中,第一章为绪论,通过对时代背景和学科发展背景的阐述和分析,对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进行界定,提出本文研究目的、内容、意义、逻辑框架;第二章为相关政策与理论研究篇,本章笔者首先研究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乡空间资源配置的作用机制;重点分析了在城乡统筹发展观下,我国土地政策改革对城乡空间资源配置作用机制的影响;最后对城乡统筹背景下县域规划城乡空间资源配置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与研究。第叁章对崇州现状城乡规划体系进行了解读,主要包括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乡规划,详细分析了叁个规划在引导城乡空间结构形成中扮演的角色,最后总结了叁规间相互衔接的问题。第四章为调查研究篇,本章笔者通过对崇州领导、乡镇企业、城乡居民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等各方利益代言人的调查访谈、收集各方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当前县域规划城乡空间资源配置方式的理解与看法,总结问题,分析成因。第五章为规划反思与方法探索篇,本章笔者通过重新审视城乡统筹的实质,以总结的问题为线索,探索相应的规划解决方法,并对规划的实施保障给出建议。第六章节为结论部分。

余丽霞[5]2012年在《金融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目的在日益加速的全球化进程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生产活动全球化并没有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空间分布上趋于均衡,反而相关生产活动的地理集聚现象越来越明显。在各国工业化进程中产生了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产业集群,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产业集群”也日益广泛的应用到了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从最初的少数几家银行集中到金融控股公司的兴起,直至今天各种不同种类的金融机构的空间集聚和业务外包,金融产业集群正在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国内的金融机构地域集中现象也是风起云涌,目前已经形成的比较典型的金融产业集群有:以上海为中心的金融产业集群、以北京为中心金融产业集群、以深圳为中心的金融产业集群。在信启、技术和交通系统日益发达的今天,金融产业集群犹如“平滑空间上的粘滞点”吸引聚集了稠密的经济能量,通过集聚效应、规模效应、信息外溢效应、创新效应等,极大地促进了所在地区经济的发展,成为现代区域经济竞争力提高的骨干和中坚力量。也因此,金融产业集群成为金融研究领域中的重点课题,同时也是产业集群研究中新的亮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机制是现代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这一,而当这一问题深入到区域层面时,作为金融发展的一个过程和一种全新组织形式的金融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作用机理、金融集聚水平在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如何等问题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应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和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工具,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几大区域,从理论与实证两个角度,深入研究金融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机理,从而为以后学者进一步研究该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二、论文的主要内容本文基于集群的视角,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以及成渝经济区建设,深入探讨了金融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论文共分为六章,各章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本章首先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然后介绍了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并对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归纳整理,在此基础上提炼出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文献综述。本章首先对论文涉及到的几个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包括:产业集群、金融产业集群、金融中心,并总结了金融产业集群与制造业集群的区别,简要描述了金融产业集群与金融中心的关系:其次对与金融产业集群形成动因有关的国内外文献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了梳理;然后对我国学者在金融产业集群和金融中心建立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最后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金融产业集群对经济增长的一般性效应、金融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金融产业集群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四个方面归纳整理了金融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的相关理论和国内外文献的主要观点。通过对文献详尽的梳理,我们发现国内学者对金融产业集群的研究中,定性的研究较多,缺少系统化和模型化的实证分析,从而为本文进一步深入研究指引了方向。第叁章,金融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和要素。本章从四个方面对金融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别是金融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力机制、金融产业集群形成的两种路径机制(需求反应和供给引导)、金融产业集群形成所需要具备的基本要素以及金融产业集群形成后的效应机制。第四章,我国叁大经济区域金融产业集群的比较分析。本章首先对全球金融新格局下我国金融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总体的分析;然后从优势和劣势两个角度分别深入阐述了以长江叁角洲为经济腹地的上海市金融产业集群、以环渤海经济区为经济腹地的北京市金融产业集群、以珠江叁角洲为经济腹地的深圳市金融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最后对这叁大金融产业集群从定位、形成的路径机制和综合竞争力叁个角度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为其他城市建设金融产业集群提供思考的方向和借鉴的经验。第五章,金融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研究。本章首先构建出了衡量一个地区金融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以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2003—2010年的指标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计算出了我国各地区金融产业集群竞争力指数;其次以计算出的金融产业集群竞争力指数为生产要素,构建了其与地区经济增长、第叁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模型,实证检验了金融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对一个地区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接下来,论文在引入引力模型测度不同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之后,以长江叁角洲经济区为研究样本,进一步探究了上海市金融产业集群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有多大,实证的结果表明这种带动作用非常显着,而且当一个城市与上海的经济联系越紧密时,辐射作用越明显。第六章,构建成都区域性金融产业集群,促进成渝经济区发展。本章首先介绍了成都市金融业发展的总体状况,然后利用SWOT分析法对成都建立区域性金融产业集群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进而提出成都建设区域性金融产业集群的基本构想和对策措施。在本章的最后,本文提出了促进成渝两地金融产业集群一体化的相关建议,希望由此充分发挥金融对成渝经济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支持作用,使成渝经济区成为我国继长叁角、珠叁角和环渤海经济区之后的经济发展第四增长极。叁、论文的主要创新和贡献1.研究视角的创新。首先,从理论研究的角度看,长期以来有关集群的研究多是关注实体经济中的传统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中小企业,针对金融业的研究较少。然而,金融产业集群现在已经成为金融业一种非常主要的组织形式和未来发展趋势;其次,现有文献大多将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归纳为资本、劳动、技术、制度、资源等方面,缺少从集群角度研究金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本文基于金融产业集群这一视角,深入探讨和剖析了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2.多角度比较分析了中国叁大经济区域所对应的金融产业集群的发展特点。目前,以长江叁角洲经济区、珠江叁角洲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叁大核心城市——上海、深圳和北京为中心,分别形成了叁个全国性的金融产业集群,本文不仅详尽的分析了它们的发展状况、优劣势,还对其从定位、形成模式、综合竞争力叁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把金融产业集群与其所在的区域结合起来分析,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互利互促的关系。3.现有文献对金融产业集群的研究更多的是定性研究和规范研究,本文从定量的角度对金融产业集群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借鉴其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更系统、更完善的衡量不同地区金融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为研究样本,在更长的时间段内(2003年—2010年)计算出了我国各地区金融产业集群竞争力指数,并以其为研究变量,实证检验了金融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对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为进一步说明金融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带动和辐射效应,本文以长叁角为例,采用长叁角的城市群为研究样本,使用引力模型实证检验了上海市的金融产业集群显着促进了区域内其他城市的经济发展,而且与上海联系越紧密,这种辐射和带动作用就越明显。4.对于成渝经济区的研究,大多数学者主要是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这一角度研究成渝经济区建设的,多停留在实体经济这一层面,少有从金融合作的角度来谈成渝经济区建设。本文前面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证明了金融产业集群的建立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结合所在城市——成都,提出了构建区域性金融产业集群带动和促进成渝经济区发展的观点。而且由于成都和重庆在很多地方的相似性,所以两地要协调发展,积极整合经济和金融资源,共同打造联动型、复合型的西南地区金融产业集群。

