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滚雪球”教学模式在支撑跳跃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胡军华[1](2014)在《异军与正道 ——以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为考察》文中研究说明“妇女解放,突起异军。”在中国革命运动的历史进程中,社会革命运动的历次成功不仅依靠妇女巨大人力资源的广泛支持,而且妇女运动也是历次社会革命运动的特性、意义和成功程度的重要表征、衡量尺度。十年土地革命时期,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走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初步形成了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并用于指导苏维埃革命实践,在特定时代发挥了特定作用,已经也必将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中央苏区”为时空,以“妇女解放运动”为切入点,以毛泽东诗词名句为脉络,以妇女解放运动的“异军”“实际怎样”以及“正道”“应当怎样”的问题为经线,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为纬线,在经纬交织中探讨了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背景、愿景、路径、动员机制、巾帼人物、价值作用与现实启示等系列问题,并对镶嵌其间或隐或显的史实进行了梳理挖掘,对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研究勾勒出一个较为清晰的解释框架,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研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理论空间。本文首先追寻了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兴起的背景,梳理了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愿景,认为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与阶级问题、民族问题、国家问题紧密相联系;第二,论文归纳了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主要路径,即解决经济权、唱好婚姻曲、扩大教育面、提升参政度、构建组织网等五维路径,诠释了路径选择的逻辑关系,展示了以中共领导、苏维埃政权主导下的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所取得的显着成绩,反映了中央苏区妇女解放的程度,也同时彰显了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力度;第三,论文从妇女动员方式、动员模式等方面解析了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妇女动员机制,赏析了客家山歌动员方式的“六全”特色,提出了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以土地革命为内容的经济动员、以政治参与为目标的政治动员、以阶级思想灌输为方法的文化动员、以群众路线为途径的组织动员和以诉苦、控诉为形式的情感动员的“互利共生型”动员模式;第四,论文考察了中央苏区60位巾帼群英的丰功伟绩、个性特征,归纳了巾帼群英的核心价值:心怀对国家、对社会、对自我的使命感、责任感、道德感,大义凛然、坚定信念、追求解放的牺牲精神,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优良作风,注重调查研究、善于创新、求真务实的工作方法;第五,论文剖析了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中的客家妇女参与心态表征,具体表现为游移不定的观望心态、应景迎合的投机心态、憧憬未来的乐观心态、讴歌胜利的狂热心态、面对挫折的变异心态等;探讨了心态嬗变的意蕴指向,指出人性的本能反应是其内在本质,性格两重性特征是其外在体现,强大的动员功力是其直接推手,从而讴歌了客家妇女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第六,论文评析了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历史价值与现实启示,也对农村妇女解放之道提出了相关建议,并对后续研究进行了思考,构思了研究展望。本文认为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的有益探索,是“苏区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的有机构成。论文探析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视域中的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独特性、局限性、规律性、根本性与当代价值性,说明了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的过程曲折性、复杂性,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的成果创新性、科学理论感召性、精神形态价值性,也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人性阶级性、人性可塑性立场,客观分析了这个时期中共党内盛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认为只要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精神,与时俱进,在发展中扬弃,就能厘清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的谋“化”之基、求“化”之途、达“化”之效和成“化”之境,进一步促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建设。
胡琦[2](2012)在《动态浏览在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尽管室内设计这门学科只是在近数十年才迅速兴起的,但是有意识地对自己生活生产活动的室内进行美化装饰早从人类文明伊始就已经开始了。中国现代室内装饰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极快,随着行业的发展,设计理念、装饰材料、装饰结构,施工工艺和工程管理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善和进步。我国的设计艺术教育是以“绘画式教育模式”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教育体系,但室内设计毕竟不单单是表现图的绘制,它更涉及到具体的材料、构造与工艺和施工管理等诸多因素。随着室内装饰工程设计领域的不断扩展,设计人员必须具备各个方面的知识结构和综合技能,已有的教育模式应顺应时代发展,有所改善。本研究通过对室内设计专业的教育教学内容及手段,尤以石材墙面装饰工程施工工艺教学模式的研究为例,对适合我国国情和教育现状的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主要分为三部分,分别为影响室内设计教育的要素,我国室内设计专业中的教学现状,石材墙面装饰工程施工工艺教学的设想,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影响室内设计教育的要素:通过对室内设计教育构成要素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专家型教师是当今室内设计教学的主导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并且是教育成果的最终呈现,指出良好的教学环境才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第二,我国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学现状:结合三类具有代表性院校的课程设置,对室内设计专业中装饰工程施工工艺的课程设置进行了分析,对传统的几种教学模式进行探索,进而深入探讨并尝试性地提出了几点优化意见,并对装饰工程施工工艺教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第三,石材墙面装饰工程施工工艺教学的设想:以探讨动态浏览作为多媒体技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为主线。以石材干挂施工工艺为例,将其具体课堂理论部分进行梳理,提出更新教育模式的必要性,并对多媒体技术在当今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进行分析,阐述其表现形式之灵活,适用范围之广泛,最后以动态浏览方式演示石材干挂施工流程的设计为例,论述这一方式融入室内设计教学的可行性、必要性及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到的问题,并对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展望。总之,本研究以室内设计专业的教育模式为主线,应用归纳和类比的方法,对室内设计专业的构成要素进行了深入探讨,对施工工艺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尝试性提出优化意见,对石材墙面施工工艺教学的梳理及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展示,论述这一方式融入室内设计教学的可行性及必要性,并以动画实例进行演示,旨在为我国的室内设计教育行业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创新路径。
