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可溶性受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受体,可溶性,内皮,白细胞,血管,生长因子,类风湿。
可溶性受体论文文献综述
杨桦,韩肖燕,陈田[1](2019)在《复发性流产影响生命全程保健的免疫病因学研究——可能与抗层粘蛋白-1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可溶性受体相关》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探讨抗层粘连蛋白(anti-Laminin-1,抗LN-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可溶性受体(s Flt-1)与复发性流产和女性保健的关系。方法 URSA组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市友谊医院妇产科复发性流产专科门诊就诊的URSA患者30例,所有患者就诊前均连续自然流产2次以上,流产都发生于妊娠20周以前。对照组选择同期156例无不良妊娠史的健康妇女,对照组妇女均无肝、肾疾病,无自然流产史、早产史、血栓或出血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史,并且至少有1次成功的妊娠分娩史。本研究采用ELISE方法测定抗LN-1抗体、VEGF、s Flt-1。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血清中抗LN-1抗体、VEGF的滴度没有统计学差异(P=0. 407,P=0. 435),但是复发性流产组与对照组s Flt-1的血清滴度有统计学差异(P <0. 01)。结论复发性流产的发生可能与s Flt-1的表达增高密切相关,s Fl T-1与VEGF亲合,可降低妊娠妇女血清内VEGF的含量,阻碍VEGF促进孕妇胎盘血管的生成,干扰孕妇早期胎盘的生长发育,导致孕期内复发性流产。复发性流产病患血清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可溶性受体的表达增高可能是导致早期胚胎停育引发RSA的关键因素之一。RSA是严重危害女性健康及其生命全程包括老年期健康的常见病,病因学复杂,阐明其病因是女性涉及生命全程的保健医学的关键。(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期刊2019年01期)
孙其乐,邱会芬,王忠永,徐欣欣,王一汀[2](2018)在《IL-33及其可溶性受体ST2与非节段型白癜风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测IL-33及其可溶性受体ST2(s ST2)在非节段型白癜风患者外周血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进展期28例、稳定期26例和30名健康对照者血清中IL-33和s ST2蛋白水平;采用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不同时期白癜风患者及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IL-33 mRNA和s ST2 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非节段型白癜风患者外周血中IL-33和s ST2的表达量在进展期和稳定期均高于健康对照组,除稳定期IL-33表达量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节段型白癜风进展期及稳定期患者PBMC中IL-33 mRNA和s ST2 mRNA的表达量均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中IL-33和s ST2的异常表达可能与非节段型白癜风的发病有密切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期刊2018年09期)
刘明娟,刘谦,李岚,邱秀芳[3](2018)在《复发性自然流产孕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可溶性受体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复发性自然流产(RSA)孕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可溶性受体(sflt-1)的表达。方法:73例RSA孕妇为观察组,同期要求行人工流产的正常孕妇5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法测定2组孕妇血清VEGF和sflt-1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绒毛组织中的VEGF和sflt-1的表达。结果:观察组孕妇血清VEGF与sflt-1表达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的VEGF与sflt-1染色深度、阳性表达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和sflt-1在血清和绒毛组织中的高表达可能是导致RSA胚胎发育障碍的原因之一。(本文来源于《贵州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孙其乐[4](2018)在《白细胞介素-33及其可溶性受体ST2与非节段型白癜风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1)检测非节段型白癜风患者不同发病时期的外周血清中白细胞介素-33(IL-33)及其可溶性受体ST2(sST2)的表达水平,探讨IL-33、sST2与非节段型白癜风的相关性。(2)检测非节段型白癜风患者不同发病时期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中 IL-33mRNA 和 sST2mRNA转录水平的表达,探讨其在非节段型白癜风发病过程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1)采集不同发病时期非节段型白癜风患者外周血共54例,其中进展期28例、稳定期26例,另外采集30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分为进展期组、稳定期组和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各组患者血清中IL-33和sST2蛋白水平的表达。