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前教育论文-张爱莲

教师职前教育论文-张爱莲

导读:本文包含了教师职前教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职前小学教师,人文素养,教育

教师职前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张爱莲[1](2019)在《职前小学教师人文素养教育:困境与突破》一文中研究指出职前小学教师人文素养教育对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和基础教育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通过考察职前小学教师人文素养教育的课程设置、学习方式、人文践行、素养转化四个维度,发现实践中存在人文知识碎片化、人文素养知识化、人文精神空泛化和语言表达空洞化的问题与困境。鉴于此,融整人文素养课程、推进"阅读—研讨"的对话式学习、开展人文践履活动、构建"两表达"师训体系,以突破人文教育困境,使职前小学教师综合素养得到有效提升。(本文来源于《当代教育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谭乐园[2](2019)在《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现状反思——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语文课程作为幼师生必修的人文素养核心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当前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通行的《大学语文》教材存在幼教特色不明显、教材偏难、与职业教育要求脱钩等问题。本文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视角反思当前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语文教材现状,并提出以下教材建设建议:师德培养应成为学前教育个性化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的指导思想,教材遴选篇目应立足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突出学前教育的特点,激发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塑造幼儿教师充满正能量的师魂;敬畏生命与女性教育应成为学前教育专业个性化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的重要内容,强化幼师生敬畏生命的意识,凸显女性教育主题,构建和谐幼儿园大环境。(本文来源于《现代经济信息》期刊2019年22期)

崔藏金[3](2019)在《爱尔兰职前教师教育项目认证标准述评及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爱尔兰《职前教师教育:项目机构标准与指南》对爱尔兰中小学教师职前教育项目机构的资质、项目准入、培养过程和预期学习结果提出了具体认证指标和评价标准,也为教师教育者提供了专业工作标准。该标准兼具规范性与灵活性特点,突出强调教师专业核心价值观与专业伦理养成,重视准教师批判性反思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爱尔兰职前教师教育项目认证标准制定的经验、严格的准教师选拔制度,以及教育实习模式都对我国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及实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宁夏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宫子雯[4](2019)在《教育实习对英语职前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英语教师的实习过程往往会促使实习教师得到一定的进步和发展,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及教学技能水平。实习过程能够促使教师对专业教学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帮助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了解不同类型的学生,进一步促使实习教师对自身的教师身份产生充分认同,实习过后教师执教能力、知识水平以及反思能力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本文主要是关于教育实习对英语职前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分析研究,以供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参考和借鉴。(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9年46期)

