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事务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事务,模型,分布式,社区,服务中心,数据库,公共政策。
事务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周红志,于干,冯莹莹[1](2019)在《技能大赛分布式数据库多事务调控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分布式数据库多事务调控模型的传输链路容易受到多径效应的影响,导致技能大赛多事务调控的均衡性不好,为了提高分布式数据库多事务调控模型链路资源的均衡调度能力,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反馈均衡控制的技能大赛分布式数据库多事务调控模型。构建技能大赛分布式数据库多事务调控的传输链路模型,分析链路的多径特性,采用向量量化编码和负载均衡调度方法进行链路的模态干扰抑制,结合分数间隔均衡调制技术进行多事务调控模型构建,进行链路的相关性任务特征分类和调度,实现分布式数据库多事务调控和负载均衡设计。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分布式数据库多事务调控模型设计的资源均衡分布性和对技能大赛数据库的访问性能较好,数据召回率较高。(本文来源于《新乡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任占广,李叔繁,尚福华[2](2019)在《基于改进乐观两阶段锁的移动事务处理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移动计算环境中,由于无线网络具有弱连接性、不稳定性及频繁断接等缺点,传统的乐观两阶段锁事务处理机制已经不能满足移动数据库系统的事务处理要求。因此,系统地分析了乐观两阶段锁协议,找到了该模型存在的问题,结合移动事务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乐观两阶段锁的移动事务处理模型。在原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移动事务处理机制和移动事务协调机制,移动事务处理机制允许移动端将整个事务操作序列分成若干个子序列,移动事务协调机制实时对移动网络进行监测,根据移动网络情况选择一次发送或者分多次发送,有效降低了长事务和频繁断接事务对移动数据库系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乐观两阶段锁事务处理机制相比,改进后的模型提高了移动事务的成活率,改善了系统的总体性能,更加适合移动计算环境。(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技术与发展》期刊2019年11期)
郭琪[3](2019)在《大数据环境下乡村社区公共事务中的知识治理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大数据环境下,科学技术在为乡村社区治理提供新型治理方式的同时,也对乡村社区治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乡村社区主要实行“一事一议”制度作为公共事务治理的主要手段,然而“一事一议”存在主体间难以达成共识、行为无法协同等弊端,随着乡村社区大数据环境建设的深入,知识越发呈现碎片化、动态化、复杂化、主体流动性大等特点,乡村社区公共事务治理中的知识治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乡村社区公共事务治理中多主体难以达成共识、智力资本不均衡、不协调等问题,综合运用知识治理、乡村社区治理等相关理论,将知识治理与乡村社区公共事务相融合,在知识资源、智力资本及工具支撑层面进行治理结构、治理流程、治理规则等一系列设计安排。本文的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总结现有理论基础。分别梳理了知识治理和乡村社区公共事务治理的国内外研究成果,总结知识治理、智力资本、社会资本、共识、共同知识、乡村社区治理、大数据环境、智慧农村等相关概念和相关理论基础,构建了大数据环境下乡村社区公共事务中知识治理分析框架,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2)在分析了乡村社区公共事务治理价值的基础上,针对“一事一议”弊端,总结了当前大数据环境下乡村社区公共事务治理的四个困境,在结合大数据环境下乡村社区公共事务知识治理特征的基础上设定了大数据环境下乡村社区知识治理的目标---“智慧农村”。(3)对大数据环境下公共事务的知识治理结构进行设计。对当前村民、村党委、村委会、基层政府、企业及其他农村组织等多主体进行逐一分析,并结合客体特征,探究多主体之间的治理关系,为探究知识治理流程和规则奠定基础。(4)设计大数据环境下乡村社区公共事务中的知识治理规则与流程。通过比较当前传统治理规则(科层、市场、网络)中的优缺点及不足,设计大数据环境下乡村社区公共事务中知识治理规则,并构建了治理流程。(5)根据设计的大数据环境下乡村社区公共事务中的知识治理规则,对当前乡村社区公共事务知识治理提出了五点对策建议。本文对大数据环境下乡村社区公共事务中的知识治理模型研究进行有益探索,对乡村社区公共事务治理的理论和实践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9-04-01)
岳俊灵[4](2018)在《基于RBAC模型的校园事务访问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数字信息化的新时代中,计算机网络系统广泛应用于社会中的各个领域。为保护系统信息资源安全,网络信息系统需要统一管理系统内的资源,并限制系统用户获取信息资源的权限范围。通过加入访问控制,可以对用户主体和信息客体间进行访问管理和动态有效变更,强化网络系统的组织管理模式,能够更好地保护个人隐私和集体的信息资产安全。结合校园事务应用背景进行分析,本文选择以RBAC模型为基础理论,设计应用于校园事务的访问控制系统的整体框架,分为登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和权限管理模块,适合管理大量用户;把管理员角色划分为多个权限等级,符合上下级间的组织结构。(本文来源于《数码世界》期刊2018年10期)
陈平,王兴建,党德鹏[5](2018)在《基于Petri网的Web服务事务模型形式化构建及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事务可靠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研究WebService事务的补偿、替换、重试、时间约束等应用语义之上,重点提出了一个适用于复杂流程型WebService事务模型,引入抽象事务来协助管理这些语义信息,并通过事务的多级特性来适应不同的服务粒度,采用有色Petri网对该模型进行了形式化描述。采用贝叶斯网络,从业务流程的角度,对Web Service事务的可靠性进行理论分析,给出了分析模型算法和边界理论值。(本文来源于《通信学报》期刊2018年S1期)