蔡竞[6]2002年在《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任何一个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都是和相关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的。由于我国西部地区与东部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所存在的客观差距,尽管西部各地致力于区域经济增长,但受制于交通闭塞、通信落后,加之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非一日之功,因而整体的城市化水平很低、城市总数少,发展不平衡,未能形成具有聚集效应、释放能量大的不同层次的中心城市。可以说,城市化滞后已严重制约了我国尤其是西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在西部大开发中,如何围绕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去选择适宜的城市化路径和方针;如何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如何合理发展大中小型城市(镇);如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如何建立协调的城镇规模体系;如何建立科学的制度支持系统和指标体系……,都是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基本建立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大背景出发,以四川城市化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而翔实的调查与研究,并力求将发展的路径上升到政策的高度,冀望能有助于加快西部地区特别是四川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以实现推动一、二、叁产业良性互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共融共长的目标。本论文共分为9章。论文最开始为总论部分。点明了研究的背景、目的以及国内外城市化研究的现状,重点阐述了国内外城市化研究的各种代表性理论:西方城市化研究的代表性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城市化观点和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城市化研究的代表性理论。第一章: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发展战略。回顾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我国与西方的发展历程,对传统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比较研究,认为传统发展模式发展到今天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可持续发展模式正日益受到各国的青睐。特别是对欠发达地区而言,可持续发展思想更具指导意义,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可以避免西方发达国家在城市化历程中所走过的弯路,更好地推进城市化发展。在此基础上,试图建立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模式与指标体系,提出了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与原则,并且指出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可持续的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高度统一。第二章: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普遍规律与发展趋向。界定了城市、城镇的不同涵义,简略回顾了城市的产生过程、发展阶段及其动力机制,概括了影响城市化发展的几种经济规律,重点回顾与展望了世界和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的历程和趋势。第叁章: 四川城市化水平与全国及东部、西部与西南地区的比较分析。论文从城市化进程、城市经济功能、城市服务功能、城市环境和生活水平等几方面,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对四川城市化水平与全国、东部、西部及西南地区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比较,重在说明四川城市化发展的滞后与加快城市化发展的迫切性和长期性。第四章:加快四川城市化进程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加快城市化的有利因素颇多,如国际国内发展环境总体趋好、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力度加大、四川经济发展加快且人口增长趋缓等等。但是,四川城市化发展也面临许多不利挑战:体制性障碍未能消除,产业结构尚不合理,不利的区位制约,社会发育程度较低,城市区域经济布局很不合理等。第五章:四川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的指导原则与实施规划。从宏观上提出了加快四川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的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重点设计了四川城镇的发展规划:城镇空间规划和城镇人口规划,包括建制规划、规模结构规划、职能分工规划、空间布局规划。建立了城镇建设的各项指标:用地、园林绿化、能源、道路交通、给排水设施、社会服务设施等指标体系。第六章:四川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的基本方针与路径选择。首先,提出要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要在追求水资源和土地等稀缺资源的高效利用、改善城市环境和提高人口素质上加大力度。其次,根据城镇发展的客观规律,建立了城市化发展的制度支持系统。最后,结合我国尤其是四川实际,提出要改善和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优化城市发展环境的主张。第七章:四川不同类区城市化发展的实证分析。以四川叁个有代表性的不同类区:特大中心城市--成都、现代化大城市和中国西部科技城--绵阳、资源开发型城市--攀枝花为例,阐述了四川不同类区城市化发展的现状与发展途径。第八章:新世纪初四川城市化发展的对策研究。该章也是本论文研究的重点和归宿所在。论文对加快四川城市化发展,重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展开:要通过推进工业化、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视发展建筑业和房地产业以及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增强城镇经济辐射力和带动力;要建立规模合理、等级有序的城镇结构体系;要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快农村人口的非农化进程;要尊重客观规律,因势利导发展小城镇;要树立现代城市形象,营造新型城市社区文化环境。本研究似有如下主要创新之处:1. 论文选题具现实性、前瞻性与综合性。在我国,对于城市化理论与实践中的若干重大问题,学术界和实际工作部门都进行了不少的研究,开展过不少的论证,出台过一些政策性文