(2)采用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不同时期白癜风患者及对照组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IL-33mRNA和sST2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1)IL-33的表达量在非节段型白癜风患者进展期组和稳定期组均高于健康对照组,进展期与健康对照组比较t=7.07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稳定期与健康对照组比较t=1.081,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非节段型白癜风患者进展期和稳定期外周血血清中sST2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与健康对照组比较t=9.329、t=2.999,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非节段型白癜风进展期、稳定期患者PBMC中IL-33mRNA的表达量分别是健康对照组的4.78倍、4.23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非节段型白癜风进展期、稳定期患者PBMC中sST2mRNA的表达量分别是健康对照组的2倍、1.71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节段型白癜风患者外周血清中IL-33和sST2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说明IL-33和sST2可能参与白癜风的发病;实验数据显示IL-33水平在进展期较稳定期增加更为显着,稳定期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提示IL-33可能在白癜风的发病及病情活动中发挥主要作用。RT-PCR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非节段型白癜风患者不管是进展期还是稳定期,其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中IL-33mRNA和sST2mRNA的表达均升高,且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它们可能与白癜风的发病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滨州医学院》期刊2018-03-01)
姜莉萍[5](2017)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激酶插入区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溶性受体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激酶插入区受体(KD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溶性受体1(sflt-1)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例EMS患者作为实验组,另选同期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0例非EMS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腹腔积液及血清中VEGF、KDR、sflt-1含量及VEGF活性指数。结果对照组腹腔积液中的sflt-1为(1.12±0.21)ng/ml、VEGF为(10.08±1.53)ng/ml、VEGF活性指数为(12.41±1.38)、KDR为(2.34±0.28)ng/ml,均显着低于实验组的(1.63±0.45)ng/ml、(19.35±2.42)ng/ml、(29.44±2.59)、(3.14±0.35)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清中的VEGF、sflt-1、KDR及VEGF活性指数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980、4.385、10.909、9.404,P<0.05)。结论 VEGF及其KDR、sflt-1与EMS的发病密切相关,临床可将叁者作为诊断EMS的重要指标,后期仍需进一步研究不同临床分期的EMS的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7年30期)
王颖,苏娟[6](2017)在《白细胞介素-31及其可溶性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测定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IL-31及其可溶性制瘤素M受体(sOSMR)水平,探究两者在RA患者疾病活动期、缓解期变化,分析其与疾病活动关系,为进一步探讨RA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50例RA患者和23例健康对照者血清IL-31、sOSMR水平。结果 (1)RA患者血清IL-3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且其水平在RA中度、高度活动组高于低度活动组及缓解组(均P<0.05);RA患者血清sOSMR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RA各活动组及缓解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RA组患者血清IL-31水平与RF、CDAI、ESR、CRP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IL-31可能参与RA疾病发生与发展,并与疾病活动相关,可作为疾病活动评估指标。(本文来源于《实用医学杂志》期刊2017年20期)
王敬先,黄玉英,李燕萍,刘雪瑶,蒋春艳[7](2017)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33及其可溶性受体ST2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血清白细胞介素(IL)-33及其可溶性受体ST2(sST2)水平的变化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CHB患者65例纳入研究组,同期该院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测定IL-33及sST2、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CHB患者的IL-33、sST2、AL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542、7.218、6.324,P<0.05)。ALT水平异常的CHB患者的IL-33和sST2明显高于ALT正常的CHB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328、9.874,P<0.05)。结论检测CHB患者的IL-33和sST2可以了解患者免疫状态,为CHB的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国际检验医学杂志》期刊2017年15期)