王硕[5](2019)在《我国小学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能力指标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小学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能力的培养作为小学体育教师的起点,它的研究对提高我国小学体育教学改革质量、教师教育质量、构建我国小学体育教师教育专业能力体系等提供有力的理论保障。为了更好地保障和推动我国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教育质量,未来培养的新手小学体育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专业能力?我国理想的新手小学体育教师教育专业能力结构是什么?这些问题的有效回答将对提高我国小学体育教学改革质量、教师教育质量以及构建我国小学体育教师教育专业能力体系等提供有力的理论保障。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运用了专家访谈法和特尔非法,通过对体育领域的学科专家、小学体育教研员、小学体育组组长、小学体育教师等多类人群进行访谈,对访谈结果整理后,结合我国教育部颁发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设计函询问卷,经过预调查后形成正式函询问卷,经过两轮函询,第一轮问卷发放34份,回收29份,回收率85.3%,有效问卷25份,有效率86.2%,第二轮问卷发放25份,回收23份,回收率92%,有效问卷22份,有效率95%,在两轮的函询当中,专家从各种角度给予了相关的建议,第一轮的25份有效问卷中,专家建议11人,占有效回复专家的44%,第二轮的22份有效问卷中,专家建议3人,占总人数的13.6%。经过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专家意见基本达成一致,趋向稳定状态,即结束专家函询,对函询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后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函询专家均来自体育教育专业的各个岗位。其中20年以上工龄的专家占本研究专家总人数的70%以上,所有的函询专家中86%以上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博士生导师达到40%以上,充分表明本研究专家选择的代表性很高;有效问卷产生于2周内回收问卷中。在样本量的基础上以增加4份的数量进行问卷发放以保障研究样本量的有效性,在2周内回收的问卷26份,占发放总量的76.5%,充分说明专家对本研究的合作程度比较高。本研究Cr均在0.85以上,充分说明,本研究的函询专家权威程度较高,研究结果较为可靠;第一轮咨询各指标的变异系数均小于0.372,其中有一个指标的最变异系数值为0.000,即专家意见完全一致;第二轮咨询各指标的变异系数均小于0.151,其中有两项指标的变异系数值为0.000,即专家意见呈高度一致。运用非参数检验,所得数据表明:第一轮和谐系数为0.385,第二轮和谐系数为0.678,说明专家的意见在两轮函询过程中和谐程度逐渐增高,意见已基本趋于一致。X2显着性检验结果显示,两轮函询结果,P值均<0.001,差异非常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将小学体育教师的能力按照任务划分为叁个类别,即教学方面的能力、课外活动方面的能力和课余训练方面的能力,每个方面包括五个领域:I=设计;II=组织与实施;III=激励与评价;IV=沟通与合作;V=反思与发展,按照领域分别对每个能力类别进行细致的描述。第一轮函询后,根据条目修改原则,依据专家选择的结果和建议对问卷进行了修改,修改的结果如下:删除14个专家选择重要程度=4分的选择率<80%,且满分率(5分选择率)<50%的条目;合并了二级指标中的10个条目为5个;修改、调整了4个叁级指标条目。第二轮函询后,得出我国小学体育教师应具备教学方面的能力、课外活动方面的能力和课余训练叁个方面的能力,这叁方面的能力选择率均达到100%,依据满分率的排序:教学方面的能力100%、课外活动方面的能力95.4%、课余训练方面的能力63.6%。充分体现了小学体育教师的工作性质和关注重点。按照五个维度对叁方面能力进行描述,总计条目60项,结果显示,各个能力的选择率均在90%以上结果结论:(1)本部分采用改良特尔菲法对专家进行了两轮关于"小学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应该具备的专业能力"的函询,最终结果显示专家的意见一致;(2)我国小学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能力按照任务划分为叁个类别,即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方面的能力、小学课外体育活动方面的能力和小学体育课余训练和比赛方面的能力。(3)从五个领域:I=设计;II=组织与实施;III=激励与评价;IV=沟通与合作;V=反思与发展,分别对各领域专业能力类别进行细致的描述,共计条目60个。其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方面的能力有23条、小学体育课外活动方面的能力有16条和小学体育课余训练、竞赛方面的能力有21条。研究建议:(1)关注我国小学体育教师教育能力,加强对我国小学体育教师能力的研究力度,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角度不断地探索和丰富研究方法和内容;(2)搭建小学-高校师资培养单位的交流与合作平台,共同探讨和提高小学体育教师培养的能力;(3)构建我国小学体育教师教育不同阶段能力的评价体系与标准,并用于指导和检验小学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入职和职后教育或工作实践中去。(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古雅辉,刘昕[6](2019)在《PCK视域下职前体育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培养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要素,也是职前教师教育的重要环节。2016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指出:"师范生教育实践依然是教师培养的薄弱环节"。因此,加强职前体育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培养,是培养高质量体育教师、促进体育教育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简称PCK)是教师专业发展必备的知识之一,对职前教师专业发展及教学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采用文献法,以PCK理论为依据,对职前体育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培养进行探究,对提高职前体育教师培养质量、促进职前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研究结果:通过对PCK的内涵与形成机制进行分析,表明教师PCK的形成与发展不是单纯的对学科知识、教学知识的掌握,而是教师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通过教学实践,融合学科知识、教学知识、情境知识等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特殊的教学知识和能力。同时也表明,PCK是在教学实践中建构的,也是用来指导教学实践的,且由于学科特性的不同,不同学科教师具有不同的PCK。对体育教师PCK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表明体育教师PCK的形成与发展,在职前体育教师培养、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提升体育教学效果等方面具有明显作用。而职前体育教师的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实践经历、运动经历对体育教师PCK的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因而,通过PCK理论探讨职前体育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策略,对促进职前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职前体育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培养提供参考。PCK的内涵与形成机制决定了PCK具有一定的融合性、实践性和情境性。因此,职前体育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应注重融合性、情境性、反思性。在此基础上,提出:1)构建"全程实践"教育实践模式。"全程实践"教育实践模式是将教育实践贯穿职前教师教育的整个周期,通过多样化、多次化的全程实践模式,为职前体育教师提供丰富的了解中小学体育教育实践的经历,帮助学生积累教育实践知识。2)设计"融合性"教育实践课程。在职前体育教师培养中,开发融合情境知识、学科知识、教学知识的综合教育实践课程,帮助职前体育教师学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学会教学知识与学科知识的融合运用,实现各类知识的融合与转化。3)组建"大学教师+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师团队。解决职前体育教师培养与中小学体育教育实际相脱节这一问题的关键,一方面是加强职前体育教师对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参与,另一方面则是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师对职前体育教师培养的参与。组建"大学教师+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师教育团队,通过聘请优秀中小学体育教师担任综合实践课程教师、指导职前体育教师教学实践等途径,改变体育教师培养的封闭模式,形成与中小学体育教育的互动模式,优势互补、各展所长,不仅有利于职前体育教师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4)引导"积极而有效的"教学反思。引导职前体育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关键是提高职前体育教师教学反思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教学实践过程中,首先,应将教学反思设为教学实践的必要环节。其次,应加强教学反思的有效性。教师要引导学生不仅对教育实践中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过程等实践层面进行反思,还应对教学理论应用、体育教学目的意义、体育教师职业价值等理论思想层面进行深入反思,不断建构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对体育教师职业的认同,在不断反思和不断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深化、构建自我的专业智能。研究结论:提高职前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提升职前教师培养质量是当代教师教育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PCK视域下,教育实践是职前教师教学智慧生成和教学能力成长的必经之路。从PCK的形成机制探讨职前体育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策略,有助于开拓职前体育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新路径和新方法。在职前体育教师培养过程中,通过全程实践、融合性教育实践课程、组建大中小学联合的教师教育团队、积极而有效的教学反思等途径,重视和加强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确保职前体育教师能够"学有所用,教有所进"。(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周仕德,李荟芹,刘翠青[7](2019)在《职前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知识由割裂迈向融合:追溯、存因与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克服职前教师教育过程中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割裂,促使并增进职前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知识走向融合,是当前我国教师教育过程中非常关注的问题。职前教师理论与实践知识割裂源自理性知识论和实践反思知识论模式,原因在于:从知识层级关系来看两类知识层级关系存在差异,从职前教师学习范式看在于职前教师学习心态偏差以及教师资格统考理论知识标准取向的影响。职前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知识从割裂迈向融合的路径有叁:努力建构本土化教育理论知识,强化教学现场研究能力,重视教师教育文化和再境遇化。(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期刊2019年05期)

