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层带论文_田华锋

导读:本文包含了断层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断层,材料,量纲,模型,汶川,碳酸盐,工作面。

断层带论文文献综述

田华锋[1](2019)在《综采面过全岩冲刷断层带安全施工措施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山西焦煤霍州煤电集团汾河焦煤公司叁交河煤矿10-201回采工作面过全岩冲刷断层带时可能遇到的事故问题,根据实际地质条件,结合冲刷断层带的形成机理,从顶板管理、爆破作业等方面制定了过该断裂带的施工方法及安全技术措施,确保了矿井的安全经济生产,为类似地质条件的矿井生产提供了技术依据和参考。(本文来源于《山东煤炭科技》期刊2019年10期)

曹东[2](2019)在《掘进工作面过断层带施工技术和支护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新疆天富小沟矿业掘进工作面遇到断层的情况,提出了掘进巷道过断层破碎带时采用超前支护与台阶施工法相结合的施工技术,采用"U型钢网喷+钢筋混凝土衬砌+后注浆"对断层破碎带巷道进行永久支护,并利用有限元软件对该支护方案的支护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支护方案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保证掘进工作面的安全施工。(本文来源于《山东煤炭科技》期刊2019年09期)

杨荣辉[3](2019)在《富水断层带隧道安全施工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断层破碎带具有岩体碎裂、孔隙比大、可能涌水涌砂等特点,在此地质条件下施工需要确保隧道开挖安全进行。新建怀化至衡阳铁路线中的岩鹰鞍隧道富水断层破碎带施工,采用叁台阶四步开挖施工工法,通过超前地质预报与超前帷幕注浆预加固措施,采取双层初期支护,实现了隧道的安全贯通。(本文来源于《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武守鑫,刘冲,史莉红,张宏伟,张卫强[4](2019)在《断层带承压水导升特性相似材料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矿工作面的地质资料为背景,运用自制的承压水导升系统,对工作面推进过程中,断层带及附近岩层的应力演化规律、裂隙发育规律、承压水导升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承压水导升系统不仅使得含水层对底板岩体的力学效用得以表征,而且实现了水流导升高度的动态观测;保护煤柱下方底板区域以压应力为主,回采结束后含水层邻近岩层在水压力的作用下已由压缩状态转变为膨胀状态;断层带内承压水的导升高度与防水煤柱尺寸密切相关,当煤柱尺寸小于20 cm后,断层带内承压水的导升高度会迅速递增,加大工作面发生突水的风险。(本文来源于《山西焦煤科技》期刊2019年08期)

赵衡,张进,李岩峰,曲军峰,张北航[5](2019)在《正断层的阶区构造及生长机制:以狼山山前断层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正断层带在生长过程中内部发育有阶区构造,阶区在正断层的相互作用、连接过程中起重要控制作用,同时阶区还影响地表径流和沉积盆地的发展、流体的运移和圈闭的形成。位于内蒙古河套断陷西缘的狼山山前断裂是晚新生代以来持续活动的大型正断层系统,断层带内部发育有不同类型的阶区构造。识别出了两种类型阶区的连接方式,一种是两条平行断层之间的斜坡从"软连接"到"硬连接"的演化过程;另一种是楔状阶区通过一条断层向另一条断层扩展的方式连接产生。基岩中的先存构造要素控制并影响山前正断层的展布方位及阶区的形态:基底内部NNE向糜棱面理控制山前断层带的走向,早期向SE倾斜的逆冲断层面被正断层局部利用。沿断层倾向方向,山前正断层逐渐向盆地方向扩展,最新活动的断层位于盆地边缘甚至盆地内部;沿断层走向方向,狼山山前正断层逐渐向南西侧扩展。(本文来源于《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史莉红,武守鑫,刘冲,安羽枫,王金龙[6](2019)在《断层带承压水导升模拟试验系统研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相似材料试验方面对断层带承压水导升高度数据的采集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因此仅从应力变化、裂隙扩展2个角度去研究断层的活化突水规律缺乏一定的系统性。为研究工作面推进过程中断层带的活化特性及注浆工艺对断层突水行为的影响,以新元煤矿的地质条件为背景,运用二维相似材料试验平台和自制的承压水导升系统,对注浆前后工作面推进过程中断层带及附近岩层的应力演化规律、裂隙发育规律、承压水导升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承压水导升系统不仅使得含水层对底板岩体的力学效用得以表征,且实现了采动过程中水流导升高度数据的连续采集;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底板岩体会先后经历采前压缩、采后膨胀、应力恢复3个基本阶段,断层带的"屏障"作用会造成其邻近区域内底板应力集中,破坏区范围加大;随着防水煤柱尺寸的减小,断层带及两盘灰岩含水层受采动应力的扰动越加明显,当煤柱尺寸缩减到小于30 cm后,断层带下盘区域离层量陡增,并且对盘叁灰~四灰含水层中原先被浆液封堵的裂隙再次张开;断层带内承压水的导升高度与煤柱尺寸宽度密切相关,注浆工艺有效保证了煤柱尺寸在从36 cm减到30 cm的过程中,水流高度一直保持在9.6 cm,但是工作面在30 cm宽煤柱的基础上再向前推进时断层带内承压水的高度又会急速递增。(本文来源于《煤炭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07期)

