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建设;具体应用
引言
海绵城市的理念和思想具有先进性,持续性和有效性,有利于在保证城市水生态安全基础上,推动我国城镇化建设传统观念的转变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地做好海绵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设计,需要政府、市场以及社会民众的共同努力。在海绵城市的起步阶段,我们应不断积累经验,对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引领我国“海绵城市”的构建都具有积极而重大的意义。
1海绵城市的概念与建设要素
1.1海绵城市的概念
所谓的海绵城市,是一种全新的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海绵城市也叫做“水弹性城市”,在国际当中则被称之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在下雨时,海绵城市能够吸水、蓄水、渗水、净水,而在有使用需求的时候,则能够释放蓄存的水并对其进行应用。海绵城市的材料以你够用,表现出了优秀的渗水、防滑、吸音等特点,因此,海绵城市的应用,也能够使得“会呼吸”的城镇景观路面得到实现,其应用能够使得城市热岛效应得到有效的环节,保证城市路面不再发热。要对海绵城市进行建设,首先就需要扭转观念。在传统的城市建设模式当中,主要是应用的是硬化路面,一旦遇到大雨,则主要需要依靠渠道等设施来排水,其主要的规划设计理念为“快速排除”以及“末端集中”,经常会造成逢雨必涝的情况。而海绵城市理念当中则强调对植草沟、雨水花园等设施的应用,其主要的规划设计理念为“慢排缓释”以及“源头分散”,不仅能够使得洪涝得到避免,还能够对雨水进行有效的收集。
1.2海绵城市建设的要素
1.2.1渗
在传统的城市化建设过程当中,主要通过硬面铺装对道路进行建设,这会破坏原有的自然水温,而海绵城市的理念则是通过低影响的措施对原有的硬化路面进行替代。从而使得海绵城市的“渗”能够得到实现,雨水在落下之后,能够通过低影响开发措施向地下水当中渗透,使得地下水的不足得到补充,与此同时,在渗透过程当中还能够净化雨水,而将绿地安放在屋顶上,还能够将净化之后的雨水收集成为生活水,从而使得节水的目的得到实现。
1.2.2蓄
所谓的蓄,其实就蓄积下落的雨水。但是,对于雨水的蓄积并不能够对原有的产生破坏,否则就会导致积水成灾情况的出现,因此,在实际的设计过程当中,要对原有的自然情况进行充分的考虑。
1.2.3滞
海绵城市当中的滞,其实就是滞留雨水,使得雨水的径流量能够得到减少,例如通过改变地形地貌条件,使得雨水能够在流经设施的过程当中减少自身的流量以及流速。
1.2.4净
每一处低影响开发设施都会净化流经的雨水。通过这种方法,能够使得储存的雨水在经历净化之后最终返回到用水单位当中,根据不同的收集区域,净化体系往往会划分成为居住精华区、工业净化区以及公共区域净化三种类型。而从净化方式的角度来看,也能够将其划分尘给土壤净化、生物净化等几种类型。
2海绵城市概念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2.1城市透水海绵路面
传统的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在公共区域和生活区域的建筑施工材料都是普遍适用的,其严重的缺点是透水性差,导致了雨水不能很好地渗透至地下,而采用具有海绵城市理念的透水材料,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做到雨水的强渗透,提高对雨水的利用率。(2)城市建设中,城市道路所占面积也是非常大的,可以占到城市面积的20%左右,而城市道路在强降水过后出现积水严重的现象就是其自身透水性差导致的。如今有了海绵城市的理念,在道路的铺设过程中,更多的采用的是具有良好透水性的材料,增加对雨水的透过率,减少地面径流现象。另外,这种及时把雨水通入地下水库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也减小额水资源的污染。
(1)2.2海绵城市蓄水设计应用
(1)基于海绵城市概念的模块化蓄水设计。城市的给排水建设汇总应用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不仅提升了城市的蓄水能力,还提高了城市的排水能力。另外,对于海绵城市平时留存下来的雨水可以应用在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厕所冲洗,道路清洁和补水的需要,而且还可以应用于消防或循环冷却水,在这个方面来看减少了水资源的利用,提高了雨水的利用率。(2)地下水库的设计。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地下水库在收集雨水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对其进行施工设计时,设计者应对使用不同设备的储层进行合理有效的区分,以充分利用地下储层的性能。例如,地下蓄水模块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如果绿化植物选择大型树木或灌木,则蓄水层设计时其深度应>60mm,且骨料应为轻质空心粗骨料,以满足地下储存的要求。
2.3海绵城市概念中的滞留区设计
