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容(四川省什邡市马井学校四川德阳618400)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4)03-031-01
在新课改如火如荼的眼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值得每位语文教师的深思,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小学语文的有效性,最重要的是教师的艺术化手法,注重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是小学语文的落脚点,作者特谈以下感触,权作引玉之砖,以期共同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入化、持续化和健康化发展。
一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具有浓郁的文化底蕴、人文气息和学科性质,因此,语文学科的首要目标就是让学生通过积极和有效阅读,在学习中感悟语言、鉴赏语言、发展语言和调动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通过学习,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认识水平和创造能力。只有具备以上的认识,才能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一般而言,语文教学活动种类繁多,核心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因此,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主"确保学生能积极的投身其中,主要方法如下:
1教学式学习活动。教师对语言的渲染和情绪的调动,让学生置身其中,从而诱导学生的主动学习。
2自学式学习活动。学生以自学的方式整体把握课文,在自学中密切联系学生的思维,在相辅相成中促使学生锐意进取。
3互助式学习活动。学生之间以分组的形式,就某一问题,通过各个小组之间积极的探讨从而达到自行解决的目的。进而提升学习的有效性。
二强化课文主题的理解。
语文教学要把握整体,首先:通过课前预习,了解主要内容。随后通过细读,对文章的核心内容深入剖析,对学生而言,深化认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具体方法如下:
1认识的开始。学生需要整体理解文章以后,根据具体情节,才能深入学习,达到从点到面的深刻理解。知识面狭窄和自控能力差是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积极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积极引导,以便让学生在自我探索中学习知识和深化规律,不仅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而且在不断探索中拓展思维和发展创新能力
2认识的深入。对文章重点段落的探讨,首先要理解重点字、词、句;凸显重点段落之间的联系性,有利于获得最佳的整体效果,,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整篇文章的核心内容,以便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认识的升华。学生对关键的字、词、句、段进行深入的分析理解达到对文章更深层次的掌握的基础上应因势利导促使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达到知识的有效重组,以便达到明确整体和实现认识的升华的双重目的。
三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独特作用。
1在课堂教学资源的建设中,教师演绎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的人生追求和职业理想是教师教学行为的主要驱动力。教师只有确立了高度的使命感才会在工作中锐意进取、不断反思、优化知识的结构。做教学资源的创造者。
教师与学生朝夕与共,使教师成为第一大教学资源,因此,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课堂教学资源的范围的大小、利用程度和综合效益的高低。教师的知识、阅历、能力、性格特征和思维方式都是学生效仿的课堂教学资源,教师的思维牵引着学生、教师的智慧影响着学生、教师的情感感染着学生,有鉴于此,教师需要提高个人的涵养、业务水平、审美情趣、职业规划、实践能力从而真正实现"为人师表",充分发挥教师自身这一最重要的课堂教学资源的突破来带动其他课堂教学资源的优化发展,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2当我们运用教育资源,不应一味的因循守旧,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而有所选择。教师依旧是课堂的组织者。在教师明确重点和难点的同时,通过艺术化的教学手法把枯燥化的内容趣味化,在下课前的10分钟内,进行简单的课堂检测,以便加深印象,巩固学习成果,深化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下节课的学习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
言而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性非一朝一夕所致,除了要注意以上三点以外,小学语文教师更要不断感悟语文的内涵、加深对小学生认知思维的研究和充分发挥教学魅力,以期不断的推动小学语文深入化、持续化和健康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