肖毅,田才宣,王宇,何清[8](2017)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瘦素及其可溶性受体的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炎症反应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中瘦素及其可溶性受体的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炎症反应的相关性研究。方法:收集在本院进行分娩的GDM患者11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在本院进行分娩的糖代谢正常产妇6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两组产妇分娩前血清中瘦素及其可溶性受体的含量,外周血中胰岛素抵抗指标的水平,血清及胎盘组织中炎症反应指标的含量,进一步采用Pearson检验评估GDM患者血清Leptin、SLR含量与胰岛素抵抗、炎症反应的相关关系。结果:观察组产妇血清中Leptin的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产妇,SLR的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产妇;外周血中胰岛素抵抗指标FINS、HOMA-IR的水平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产妇,HOMA-β的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产妇;血清及胎盘组织中炎症反应指标IL-1β、IL-2、IL-6的含量均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产妇(P<0.05)。经Pearson检验发现,GDM患者血清中Leptin、SLR的含量与胰岛素抵抗、炎症反应程度直接相关。结论:GDM患者血清中Leptin、SLR表达异常且其异常程度与机体胰岛素抵抗、炎症反应程度直接相关。(本文来源于《海南医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10期)
王菲[9](2017)在《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中IL-33及可溶性受体的表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测白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IL-33可溶性ST2受体(soluble ST2,sST2)、IL-4、IL-5及IL-6在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患儿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HSP发生发展的内在联系,为疾病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就诊的27例HSP患儿作为实验组,22例本院同期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又分为初诊时的急性期组和治疗后的恢复期组。所有患儿均符合2006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和欧洲儿科风湿病学会(EULAR/PReS)过敏性紫瘢的诊断标准,健康对照组均无近期感染史及血液系统和其他系统相关疾病史。抽取全部患者急性期、恢复期及健康对照组儿儿童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法检测其IL-33及sST2血清表达水平及mRNA表达量,并同时检测相关因子IL-4、IL-5及IL-6的血清水平,探讨上述因子的变化与HSP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结果:1.HSP患儿急性期血清IL-33水平(365.5土160.6pg/ml)明显高于恢复期IL-33(186.7± 101.5pg/ml)及正常对照组IL-33(175.9±92.8pg/ml)(P<0.05),HSP患儿恢复期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L-3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P患儿急性期血清35T2(1788.6±523.8pg/ml),较恢复期35T2(1182.5±455.7pg/ml)及健康对照组血清sST2(1083.6±489.6pg/m])亦有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HSP患儿急性期血清IL-4(20.1±14.7pg/ml)较恢复期(16.3±12.1pg/ml)及健康对照组血清IL-4(16.9±13.0pg/ml)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5),HSP恢复期与健康对照组IL-4水平无显着差异(P>0.05)。HSP患儿急性期血清IL-5水平为(18.7±3.9pg/ml),较恢复期(9.7±2.9pg/ml)及健康对照组(9.1±3.2pg/ml)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患儿急性期血清IL-6水平(208.7±31.3pg/ml)明显高于恢复期(40.1 ±6.2pg/ml)及正常对照组(32.4±4.7pg/ml)(P<0.05),HSP患儿恢复期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HSP患儿急性期血清sST2/IL-33比值(4.84±3.21)明显低于恢复期(6.81±3.57)及健康对照组(6.77士3.84)(P<0.05),恢复期与健康对照组sST2/IL-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4.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证实,HSP患儿急性期IL-33 mRNA水平较恢复期升高(5.39±2.08)倍,较正常对照组升高(5.47± 1.97)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患儿恢复期与健康对照组IL-33 mR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P患儿急性期sST2mRNA水平较恢复期升高(2.97±1.91)倍,较正常对照组升高(3.13±2.01)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患儿恢复期与健康对照组sST2 mR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2)5.HSP患儿急性期sST2/IL-33 mRNA比值较恢复期及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恢复期与健康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见图3)结论:1.急性期HSP患者血清IL-33、IL-4、IL-5及IL-6水平明显高于HSP患者恢复期及正常对照组,提示这四种因子与HSP的发生发展可能存在密切关系。2.HSP患儿急性期血清sST2水平较恢复期及正常对照组轻度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而研究表明sST2作为诱骗受体与IL-33结合不能引起信号传导,而是阻碍IL-33/ST2信号传导,提示sST2可能作为一种保护性因素参与HSP。3.HSP患儿急性期sST2/IL-33比值较恢复期及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说明HSP患者体内sST2/IL-33水平失衡,可能是导致HSP发生的重要原因,重塑sST2/IL-33平衡可能是治疗HSP的一个新的方向和策略。(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7-05-11)