胡琴[3](2011)在《专家型教师成长的实证研究 ——以特级教师刘运来为个案》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教育改革首先是教师的改革,教育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争取早日成为专家型教师和主动走专业发展之路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本研究在专家型教师的特征框架和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论的指导下,综合运用访谈法、个案研究法和叙事研究法,在系统分析国内外专家型教师和特级教师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讨论了专家型教师和特级教师的定义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以特级教师刘运来为研究个案,验证和补充了专家型教师特征框架,丰富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研究认为,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是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完善的过程,要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需从知识、能力、人格和行为四方面来提升其专业水平,得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学”、“教”、“研”、“写”四位一体。本研究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缘起,提出研究问题,论述了研究方法、研究的实施过程和意义。第二部分:文献综述。围绕研究问题,对国内外专家型教师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文献分析。第三部分:理论探讨。在充分梳理和整合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专家型教师、特级教师等概念进行界定,概括出专家型教师与特级教师的关系,以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论和专家型教师特征为理论基础。第四部分:个案研究。以江西师大附中特级教师刘运来成长为研究个案,在展现其专业成长故事的同时,结合理论基础,找到两者之间的契合点,以形成对各个阶段教师成长有帮助的结论。第五部分:研究启示。主要阐述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分析影响专家型教师成长的因素、方法和路径,以期最终达到走向专家型教师的目的。通过以上个案研究得出,教师要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并真正成长为一名专家型教师,光靠课堂是不行的,只有不断提高知能水平,提升人格魅力,努力发挥自主内驱力,不懈努力,坚持思考才能真正走出一条成功的专业发展之路。
赵金坡[4](2011)在《声音与回响:我国农村中师毕业生的历史考察(1979-2009)》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1979-2009年农村中师毕业生的求学、受业、工作、生活及其变迁为考察对象,主要利用人类学的实地研究(field study)和口述史(oral history)的方法,构筑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小学教师来源、培养、就业及其社会生活等多维的历史影像。具体地,在回顾中等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史实的基础上,研究以“加入者”、“受业者”、“坚守者”、“背离者”的观察视角,考察了不同历史阶段农村中师毕业生们及其“后继者”的现实景况;同时研究试将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等有关理论作为分析工具,对这段教育历史中的某些现象进行了分析与解读。通过历史考察,本研究主要发现:(一)在社会不断发展,尤其是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政府政策、农村家庭与中师生个体三者之间的交叉互动,共同构建了1979-2009年我国农村小学师资状况历史发展的现实,这一交叉互动不仅体现在我国中等师范学校发展变迁过程中,还体现在农村社会群体对“未来小学教师”教育的选取心态上。(二)“未来的农村小学教师”只能依靠农村。对这一群体的预定与确保,需要基于农村实际,需要在对中师教育的历史继承中改革,需要在良好的政策引导下走向可持续。根据地方实情,制订有吸引力的政策措施,吸引更多学子报考师范,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投身农村小学教育,是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工作的起点与关键。(三)农村小学教师原始学历层次的不断提高,并不意味着对“面向农村,面向小学”为培养方向的农村师资培养传统的改变,中等师范教育的终结,并不意味着中师教育优良传统的消散。中师教育留给现行“未来农村小学教师”教育可借鉴与继承的优良传统包括:职业和执业思想教育方面、课程设置方面、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主的环境创设方面以及教育实践方面等。(四)改革开放以来任教于农村学校(尤其是农村小学)的中师毕业生们的业务水平、生存状态,流动状况,以及群体心态,值得关注与研究。它们对于中师之后的“未来小学教师”群体—尤其是小教大专毕业的教师群体—构成重要影响;同时对当前国家促进教育公平以及实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有参考价值。
王彦明[5](2012)在《论教学习惯》文中研究指明习惯无处不在,但人们往往认为习惯的作用是积极的,有时,甚至把习惯的养成作为成功的标准之一。这使得人们容易忽视习惯的负面影响,难以想到习惯还需要改变。教学习惯作为一种现实的存在,广泛存在于教师的教学行为中,支配着教师的教学活动,但对教学习J惯的认识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通过对教学习惯的批判,试图揭示这种错误的认识,进而提出教学习惯不仅应该不断改变而且必须走向不确定性,以实现教学的自由。教学习惯指一种教学实践行为,它既具有历史性,也客观存在着时间性和空间性。教学习惯既具有习惯的一般特点,也具有独特性,而且每一位教师的教学习惯既具有共性也具有个体性,教学习惯的形成过程及其特性表明了教学习惯的多样性。教学习惯的存在受现实教育背景的影响,以应试为口的的教育与以素质为口的的教育的碰撞与融合,基础教育改革的艰难推进都对教学习J惯产生不同的影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弥漫于教育活动中的教学习惯,因为人们对它的认识模糊、片面、功利,使其成为教学的追求。但仔细分析教学习惯的背后,我们发现教学习惯的主体不是教师,而是社会支配阶层,是权力与利益在推动着教学习惯的形成。而教学习惯也引发出一系列的教学问题,如教学本质的迷失和教学控制的强化。