李杰[6](2018)在《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公共服务满意度测度模型构建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近40年,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政治制度功能发挥不断得到优化,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断提升,条块部门职责分工得到进一步厘清,新兴信息技术加快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政府职能转变成为可能。而城市基层社区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单元,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成为城市社区建设的首要任务。当前,衡量政府绩效水平的方式主要部门考核、上下级考核、网络投票、万人评议政府等,这些考评方式都取得了很重要的成果。但是在具体到部门的考评中,缺乏多样化、客观测评的工具。如果仅仅从政府端出发,由于部门间利益的纠葛和部分单位的裙带关系势必会影响测评的客观性;另外,万人评议政府是一种大样本的测评方式,有自身的优势,但暴露出的缺点也不可忽视,比如成本过高、评价主体的素质差异等这些因素也会影响评议的效果。2014年上海市一号课题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地方政府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基层社区建设,主要实现“权力下沉、资源下沉、责任下沉”的机制转变,致力于为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建设提供制度和物质保障。这一政策的出台重新强调了社区治理主体、服务主体的重要性,同时也给原来的服务体系和运作机制带来冲击,促使这些部门在原有运作框架之下进行必要的改革。上海城市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即为基层社区公共服务的重要承载体,仅一个街道办事处下辖的事业单位(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就囊括了社会劳动保障、医疗保障、计划生育相关政务类事务等200余项。如何保障和提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必然成为各个服务部门的主要职责。本研究利用定量研究方法,在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实地调研基础上,从公众期望、感知质量、社区公众满意度和公众抱怨四个维度出发,构建N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公共服务满意度测度模型,并按照科学的研究逻辑验证模型,实现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工具的创新,进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期刊2018-06-04)
李杰[7](2018)在《公共政策设计的优化:嵌入渐进主义决策模型——以上海市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共政策的设计是一个渐进的、不断修正的过程,按照林德布洛姆提出的"渐进决策"模式的观点,任何公共政策都需要一个"渐进调试"的过程,尤其是影响面较大的公共政策,在价值与手段之间要不断磨合,寻求稳中求变的原则,才能探索出一套优化的公共政策。另外,公共政策设计也要转变原来的传统观念,要从原来的单向的程序性政策设计转向结果导向,充分考虑政策客体的需求,对原有政策进行不断的修正和完善。政策设计主要是研究公共政策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政策修订是为了谋求政策质量的改善。本文以上海市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政策调整为例,通过案例分析法,将"渐进决策"理论模型用于分析公共政策设计的优化演绎过程和带来的政策制定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调和,实现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优化。(本文来源于《广州公共管理评论》期刊2018年00期)
刘晓宁,沈天豪,王雨航[8](2018)在《基于System C的事务级AXI总线模型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设计了一个具有两个主端口、两个从端口、总线仲裁和地址译码组件的事物级AXI总线模型。该模型以ARM官方提供的AXI周期精确型事务级建模方法为基础,参考GFT通信机制抽象化总线信号和具体的握手信号,结合仲裁算法,使用System C语言进行建模,具有建模效率高和仿真速度快的优点。模型之间时钟和事件同步,模块之间通过端口和层次化通道通讯。本文建立了仿真测试平台,以一个完整的系统平台来测试总线建模是否正确,进行了随机访问测试和定向测试,测试涵盖了建模的各种功能,测试仿真结果表明AXI总线事务级模型通讯正常,功能正确。(本文来源于《电脑知识与技术》期刊2018年15期)