王颖[10](2017)在《IL-31及其可溶性受体sOSMR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表达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测定研究对象血清中IL-31及其可溶性受体s OSMR水平,探讨研究IL-31及s OSMR在RA患者疾病活动期的变化,分析其与疾病活动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探讨RA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RA组患者43例,按照CDAI评分分为RA低、中、高度活动组。采用ELISA方法测定43例RA患者及23例对照者血清中IL-31、s OSMR水平。分析RA患者血清中IL-31、s OSMR水平与CDAI、ESR、CRP、RF、抗CCP抗体等相关性。结果:⑴RA患者血清中IL-31水平[(53.463±1.984)pg/ml]高于对照组[(27.476±2.846)pg/ml](P<0.05),血清中IL-31的水平在RA高度活动组[(81.813±1.898)pg/ml]高于低度活动组[(30.471±1.606)pg/ml]、中度活动组[(47.047±1.764)pg/ml]患者表达水平(均P<0.05);RA患者血清中s OSMR水平[(0.357±0.112)ng/ml]与对照组[(0.325±0.065)ng/ml]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s OSMR在RA低度活动组[(0.299±0.079)ng/ml]、中度活动组[(0.382±0.150)ng/ml]、高度活动组[(0.362±0.068)ng/ml]血清中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⑵RA组患者血清中IL-31水平与CDAI、CRP、RF水平呈正相关(r=0.379,r=0.358,r=0.532,均P<0.05),与s OSMR、ESR、ACCP均无相关性(均P>0.05);RA组患者血清中s OSMR水平与IL-31、CDAI、ESR、CRP、RF、ACCP水平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IL-31可能参与RA疾病发生与发展,并与疾病活动度相关,可作为RA疾病活动评估指标。(本文来源于《青海大学》期刊2017-05-01)
可溶性受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检测IL-33及其可溶性受体ST2(s ST2)在非节段型白癜风患者外周血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进展期28例、稳定期26例和30名健康对照者血清中IL-33和s ST2蛋白水平;采用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不同时期白癜风患者及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IL-33 mRNA和s ST2 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非节段型白癜风患者外周血中IL-33和s ST2的表达量在进展期和稳定期均高于健康对照组,除稳定期IL-33表达量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节段型白癜风进展期及稳定期患者PBMC中IL-33 mRNA和s ST2 mRNA的表达量均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中IL-33和s ST2的异常表达可能与非节段型白癜风的发病有密切相关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可溶性受体论文参考文献
[1].杨桦,韩肖燕,陈田.复发性流产影响生命全程保健的免疫病因学研究——可能与抗层粘蛋白-1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可溶性受体相关[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9
[2].孙其乐,邱会芬,王忠永,徐欣欣,王一汀.IL-33及其可溶性受体ST2与非节段型白癜风的相关性[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8
[3].刘明娟,刘谦,李岚,邱秀芳.复发性自然流产孕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可溶性受体的表达[J].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18
[4].孙其乐.白细胞介素-33及其可溶性受体ST2与非节段型白癜风的相关性研究[D].滨州医学院.2018
[5].姜莉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激酶插入区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溶性受体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7
[6].王颖,苏娟.白细胞介素-31及其可溶性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J].实用医学杂志.2017
[7].王敬先,黄玉英,李燕萍,刘雪瑶,蒋春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33及其可溶性受体ST2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
[8].肖毅,田才宣,王宇,何清.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瘦素及其可溶性受体的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炎症反应的相关性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
[9].王菲.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中IL-33及可溶性受体的表达研究[D].山东大学.2017
[10].王颖.IL-31及其可溶性受体sOSMR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表达的研究[D].青海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