基于现实的扫视,我们认为教学习惯其实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积极推动教学,教学习惯的阻碍作用是隐性的,突出表现在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障碍,表现为固守教学范式或教学范式的形式化,思维方式的简单化或二元对立,对各种权威的服从等;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阻抗,表现为遵循教育习俗,偏爱个体知识,崇尚教学习惯的个人主义等;成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羁绊,表现为教学理论难以实践化,教学实践难以理论化;成为教学共同体形成的荆棘,表现为师生关系难以达成共识,师生的共同愿景存在差异,教学对话与合作步履蹒跚,教学中存在着控制与自由的斗争;成为教学理论本土化的阻隔,表现为对待外来理论的态度出现两极分化,教学理论本土化缺乏创新性、反思性和适切性;成为教学创新的束缚,表现为传统文化的约束,思维定势的钳制,教学权威的控制,安逸的教学生活的蚕食等。教学习惯的种种现实表现及其消极的影响,使得我们开始重新认识并思索教学习惯,进而提出,必须承认并追寻教学习惯的不确定性,即教学习惯应该处于不断地形成与消解中,不断变化。教学习惯的出现是一种必然,不随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而承认并追寻教学习惯的不确定性也不是对教学习惯的否定,而是在肯定基础上的完善。应该承认教学习惯具有不确定性,这是因为社会发展及事物的变化具有复杂性;个体发展具有不可测性;教学本身充满不确定性。因此,教学习惯应该而且需要追求不确定性,其途径包括:教学的生成性,即强调非线性的、不确定性的生成,使教学习惯意识到与现实的矛盾,从而走向不确定性,这需要改变教学思维习惯,教学设计留有空白,鼓励质疑加强对话,悬置自我等;营造教学冲突,因为教学冲突可以激活思维,消除前见,暴露教学习惯的种种不适,而教学冲突的实现需要鼓励教学异端,祛除教学的唯功利性,践行教学对话,发展教学科研等;担当教学责任,因为教学习惯易于淡化、缩小甚至推卸教学责任,而教学责任的实现需要具有教学责任意识,教学责任感,教学责任能力,教学责任自律以及创造自由的教学条件和重审教学价值等。教学自由是教学习惯追寻不确定性的必然结果,因为人的发展和对未来的渴望也在呼唤着教学自由的实现。而只有实现了教学自由,教学习惯走向不确定性才会成为现实,教学本真的实现才会成为现实。
杨金萍[6](2010)在《基于教学平台的远程教育学习共同体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远程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与学习集体的分离,学习者与教师的分离导致了学习中集体、情感及交流的缺失,从而影响远程学习效果,而学习共同体正可以弥补这些缺憾。学习共同体可以促进学习的社会性和实践性,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因此研究远程教育中的学习共同体构建是非常有价值的。由于远程教育自身的特殊性,使得远程教育中的学习共同体与其他的学习共同体有所不同,本文在前期的研究中着重对远程教育学习共同体的特点、形成过程、模型构建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文研究的远程教育学习共同体构建是在远程教学平台基础上展开的。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和实例调研,本论文选取了一款国际上关注较多的开源平台——ILIAS平台,该平台在课程在线编辑、系统管理和对scorm标准的支持方面都具有很大优势,而这些优势正可以适应远程学习的需求。论文后期对远程教育学习共同体构建的研究就是在ILIAS平台基础上进行的。研究远程教育中学习共同体构建的目的之一是为远程教师提供在教学实践中构建学习共同体的理论指导以及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论文在ILIAS平台基础上,从参与者、资源管理、激励和评价四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在远程教育中构建学习共同体的策略,这一部分的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操作性。ILIAS平台虽然具有很多优势,但是它在支撑远程教育学习共同体构建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理想的地方,所以本文对ILIAS平台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了研究。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包括个人门户、交流协作工具和课程内容编辑与共享。研究还指出了ILIAS平台改进存在的技术难点——使平台更好的支持scorm标准,在线编辑的课程导出后拥有课程结构和对各级对象的元数据描述。本研究的创新点是从技术和理论方面对远程教育学习共同体构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在ILIAS上构建学习共同体的方法。另外,对支撑学习共同体构建平台的研究是在开源平台基础上展开的,改变了以往以自主开发平台为基础的现状。这样做的好处是使研究成果能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推广,更重要的是在开源平台上研究学习共同体,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开源平台进行二次开发,使教学平台更具个性化。
刘旭相[7](2010)在《高中英语特级教师的教学策略实施现状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展开以来,作为具体落实英语新课程改革理念途径的教学策略一直是被关注的焦点。重庆市高中英语科特级教师在这个领域不断研究、实践,走在英语教育第一线的前沿阵地。鉴于高中英语特级教师在教学一线的突出贡献,该研究旨在以重庆市为例,对高中英语特级教师的教学策略实施的现状进行调查,以获取高中英语特级教师的教学策略实施的操作实践状态,并通过理论反思来诠释其教学策略的理论生存境遇。为了更全面地获取重庆市在职的高中英语特级教师在英语课堂的教学策略实施情况,该研究对重庆市范闸内的高中英语特级教师进行目的性抽样,产生了分别来自四所高中的共4名教师,研究者分两个阶段长期观察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况、多次结构化和非结构访谈与其交流、广泛收集他们在教学策略实施方面的相关作品,经过素材整理,获得了4位高中英语特级教师在课堂教学策略实施方面的第一手素材。在分析方面,该研究把教学策略从学科性教学策略和一般性教学策略两个体系展开。首先,从学科性教学策略出发,重点考察了特级教师们在词汇教学策略、语法教学策略、听力教学策略、口语教学策略、阅读教学策略、写作教学策略和文化教学策略等实施的基本情况与特征。然后,从一般性教学策略考察出发,重点考察了特级教师们在导课中的引入策略、教学内容的呈现策略、课堂教学的互动策略、教学效果的反馈与评价策略、促进保持的巩固策略、课堂资源管理策略和元认知教学策略的基本情况与实施的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高中英语特级教师在教学策略实施的基本特征,例如,其教学策略“资源库”与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学策略实施的构成成分及实施过程体现出整体性和一致性;基于精心的教学设计的灵活实施以实现课堂现实的适应性;通过Pre-,While-,Post-环节设计和提出促进分析、展开运用、引导评价和启发创造的问题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全面发展;重视语言情境设置;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参与语言实践活动;教师的教学关怀实现了人性化教学、和谐课堂的建设,并成为其教学策略灵活实施与发展完善的源泉。研究者对高中英语特级教师的教学策略实施的现实情况展开了系列反思。反思从四个视角展开,这四个视角分别是基于教学策略的实践过程对其教学策略形成阶段、实施阶段和教学反思阶段进行反思;基于教学策略的实施文化进行反思;基于教师思维特征进行反思;基于教师的教学情感特征进行反思。在教学策略的形成阶段,基本上是一种“目标导向”的教学策略生成模式:即经历着“目标——手段——优化”过程:在实施阶段则是力图突破“高考唯一”,“拄着两支拐杖教学——一是关怀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二是保障高考取胜”;教师们的教学反思则是在一个教学活动连续体中承上启下的存在,与教学策略形成与实施发生着交互作用,使自己逐步克服习惯性思维、进入“假设——验证”思维。文化视角的反思中提炼出高中英语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策略实施的对话文化、探究文化和团队文化三大文化;教师的思维特征方面发现了特级教师们从习惯性思维转向反思性思维的自觉性,他们将自己置于开放的自由思维中向专家和同行甚至学生、家长谦虚请教,经常反思与自我追问,并进行着持续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和学科专业学习。最后,特级教师们往往具备积极、健康的教学情感,这成为其教学策略提升的内在驱动,并促进着其策略实施效果的最大化。总之,该研究分析了重庆市高中英语特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的经验积累和理论思考,以对英语教育改革研究提供启示、对教师的教学策略专业发展起到借鉴和启发作用。
