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刺激联合针刺和吞咽训练治疗脑瘫伴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电刺激联合针刺和吞咽训练治疗脑瘫伴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江苏淮安223001

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电刺激联合针刺和吞咽训练治疗脑瘫伴吞咽障碍的临床收治的80例脑瘫伴吞咽障碍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对这80例脑瘫伴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随机、对照、平均地将患者分为2组,即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吞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电刺激联合针刺。观察并对比分析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40例脑瘫伴吞咽障碍患者中,治愈23例,显效12例,有效3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40例脑瘫伴吞咽障碍患者中,治愈14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7.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联合针刺和吞咽训练治疗脑瘫伴吞咽障碍,疗效确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电刺激联合针刺;吞咽训练;脑瘫伴吞咽障碍;临床疗效

吞咽困难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症状,也是脑瘫患者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据相关调查发现,脑瘫患者中,合并吞咽困难的患者在70%以上[1]。吞咽困难,临床主要表现为进食后即刻或进食后的8~10秒左右,患者感觉食物无法下咽,或在咽喉、剑突后、胸骨后出现停滞感或黏着感[2]。本研究中,通过对80例脑瘫伴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分组实验,旨在观察并探讨电刺激联合针刺和吞咽训练治疗脑瘫伴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瘫伴吞咽障碍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对这80例脑瘫伴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纳入标准:①符合脑瘫的相关诊断标准;②出现吞咽困难、进食缓慢的主症,伴有不同程度的咽反射迟钝、构音障碍、咀嚼动作不协调、饮水呛咳、流涎等症状;③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癫痫者、行为异常者;②咽喉部畸形者;③资料不完整、未按规定配合治疗者;④合并心肝肾以及造血系统严重疾病者。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1岁~6岁,平均(3.22±1.03)岁。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随机、对照以及平均地将患者分为2组,即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未见明显差异,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之后,均接受常规基础治疗,包括肢体运动训练、药物康复治疗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接受常规吞咽训练,观察组接受电刺激联合针刺和吞咽训练。①吞咽训练。可采取冷冻刺激训练法,即利用冰冻后的棉棒或将装有酸奶的吸管冰冻后,轻轻刺激患儿的软腭、舌根、咽喉壁等部位,然后让其做吞咽动作;深层刺激训练法,即利用海绵棒等刺激口腔,调整口腔知觉,或利用有酸味的棉花棒刺激口腔、咽喉位置的吞咽反射区,从而刺激活跃大脑传递吞咽信息。吞咽训练初期,使用流食进行训练,之后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逐渐过渡到软食、固体食物。每天的训练时间为30~50分钟,每天1次,持续训练6周。②电刺激。采用远程遥控式神经肌肉电刺激仪进行电刺激,采取定位不对称双向方波,脉冲时间设置为2秒,脉冲宽度设置为250微秒,频率设置为50赫兹。将仪器的电极置于咽喉两侧进行电刺激治疗,每天1次,每次30分钟。持续训练6周。③针刺。取地仓穴、颊车穴、下关穴、廉泉穴、合谷穴、夹廉泉穴,对其进行针灸[3]。地仓穴、颊车穴:取1寸毫针进针地仓穴、透刺颊车穴,进针长度为0.5~0.8寸;廉泉穴、夹廉泉:选1寸毫针进针,将舌根方向当作时针刺的入针口,进针长度为0.5~0.8寸;下关穴、合谷穴:选1寸毫针进针,直刺,进针长度为0.5寸。针刺时均捻转提插2~4次,均留针,每次留针30分钟,每天1次。持续训练6周。观察并对比分析2组的临床疗效。

1.3疗效评估标准

①治疗后,患者的饮水呛咳、吞咽障碍等症状消失,为痊愈;②治疗后,患者饮食时极少呛咳,吞咽障碍、咀嚼动作不协调等症状基本消失,为显效;③患者饮食时偶尔呛咳,且所需饮食时间较长,为有效;④治疗前后各种症状无明显改变,甚至恶化,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用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40例脑瘫伴吞咽障碍患者中,治愈23例,显效12例,有效3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40例脑瘫伴吞咽障碍患者中,治愈14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7.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吞咽困难,指的是一种因双唇、软腭、下颌、咽喉以及食管括约肌受损,进而导致食物从口腔经过咽喉、食管向胃输送的过程中遭受阻碍的症状[4]。吞咽困难属于吞咽功能障碍的范畴,是神经系统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多发的一种疾病。吞咽困难有可能造成误吸,而误吸是导致患者发生肺炎的一大主要因素,所以说,吞咽困难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必须提高对吞咽困难症状的重视。

传统吞咽训练方法,可以通过利用温度的刺激,感染人体神经纤维,有利于提高诊疗区的神经敏感度,从而可以使患者的感知得到一定的恢复,进而使患者可以强化吞咽反射,有效预防了误吞、误吸的发生。电刺激治疗,能够提高酶的活性,加快口腔肌体自由基的清除,从而可以降低口腔肌体自由基对脑部组织所造成的损伤,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神经功能恢复的时间。针刺治疗,主要是通过对患者体内存在的内源性药物因子产生刺激,进一步促进过氧化氢酶的增加,从而有利于加强细胞新陈代谢。

本研究中,对80例脑瘫伴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分组实验,对照组接受常规吞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电刺激联合针刺。根据本研究的结果:观察组40例脑瘫伴吞咽障碍患者中,治愈23例,显效12例,有效3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40例脑瘫伴吞咽障碍患者中,治愈14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7.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笔者得出了如下结论:电刺激联合针刺和吞咽训练治疗脑瘫伴吞咽障碍,疗效确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小军,余长江,肖长江,李鑫,刘红艳,程伟.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针刺和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35例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4,13:1898-1900.

[2]郑宏,冯士梅,张建奎,马丙祥.针灸联合按摩治疗脑瘫合并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10:918-922.

[3]景艳红.吞咽训练联合针刺和电刺激治疗脑卒中恢复期中重度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8:56-57.

[4]莫天才,孙瑜,杨一帆.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4:668-669.

标签:;  ;  ;  

电刺激联合针刺和吞咽训练治疗脑瘫伴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