冷自超[7](2019)在《9116综掘工作面过断层带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9116工作面掘进期间安全过断层问题,针对工作面地质特征,设计了工作面过断层方案,并制定了合理的支护方式,为综采工作面过断层赢得了大量的时间,提高了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系数。(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煤炭经济》期刊2019年13期)

郭瑾,闫小兵,李自红,陈慧,扈桂让[8](2019)在《汶川地震断层带中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分异——对断层愈合机制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汶川地震断层带北川擂鼓镇赵家沟剖面的露头及显微结构均发现多期次脉体纵横交错,角砾岩被胶结。通过对断层岩相关的碳酸盐矿物同位素分析得知,断层岩角砾和脉体中大量的白云石来源应是断层带内富Mg离子的流体,且碳氧同位素显着分异,角砾的δ~(18)O值和δ~(13)C值与灰岩围岩更接近,脉体和基质显示重同位素亏损。通过"同震热分解"和"水-岩相互作用"2种可能模型的研究分析,同震热分解模型δ~(13)C值明显高于实际,而水-岩相互作用则可形成这种分异结果。故震后深部流体上涌所导致的表层大气水再循环可能是导致震后断层快速愈合的重要原因,同震破裂和间震期愈合则形成完整的断层系统。(本文来源于《地质通报》期刊2019年06期)

许林峰[9](2019)在《活化断层带宽度对浅埋巷道结构应力分布及破坏机理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巷道等地下工程结构,铁路和高速公路的设计中,巷道穿过断层带是不可避免的。研究表明巷道衬砌结构在断层段是动力灾害突发区和重灾区。本论文采用资料调查、理论分析、相似模拟、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试验相似材料研究,标定实验所需相似比;结合物理试验分析不同宽度断层活化错动对巷道围岩应力分布、破坏机理及围岩体、断层带、支护结构组合结构的能量转化关系;通过数值方法模拟当错动发生时,断层带的黏滑错动属于模糊的非线性作用对衬砌-围岩-断层在断层黏化错动时应力重新分布状况及能量转换机理等。本文主要做了以下研究:(1)研究了巷道断面围岩力学分布状况,在此基础上推导初期支护—二次衬砌相互作用的弹簧刚度理论值;通过引入断层错动的位移响应值,计算衬砌结构弹簧刚度值,求解错动载荷模糊的问题。(2)参考统计学思想,结合相似配比试验要求,基于正交试验理论的方法设计相似材料配比模型,通过直观分析法讨论了各因素的极差,运用极差分析法对各因素对材料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进行分析,其结果为相似模拟材料标定了强度区间;结合量纲分析法对相似材料强度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构建影响相似材料单轴抗压强度的无量纲模型,实现相似材料研究定量化。(3)基于上述相似材料的研究,开展相似模拟试验研究,研究实验过程中根据衬砌材料主要材料性质会表现应变软化的特征,修正了原型位错的换算值;采用多种处理分析系统,对试验过程进行实时、精确观测。得到了随着断层活化错动影响下,运动盘的动态变化过程并概化出破坏的力学简化模型,并研究了影响该过程的力学条件;得出巷道结构在跨断层段位置对围岩体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追随性”和“抑制性”,分析了巷道结构破坏的受力特征特征及分布规律。(4)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模型整体位移过程中其能量交换系统的能量转化过程,并结合结合两盘—断层—衬砌结构内在关系,解释了应力集中与扩散的动态关系;总结并分析了不同宽度的活化断层错动影响下模型整体、巷道衬砌的位移场、应力场、破坏场的变化规律,以及沿着巷道结构轴线方向应力、破坏分布;得出了在错动过程中衬砌结构轴线方向的断面测点的极限应力集中位置、以断层带为中心的运动盘处应力梯度大的伪正态分布特征及衬砌结构塑性区分布。图 38 表 11 参 53(本文来源于《安徽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3)