王先保[8](2009)在《小班化教育中的问题研究 ——基于教师培训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小班化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需求个性化而产生的新型班级授课形式。它代表着一种全新的教学改革策略,贯穿着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它体现的是教育对学生个体、个性的关注,以及对学生充分发展的重视。近十年来,有关小班化教育的课题作为国内外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研究的成果大量涌现,现已经成为一个新的专门研究领域。本文从教师培训的视角来解读我国的小班化教育问题。首先,通过对国内外小班化教育研究资料的查阅学习,以及对小班化教育诸问题较为深入的思考,概述了西方国家小班化教育改革情况;根据目前发达地区的实践探索,对小班化教育的研究方向与热点进行了分析归纳,就小班化教育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论述。其后,论文通过几个典型案例的剖析,揭示了从事小班化教学教师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仔细分析了目前教师培训的现状及问题后,针对小班化教育发展的要求,从行政部门、学校管理者、教师自身三个方面提出了针对小班化教育教师培训的建议。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章:绪论,就研究的背景、意义及如何研究、论文框架等进行了交代;第二章:关键概念的界定及小班化教育改革当前研究状况与研究热点综述,并对当前的小班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特别是教师个人面临的困惑,引出本文的研究重点;第三章:通过典型性案例的分析来归纳总结当前小班化教育中出现问题的原因是针对性的教师培训缺失,使老师发生了情感教育、课堂控制,传统教育观影响等方面的困惑,并对当前的培训现状进行了归纳,原因分为外部的环境因素对培训的影响,教师个人自身的观念等对教师培训的影响;第四章:通过对教师培训诸问题的分析,对小班化教育教师的培训给出了政策建议,以供相关行政部门、学校管理者及教师参考。希望行政部门对教育从政策高度对小班化教育加以重视,然后做出可操作的“校际”教师培训体系;在学校层面上,加强“校本培训”的实用性,针对性,展开多形式的培训;在教师层面上,让教师认识到自我知识补充,教学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从而端正培训的态度。此外还从培训内容及组织、文化、制度建设等角度对如何搞好小班化教育教师给出了若干建议。
李思敏[9](2008)在《澳门园本体育课程的研究》文中提出澳门幼稚园免费教育政策全面实施,确定幼稚园是终生教育的基础,要求幼稚园教育持续提高质素。在全球性教育改革引发的课程改革背景下,率先针对澳门园本体育课程状况进行实证研究。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调查研究、理论研究和个案研究,提出合理、有效、可行的澳门园本体育课程设计及园本化模式与参考事例,充实此类课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调查研究方面,是从教师、课程文档和幼儿三层面作深入和多面的调查,发现澳门园本自主发展的体育课程实况是目标和内容简单,教学方法单一,体育课时少、户外活动空间和户外活动时间等欠约束力、不规范、不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事实。虽然教师拥有园本体育课程设计的权利和义务,但是,缺乏培训和专业支援,在工作负荷重(课时长、师生比例大)的情况下,难以深入思考课程设计的问题,作出科学的、合理的课程设计或改善,无法有效的持续的完善园本体育课程。另一方面,本研究的幼儿体适能检测建立了具信效度(α=0.82)的检测工具和常模参照外,还发现澳门幼儿运动体适能是随年龄增长而增强的,与其他地区比较则呈现年龄越大差距越大的实况。同时,此工具亦可作为检验园本体育课程设计的有效性评定工具,亦希望藉此推广到各间幼稚园使用,方便教师了解和掌握幼儿的体适能发展状况。理论研究,主要透过查阅大量文献探讨,得澳门园本体育课程支柱和价值取向,以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为园本体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以“生活体育”作人本主义课程观的园本体育课程愿景。建基于澳门幼稚教育的发展基础,借镜英国、美国、澳洲和两岸三地的园本体育课程发展经验,订定澳门幼儿体育课程园本化四阶段程式为筹备、设计、实施中评鉴和推广阶段。结合理论和实际,探悉澳门园本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依据全球化、地方化和个性化的时代性课程发展趋势,制定包括目标、内容、方略和评估,以及关注课程管理的园本体育课程体系。依“生活体育”制定园本体育课程目标体系,以建构主义知识观,以动作学习为基础的内容体系﹔针对现有的课时少、体育游戏等待时间长、练习次数少和人手不足等教学问题,创设具结构性、组织性、趣味性的游戏教学方略。提出由教师决定幼儿体育学习评估方式,将课程管理与教学反思有效结合。本研究通过两个案进行改编和创编形式的幼儿体育课程园本化,探讨如何有效进行园本体育课程设计及园本化,并关注影响课程设计、实施和管理的效果的因素,可为澳门园本体育课程提供实例参考。个案研究验证创编的园本体育课程能协助教师以实践理解理论,能有效完成“身体教育”的体育课程目的,且课程体系符合可操作原则,有助于园本体育课程的持续完善,也为“通过身体进行教育”铺垫。此外,还证明本研究所订定的园本化程式是可行的﹕以教师参与决策的筹备阶段,支援园本体育课程内容建构的设计阶段,以教学反思为实施进行评鉴。建议教育部门也需要提倡理论结合实践,指引各园制定园本体育课程,订定动作发展的分年龄层的学习目标,以及明确有系统的教材内容,供澳门幼稚园和教师参考﹔更重要的是着手制定政策或法令以增加体育课周课时为日课时。同时,建议澳门幼稚园在园本体育课程设计时,必须着重运用科学选编有意义的体育教材。事实上,对园本整体的课程设计亦然,必须涉及更新教师教学观念,以专家引领和合作研究的形式,帮助教师增权赋能,并建立信心提高教学效能,确保澳门园本课程持续完善发展。
李艳萍[10](2005)在《体育课程资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计划经济时期高度统一的教育体制,使得我们对体育课程资源认识狭隘,大部分体育老师认为体育教材、场地、器材才是体育课程资源。随着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体育课程资源的研究成为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新课程理念下的课程标准、“一标多本”使体育课程由单一向多元方向发展。课程资源的研究和开发直接影响课程的改革,只有开发并利用好体育课程资源,才能给体育课程带来真正意义上的改革。 本课题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研究、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运用课程、教育、心理、体育等学科的相关理论,阐述了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特征、分类、开发途径、开发原则以及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研究认为:体育课程资源是指形成体育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体育课程资源分为四大类:其一,按照功能特点,分为素材性体育课程资源和条件性体育课程资源;其二,按照空间来源,分为校内体育课程资源和校外体育课程资源;其三,按照物质与非物质的,分为体育思想资源、体育人力资源、体育物力资源;其四,按照表现形式,分为显性体育课程资源和隐性体育课程资源。 把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分为二类:(1)校内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包括人力资源的开发、体育课程教材的开发、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2)校外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包括自然地理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体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家庭体育活动资源的开发、社区体育资源的开发、“传统体育”项目资源的开发。 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课程资源越来越受到体育工作者关注,它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支持,是确保体育课程最大的实施范围水平,最大限度地达成体育课程目标的基石。
