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审美意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意境,古典舞,风格,画意,古诗词,范式,适用性。
审美意境论文文献综述
王玉洁[1](2019)在《回归传统诗画意境的广告审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诗画因其所具有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的特点契合了广告对营造文化氛围的追求,掀起了广告设计中的"中国风"潮流,表现出了独特的艺术形式与审美意象。在应用上,一是直接使用传统诗画作品,在此基础上增加商品文案进行阐释;二是通过传统诗画元素的化用,营造"象外之象、境外之境"。在审美表现上具体表现为简约空灵的形式之美、以情动人的体验之美以及言象一律的意境美。(本文来源于《书画世界》期刊2019年11期)
樊波[2](2019)在《意境、自赏和审美创造——论清代书画家金农的理论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农是"扬州八怪"的重要代表人物,撰写了大量诗文、题记和随笔,其中包含独到的美学见解。关于书法,金农认为书法作品本身不能直接形成意境,但它的特定形态营构("姿趣")可以引发一种通向无限自然之境的想象,也就是说,书法的意境美感是通过联想而生成的。金农主要通过对竹题材的描绘实现"自赏",其"自赏"理论是对文人画理论的发展。金农关于绘画能够表现自然景物所唤起的听觉、触觉和嗅觉的论述是对宋元诗画理论的重要突破。(本文来源于《阅江学刊》期刊2019年05期)
贾军[3](2019)在《“摄影”便捷的新时期,以提升意境审美为主开展群众摄影工作》一文中研究指出摄智能手机让"摄影"变得简单,每个普通的百姓都是潜在的"摄影艺术家",引导普通群众像真正的艺术家一般用"会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图片定格、记录生活中美好的瞬间。在此基础上,追求作品的意境之美,体现人们的审美经验。并且学会现代的摄影处理技术和把网络作为开展群众文化摄影工作的纽带和平台。(本文来源于《祖国》期刊2019年21期)
高错悦[4](2019)在《从意境到意象——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课堂审美引导》一文中研究指出就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部分小学生在审美方面比较薄弱,这也就造成了小学生在进行古诗词鉴赏时抓不住诗人主要的思想情感。但是古诗词一直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古诗词无论是对于学生自身语文素养的提升还是对于学生语文分数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意象与意境是古诗词教学的两大重要版块,这两部分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时要把握好这两部分的关系,从而借助意象和意境对小学生进行课堂审美引导。(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9年89期)
施姿伊[5](2019)在《“意境”审美范式与电子游戏适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意境"审美范式与"儒释道"关系密切,是中国审美范式的典型代表。在一定程度上,"意境"理论的成熟与中国传统美学理论的成熟是相辅相成的。"意境"是在"意象"与"气韵"的融合中形成的,"意境"范式既拥有"形而上",又包含"形而下"的内涵。但在当下环境中,以电子游戏为代表的新文艺形式层出不穷。通过总结分析"意境"审美范式的叁大特点,研究这些特点在电子游戏中的适用性,进而探讨电子游戏的"意境"是电子游戏通过高新技术向玩家传达的不可言的"诗意"。(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上)》期刊2019年10期)
范文昊[6](2019)在《“言有尽而意无穷,余意尽在不言中”——试论汉唐古典舞的审美特征与意境追求》一文中研究指出汉唐古典舞不啻为中国古典舞独树一帜的"一支"。其植根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形成了鲜明的审美特征,更在中国古典美学影响下形成了"景外之景""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意境追求。以汉唐古典舞作品《谢公屐》为例,探寻汉唐古典舞"主"与"客"、"情"与"景"、"虚"与"实"的内在关联与相互契合,从而体现汉唐古典舞独特的审美特征与意境追求。(本文来源于《齐鲁艺苑》期刊2019年05期)
张硕勤[7](2019)在《探析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审美意境》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语言文化经历了从甲骨文、文言文,到白话文的演变,并且在国际上影响深远。基于此,文章以汉语言文学中语言审美意境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语言审美意境的内容与表现,分别从人际交往、阅读理解与写作中阐述提升语言审美意境的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青年与社会》期刊2019年29期)
林雄文[8](2019)在《赏析作品风格和意境——在普通高等院校声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与鉴赏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普通高等院校声乐教学中,想要提升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发展,帮助学生赏析作品的风格和意境,让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分析声乐作品的魅力,加强自身体验和感悟的同时,也能提升审美品位,从而为后续的就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基于赏析作品风格和意境,谈谈普通高等院校声乐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与鉴赏能力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文艺家》期刊2019年10期)
王银芳[9](2019)在《夏日莲叶无穷碧 荷上青蛙自在鸣——谈紫砂“夏语壶”的造型特点与审美意境》一文中研究指出紫砂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其中花器最灵动逼真,最大限度地重现了自然物象的形态特征,每件作品都可以说是一幅立体的画。紫砂"夏语壶"就是选取了夏日碧莲与蛙鸣二个充满浪漫色彩的物象,通过采用紫砂花器的艺术手法,营造了"夏日莲叶无穷碧,荷上青蛙自在鸣"的独特意境,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作品的主题意义。(本文来源于《江苏陶瓷》期刊2019年04期)
杨晨[10](2019)在《岭南风格琵琶四重奏《疏影淡月》的技术分析与审美意境》一文中研究指出岭南风格琵琶四重奏《疏影淡月》以岭南音乐为素材进行创作,继承传统的同时,加入了现代的和声技法和旋律布局,以全新的音响展示岭南瑰宝中的精华与特色。乐曲以景映心、以心抒情,在跳跃与雅致、灵动与恬淡并存的音乐气中,表达了作者对音乐、人生及世界的感悟。本文将从乐曲结构与技术分析及审美意境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本文来源于《当代音乐》期刊2019年08期)
审美意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金农是"扬州八怪"的重要代表人物,撰写了大量诗文、题记和随笔,其中包含独到的美学见解。关于书法,金农认为书法作品本身不能直接形成意境,但它的特定形态营构("姿趣")可以引发一种通向无限自然之境的想象,也就是说,书法的意境美感是通过联想而生成的。金农主要通过对竹题材的描绘实现"自赏",其"自赏"理论是对文人画理论的发展。金农关于绘画能够表现自然景物所唤起的听觉、触觉和嗅觉的论述是对宋元诗画理论的重要突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审美意境论文参考文献
[1].王玉洁.回归传统诗画意境的广告审美研究[J].书画世界.2019
[2].樊波.意境、自赏和审美创造——论清代书画家金农的理论贡献[J].阅江学刊.2019
[3].贾军.“摄影”便捷的新时期,以提升意境审美为主开展群众摄影工作[J].祖国.2019
[4].高错悦.从意境到意象——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课堂审美引导[J].考试周刊.2019
[5].施姿伊.“意境”审美范式与电子游戏适用性研究[J].美与时代(上).2019
[6].范文昊.“言有尽而意无穷,余意尽在不言中”——试论汉唐古典舞的审美特征与意境追求[J].齐鲁艺苑.2019
[7].张硕勤.探析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审美意境[J].青年与社会.2019
[8].林雄文.赏析作品风格和意境——在普通高等院校声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与鉴赏能力[J].中国文艺家.2019
[9].王银芳.夏日莲叶无穷碧荷上青蛙自在鸣——谈紫砂“夏语壶”的造型特点与审美意境[J].江苏陶瓷.2019
[10].杨晨.岭南风格琵琶四重奏《疏影淡月》的技术分析与审美意境[J].当代音乐.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