黄浩[7]2010年在《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现代物流业是复合型现代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地区投资环境好坏、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成都市地处内陆,加快发展与壮大现代物流业,抢先一步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对于改善投资环境,增强产业吸纳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巩固和提升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科技中心、金融中心、商贸中心、交通枢纽、通信枢纽的中心城市地位,促进成都经济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从而推动成都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具有深远意义。基于此,本文首先对物流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简要说明了现代物流主要代表性理论及现代物流新理论,并概括介绍了国际、国内现代物流业发展概况。运用文献检索、实地调研、比较分析、数据研究等多种方法,通过概述成都市物流业的发展历史,分析成都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现状,指出成都市在快速物流通道构建、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引进、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等多个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在新时代迎来了迅速起步的良好开局。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具体分析指出了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主要特征:一是迅速发展壮大的现代物流业规模;二是显着提高的现代物流业发展水平;叁是不断完善的现代物流基础设施条件;四是持续优化的现代物流业发展环境。随后,本文用较重的笔墨较为详细地分析并提出了成都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叁个有利因素,包括有利的体制政策环境、有利的经济环境(需求空间巨大)、现代物流相关产业及现有物流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同时也分析指出了当前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所面临的叁个不利因素,包括地理区位劣势明显、信息化程度较低及物流标准化基础薄弱。结合对国际、国内现代物流业发展新趋势新特点的分析,本文对成都市现代物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主要包括叁个方面:一是现代物流需求巨大,现代物流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二是物流快速通道建设不断完善,将推动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叁是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建设提速,国际化水平将显着提高。通过前文的详尽分析和展望,本文在最后部分提出了加快发展与壮大成都市现代物流业的四条主要思路及应采取的具体措施:一是优化整合现代物流园区、建设区域现代物流新格局;二是提升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水平;叁是加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与物流标准化建设;四是建立与完善现代物流信用体系。笔者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为进一步推动成都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进言献策。