二、“滚雪球”教学模式在支撑跳跃教学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滚雪球”教学模式在支撑跳跃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异军与正道 ——以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为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妇女解放突异军: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研究始基问题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价值 |
(二) 现实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 “苏区”和“中央苏区” |
(二) 妇女、女性、女子 |
(三) 客家妇女 |
(四) 妇女解放运动及其相关概念 |
(五) 运动与革命 |
(六)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
五、研究思路、论文框架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二) 研究方法 |
六、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一) 创新与特色 |
(二) 本文局限 |
七、几点说明 |
第一章 赤橙黄绿青蓝紫: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背景与愿景 |
第一节 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兴起的背景追寻 |
一、潜在诱因:源自妇女长期受困“双重”压迫力 |
二、直接原因:得益于中央苏区革命的张力 |
三、思想源泉:受益于各种思潮的巨大影响力 |
第二节 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理论基础与愿景梳理 |
一、目标调适:前苏区时代中共妇女解放愿景及理论基础 |
二、梦想构建:策略转型下中共妇女解放运动的理论愿景 |
三、践诺尝试:苏维埃共和国政权下的妇女解放运动愿景实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而今迈步从头越: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路径展开 |
第一节 解决经济权:妇女解放的要旨 |
一、经济权利:妇女诸权的基础和保证 |
二、中央苏区妇女经济权获得与保障 |
第二节 唱好婚姻曲:妇女解放的主题 |
一、婚姻自由:妇女解放的重要标志 |
二、中央苏区婚姻制度的探索 |
第三节 扩大教育面:妇女解放的基础 |
一、教育开拓:“脱盲”妇女的塑造 |
二、中央苏区多管齐下发展妇女教育 |
第四节 提升参政度:妇女解放的衡量尺度 |
一、妇女参政:妇女解放的反映程度 |
二、中央苏区妇女参政的实践拓展 |
第五节 构建组织网:妇女解放的有力支柱 |
一、健全组织:妇女解放的重要依托 |
二、中央苏区妇女组织的历史演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唤起工农千百万: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动员机制分析 |
第一节 多管齐下: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妇女动员方式 |
一、口头动员方式 |
二、传媒动员方式 |
三、文艺动员方式 |
第二节 特色彰显: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客家山歌动员方式 |
一、全员参与动员活动 |
二、全员列为动员对象 |
三、全区范围广泛动员 |
四、全程持续动员 |
五、全速创作动员 |
六、全面应景动员 |
第三节 互利共生型: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妇女动员模式 |
一、“互利共生型苏区妇女动员模式”的概念提出 |
二、“互利共生型苏区妇女动员模式”的本质特征 |
第四节 得失管窥: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妇女动员功效评价 |
一、妇女动员的成效 |
二、妇女动员的缺失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雄关漫道花枝俏: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巾帼群英考察 |
第一节 身体印记:巾帼群英的整体肖像概述 |
一、运动源起时的巾帼群英 |
二、运动勃兴时的外来巾帼群英 |
三、运动演变中的本地巾帼群英 |
第二节 林树统观:巾帼群英的代表个案描述 |
一、妇运领袖:李坚真 |
二、扩红先进:刘英 |
三、文宣明星:李伯钊 |
四、支前标兵:李美群 |
第三节 胶合与同构:巾帼群英的核心价值解读 |
一、始终大义凛然、坚定信念、追求解放的牺牲精神 |
二、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优良作风 |
三、注重调查研究、善于创新、求真务实的工作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战地黄花分外香:客家妇女参与运动的心态嬗变 |
第一节 倒海翻江卷巨澜:客家妇女参与运动的心态表征 |
一、客家妇女游移不定的观望心态 |
二、客家妇女应景迎合的投机心态 |
三、客家妇女憧憬未来的乐观心态 |
四、客家妇女讴歌胜利的狂热心态 |
五、客家妇女面对挫折的变异心态 |
第二节 谁主沉浮:客家妇女参与运动心态嬗变的意蕴指向 |
一、人性的本能反应是妇女心态嬗变的内在本质 |
二、性格两重性特征是妇女心态嬗变的外在体现 |
三、强大的动员功力是妇女心态嬗变的直接推手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历史价值与现实启示 |
第一节 人世难逢开口笑: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历史定位 |
一、难以磨灭的历史地位 |
二、公正公允的时代局限性 |
第二节 妇女能顶半边天: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价值作用 |
一、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的有益探索 |
二、“苏区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的有机构成 |
第三节 不是春光胜春光: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现实启示 |
一、必须科学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二、必须激发妇女的主体意识,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切实保障农村妇女合法权益 |
三、必须强化妇女组织建设,培育农村健康文化,提升妇女动员效应 |
本章小结 |
结语 又踏层峰望眼开: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研究余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人间知己吾和汝 |
(2)动态浏览在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依据 |
1.1.1 中国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
1.1.2 国外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的发展历程 |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1 选题的目的 |
1.2.2 选题的意义 |
1.3 研究的方法 |
2 影响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的要素 |
2.1 教师 |
2.1.1 专家型教师是室内设计教学的主导力量 |
2.1.1.1 室内设计专业专家型教师的专业素养 |
2.1.1.2 室内设计专业专家型教师的教学特征 |
2.1.1.3 室内设计专业专家型教师的科研能力 |