韩春华,孙芳[8](2019)在《国考背景下五年制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资格证考试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以宁夏某高专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国考是教师职业准入制度的要求,同时也是检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有效手段。为进一步提高国考过关率,使学生具备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资格条件,从学生自身的角度,通过调查研究等方式,分析影响其国考的因素,提出发挥学生内因和外部的合力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积极参加并顺利通过国考。(本文来源于《现代职业教育》期刊2019年30期)

张树巍,毛迪,杨青,张劲松[9](2019)在《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以辽宁省高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辽宁省部分高校体育教师的职后教育现状进行研究。认为:开展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具有一定的必要性,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存在着教育观念滞后、形式理论化、内容陈旧等突出问题。提出要健全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保障机制、增强职后教育的针对性、分类开展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等对策与建议。(本文来源于《体育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古雅辉[10](2019)在《PCK视域下职前体育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策略研究(9)》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文献法对PCK视域下职前体育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培养进行研究,通过分析PCK的内涵与形成机制,提出职前体育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应注重融合性、情境性、反思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全程实践"教育实践模式、设计"融合性"教育实践课程、组建"大学教师+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师团队、引导"积极而有效的"教学反思等培养策略,为职前体育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培养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体育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教师职前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学语文课程作为幼师生必修的人文素养核心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当前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通行的《大学语文》教材存在幼教特色不明显、教材偏难、与职业教育要求脱钩等问题。本文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视角反思当前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语文教材现状,并提出以下教材建设建议:师德培养应成为学前教育个性化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的指导思想,教材遴选篇目应立足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突出学前教育的特点,激发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塑造幼儿教师充满正能量的师魂;敬畏生命与女性教育应成为学前教育专业个性化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的重要内容,强化幼师生敬畏生命的意识,凸显女性教育主题,构建和谐幼儿园大环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教师职前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1].张爱莲.职前小学教师人文素养教育:困境与突破[J].当代教育科学.2019

[2].谭乐园.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现状反思——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视角[J].现代经济信息.2019

[3].崔藏金.爱尔兰职前教师教育项目认证标准述评及启示[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9

[4].宫子雯.教育实习对英语职前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分析[J].校园英语.2019

[5].王硕.我国小学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能力指标构建[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6].古雅辉,刘昕.PCK视域下职前体育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培养探究[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7].周仕德,李荟芹,刘翠青.职前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知识由割裂迈向融合:追溯、存因与路径[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9

[8].韩春华,孙芳.国考背景下五年制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资格证考试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以宁夏某高专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9

[9].张树巍,毛迪,杨青,张劲松.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以辽宁省高校为例[J].体育科技.2019

[10].古雅辉.PCK视域下职前体育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策略研究(9)[J].体育科技.2019

标签:;  ;  ;  

教师职前教育论文-张爱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