蒲松林[8]2010年在《城镇体系构建与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对城镇体系的探讨和对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研究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但将二者联系起来的研究成果还不多。一方面,目前有关城镇体系的研究内容仍以结构研究、机制研究、优化调控研究为主,缺乏对城镇体系与城乡经济发展关系的深入分析;同时我国城镇体系研究中实证性的研究成果相当丰富,但这些研究仅限于某些区域,其研究不具有普遍性和可借鉴性。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和决策,需要理论结合实践进行新的探索,为此本文将研究视角聚焦于构建城镇体系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试图借鉴已有的城镇体系以及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相关思想成果、理论思路和分析工具,将以往传统的城镇体系发展理论放置于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目标背景下,揭示两者之间的内在紧密联系,认识其发展规律,探寻其关键要素和发展机制。将这种理论构建运用于实证之中,并以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成都为例进行应用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和发展思路,目的在于进一步探讨城镇体系与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城镇体系构建来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为城乡经济一体化之路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在写作思路上,本文遵循理论框架的建立——现实问题的审视——对现实问题的理论探索解释,发展思路和政策设计这样的逻辑关系。从本文主体内容来看,首先围绕研究主题对城镇体系和城乡经济一体化相互关系研究所涉及的基础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探索,为全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以及研究方法支撑;其次,对城镇体系与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相互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并对什么样的城镇体系可以成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支撑做出了相应的判断,构成了全文研究的基础,并提出城乡经济一体化下城镇体系发展的关键要素和发展机制,对后文成都城镇体系构建与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应用分析提出理论依据;再次,本文以理论分析为基础,对成都统筹城乡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和应用分析,对成都市城镇体系演变与城乡经济发展进行历史的梳理和评述,有助于更为清晰的理解当前成都城镇体系与城乡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形成过程;分别对成都市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空间结构以及职能结构进行分析,指出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下成都市城镇体系发展的叁个结构方面所具有的现状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而对成都市城镇体系建设与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机制进行阐述分析,并指出当前成都构建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城镇体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最后提出了构建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城镇体系的对策建议。本文理论构建部分的主要结论有:1.城镇体系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空间相互作用、联系密切的城镇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空间结构和职能结构是城镇体系研究中的叁个重要内容。2.城乡一体化是城市与乡村在一个相互依存的区域范围内谋求融合发展、协调共生的过程。城乡经济一体化更着眼于城乡经济关系的融合,是指通过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城市对乡村的辐射带动,逐步缩小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3.城镇体系构建与城乡经济一体化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合理的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是增进城乡要素流动的纵向支撑,协调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和明晰的城镇体系职能体系可以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向前发展。4.构建城镇体系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是区域内人口要素、产业要素、土地要素、网络设施要素以及制度要素等共同作用的一种组织关系。这五个要素作用于城镇体系发展的集聚机制、内推机制、外拉机制以及组织创新机制,构成城镇体系建设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机制。应用研究部分的主要结论有:1.成都市城镇体系规模结构方面,首位度过高,阻碍了经济能量从核心向腹地的传递,不利于缩小城乡差距;中间位序中等城市出现断层,区(市)县城区发展不足,难以成为中心城区辐射扩散的主要吸纳地和次区域的社会经济中心;小城镇规模偏小,对城乡经济空间融合的空间支撑不足。2.成都市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主要特征是以中心城区为中心的圈层式格局;城镇体系呈现不均衡的五边形的空间模式;城市空间形态正由同心圆“摊大饼”式向走廊式城市空间发展形态的演变,中心城区“摊大饼”式发展过度强化了集聚效应,进一步加大城乡差别,不利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3.成都市城镇体系职能结构方面,功能分区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朗,中心城区日益成为第叁产业集中发展区,是提供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核心载体,近中郊的二圈层成为工业经济的主要承载区域和交通物流枢纽,远郊区叁圈层特色农业经济发展突出,小城镇存在着缺乏主导产业、规划质量较低、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不高、缺乏可持续发展意识等问题;从城乡产业互动角度来看,成都产业结构高度及产业结构效益仍然处于劣势地位。