2.1.1.4 室内设计专业专家型教师的人格魅力 |
2.1.2 室内设计专业专家型教师的前瞻性 |
2.2 学生 |
2.2.1 学生是室内设计教学活动的主体 |
2.2.1.1 室内设计专业学生的基础技能和实践能力 |
2.2.1.2 室内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 |
2.2.1.3 室内设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
2.2.2 教与学的现状 |
2.3 教学环境 |
2.3.1 室内设计专业的有形环境 |
2.3.2 室内设计专业的无形环境 |
2.3.3 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环境的意义 |
2.4 本章小结 |
3 我国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学现状 |
3.1 典型课程设置及传统教学模式 |
3.1.1 典型课程设置 |
3.1.2 传统教学模式 |
3.1.2.1 设计原理理论教学模式 |
3.1.2.2 传统设计课教学模式 |
3.1.2.3 设计实践课教学模式 |
3.1.3 室内装饰工程施工工艺课程的思考 |
3.2 我国室内装饰工程施工工艺教学的发展趋势 |
3.2.1 课程体系建设 |
3.2.2 人才培养的市场化与多元化 |
3.2.3 与国际化接轨 |
3.2.4 数字化教学 |
3.3 本章小结 |
4 石材墙面装饰工程施工工艺教学手段的设想 |
4.1 石材墙面装饰工程施工工艺的理论教学 |
4.1.1 预埋螺栓 |
4.1.2 钢龙骨施工 |
4.1.3 石材剔槽 |
4.1.4 板块补强 |
4.1.5 基面处理及放线 |
4.1.6 石材安装 |
4.1.7 密封胶施工 |
4.2 石材干挂施工工艺的教学设想 |
4.2.1 更新教育模式 |
4.2.2 多媒体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
4.2.3 以动态浏览的形式演示石材干挂施工工艺课程教学实例 |
4.2.3.1 动态演示石材干挂施工工艺流程 |
4.2.3.2 在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中融入动态浏览这一形式的必要性 |
4.2.3.3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弊端 |
4.2.4 多媒体技术在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专家型教师成长的实证研究 ——以特级教师刘运来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教育诉求:教师专业化发展 |
1.1.2 教师发展需求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实施过程 |
1.5 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章 理论探讨:专家型教师的特征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专家型教师 |
3.1.2 特级教师 |
3.1.3 特级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关系 |
3.2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
3.3 专家型教师的特征 |
第四章 个案研究:特级教师刘运来的专业成长历程 |
4.1 教师的知识特征 |
4.1.1 知识内容 |
4.1.2 知识结构 |
4.1.3 知识转换 |
4.1.4 知识呈现情景化和实践化 |
4.2 教师的能力特征 |
4.2.1 教学监控能力 |
4.2.2 课程设计能力 |
4.2.3 洞察力 |
4.2.4 创新能力 |
4.2.5 科研能力 |
4.2.6 反思能力 |
4.3 教师的人格特征 |
4.3.1 自我意识 |
4.3.2 创造性品质 |
4.3.3 职业情感 |
4.4 教师的行为特征 |
4.4.1 有关教学方面 |
4.4.2 有关学生方面 |
4.4.3 专业发展方面 |
第五章 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
5.1 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依托 |
5.2 能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动器 |
5.3 人格魅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润滑剂 |
5.4 行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起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刘运来老师科研论着汇总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4)声音与回响:我国农村中师毕业生的历史考察(1979-200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缘起、目的及意义 |
二、已有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过程与理论工具 |
四、概念界定与研究思路 |
第一章 中师教育发展及农村中师毕业生群体特征概述(1979-2009) |
一、恢复调整中的中师教育(1979-1984年) |
二、繁荣时期的中师教育(1985-1991年) |
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中师教育(1992-1998年) |
四、过渡与转型时期的中师教育(1999-2009年) |
第二章 加入者:为什么选择中师 |
一、家庭与个人选择的背后 |
二、政策对选择中师的影响 |
第三章 受业者:中师所给予的 |
一、职业理念与敬业思想 |
二、课程设置与一专多能 |
三、自我管理与主动成长环境的创设 |
四、对教育实践环节的重视 |
第四章 坚守者:乡村学校的工作与生活 |
一、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 |
二、乡村学校生活 |
三、婚恋与社会交际 |
第五章 背离者:理想与现实之间 |
一、不同时期的同一个理由 |
二、从背离到被背离 |
三、一项关于中师毕业去向情况的调查 |
第六章 后继者:竞争中的迷惘 |
一、小学教育专业的大专生 |
二、本科院校中的免费师范生群体 |
结语:谁是未来的农村小学教师 |
一、关于研究的几点说明 |
二、研究发现 |
三、期待 |
附录 |
附录一:本研究重要采访活动 |
附录二:有关改革开放后的"农村中师毕业生"情况问卷调查 |
附录三:口述资料样本 |
附录四:河南信阳师范学校教育实习成绩评定表 |
附录五:中师毕业生毕业去向情况调查表 |
附录六:湖南省祁阳县教育局《关于做好2090年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专项计 划招生工作的通知》 |
参考资料和文献 |
后记 |
(5)论教学习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一) 教学现状引发的思考 |
(二) 自身经历的反思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内的研究 |
(二) 国外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习惯:一种现实的而司空见惯的存在 |
一、习惯:无处不在的幽灵 |
(一) 关于习惯的理论解释 |
(二) 为什么会形成习惯 |
(三) 习惯的制约因素 |
二、习惯:在假设的世界中生存 |
(一) 假设的世界中的习惯 |
(二) 习惯的非理性特征 |
(三) 习惯:难以割舍之痛 |
三、习惯:教育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
(一) 教育需要习惯吗?基于习惯领域理论的假设 |
(二) 习惯教育的问题 |
第二章 教学习惯:一种理论的解释 |
一、教学习惯的理论探讨 |
(一) 一种教学行为和思维方式 |
(二) 基于特殊性的特征分析 |
(三) 基于多样性的类别分析 |
(四) 利弊共存的结合体 |
二、需要思考的两个概念 |
(一) 教学个性 |
(二) 教学传统 |
第三章 教学习惯的现实检视 |
一、教学习惯存在的现状 |
(一) 教学习惯存在的现实背景 |
(二) 教学习惯存在的现状 |
二、影响教学习惯的因素 |
(一) 教学实践逻辑 |
(二) 教育共同体 |
(三) 教育权威 |
三、几种典型的教学习惯 |
(一) 讲授的习惯 |
(二) 追求标准与统一的习惯 |
(三) 信赖与依赖教材的习惯 |
(四) 控制教学过程的习惯 |
(五) 单打独斗的习惯 |
四、教学习惯的背后——一项社会学的分析 |
(一) 教学习惯的主体 |
(二) 教学习惯的背后推手——对权力与利益的争夺 |