鞠銮祥[9](2018)在《基于自组织域和关联事务结果集的移动数据库同步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移动网络速度的提升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性能提升,移动计算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移动数据库的同步问题也显得越来越重要。移动计算环境因其频繁的断接性、移动性、网络条件的非对称性等特点,使得其与传统的固定网络中服务器间的数据同步显得更为复杂。目前常见的移动同步的体系结构有:两级复制、叁级复制等。叁级复制中,同步服务器与各移动终端的交互多采用集中式结构,移动终端与同步服务器的直接交互,会增加同步服务器的运载负担,而随着移动终端硬件性能的大幅提升以及移动终端间通信技术的成熟,可以考虑将同步服务器的一部分压力分担到移动终端。因此,本文采用的是集中式架构和ad hoc架构结合的混合式移动数据库同步架构。移动数据库同步的难点有:移动网络频繁断接的影响、移动终端上行带宽的有限性、数据的分布存储带来的数据不一致性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移动计算系统的稳定可靠和性能。因此,本文在现有的移动数据库同步方案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地优化与创新,以期更好地提升移动数据库的同步效率和数据的一致性。本文对移动环境下的同步数据上传量和降低事务回滚率等方面进行了多个优化工作。具体的优化工作如下:在移动计算的体系结构上,在原有的叁级复制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将集中式架构和ad hoc架构混合使用;在同步粒度上,采用的是事务级同步,并且是基于关联事务,直接合并结果集并进行传递的方案;在SOD自组织域内,非服务性移动终端只接受只读事务的操作,对于非只读型事务,使其直接访问服务性移动终端,这样,在服务性移动终端上,对整个SOD内部的更新事务进行关联事务结果集合并,具有一定的同步优化效果;在同步下载数据量的优化上,采用数据分片思想,将数据表分为公共表、共享表、私有表,对应不同的同步处理;在增量数据的获取上,采用时间戳+触发器+同步用户预定表的思想,降低上行带宽的通讯压力;利用同步服务器的数据广播能力周期性地向移动数据库发送失效报告数据和定义时限数据,在服务性移动终端上进行失效数据和时限数据的检测,进一步降低了事务回滚的可能性,减轻了上行带宽的通讯压力;在服务性移动终端上进行冲突事务的回滚,能够更多地回滚可能的冲突事务,降低同步服务器级的事务回滚率;明辨各种伪更新冲突,如公式:写入值+当前读值-写入值依赖的读值的运用;对于插入冲突,因其主要是由主键相同引起的,所以对某些表,如用户注册表之类的可以采用主键自增,避免插入冲突;采用关联事务合并单元,可以抛弃之前的一个事务发生冲突,其他事务都要回滚的策略,可以根据分析关联事务间的相互顺序以及属于何种关联进行部分回滚;自组织域SOD内部的数据是高度一致性的,对一个服务性终端的同步就等价于对SOD内部所有的终端同步,且新加入的SOD成员可能会携带着最新的数据版本,在不与同步服务器连接的情况下,即可以自行组织同步,进一步降低了事务回滚的可能。(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04-01)
张剑,刘梦赤[10](2017)在《面向信息网模型的高可扩展性分布式事务处理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应对数据规模的快速增长,许多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了横向水平扩展的特性,但为保证扩展后的性能,大多不能自动维护数据间关联的强一致性。为此,设计一种高可扩展性的分布式事务处理机制。基于信息网模型的语义性和存储特点,根据所接收事务之间的关联度动态控制组提交粒度,从而利用缓存提高吞吐量。同时在子节点和备份节点同时执行相同的事务操作,而不是发送日志进行同步,以提高响应速度。实验结果表明,与两阶段提交协议相比,该机制在保证强事务特性的同时,能够获得近似线性的高扩展性,在系统吞吐量和响应时间方面也有较大改善。(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期刊2017年11期)
事务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移动计算环境中,由于无线网络具有弱连接性、不稳定性及频繁断接等缺点,传统的乐观两阶段锁事务处理机制已经不能满足移动数据库系统的事务处理要求。因此,系统地分析了乐观两阶段锁协议,找到了该模型存在的问题,结合移动事务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乐观两阶段锁的移动事务处理模型。在原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移动事务处理机制和移动事务协调机制,移动事务处理机制允许移动端将整个事务操作序列分成若干个子序列,移动事务协调机制实时对移动网络进行监测,根据移动网络情况选择一次发送或者分多次发送,有效降低了长事务和频繁断接事务对移动数据库系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乐观两阶段锁事务处理机制相比,改进后的模型提高了移动事务的成活率,改善了系统的总体性能,更加适合移动计算环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事务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周红志,于干,冯莹莹.技能大赛分布式数据库多事务调控模型[J].新乡学院学报.2019
[2].任占广,李叔繁,尚福华.基于改进乐观两阶段锁的移动事务处理模型[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9
[3].郭琪.大数据环境下乡村社区公共事务中的知识治理模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9
[4].岳俊灵.基于RBAC模型的校园事务访问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数码世界.2018
[5].陈平,王兴建,党德鹏.基于Petri网的Web服务事务模型形式化构建及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事务可靠性研究[J].通信学报.2018
[6].李杰.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公共服务满意度测度模型构建实证研究[D].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18
[7].李杰.公共政策设计的优化:嵌入渐进主义决策模型——以上海市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为例[J].广州公共管理评论.2018
[8].刘晓宁,沈天豪,王雨航.基于SystemC的事务级AXI总线模型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
[9].鞠銮祥.基于自组织域和关联事务结果集的移动数据库同步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8
[10].张剑,刘梦赤.面向信息网模型的高可扩展性分布式事务处理机制[J].计算机工程.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