4.当前国内外发展形势有利于成都进一步提高综合实力和地位,同时构建促进经济城乡一体化的城镇体系也面临着多重挑战。成都市构建城镇体系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途径和对策,一是要形成有序集中、合理分散的城镇规模结构,以此形成推进城乡新型一体化发展关系,以城镇有序的规模结构、网络组织带动城乡紧密发展;二是在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发展方面要形成多中心、组群状、梯度式的空间形态,呈现城市核心到外围组团由密到疏、由高到低,梯度式的城市形态特征,以城镇体系合理的空间结构推进城乡协调持续发展;叁是要建立合理的城镇体系职能分工结构,应充分发挥各城镇现状产业基础与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合理确定各城镇的性质和功能发展方向,通过城镇功能建设形成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经济空间中不同的“发展极”和“增长点”,使城乡紧密关联和协调发展;四是在城乡发展和一体化进程中要充分发挥体制与机制创新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有叁方面的创新:1.研究视角的创新。以往对城镇体系的研究主要是以一定区域内的城镇群体为研究对象,将城镇视作区域中的“点”,研究在区域系统中的这些点与点之间的整体发展,但是在实际区域发展过程中,城镇对农村地区的影响以及农村地区对城镇的影响也极为重要,因此也必须从区域层面对农村发展进行调控,从而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格局。而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即是通过对城镇体系的发展安排,引导城乡经济和谐发展。本文的研究视角不单单局限于城镇体系,而是将城镇体系构建与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了研究视角的创新。2.在统筹城乡发展探索中从理论上提出应加强城镇体系构建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研究。国内对城镇体系的研究绝大部分集中于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空间结构和职能结构叁个方面,总的来说对城镇体系构建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研究仍为数不多。本文对城镇体系构建与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和探索,由此进一步提出合理的等级规模结构、协调的空间结构、明晰的职能结构可以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结论,并基于此,进一步对构建城镇体系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要素和机制进行了探讨。3.实证应用研究方面的创新。,本文选取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将构建城镇体系与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一般结论应用于对成都统筹城乡进程中城镇体系发展的实证分析之中,力图通过对典型区域的研究,为成都未来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加快成都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设步伐,也为其他地区城镇体系的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进程起到示范作用和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谢恒[9]2014年在《成渝统筹城乡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统筹城乡发展,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先决条件。2007年6月,国务院批准设立重庆和成都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为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从此,重庆和成都市成为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经验的先行区与关注的焦点。随着成渝统筹城乡发展改革与探索的深入,有必要对统筹城乡发展的状况与经验进行总结和研究,以指导统筹城乡的科学发展。本文以成渝统筹城乡发展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统筹城乡发展经验,对成渝统筹城乡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发展进程、现状、模式以及对策等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有利于深化对统筹城乡发展的认识,清楚城乡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城乡发展失衡的深层次原因,正确把握与评价成渝两市统筹城乡发展实践,较好地把握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在规律,以丰富统筹城乡发展理论。论文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成渝两市统筹城乡发展的进程进行梳理,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指标体系和层次结构模型,以两市2007年至2012年的数据为样本区间,从农村与城市经济发展统筹、社会发展统筹、生活水平统筹和生态环境统筹等方面入手,对两市统筹城乡发展进行综合评价与实证分析,研究了成渝统筹城乡发展的时间变动与结构变化的规律。全文共分为八个部分:第一章,绪论。对论文总体情况做了概括性的描述,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的意义、研究方法,文章的创新点和研究的不足等,并介绍了文章的逻辑起点和技术路线等。第二章,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文章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较详细的梳理,指出国内外学者对本选题已进行了哪些相关研究,提出了何种观点,现有的研究尚存在哪些不足,阐明后续研究的空间与时间价值。第叁章,统筹城乡发展的相关理论。本章从一般理论上阐述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特征、必然性与现实意义,分析统筹城乡发展的历史依据;并着重从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区域一体化理论、核心—外围理论、田园城市理论、系统理论等方面阐述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基础。第四章,成渝统筹城乡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现状分析。本章首先对成都和重庆两市统筹城乡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建设的背景、历程与进展进行纵向的历史轨迹描绘;其次,横向地比较分析两市统筹城乡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再次,从思想文化、体制机制、人口压力、经济水平、城镇化水平等方面阐述统筹城乡问题的原因。