五、教学习惯反映出的教育问题 |
(一) 教学本质的迷失 |
(二) 教学控制的强化 |
第四章 教学习惯的批判 |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障碍 |
(一) 聚焦教学习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障碍表现 |
(二) 超越教学习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可能路径 |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阻抗 |
(一) 教师专业发展:收效甚微的研究热点 |
(二) 教师专业发展的阻抗:教学习惯 |
(三) 教师专业发展的突破:教学反思 |
三、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羁绊 |
(一)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现实考察 |
(二) 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理论探究 |
(三) 教学习惯的羁绊表现 |
四、教学共同体形成的荆棘 |
(一) 教学共同体的特点解释 |
(二) 构建教学共同体的条件 |
(三) 教学习惯对教学共同体形成的阻碍表现 |
五、教学理论本土化的阻隔 |
(一) 本土化的内涵阐释 |
(二) 教学理论本土化的路径 |
(三) 教学习惯对教学理论本土化的阻隔表现 |
六、教学创新的束缚 |
(一) 教学创新:基于创新思维的解释 |
(二) 教学创新的实现 |
(三) 教学习惯束缚教学创新的因素 |
第五章 教学习惯:从确定性向不确定性的转变 |
一、教学习惯:是必然还是偶然 |
(一) 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解读 |
(二) 教学习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
二、教学习惯的不确定性:肯定抑或否定 |
(一)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一种常态的存在 |
(二) 教学习惯的不确定性的意蕴 |
(三) 承认教学习惯不确定性的原因 |
三、教学习惯不确定性的寻求:一种可能的路径 |
(一) 教学的生成性 |
(二) 教学冲突的营造 |
(三) 教学责任的担当 |
四、教学自由:教学习惯的涅盘 |
(一) 自由:人类的本性追求 |
(二) 教学自由的内涵 |
(三) 教学自由何以可能 |
(四) 教学自由的限度 |
(五) 教学习惯与教学自由 |
(六) 教学自由实现的路径 |
结语 教学本真在教学习惯的超越中实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后记 |
(6)基于教学平台的远程教育学习共同体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理由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基于教学平台的远程教育学习共同体构建基础研究 |
2.1 学习共同体 |
2.1.1 学习共同体与学习社区 |
2.1.2 学习共同体的内涵 |
2.1.3 学习共同体的功能 |
2.2 远程教育中的学习共同体 |
2.2.1 学习共同体在远程教育中的地位价值 |
2.2.2 远程教育中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可能性 |
2.2.3 远程教育学习共同体的特点 |
2.2.4 远程教育学习共同体形成的过程模式 |
2.2.5 远程教育学习共同体的构成要素分析 |
2.2.6 远程教育学习共同体的模型构建 |
2.3 教学平台 |
2.3.1 教学平台的界定 |
2.3.2 国内外典型教学平台的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例研究 |
3.1 教学平台实例研究 |
3.1.1 MOODLE |
3.1.2 ILIAS |
3.1.3 ZLMS |
3.1.4 综合评述 |
3.2 学习共同体构建实例研究 |
3.2.1 基于Knowledge Forum 的学习共同体构建 |
3.2.2 学习的共同体——上海电大学习小组 |
3.3 基于教学平台的学习共同体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教学平台的远程教育学习共同体构建 |
4.1 支撑远程教育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平台选型 |
4.1.1 平台选型依据 |
4.1.2 平台选型结论 |
4.2 基于教学平台的远程教育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原则 |
4.2.1 马斯洛需求理论对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启示 |
4.2.2 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原则 |
4.3 基于ILIAS 的远程教育学习共同体构建的策略 |
4.3.1 参与者策略 |
4.3.2 资源策略 |
4.3.3 激励策略 |
4.3.4 评价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支撑远程教育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平台重构 |
5.1 ILIAS 平台重构 |
5.1.1 个人门户 |
5.1.2 交流协作 |
5.1.3 课程内容编辑与共享 |
5.2 平台重构中的难点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总结 |
6.1 结论 |
6.2 研究中的创新点 |
6.3 研究中的不足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7)高中英语特级教师的教学策略实施现状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问题缘起 |
(二) 相关概念厘定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对高中英语特级教师教学策略实施的调查研究 |
(一) 高中英语学科性教学策略实施情况 |
(二) 一般性教学策略实施情况 |
二、高中英语特级教师教学策略实施的基本特征 |
(一) 整体架构以追求内部一致性 |
(二) 灵活实施以实现现实适应性 |
(三) 启发思维以促进发展知能情 |
(四) 设置情境以激发学生积极性 |
(五) 倡导实践以发展学生主体性 |
(六) 基于关怀以促进师生和谐性 |
三、反思高中英语特级教师的教学策略实施 |
(一) 基于实践过程视角的反思 |
(二) 基于教学文化视角的反思 |
(三) 基于教师思维视角的反思 |
(四) 基于教师情感视角的反思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小班化教育中的问题研究 ——基于教师培训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案 |
第三节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小班化教育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小班化教育、教师培训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小班化教育当前研究方向及热点 |
第三节 小班化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三章 小班化教育的典型案例分析 |
第一节 从案例看从事小班化教育教师的困惑 |
第二节 小班化教育教师的培训问题探讨 |
第四章 完善小班化教育教师培训的若干建议 |
第一节 对小班化教育的组织者参与者的建议 |
第二节 小班化教育培训内容的相关建议 |
第三节 形成小班化教育培训的文化制度传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澳门园本体育课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选题依据 |
1.1 以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探求幼儿体育的发展路向 |
1.2 以“幼儿发展为本”将幼儿体育重新定位 |
1.3 依澳门幼儿健康发展需要,开展幼儿园体育的科研工作 |
1.4 依澳门幼儿教育背景提出研究园本体育课程的需要 |
2. 研究假设、目的和待答问题 |
2.1 研究假设 |
2.2 研究目的 |
2.3 待答问题 |
3. 概念界定与名词解释 |
第二章 研究方法论 |
1. 研究方法 |
2. 研究对象及工具 |
2.1 理论研究---文献分析法 |
2.2 调查研究 |
2.3 幼儿体育课程档案调查及内容分析 |
2.4 澳门幼儿园幼儿体适能的调查研究 |
