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旭新冯国祝(通讯作者)
(深圳市坪山新区人民医院广东深圳518118)
【摘要】目的:探究导致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控制不佳的相关性因素,旨在为临床治疗与干预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选我院儿科近年来收治的200例年龄相仿的支气管哮喘患儿临床完整资料为回顾性分析依据,根据治疗效果将患儿随机分为控制不佳组(n=100)与控制有效组(n=100),通过访谈与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影响儿童支气管哮喘控制不佳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与儿童支气管哮喘控制不佳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控制有效组患儿的依从性、药物吸入方式、致喘因素存在、健康宣教掌握情况、有个体化哮喘长期治疗方案、吸入治疗坚持时间均明显优于控制不佳组患儿(P<0.05)。结论:吸入方式、致喘因素存在、个体化哮喘长期治疗方案、吸入治疗坚持时间及治疗依从性均为影响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
【关键词】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7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7-0393-02
我国目前对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远期控制效果与预期目标相差甚远,且GINA对于哮喘控制的释义主要适用于成人哮喘患者,儿童特别是学龄前儿童每年可出现2次左右的哮喘加重,但若患儿经过哮喘加重期后再无其他明显指征即可认定为支气管哮喘得以有效控制,为了提升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控制的率,为临床治疗与干预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1]本文笔者结合本院实际治疗案例进行总结与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我院儿科近年来收治的200例年龄相仿的支气管哮喘患儿临床完整资料为回顾性分析依据,所有患儿均参照《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相关标准进行确诊,哮喘有效控制病例纳入标准为:无明显哮喘慢性症状(含夜间症状)或较少;[2]哮喘发作或加重情况较为少见;无哮喘急性症状或急诊问题;较少使用或无需使用β2受体激动剂;无活动障碍;PEF变异率<20%;PEF值正常或接近正常值;药物不良反应降至最低或无;根据治疗效果将患儿随机分为控制不佳组(n=100)与控制有效组(n=100),患儿年龄3-12岁,男104例,女96例,所有纳入病例及其家属均接受哮喘防治知识宣教,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吸入器装置并携药回家治疗达三个月以上。所有患儿均未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先天性心脏病、排除因支气管异物与扩张等症引发哮喘症状的患儿,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统计学方法
本次临床探究所得数据均以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X2检验,若P<0.05则表示相关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以Logistic法对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变量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3],计算其风险值,将P<0.05作为检验结果对比具有明显差异的指标。
2.结果
2.1分析影响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详见表1。
表1影响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表
由上表可知,患儿的年龄、性别经统计学分析显示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但控制有效组患儿的依从性、药物吸入方式、致喘因素存在、健康宣教掌握情况、有个体化哮喘长期治疗方案、吸入治疗坚持时间均明显优于控制不佳组患儿(P<0.05),由此提示,除了年龄与性别因素外,上述因素均为影响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
3.讨论
笔者认为,积极探析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不佳的相关影响因素对于临床制定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3.1依从性差
患儿及其家属的治疗依从性差为导致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不佳的常见原因,本次研究中,控制有效组的依从性达84%(84/100),而控制不佳组的依从性仅为36%(36/100),笔者通过访谈发现,导致治疗依从性低下的原因有:1.缺乏对于支气管哮喘的正确认知,缺乏长期治疗与院外管理的意识,这与家长的文化程度亦有一定关联;2.用药方式与剂量不当,或因药物效果不明显而随意停药;3.因对吸入糖皮质激素后的副作用表现出盲目地担忧,从而擅自停药或换药;因家庭经济条件受限,只选择在疾病发作时用药。鉴于上述现象,应加强患儿家属的疾病知识宣教,以举办儿童支气管哮喘教育班、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强化患儿家属对疾病的正确认识与疾病管理意识。
3.2致喘因素存在
常见的引发哮喘的致病因素有:吸入灰尘、花粉、霉菌、宠物毛发;食用鸡蛋、奶制品、海鲜等;呼吸甲醛等刺激性气体;吸食烟草味;药物过敏等。临床医师应熟悉各类可诱发哮喘的常见与不常见致喘源,并叮嘱患儿家属尽量避免患儿与此接触。对于过敏性哮喘儿童在早期应用免疫疗法可有效防治呼吸道炎症,为针对过敏性发病机制的有效举措[4]。
3.3吸入方式
吸入装置使用是否得当直接关系药物的效用能否发挥,若缺乏正确的示范与指导,家属在使用吸入装置时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临床上根据患儿的情况挑选合适的吸入装置,且最好在患儿安静的状态下进行药物吸入。
3.4个体化长期治疗方案
小儿哮喘的治疗方案不可以偏概全,而应根据患儿病情程度来做到对症处理,根据治疗后病情改善情况逐步调整,每2个月对治疗方案审核一次,若哮喘控制情况高于3个月时,可进行降级治疗[5],反之则应选择升级治疗,遵循阶梯式治疗原则。
总而言之,当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控制不善时,应积极寻找原因,本次临床探究证实,吸入方式、致喘因素存在、个体化哮喘长期治疗方案、吸入治疗坚持时间及治疗依从性均为影响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要想实现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的规范与有效治疗,就必须结合患儿的综合因素进行考虑,尽量消除一切影响因素,实现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全方位管理。
参考文献
[1]杨利.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影响观察[J].当代医学.2011(02)
[2]蒋思琼,裴娇茹.哮喘儿童吸入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及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11(09)
[3]邢海燕,张春梅,孙宪军.哮喘患儿依从性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0(07)
[4]陈黎,吴泽扬.小儿哮喘临床因素的初步分析[J].中医儿科杂志.2012(02)
[5]马慧娟,杨季国,刘朝晖,杨茹莱.学龄前支气管哮喘儿童气质及心理行为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12(04)