第五章,本章对成渝统筹城乡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发展进行评价与实证分析。分析构建成渝统筹城乡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与原则,构建了统筹城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两市2007年至2012年的数据为样本区间,从农村与城市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活水平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入手,对两市统筹城乡发展程度进行综合评价与实证分析。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社会统筹、生活统筹和生态统筹的程度较高,相比较而言,经济统筹的程度相对较弱,农村与城市的劳动力价格、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的差距还是相当巨大的,这不能不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第六章,成渝统筹城乡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模式选择。本章对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地统筹城乡发展的模式进行分析比较,提出了模式选择的基本原则与发展重点,在此基础上,对成渝统筹城乡模式的路径进行了探索,并对今后几年成渝统筹城乡的基本关系做了大胆的构想。第七章,研究了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揶威等国家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对成渝两市统筹城乡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第八章,提出了成渝统筹城乡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政策建议。成渝统筹城乡全国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国家体制的全方位变革,从中央到地方,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环境都要发生变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这些变化起导向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着力推进制度创新和农村体制改革,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建立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确保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吴晓雄[10]2004年在《成都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研究》文中提出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叁大主题。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在21世纪将进一步加快,从而实现工业化中期向后期的阶段性转换,带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优化产业布局,增强中心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和辐射影响力度,提高市域城市化水平,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的现代化改造,为在21世纪中叶实现第叁步战略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首先对成都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国际、国内环境,该城市周围的发展环境以及城市的发展定位作了详细的背景分析;然后依据成都市的历史统计数据,运用宏观经济学的指标、方法和应用数学理论,对该城市未来十年至十五年的发展目标进行了综合研究和分析,并结合我国当前经济体制过渡期的某些特点以及该城市的整体发展思路建立了宏观经济计量模型,该模型主要用于对城市的未来经济发展作出预测,为提出可实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文还将近3年的统计数据与预测值进行比较,进一步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并根据最新的国内外形势对预测值作出修正,在贯彻国家的总体精神的前提下,提出了该城市未来的发展目标。并对该城市的重大问题及其对策、政策进行了研究。提出实施发展目标规划的对策及相应的政策研究,并提出了实现发展目标的政策建议。 通过本文,我们也认识到工业化的阶段性转换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必然导致相应的产业地域结构变化,从而客观上提出了优化产业布局的要求;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客观上要求市域内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城市(镇)得以协调发展。因此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城市化进程是未来15年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参考文献:

[1]. 统筹城乡背景下的新型城市化发展研究[D]. 刘嘉汉. 西南财经大学. 2011

[2]. 郫县道路客货运输发展规划研究[D]. 黄珍. 西南交通大学. 2005

[3]. 我国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D]. 曾万明. 西南财经大学. 2011

[4]. 城乡统筹背景下崇州市(县)域空间资源配置方式反思与探索[D]. 王文静. 重庆大学. 2010

[5]. 金融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D]. 余丽霞. 西南财经大学. 2012

[6]. 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研究[D]. 蔡竞. 西南财经大学. 2002

[7]. 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D]. 黄浩. 西南财经大学. 2010

[8]. 城镇体系构建与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D]. 蒲松林. 西南财经大学. 2010

[9]. 成渝统筹城乡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发展研究[D]. 谢恒. 辽宁大学. 2014

[10]. 成都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研究[D]. 吴晓雄. 西南交通大学. 2004

标签:;  ;  ;  ;  ;  ;  ;  ;  ;  ;  ;  ;  ;  ;  

成都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