(1)雨水园设计的边缘区域通常设置为草地,雨水径流首先在该区域内截获,然后进入缓冲区。缓冲区可以放置细石,以进一步过滤雨水中的杂质并缓冲径流流速。同时,作为分界线,缓冲区中的植物需要一定的防潮性。为了避免雨水引起的植物直接冲刷,雨水在通过立牙后会被砾石消散。当使用扁齿时,雨水径流直接进入边缘区域,边缘区域比垂直牙齿更加流线型。然而,目前,垂直齿被广泛使用并且绿色空间高于路面,导致在路面上长期积水。这两种设计方法大大缓解了市政管网的排水压力。(2)生态滞留区的设计:①种植物草沟设计。首先,浅草沟的种植主要用于住宅区,工业或商业区以及公园。由于其特殊的输入能力,它具有拦截污水和净化的能力,并能有效地取代路边排水沟或雨水管道系统。种植沟顶部宽度保持在0.5~2m,深度保持在0.05~0.25m,坡度(垂直:水平)为1:3~1:4,纵坡为0.3~5%。作为预防性处理,可以设置在雨园或凹陷的绿地前。②雨池设计。雨水池实际上是渗水池。为了实现雨水渗透,使用天然或人工构建的池塘或凹陷来补充地下水,雨水池可以有效地减少峰值径流。同时,雨水池需要种植耐湿植物。如果雨池更深(超过60cm),应在坡地周围种植低灌木,形成低洼的树篱,以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2.4海绵城市概念的网,用途和行设计的概念
目前,在许多城市绿地的建设中,选择了高等级公路和绿化带和道路条带,这些设施对海绵城市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对水资源能起着很好地吸收效果。城市对雨水的吸收能力,很大程度上由城市绿化植物起着作用,通常可以采用下沉绿地方法,这种方法再绿化建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他是靠着下沉的绿色空间来增加储存量以实现储水和净化目标,并且通常被构造为湿塘,湿地和生物滞留设施。
3提升海绵城市建设水平的对策
3.1加大城市绿色植物种植力度
政府应减少城区构筑物的建设,加大绿色植物的种植力度。可以选择合适的树种,扩大道路绿化带的面积。加大公园以及风景区的建设,减少不透水沥青路面的铺设规模,这样当城市局部降雨量过大或者发生城市内涝时,城市中的绿色植物可以起到吸收储存雨水的作用,实现水资源的再利用。若是城市的绿化没有足够的提升空间,还可以开展屋顶绿化,这也是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以发挥良好的蓄存雨水的作用,并可以有效的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既可以实现生态环保,又可以实现节能减排,应提升其应用范围,促进城市绿化建设的稳步推进。
3.2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
在建设海绵城市的过程中,需要有完善的政策法规加以指导,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这样才能够使建设过程更加规范。政府应强化监管工作,建立健全相关的政策法规,各试点城市应提高认识,将海绵城市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任务,尤其对于经常出现内涝或者水资源相对缺乏的城市,更应该重视海绵城市的建设,提升水资源循环利用效率。
3.3加强宣传工作
人民群众对于海绵城市的认识还不够,对于什么是海绵城市?海绵城市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海绵城市能够为我们生活带来什么好处都不甚了解。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海绵城市的讲解和宣传力度,使人民群众能够意识到海绵城市的重要作用,并积极地参与到海绵城市的建设中来,这样各项活动的开展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4提升科研水平,增加资金投入
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刚刚起步,需要向国外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建设理念和经验。政府应提升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支持力度,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应增加对研究资金的投入,有针对性地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注重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一支能打硬仗的专业化建设队伍。海绵城市的建设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各方共同的努力,才能够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结束语
海绵城市的建设是城市发展的机遇同时也是挑战,应认真分析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对策,创新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正确把握未来发展方向,给予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支持,社会各方密切配合,共同促进海绵城市的创立。
参考文献
[1]王宁.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设计方案探讨[J].给水排水,2016,42(11):27-31.
[2]葛晓军.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方法探讨[J].现代园艺,2016(12):79.
[3]章珺.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设计[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