郭志文[10](2019)在《综采面断层带泥质破碎岩体渗流特性及注浆加固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贾家沟煤业10102工作面断层泥质破碎顶板的工程问题上,对泥质破碎岩体进行了提取与加工处理。通过对岩体的压实水渗流实验、浆液的扩散特性实验、浆液对岩体加固体的力学实验进行设计和实施,分析出了课题研究所需要的实验参数。利用FLAC~(3D)软件,建立了切眼巷道开挖的叁维数值模型,对浆液加固前后断层顶板的下沉量做出了数值计算。最后结合工程实际问题,做出了注浆加固技术方案并进行了工程应用。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通过对加工处理后的岩体材料进行重新组合,得到了所要用的实验材料。设计了压实水渗流实验,分析得出了岩体试件的渗透系数随着轴压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水压力的增加也有所降低。但是轴压的抑制作用明显较大。岩体本身的粒径颗粒越大,其渗透性越大。而岩体含泥量对其渗透性起到抑制性作用。(2)在实验室设计了叁种不同浆液的注浆扩散特性实验。通过实验数据表明,化学类的浆液由于没有颗粒流的影响,其扩散能力远远高于两种水泥浆。同时对每一种浆液而言,注浆压力的增大会提高其扩散能力。而水泥浆由于颗粒的存在,导致了其扩散能力较弱,而水灰比为1:0.8的水泥浆扩散能力要稍大于水灰比为1:1的水泥浆。通过分析叁种扩散理论,说明了浆液在该类岩体材料中的扩散符合渗透扩散作用。(3)在实验室设计了单轴抗压实验、立方体劈裂抗拉实验和抗剪实验。通过对比叁种浆液加固体的力学强度参数,表明了环氧树脂化学类浆液加固体的力学强度远远高于两种水泥浆。说明了化学类注浆液能够更好地粘结岩石颗粒间的接触面与岩体物质内部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4)通过FLAC~(3D)软件建立了切眼巷道开挖叁维数值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得出了浆液加固前后顶板的下沉量。表明了环氧树脂类浆液能够更好地控制顶板下沉,而水泥浆液控制顶板下沉的能力有限。同时也得到了注浆工艺参数λ值对控制顶板下沉的影响。(5)最后结合贾家沟煤业10102工作面断层泥质破碎顶板的实际问题,设计了现场注浆加固的技术方案。通过结合实验及模拟计算的结论,建立了浆液材料、注浆工艺参数等的选择方案。通过构筑“人工假顶”、膨胀充填断层带冒顶空洞以及注浆加固破碎顶板区域,实践证明了所研究问题结果的准确性,也有效处理了一个工程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9-06-01)

断层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新疆天富小沟矿业掘进工作面遇到断层的情况,提出了掘进巷道过断层破碎带时采用超前支护与台阶施工法相结合的施工技术,采用"U型钢网喷+钢筋混凝土衬砌+后注浆"对断层破碎带巷道进行永久支护,并利用有限元软件对该支护方案的支护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支护方案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保证掘进工作面的安全施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断层带论文参考文献

[1].田华锋.综采面过全岩冲刷断层带安全施工措施探讨[J].山东煤炭科技.2019

[2].曹东.掘进工作面过断层带施工技术和支护方法研究[J].山东煤炭科技.2019

[3].杨荣辉.富水断层带隧道安全施工技术[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9

[4].武守鑫,刘冲,史莉红,张宏伟,张卫强.断层带承压水导升特性相似材料试验研究[J].山西焦煤科技.2019

[5].赵衡,张进,李岩峰,曲军峰,张北航.正断层的阶区构造及生长机制:以狼山山前断层带为例[J].地质学报.2019

[6].史莉红,武守鑫,刘冲,安羽枫,王金龙.断层带承压水导升模拟试验系统研制与应用[J].煤炭科学技术.2019

[7].冷自超.9116综掘工作面过断层带技术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9

[8].郭瑾,闫小兵,李自红,陈慧,扈桂让.汶川地震断层带中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分异——对断层愈合机制的启示[J].地质通报.2019

[9].许林峰.活化断层带宽度对浅埋巷道结构应力分布及破坏机理影响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9

[10].郭志文.综采面断层带泥质破碎岩体渗流特性及注浆加固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伦坡拉盆地构造分区图(据“九五”报...达基寺北断错地貌在九寨沟月亮湾,断...马家一带断错地貌在马家、两河一带,...关于拉分盆地演化的各种模式(据W....安宁河断裂带南段活动断层位错地貌和...典型粘滑事件应力变化曲线(滑移量单...

标签:;  ;  ;  ;  ;  ;  ;  

断层带论文_田华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