2.5 个案研究法 |
3. 研究创新点和研究限制 |
3.1 研究的创新点 |
3.2 研究限制 |
第三章 文献综述 |
1. 幼儿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 |
1.1 幼儿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 |
1.2 幼儿体育是全面发展的基石 |
1.3 幼儿体育为身心健康的根本 |
2. 幼儿体育园本课程理论探究 |
2.1 幼儿体育课程园本化的理论探讨 |
2.2 幼儿体育课程园本化的趋势探悉 |
2.3 幼儿体育课程园本化的理据探究 |
2.4 澳门园本体育课程的教育发展基础 |
2.5 澳门幼儿体育课程园本化策略 |
3. 中西方幼儿体育课程研究 |
3.1 西方国家的幼儿体育课程探究 |
3.2 中国幼儿体育课程探讨 |
3.3 各国幼儿体育课程的共同发展趋势 |
章结 |
第四章 澳门幼儿体育课程现况调查与分析 |
1. 调查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1.1 幼儿园体育课实施调查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1.2 关于体育课程体系基础要素(目标、内容-选择和管理、方法与评核)的调查 |
1.3 关于教师对幼儿体育的认知、价值观和想法的调查 |
2. 澳门幼儿体育课程档案的分析研究 |
2.1 体育课程文件的结构松散不规范 |
2.2 普遍缺乏对体育课程目标的思考 |
2.3 体育课程学年教学计划(即进度表)内容适宜性有待改善 |
2.4 重智轻体观念影响着幼儿体育课程,管理不尽人意 |
3. 幼儿体适能调查研究(常模建立) |
3.1 体适能与体质的区别 |
3.2 体适能检测与中国的幼儿体监测的分别 |
3.3 澳门幼儿体适能检测选用检测项目的理据 |
3.4 澳门幼儿体适能检测与澳门幼儿体监测的区别 |
3.5 幼儿体育检测员的培训 |
3.6 检测对象 |
3.7 建立澳门幼儿体适能检测的常模的意义 |
3.8 澳门幼儿体适能检测常模的研制方法 |
3.9 研究采用的常模评分方法 |
3.10 澳门幼儿体适能检测的项目分析 |
3.11 幼体检测的因素分析--建构效度 |
3.12 幼体检测的信度分析 |
3.13 三级的幼儿体适能状况----性别及年龄间的差异性 |
3.14 本研究的幼体检测与两岸三地幼儿体监测成绩的比较 |
3.15 澳门幼儿园幼儿的体适能状况小结 |
章结 |
第五章 建构澳门园本体育课程体系—理论与实践 |
1. 以“生活体育”建构园本体育课程目标体系 |
1.1 “生活体育”的园本体育课程目标体系的思路 |
1.2 构建“生活体育”的澳门园本体育课程目标体系的依据 |
1.3 建构“生活体育”园本体育课程目标体系之实际操作 |
2. “生活体育”园本体育课程内容体系的建构 |
2.1 澳门园本体育课程内容建构 |
2.2 建立“生活体育”澳门园本体育课程内容体系的原则 |
2.3 以“生活体育”建立园本体育课程内容体系之实际操作 |
3. “生活体育”园本体育课程以游戏—教育优化结合为活动方略特色 |
3.1 “生活体育”园本体育课程运用活动方略的原则 |
3.2 园本体育课程中两种活动方略的运用 |
3.3 园本体育课程的活动方略必须解决课时少、练习量低的现实问题 |
4. “生活体育”园本体育课程评价和管理 |
4.1 切合世界评价观走向多元和尊重差异 |
4.2 理清建立园本体育课程评价体系要面对的问题和困难 |
4.3 建立反思性、批评性的园本体育课程管理和评价机制之实际操作 |
章结 |
第六章 澳门幼儿体育课程园本化—两个案研究结果分析和讨论 |
1 幼儿体育课程园本化的筹备阶段 |
1.1 筹备阶段为相互合作的前奏曲 |
1.2 筹备阶段两个案分别从点或面切入 |
2 幼体课程园本化设计阶段 |
2.1 设计阶段为理论与实际的磨合 |
2.2 两个案同步以改编或创编进行设计 |
3 幼体课程园本化实施和评鉴阶段 |
3.1 实施中评鉴实际的、有效的落实方式 |
3.2 两个案实施不同的教学评估,效果各异 |
4. 澳门幼儿体育课程园本化各阶段成效分析和讨论 |
4.1 在筹备、设计和实施阶段的共性工作和效果 |
4.2 创编具理论性,评估具阶段性,对实施产生深度不一的效果 |
5. 两个案园的幼儿体适能检测结果对比分析与讨论 |
5.1 个案A 幼儿体适能检测分析与讨论 |
5.2 个案B 幼儿体适能检测分析与讨论 |
5.3 两个案园的园本改编和创编体育园本课程实施效果比较分析 |
章结 |
第七章 结论 |
1. 结论 |
2. 建议 |
致谢 |
中文参考书目 |
附件 |
(10)体育课程资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2 研究方法 |
2.1 文献资料法 |
2.2 访谈法 |
2.3 调查法 |
3 课程与体育课程 |
3.1 课程的概念 |
3.2 体育课程的概念 |
3.3 体育与健康课程 |
4.体育课程资源概述 |
4.1 课程资源的概念 |
4.2 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 |
4.3 体育课程资源的分类 |
4.3.1 按照体育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分为素材性体育课程资源和条件性体育课程资源 |
4.3.2 按照体育课程资源空间来源,分为校内体育课程资源和校外体育课程资源 |
4.3.3 按照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体育课程资源可分为体育思想资源、体育人力资源和体育物力资源 |
4.3.4 按照表现形式,体育课程资源可分为显性体育课程资源和隐性体育课程资源 |
4.4 体育课程资源的特征 |
4.4.1 多样性 |
4.4.2 差异性 |
4.4.3 多质性 |
4.4.4 间接性 |
5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 |
5.1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途径 |
5.2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原则 |
5.2.1 优先性原则 |
5.2.2 开放性原则 |
5.2.3 适应性原则 |
5.2.4 针对性原则 |
5.2.5 经济性原则 |
5.2.6 因地制宜的原则 |
5.3 校内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 |
5.3.1 人力资源的开发 |
5.3.1.1 体育教师资源的开发 |
5.3.1.2 学生资源的开发 |
5.3.1.3 班主任、有体育特长的老师、校医等人力资源开发 |
5.3.2 体育课程教材的开发 |
5.3.3 校内体育器材、设施资源的开发 |
5.3.3.1 开发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 |
5.3.3.2 改造场地器材,提高利用价值 |
5.3.3.3 制作简易器材 |
5.3.3.4 合理布局,使用场地器材 |
5.4 校外体育资源的开发 |
5.4.1 自然地理资源的开发 |
5.4.2 体育信息资源的开发 |
5.4.3 家庭体育活动资源的开发 |
5.4.4 社区体育资源的开发 |
5.4.5 “传统体育”项目资源的开发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四、“滚雪球”教学模式在支撑跳跃教学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异军与正道 ——以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为考察[D]. 胡军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0)
- [2]动态浏览在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D]. 胡琦. 东北林业大学, 2012(01)
- [3]专家型教师成长的实证研究 ——以特级教师刘运来为个案[D]. 胡琴. 江西师范大学, 2011(04)
- [4]声音与回响:我国农村中师毕业生的历史考察(1979-2009)[D]. 赵金坡.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 [5]论教学习惯[D]. 王彦明. 南京师范大学, 2012(05)
- [6]基于教学平台的远程教育学习共同体构建[D]. 杨金萍. 山东师范大学, 2010(03)
- [7]高中英语特级教师的教学策略实施现状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D]. 刘旭相. 西南大学, 2010(08)
- [8]小班化教育中的问题研究 ——基于教师培训的视角[D]. 王先保. 华东师范大学, 2009(12)
- [9]澳门园本体育课程的研究[D]. 李思敏. 上海体育学院, 2008(11)
- [10]体育课程资源研究[D]. 李艳萍. 湖南师范大学, 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